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三国】鲁肃在荆州问题上是榻上策的“叛徒”么? -- 萨苏

共:💬53 🌺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国】鲁肃在荆州问题上是榻上策的“叛徒”么?

    鲁肃,是探讨三国荆州问题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最先向孙权献上“榻上策”,力主东吴西进,夺取荆州,而后“穷长江之极”,统一天下。“榻上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都强调了占据荆州的重要性,被后人称为吴蜀两国最为典型的“国策”。

    然而,诸葛亮在辅佐刘备期间,始终不渝的贯彻“隆中对”的战略思想,占据荆州,西进益州,北上汉中,鲁肃却没有积极的推进他的“榻上策”,相反,还建议孙权把“榻上策”中东吴的战略要点 -- 荆州,借给刘备,这和“穷长江之极”的策略显然是矛盾的。

    那么,从“榻上策”对荆州的重视,到主动出借荆州,鲁肃是不是背叛了自己的思想呢?

    笔者以为并非如此。

    鲁肃的榻上策,虽然也要占据荆州,其真实用意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不同。

    鲁肃的想法提出比“隆中对”早得多,当时北方的局面是军阀混战,鲁肃的观点就是针对这个形势提出的。他提出占据荆州,真实目的在于横断长江,割据南方,局限北方军阀的活动范围,使其无法南下,只能在中原争雄混战,从而彼此消耗,形成南强北弱的局面,吴国统一中国将成为顺理成章的结局。

    这个观点的要害是北方为一盘散沙,吴国锁定长江,便可坐观成败,合纵连横。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以曹魏为作战目标的统一方案。

    眼镜公和萨在大话三国网站蜀国的时候,网站组织统一三国游戏,当时的游戏规则是各国可以自由发展,而几个自建势力都在北方洛阳,南皮等地,我们的战略就基本和鲁肃的打法差不多,我们和当时在扬州的吴国(国主云起飞扬)预约,游戏开始后,表面上我们对在洛阳的魏国发动声讨,实际上根本不去动它。吴沿长江向西,我们从成都向东,一个占襄阳,一个占江陵,先切断长江,北边各国谁向南进,我们就联合打它。这样,我们南方各地,就不会受到骚扰,我们只要清除当地很弱的势力,就可以割据很大的国土,而北方各国,南下碰到我们两家不好对付,北面的领土有限,只好互相交手,我们就事半功倍,当时的确感到了鲁肃“榻上策”的妙处。这次游戏进行到一半,因为网站组织的问题没有打下去,但是魏国已经看到情况不妙,迁都长安,也是把中原让出来让别人混战,可见这一招的效果。

    但是曹魏形成强大的中原政权以后,这个策略就明显的出现了问题。混战时期,东吴只要警戒长江,北方政权不大可能南下,因为他们的直接作战对象不是东吴,也不会下功夫消灭这个完全另类的对手(用船的哦)。所以东吴控制荆州后,可以休养生息。如不占荆州,北方军阀占据这个地方,富庶的东吴就北,西两面受敌,成为对方垂涎的大肥肉了。而曹魏不同,它是直接以东吴为对手,而且实力远远超过吴国。

    如果鲁肃继续坚持榻上策,那它的优点就要变成缺点。处于防守一方,总是战线越短越好,吴国只有一条徐州战线未必输给曹魏,而加上荆州漫长的防线,它的力量就分散了,其阵型很象蒋介石在重点进攻之后的“哑铃型”战线,陕北,山东是两个拳头,中间的华中胸腹洞开。如果共产党当时有曹操的实力,战果就就远不是刘邓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了。

    这就可以清楚的解释鲁肃为何积极主张借荆州给刘备了。

    借荆州,实际上不是整个荆州,只是南郡和军事重镇江陵。给刘备的结果,就是把荆州北部的防务交给了刘备。刘和曹操是天生的死敌,贯穿整个三国,吴蜀,魏吴都有勾结,唯独蜀魏,从来都是势不两立,这是他们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因此荆州落入刘备手中,其结果就是刘备在荆北和曹操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

    从此以后,刘备和曹操的对立就日益激烈起来,而东吴,除了主动出击合肥引起的濡须之战外,全线处于相当平稳的状态。关羽在荆州的部队,实际上成为了东吴在荆州部分势力的保护伞,挡住了曹仁从襄阳方向的威胁。

    因此,鲁肃可以说背叛了“榻上策”,却没有背叛东吴的基本利益。东吴拿到荆州北部以后,因为襄阳依然在曹魏掌握之下,上游天然的处于被动状态,荆州战线从一开始就处于攻守两难的状况。本来就力量不足的东吴背负荆州,徐州两条战线,其战略上无所作为的状态,从此再也没有改变过。

    鲁肃借荆州后的战略态势,其实对东吴相当有利,其局面类似元末朱元璋的形势。

    朱元璋占据东南以后,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低调发展,类似当时的东吴,而北方的元类似曹魏,刘福通呢?恰好和蜀有些相似,刘福通的主要活动地区,恰好遮蔽了朱元璋的西北侧面,并且和元形成决战态势。元,则因此无力顾及朱元璋。这恰好类似蜀汉占据荆州,北伐曹魏,而东吴隐蔽在荆州的后方不受影响。刘福通的北伐声势浩大,三路出击,但元朝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动员以后,垂死挣扎干掉了刘福通。这时候,朱元璋出来收拾局面,元已经元气大伤,最终被朱元璋消灭。其实,即便是刘福通勉强取胜元军,他的老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只怕也难逃雷霆一击。

    东吴取荆州就好像刘福通和元朝对峙的时候,突然朱元璋猛袭刘福通侧背,刘福通西逃,留下朱元璋和元当面较量。。。也许,刘福通还会召集红巾军旧部卷土重来复仇。那么,朱元璋就算拿到刘福通的地盘,有什么意义呢?

    坐断东南,统一全国,项羽之后,只有朱元璋一家,其方略和鲁肃何等相似?

    还有一位可比孙权的豪杰就是郑成功,当时李定国从西南反击清军,十三次邀请郑成功联合用兵。郑虚与委蛇,真实目光只落在抢地盘和自己扩军上,没有一次真正出兵配合。结果,李定国覆亡后,福建虽然险要,郑军虽然一度达到百万,还是在清军的集中攻击下东逃出海。其原因就是看重地盘,而不能抬眼看天下大势。

    日本围棋界,认为最善于杀棋的是伊藤友惠五段,而最善于弃子的,则是尾元武雄九段,而两个人的实力,不可以道里记。

    从这个角度说,鲁肃与其说是“背叛”了“榻上策”,更应该说他是根据形势对这一国策进行了“反动”,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东吴的利益。鲁肃并不是无原则的老好人或者亲蜀成癖,这从他果断的夺取荆南三郡,单刀会义正词严也可见一斑。

    孙权,在荆州问题上,多少有些不会弃子,他认为鲁肃借荆州因而不如周瑜,莫如说在这个问题上自己太有些小农意识了吧?

    [完]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篇文章好看,看到好几点有趣的地方

      闹了半天刘表还是一个射箭的大师呢,而且动不动就拿人家主将祭旗,参加奥运会还是从湖南湖北挑选选手吧。就算拿不到牌,转回头来照着裁判。。。

      称符坚为政治圣人军事白痴第一次看到,但是贴切的很,有趣有趣。

      孙策倒是并非没有北伐过,被陈登就打退了,刘备就很欣赏陈登,有点儿英雄相惜的感觉,可惜,这家伙好像比较嘴馋,好像是吃毛蚶死掉了?

      • 家园 回萨老板的话

        他们两位当然不是刘表亲手射死的,但是确实是死在了和荆州的战争中。

        刘表的运气很好,孙坚攻打荆州,刘表屡败,然而战争却以孙坚被流箭射死而结束;张济在关中混战中失败,想来占刘表的便宜,攻势很猛,没有几天却也被流箭射死,然后张济的侄子张绣却又和刘表妥协,帮着刘表看守北大门,才有了后来曹操的宛城战张绣。刘表的军队战斗力一般,运气却十分的好。

        我原文中称符坚为人格圣人,而不是政治圣人。

        符坚对待敌国投降过来的将领,甚至君主都十分的友好,对他们十分的信任,王猛临死的时候劝他要防范那些人,他也不听。肥水战败后,这些受他恩惠的家伙们纷纷叛离,符坚最后死在了姚苌的手里,让人感慨好人的确没好报。

        之所以称他为军事白痴,主要是因为肥水之战。

        当时东晋的北府兵少而精锐,前秦的军队多而不那么精锐,那么前秦最简单的取胜办法就是相持不战,分兵骚扰,依靠数量取胜,这也是苻融和秦军诸将的看法,符坚自恃兵多,想以多取胜,结果导致大败。

        符坚在人格上是一个好人,但是政治上则差劲了。中国传统的政治家,做不到忍和狠字,即可称为不及格。

        • 家园 萨什么时候成老板了?

          那我那口子怎么算呢?

          刘表要是有那份儿马上功夫也就不用刘备和黄祖了,南刘表北刘虞都是治世之能臣,却做不得乱世之奸雄也,迂阔不武,目光所限也。

          至于苻坚,可说开民族和解政策之先河,然而文王武王一张一弛,必要王猛辅佐方可见其功效,且看王猛对慕容垂之无所不用其极,与苻坚王霸相杂,真好膀臂也,刚不可久柔不可守,可如是曰。

          • 家园 一点闲话

            刘表和刘虞都是坐而论道之人,不好说是治世之能臣,更做不到乱世之奸雄。刘表比刘虞要强,至少可以自保(当然他死的也很是时候,否则就难说喽)。

            至于苻坚,天下安定以后搞民族和解政策无可厚非,但是天下纷纭之时搞这个只能够说他太天真了。王猛的做法是对的,专制环境下,只能够长期严厉下的偶尔宽松,而不能够真正宽松,否则一定乱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的是宽严相济,但是专制环境下只能够是多严少宽。当然与民休息的宽松是另外一回事情,那是对民众,不是对政敌。

            黄老思想,讲求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不代表不治,关键在于这个度,这是区分庸人和高人的关键所在。

            苻坚在这一点,我认为是失败的。

    • 家园 鲁肃可以称为吴国的战略家,但是榻上策的成功希望不大

      鲁肃榻上策的前提是曹操不能够强大,而只是北方的一支强大诸侯,否则是无法成立的。

      假如官渡战后,袁氏可以和曹操相持,而刘备没有崛起于荆州的话,鲁肃的榻上策的确是可行的,否则就是空谈。

      江东的问题,在于国力。它的大部分领土处于远未开发状态,只有吴郡、会稽比较繁荣,剩下的就是沿江各地。再往南方都还是原始状态(三国时期南方各郡的面积都不小),幅员虽然辽阔,实际用处不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江东的实力是很有限的,真的大举北上攻打许都,实力是远远不足的。孙策勇武,那是他没有碰到真正强大的对手(例如曹操),否则国力不济,个人再勇武也没有用。因此北上是不现实的。

      假定孙策不死,而得以进攻荆州,以他的无畏和刘表的稳重,估计也是孙坚一样的下场。刘表无心也无力扩张,但是防守还是有一套的(南边射死了孙坚,北面射死了张济),否则他在荆州的十几年也不会安稳。

      但是如果是鲁肃或者陆逊这样成熟稳重的将领领兵攻打荆州以至益州,则是有可能的,这样就可以形成南北朝。这里假定北方为曹操所统一,否则如果还是混战局面的话,就不用南北朝了,南方可以出兵预演朱元璋的成功案例了。

      假定鲁肃的榻上策的确成功的话,南方是否可能最终统一天下或者至少维持均势?我的感觉是基本不可能,因为当时南方和北方的发展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维持南北朝的前提是北方糜烂,否则一旦北方恢复过来,南方就很难幸存了。

      三国稳定下来以后,实际上各方都在恢复和发展,蜀汉更是有诸葛亮这样的治国名臣,但是结果依然是南方赛不过北方。南方攻打北方多次,成效不大,而三国末年北方攻打南方却是一次成功就足以说明实力上的巨大差异。

      三国形成以后,南方两国生存的唯一机会就是在荆州和平共处,吴国扩展到交州,蜀汉扩展到雍凉。只要中原归属不定,蜀汉就不可能进攻吴国,否则它就是战略上的弱者了。一旦蜀汉可以出潼关攻魏,吴国就可以取两淮地,双方会攻中原,然后就该他们两家开打了,国家利益决定了这一点。

      孙权不懂得战略,只想着实惠,于是荆州的战术胜利却最终导致了吴国的最后失败。

      东晋十分的幸运,自己虽然混乱,北方却始终糜烂;唯一的一次生死大战,对手苻坚却是人格上的圣人,军事上的白痴。

      但是到了陈朝,北方终于统一和安定了,于是南方也就无法维持了。实际上,无论是萧摩柯还是吴明彻都不可能挡住北周的大军。

      元末战争是很有趣的事情,开始是元朝政府和义军作战,刘福通实力丧尽以后,却变成了北方的军阀混战,南方的各支义军混战,各打各的。朱元璋得以坐大(同时还来了个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刘福通和韩林儿控制在手中,然后再淹死他们以便自己得位)。等到朱元璋统一了南方(南方的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北方却早已糜烂了,这样朱元璋才得以完成南方统一北方的首次成功案例。

      说到底,国力决定一切,其它的都不过是跑龙套的。

      • 家园 精彩。请教一个关于国力的问题

        大部分的三国文章,是从军事以及政治,包括策略上面来看问题。

        电子赵括的白话三国里很强调一点就是经济实力,包括粮食也好,贸易也好。事实上,历史的记载也多数侧重于政治方面,对于经济和科技方面都不够重视。

        这种偏向的趋势到现在也还是存在。

        上文中你多次提到国力,按照你的看法,这个国力到底应该是怎么衡量的?或者说,那个时代的领导者到底有多重视经济的成份?或者,经济成份在国力里到底占多大比重。作为当政者,他们注意到了么?

        从这些天看到的帖子来看,起码魏、诸葛还是很重视经济的发展。

        • 家园 请教不敢当,讨论而已

          中国传统史书多数偏向天命、政治和军事,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说明了直到北宋,取天下的最好办法,就是搞禅让的把戏,“天命在吾”,嘿嘿。

          这样做的缺陷就是忽略社会、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结果就是一套二十五史,没有多少真正有意义的数字,多的只是吹牛。

          实际上,国家争霸,靠的是以下几个条件:

          一。人口数量。

          蜀汉之所以不敌魏国,人口稀少是个重要因素。人口少,人才就少(短时期内人才数量是文化发展程度和人口数量的函数),经济就弱,即使有强大的军队也难以持久,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急于北伐,否则以后就无力北伐了。

          同样,削弱敌方实力的一个办法就是减少它的人口,成吉思汗的蒙古人之所以迅速打垮金国,就在于它的焦土政策,金宣宗的南迁实在是不得已的办法,因为河北已经糜烂了。金朝末年,金哀宗逃出汴京,想要西逃,但是听说向西三百里内没有人烟,只好作罢。

          蒙古人攻南宋之所以攻打了四十年,一个是南宋的水军优势,一个就是南宋的人口数量。不屈不挠,顽强抵抗。

          二。经济规模和构成。

          任何一个政权,都有它基本的对经济规模的要求,否则难以存活。在此之上的才是可以机动的实际力量,因此经济的构成就很重要了。因为不同的经济构成,它们的剩余量是截然不同的。

          对此,南宋赵开看得很清楚。此人在北宋的时候师从蔡京,这个邪恶的经济天才。

          两宋之际,地域狭隘于前代,但是经济规模则远远超过前代和后世,关键在于经济构成,宋代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商品经济了。

          三。军事力量和组织。

          军事力量的强弱是最直接也是短期内最决定性的因素。

          西汉为了对抗匈奴,普遍养马,为一支强大的骑兵准备了足够的战争用马;同时文景之治也准备了强大的经济力量,这些是汉武帝折腾的本钱。

          军事力量的组织也很重要。北周对北齐作战,依靠府兵制占有很大的优势。后来的隋、唐军事上的强大,也得益于府兵制。

          四。宗教。

          历史上有过很多的宗教热潮,大凡沉迷于宗教的,多数都没有好下场,梁武帝和齐襄帝就是例子。

          五。政府的治国能力和国家资源动员能力。

          北齐的亡国,关键在于他们自己胡来,齐后主尤其不象话;北宋的灭亡,不是由于国家崩溃,而是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和没有能够充分地动员国家资源。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忽必烈取胜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掌握了汉地的强大资源。

          诸葛亮知道蜀汉的不足之处(第一,二两条)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因此想利用自己的优势(第五条)造成的第三条来予以弥补,可惜无力回天。

          古代,科技的发展还是很缓慢的,因此对国力影响还不是很大,主要的例外是蒙古人用回回炮攻打襄阳。但是现在,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很重要的因素了,美伊战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以上说明了我认为的影响国力的因素,至于构成权重则很难讲。

          历朝历代,比较长期的王朝开国时期都比较注重国力,到了稳定以后,纯儒执政,国力就没人提了,也就走向衰败了,到了末期,政治腐败,民众破产,国家也就完了。本质上中国历史就是这么个循环。

          中国古代文化,最不好的就是后来的儒家文化,重农抑商,墨守成规,反对任何创新,又无法解决政治腐败和民众破产这两个难题(儒家所主张的轻徭薄赋是不可能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因为完全文不对题),于是中国历史就只好走向死循环。

          • 家园 我觉得这也和中国周边的环境有关系

            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游牧民族。只要本国能维持政治上的稳定,再持有稳固的农业生产,则基本上可以立以不败之地。王朝末期,往往国家以自耕农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被破坏,国家无法再有效地动员力量,所以儒家重农,重均,这一点,从历史上来说并没有错,尤其是在宋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仍然亡于异族,这更是中国人的惨痛教训,所以明对商业格外压制,也是有痛定思痛的因素。

            致于说到近代败于欧洲,只能说历史局面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一套不能适用,但思想没有及时跟着变,但这个只能是怨我们后人不够努力了。

            • 家园 关于儒家、周边环境说以及后来的衰落

              农业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骚扰,其困难在于维持一支足够强大而且不至于引起本国动荡的常备军,因为那样做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小农经济的问题在于,它所产生的经济规模虽然可以很大,但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却并不多,而且这种形式的国家一般其资源调配的开销都比较大,因此可以长时间支持战争的资源就很有限了。不像游牧民族,基本就是行国,作战就是举国动员,而且不存在后勤保障问题。

              中国历史上的北方边患,在唐末以前,本质上都是部落联盟,真正的核心力量其实并不大,而且受制于自然气候的影响。这样如果中原王朝能维持政治上的稳定,再持有稳固的农业生产,是能够积聚足够的力量,争取一战成功的(例如击败突厥和柔然),但是为这样的一次出击,中原王朝经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储备(汉击匈奴,两代皇帝的储备,被一位皇帝轻易地花光了)。但是如果敌人足够强大,已经转变为半游牧、半农业民族,事情就不一样了。北宋以后的中原王朝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契丹/辽是典型的一国两制国家,恰好符合我说明那种半游牧、半农业状况,它的国力已经强大到了小农经济国家所不可能击败的程度。能够击败它的只有它自身的腐朽和远比它强大的军事力量。辽被金所灭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

              金朝入主中原以后,迅速演变成为它所击败的国家(辽和北宋)的形态,这样它自己也就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金朝最大的失误在于在蒙古初起的时候没有把它扼杀掉(金章宗后期安于太平,使蒙古坐大),等到它意识到蒙古的危险,已经来不及了。农业国家有限的可调动资源和调动成本使得它很难组织起可以和强大敌人对抗的大军。

              蒙古军最厉害的地方,是它对农业地区的屠杀和毁灭,这种毁灭使得农业国家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更不要说击败对手。金宣宗南迁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对这样的对手,平原地区的农业国家是毫无办法的(明末,后金/清对明朝京畿的破坏则是有意识地掏空对手的核心地区)。南宋能够顶住蒙古军的进攻,主要是靠着地利(四川的山区和荆襄两淮的水网密集地区)

              宋代的经济思想应该起自于唐代。安史之后,唐朝廷拮据,不得不在经济上多动脑筋。宋代的冗官、冗兵问题使得宋代的财政长时间困难,不得不借助于发达的商业经济,即使是这样,南宋在财政上也是非常困难的(川陕战区的战斗成本极为高昂),否则贾似道就没有必要搞什么公田了(历史上的贾似道远不仅仅是什么蟋蟀宰相)。

              商人的问题在于经济实力是可以转化为政治实力的,历代的国君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对他们采取的是羡慕、控制和防范态度。另外,农民没有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本钱,就会产生动乱。这两点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生根源。均田制本质上是井田制的改进,目的是把农民困在土地上成为国家剥削的基础。

              儒家重农,重均之所以不可能解决问题是因为土地私有制和微薄的农业利润,农民一旦破产就只有卖掉土地和逃亡,这样任何均田制都迟早会破产。事实上,任何重农/均田政策都是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吸收破产农民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从事其它的行业。儒家计不出此,而沉迷于井田制,就只能够让中国的王朝作死循环。

              南宋亡于元是因为它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一个得力政府的领导,再发达的经济也没有用。

              明朝不懂得前代的得失,凭着朱元璋自己的小聪明搞的那些把戏(军队的卫所制,养兵百万而不花百姓一文钱,军屯,民屯,商屯),都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明对商业格外压制,只能够说明了它的愚蠢。这样的痛定思痛不如不做。不过也不错,他的后代居然还有一位搜刮狂,不把自己的国家搞垮誓不罢休的劲头实在是让人佩服。

          • 家园 再喝一声精彩。这些国力的组成部分大概还分长效、短效

            所谓马背上得天下,不能马背上治天下。从下面的一篇李自成的文章也能看出,萨的一个回帖中也讲到过这个。

            鲁肃是战略家,真是不虚。

            儒家的那一段,个人以为是政治上太有效了,所以反而成了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果可能的话,不如就这个话题另开一个主题。

          • 家园 有道理,能否再说说蔡京?

            为什末是“经济天才”?他的政策是不是和王安石差不多?

            • 家园 跑题喽

              这个题目和咱们的话题离的也太远了吧。

              简单地说,王安石和蔡京的学说是“性相近,习向远”。

              王安石的改革,本意是好的,但是动作太大了,超过了北宋时期的接受能力,而且宋代是君臣共治,所谓“与士大夫治天下”,他得罪的势力太多了,难免不失败。

              蔡京则要比王安石现实的多,也圆滑的多,所以他的措施实际上更有成效一些。北宋末期在西部的扩边成功(如果没有金兵入侵的,西夏差不多就不行了),经济上主要依靠他的成就。

              之所以称蔡京为邪恶,主要是他对宋徽宗的“丰亨豫大”四字。

              • 家园 不好意思跑题了,只是对蔡京一向比较有兴趣。

                原来知道蔡京是在水浒里,后来听说他字写得很好,再后来听说他和王安石是一伙的,觉得这个人物很有意思。

    • 家园 论失策

       

        复杂的东西总要从简单开始。

       

        鲁肃的国策简言之为「二分天下」,也就是主要目标为曹操,次要目标为横扫长江,包括荆州、益州等。

       

        刚开始荆州牧为刘表、益州牧为刘焉,计划还不错。但是出现强手后,改成刘备崛起,鲁肃的计划不免落空。最简单的打算就是,孙权的西边应该是敌人还是盟友,鲁肃对此头痛。

       

        按《塌上对》而言,鲁肃原本建议:「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但是赤壁战后,荆州大变,一共分成三个部分,即南有刘备占领四郡,北有曹操据有二郡,中间只有南郡与江夏郡部分,而且江夏郡分别有文聘及刘琦的武装势力存在,简图如下:

       

        曹操     文聘

       

                 

       

        南郡  刘琦 江夏

       

        ==========

       

            长江

       

        ==========

       

        刘备  

       

        因此孙权有两个选择:

       

        一、与刘备互斗,不过加上已与曹操为敌,孙权此举形同以一敌二,即《塌上对》的内涵。

       

         曹操

       

        刘备 孙权

       

        二、与刘备联盟,变成刘备与孙权合攻曹操,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鲁肃不得不放弃《塌上对》,因为孙权无法同时两面受敌,所以只好联盟刘备,不再坚持「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即使孙权后来反履无常,偷袭荆州,但是孙权从此派陆逊及太子驻守重兵,以致于后来北伐合肥屡屡败北,原因就在被荆州分兵而无法集中兵力。孙权在西边的敌友之间选择敌意,因此永远提心吊胆,还不如保有联盟,孙权可以专心集中兵力攻击合肥。

       

        短视通常不在意久远的眼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