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虎史闲谈:刺客之刺秦(上) -- 京虎子

共:💬28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虎史闲谈:刺客之刺秦(上)

    行刺表面上看很卑鄙,其实不然。有史以来,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一直非常血腥,对立双方常常以从肉体上消灭对方为目的,战争也罢,决斗也罢,镇压也罢,手段不同而已。行刺同样也是一种手段,特别是弱势一方在不得已时作乾坤一掷,其方法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行刺同作战一样,要有战略目标,战役方案和统筹计划。成功失败以其说是运气和临场发挥,毋宁说是策划的高低。而且行刺不同作战。仗打赢了一切目的就达到了,行刺成功了,预定战略目标未必能实现,有时行刺失败了或没有真正实施,让对方知道厉害,战略目标反而顺利完成。

    古往今来行刺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历史记载中被选为行刺对象次数最多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於在嬴政时灭六国一统天下。六国志士在大局不可挽回的情况下,或士为知己者死,或为家仇国恨,以行刺秦国首脑为手段,前仆后继。后世出於抗击强暴威武不屈而载于史籍,其他类似的行刺则湮没无闻。刺秦作为一种象征流传千古,具体内容反而退居其次。

    一、惜乎不中秦皇帝

    历史记载的最后一次刺秦是西汉开国元勋张良早年所为。留侯张良是韩国人,祖、父先后为五位韩王的相国,所谓五世相韩。父死时张良年纪尚幼,没等到长大后继承相国的位置,韩国已被秦灭了,张良心里的怨恨可想而知。家仇国恨,张良以行刺秦始皇的方式为韩报仇,可以说是正当而且是唯一的手段。

    张良在国破后为刺秦王散尽家财,可以说是经过长期的策划和准备,最终采取的方式是伏击。秦皇出游扈从甚多,贴身博杀绝无可能。为避免被发现,埋伏的刺客人数越少越好而且不能藏得太近。指望一两个人从远处用弓箭,击杀秦王于庞大的出巡队伍中的希望不大,而且伏击的方式只能用一次。张良选择的方法是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扔将过去,连人带车砸个稀巴烂。百来斤的家伙隔着几十米扔过去难度大大,所以直到张良找到一个扔得动大力士,整个计划才得以实施。

    秦始皇东游时,张良同这位热心于帮别人复仇,或者是张公子化钱雇来的大力士,一起埋伏在皇帝出巡的路上,等车队经过时,由大力士奋起一椎。一百多斤重的大铁块带着风声呼啸而来,肯定能现在飞过来一发大炮弹似的,车队中人绝无反应的余地。胜负在此一掷,之前必定经过反复练习,果然击中车辆,可惜击中的不是秦始皇所乘的那辆。结果秦皇大怒,普天之下搜拿张良。张良只好更名改姓四处躲避,下邳得黄石老人赐书,后来运筹神算以三寸舌为帝王师,与萧何、韩信并列为汉初三杰。

    博浪沙击秦皇的计划称得上完善,目的也明确,成功的可能性甚高,故清朝朱彝尊有“惜乎不中秦皇帝” 之叹。然而这“误中副车” 其实是这个计划的缺陷。天子出巡,副车三十六,车队的派场张良应当事前知道。秦始皇出巡次数甚多,当时礼仪草创,没有回避的规定。秦末双雄就是因为看见秦皇车驾才有不臣之心的。项羽在吴中观看秦皇南巡车队,一时豪情万丈:“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到都城咸阳服徭役时见到天子的派场,发出衷心感叹:“大丈夫当如此也” 。张良行刺之前肯定自己或遣人围观过秦皇御驾,击那乘不击那乘应当心里有数。误中副车的一个可能是力士临场失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仍出去,毕竟谁都是头一回。或者时机没有掌握好,谁也不能成年累月地维持一套皇家仪仗供练习。再就是秦皇早有防备,各辆车轮着坐。无论如何,张良没有充分考虑一击不中的后果。可能一击已耗尽力士全身力气,无再战之能,有此异质的人物绝无仅有,张良无法作连续打击的策划。所以说张良的行刺失败在於具体方案不周全,没有考虑好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苏东坡评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出荆轲、??政之下策,逞匹夫之力而于一击,侥幸而不死。话虽有理,但当年秦朝开国之初,气吞万里如虎,张良焉能预料到后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结局。宁可忍辱偷生,不若挺身而出,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张良经此挫折,吸取教训,能为人所不能忍,最终辅佐刘邦代秦而立,算是博浪飞椎的最大成就。

    二、渐离击悲筑

    高渐离是燕国人,善于击筑(与琴类似)。因为是荆轲朋友的缘故,燕亡后逃亡到宋,隐姓在大户作奴仆。可能是忠於击筑事业,一身本事扔了可惜的缘故,风头过后又开始击筑。筑声悲亢激越,高渐离是击筑的头牌,且筑且歌每次都让人痛哭流涕。一来二去,秦始皇听说有这么一个音乐大师,下旨召见。召见时有人认出是荆轲死党,乱臣贼子理应处死。可是高渐离是不世出的乐坛圣手,秦始皇舍不得杀他,赦免了他的死罪,但也怕效荆轲故事,便命人刺瞎了高渐离的双目,从此秦廷里远远地坐着一个盲人,击唱着让气吞六合的雄主落泪的乐章。

    筑击的好,人也没什么异常,久而久之秦始皇的警惕放松了,毕竟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句话还有两千多年才问世。秦始皇令高渐离坐近些,绕梁三日的东西近些听效果更佳。高渐离的异心压根儿就没有消除,这时便开始行刺的策划。

    高渐离行刺的目的当然是杀死秦王,具体实施的时机则要等最好的机会。作为一个两眼双盲的乐师,不可能近身刺杀,只有用手中现有之物作侥幸之击杀。高渐离以罪人之身入秦廷,浑身上下绝无寸铁,所能用之物唯有每日所击之筑。於是高渐离将铅注入筑中,使筑沉重如铁,达到击中致命的程度,等待机会。

    再过了些日子,秦始皇的警惕性更为放松,一个苟且偷生的盲乐师在不可一世的君王眼里已经几乎不再形成威胁,高渐离离秦皇的距离越来越近。终於有一天,乘秦皇沉湎于筑声时,高渐离出其不意突然拿筑向秦始皇砸去,结果未中,高渐离被处死。

    高渐离行刺的动机除了为国为友报仇外,还有对秦皇的怨恨。他行刺的策划和准备上纯属个人行为,得不到任何外界帮助,加上本身目不视物和秦皇的戒备心理,成功的希望极小。在这种情况下,高渐离依然能长年累月的准备,诱使对方放松警惕,实施行刺计划,确实是难能可贵。对他来说,所选的方法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可惜这种手段侥幸成分太大,且不说单凭估计距离,即便是侥幸击中,也很难保证能击中致命部位。其失败的一大后果是秦始皇从此不再让非秦国人靠近自己,以至后来张良只好采取野外伏击的方式。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再说几个刺客

      我一直认为春秋时代的刺客是历史上最精彩的。除了虎子兄所说的那几位外,专诸鱼腹藏剑刺王僚,聂政刺侠累后为免连累老姐而自毁容貌,精诚所至的是豫让击衣报

      襄子,最可鄙的是要离断臂杀妻刺庆忌(阖闾可算是黑社会鼻祖了)。最可敬的是那个奉屠岸贾之命去行刺赵盾的刺客。夜伏赵府,发现赵盾朝服整齐坐以待旦,叹为贤臣。不忍下手又无法复命竟自尽而亡。自尽前,生恐屠岸贾再派刺客来害赵盾就大声表明身份警示赵家。

      电影里看到过最厉害的杀手是<<德黑兰43年>>里的。盖世太保找他刺杀三巨头时,他已经清楚得猜到三人的会议时间和地点。如果不是他最后一刻从下水道退出来 。。。

      当然故事是故事,不可能和历史冲突的。

    • 家园 悲渐离!
    • 家园 大铁椎的重量

      好象是120斤,相当于今天的60斤左右,即使如此,也很可观了。可惜这力士生不逢时,要在今天,怎么也是个奥林匹克金牌得主。

    • 家园 真是过瘾,当浮一大白!
    • 家园 刺客?侠士?义气

      这上下篇写的让人血脉贲张,豪情万张,痛快痛快。这中一篇里面的故事让人有些憋气了。

      不讲事情的对错,这古代,尤其是战国时代的刺客,总是让人觉得人的单纯:心思之纯,义气之纯。士为知己者死,就算为别人丢了性命,丢的也是二话不说,丢了也是值得。

      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比“知己”之情更让人感动?

      可惜的是,后来的刺客也就慢慢沦落为暗算之士,侠义之气渐无。

      • 家园 虎哥的另一篇壮士割肉也一样

        士某些时候是最愚蠢的人,但也可以是最可爱的人。

        中国人没有了这种风骨很可惜,但我想春秋时的这种风气与周的礼教有很大关系,以后大家都聪明无耻不尊重游戏规则了。

        • 家园 感觉欧洲的中世纪就相当于中国的春秋以前

          都有一些特定的规则和“风度”。16世纪时法王佛朗西斯被俺俘虏时,许下诺言,俺将他放归法兰西。这小子回去后居然食言,俺就要求两个人决斗,这小子胆小如鼠不敢和俺决斗,被时人评为不要脸。

          欧洲直接由中世纪进入近代,因此即使在近代战争中也讲究骑士的某些规则,比如对待投降和战俘的态度。

          • 家园 还有机关枪发明前吹着号角抡枪踏步的士兵

            欧洲那时的战争跟中国战国相比也是小儿科,奸诈其实是中华民族经过越来越猛烈与残酷的战争的洗礼后懂得的。

            不过我支持投降与战俘的国际标准,这是战争的底线。从伊拉克战争可以看出,假投降的搞到真投降也难让人信任,杀降有时也与这有关。更头疼的是全民皆兵的游击队,国际规则再没法达到共识了。

            春秋战国与中世纪另一个相似点就是,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可惜在一个文明是灿烂的终止而另一个是它的开始。

    • 家园 击节赞叹。不过行刺这事

      虽然是弱者之无选择,也属为达输赢不择手段,似乎不够尊重游戏规格,闹得后来人连强者也开始使用,如袁世凯之暗杀宋教仁。

      • 家园 是啊是啊

        还有蒋中正杀史量才这样的报界闻人和李公朴、闻一多这样的教授也用上了刺杀伎俩。

        • 家园 袁大头与蒋中正还没有真正作好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暗杀是下策,搞运动啊。

    • 家园 好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