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两汉史杂谈(4)--论汉光武帝刘秀 -- 温相

共:💬76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灭门好,多省事.象现在对付疆独多费心费力.维维还以为新疆是他们的地盘.
              • 家园 准噶尔帝国地域虽大,但是资源有限,属于典型的中亚大国

                它和清朝的战争虽然持续了几十年,但是对清朝却没有致命的威胁。几次决定性的大战,都以其大败结束;相反兆惠的一次战略进攻,即消灭了它的本部,说明它徒有广阔的地域,资源却很有限。

                • 家园 铁木真时的蒙古又有何资源?

                  如果有,和准噶尔一样,有的是战争资源。

                  准噶尔自康熙初年至乾隆中叶近100年一直是清朝头号死敌,在清准战争中,清朝经历了多次惨败,甚至是全军覆没,哪里谈得上一帆风顺?

                  如果清朝没有动用火器,如果没有康熙这样决断有能力的领导人,如果清朝不拥有全中国的资源(军费达几亿两白银),如果没有天花(杀死准部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清朝想灭亡准噶尔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以清朝八旗和政治体制迅速腐化的速度,如果战争再拖上几十年,胜负难料。

                  • 家园 一点看法

                    查清准战争史料,清、准之间互有胜负,但是关键性大战似乎均为清胜。清军的确曾经多次惨败,主将甚至自杀,但是对清朝而言并不是危及国家存亡的大事,但是准军的大败却往往引发内部的动荡甚至是本部的安危,原因就是清朝的国力远远超出了准葛尔。

                    两国交战,自然会利用自己一方的优势,以求获胜。火器在清代的发展远不如前,而蒙古西征时期已经用上了火器,四大汗国及其后继各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军事技术理应继续有所发展。准葛尔不敌清军的大炮,只能够说它的军事技术已然落后。

                    清军方面,即使没有康熙这样的最高领袖出马,以年羹尧的能力也足以击败葛尔丹。

                    至于财力,准葛尔的面积超过了清朝,但是财政能力则远远不如,说明了以绿洲经济为主的准葛尔的实力远远不如清朝。

                    乌兰布通一战,葛尔丹以三万铁骑不敌康熙的二十万大军,恰恰说明了双方国力的差距。

                    • 家园 17世纪后半期火器的运用才是革命性的

                      这是发生在17世纪后半期的事,从此定居的国家第一次对游牧民族拥有了压倒性且不可逆转性的优势,准噶尔帝国不幸生逢其时;而在此之前的火器没样大的功用,面对弓箭,火器不占优势,这在明末与满洲的战争中表现无遗。这是满洲的大幸,准噶尔的大不幸。

        • 家园 同意老兵兄弟的见解:

          康熙的文字狱如《南山集》一事在文网密布的乾隆朝都被视作冤假错案。左都御史赵申乔在这件事上起的恶劣作用被后代骂作“逢君之恶”这里其实已经点了康熙的名字了

          ,只是出于为尊者讳的缘故,没有直说而已。

          三藩之乱这件事应该说康熙的策略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李治亭在他的《吴三桂大传》中阐述说,这次动乱严格意义应该是吴三桂之乱而不是三藩之乱。可见,真正对朝廷不满甚至可以上升到武装对抗的程度也就是吴三桂一家

          ,而且,对吴三桂他们是不是一定采取逼反的手段呢?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避免这八年的战争呢?也不见得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只是因为后来康熙胜利了,忙于总结胜利的经验而忽视了中间失败的教训而已。

          康熙的所谓宽大发展到最后成为迁就,康熙晚年吏治的腐败就是一个说明。

          再有,康熙一朝的党争不断,和光武君臣上下合心的局面显然不能相比。康熙晚年惑于储位之争,而光武换了太子和皇后天下晏然,由此也可以看两者的不同之处了。

          康熙在满清十几位皇帝中诚然是出类拔萃的,和明代乃至宋代的一些皇帝包括唐代汉朝等等相比都是不错的,但要是和作为中国的千古一帝或可说帝王的楷模所谓内圣外王的汉文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 家园 其实对吴三桂确实没必要那么急着逼反。

            吴三桂年纪多大?小玄子年纪多大?耗到吴三桂死后,削吴应熊的藩,阻力就会小得多。吴应熊对他父亲旧部的号召力,统御力都没法与其父相比。给他胆子也不敢反的。

            那样,天下百姓就会少受几年的苦了。

            想来,这个削藩是小玄子刚剪除鳌拜后意气风发下的决定,且对吴三桂部的战斗力有所低估。少年人呀!

            削藩成功了,可并不是最佳策略(主要因素是时机)。

      • 家园 康熙有的方面确实占了些便宜

        康熙熟读21史,所以他对历史上那些皇帝不可能没有研究,所以他“会”当皇帝,因为读史可以让他不重复前人的错误,所以何某更觉得圣祖仁皇帝是一个集大成的皇帝。稍微比汉光武强些,这是我的观点,不足之处请温兄指正。

    • 家园 温相《论汉光武帝刘秀》读后杂记

       

        一、论出身

       

        谈到刘秀出身富农,以及好儒书卷,这都是文人治国的好榜样。

       

        不过有几点事迹,却少为人所周知:

       

        (一)兄长刘眶:刘秀发迹不在单打独斗,而是与其兄长两人连手,甚至吸收刘眶残部,因此刘秀很像后来的孙权,继承父兄(孙坚及孙策)所遗留的智谋及猛将。若说没有坚策就没有孙权,同样的,没有刘眶就没有刘秀。

       

        (二)更始手下:刘秀与刘眶原先都是汉帝刘玄(更始)的手下,后来刘秀强大后自行称帝(时人称之「铜马帝」,刘秀后来为光武帝),然后不断与更始交战,就在赤眉击溃更始后,刘秀再击败赤眉等人。要说是权臣也好,要说是识时务的俊杰也好,总之铲除昏庸的更始,为了广大人民幸福云云,极可能是事实。

       

        不过这不算刘秀的缺点,英雄向来不论出身,既然要论出身,以上不过谈谈刘秀的人际关系背景。

       

        二、善待功臣与治术

       

        汉光武帝自云:「欲以柔道行之。」而善待群属、不杀功臣,这是历朝各帝少有的优点。

       

        不过从汉光武帝治国以来,细察其所重信赏罚惩、强调君主治臣、以及主张君权取代三公,这些措施有点似曾相识,也就是重「法」、权「术」及位「势」。但是有人会问,「法」、「术」、「势」不是法家的三派吗?但是汉光武帝拳拳服膺儒术,儒法岂不冲突?但是若知道法家原是儒家的分支,就不难理解为何汉光武帝所强调的「柔道」居然与法家主张「法、术、势」心心相印。

       

        附带一提,所谓汉儒执政「以经代法」、「以经解法」甚至「春秋断狱」,指的都是利用「儒家」经典来执行法律,而非法家「律令」来执行法律。

       

        降纳杀兄仇人朱鲔且封以高官,这种器宇就不是量小之人能容之。君臣紧张时,向来是「狡免死、走狗烹。」但是能保全而不滥杀,或许这就是明君与昏君之别。

       

        能善于处理功臣,也就能善于治国平天下。白起于长平坑杀四十余万赵卒,汉光武帝收降三十万铜马,前者使秦国带伤,《史记》云:「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后者使赤眉、绿林等人乐于降汉,两者优劣之别,立分高低。汉高祖大杀功臣,结果中枢为之一空,后来自惠帝以后,有二位汉帝继位,却被吕后一族把持,也就是汉朝世系依序为(汉高祖)、(汉惠帝)、(汉少帝)、(汉后少帝)及(汉文帝),如果没有陈平和周勃等老臣复兴汉室,汉室恐不姓刘。功臣空虚于内的最大缺点,就是引起皇族叛乱,因此汉朝就发生七国之乱;后来孙权不善待功臣之后,引起二宫之争以来,权臣与皇族屡屡叛乱,这也是陆机在《辩亡论》:「爰及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皇家有土崩之衅。」谈到东吴因没有人才而亡国。

       

        至于云台中兴名将,唯独缺少马太后之父马援,这可知在汉明帝的眼中,有所保留,这个印象就知汉明帝不如汉光武帝。

       

        三、军事统帅

       

        昆阳之战虽有吹嘘之嫌,但是用兵才能却着实颢现。

       

        王莽本保有昆阳,后来被更始派人攻占,于是王莽派兵夺回,然后刘秀成功求援并夹击,王莽兵败走。因此到底王莽有无真派四十三万同时共同包围昆阳,己不重要:刘秀能突围求救,已见其力战之军事能力;刘秀再能感召援兵,情势已打破独守孤城,此为说服之外交能力;刘秀能使守将坚持守城,足见其魅力(或说忠诚及信赖),这点并不容易。当年关羽征伐襄樊,江陵守将麋芳及公安守将士仁,说降就降;蒙古灭宋及满清入关,投降的人比战死的人还多,甚至不乏宋朝名将还愿为敌人效劳引路,举国皆叛之下,无人效忠,因此国家不得不亡。

       

        新朝建立时,就是许多汉臣气节不保,纷纷降敌投营,因此汉朝灭亡,因此汉光武帝极力建设新社会,也就是要断绝投降主义。

       

        刘秀少年老成,经验历练不亚于富于春秋之人,单纯军事的作战,并不足以「马上得天下」。因此政治与军事刚柔并济,才能外击其力而内怀其心,包括使辩士说降陈康而得邺城,以及令收守长而平鬲县五姓之乱,皆比「最下攻城」为佳。

       

        因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战者。」若以周瑜攻南郡耗时一年、孙策围攻庐江二年计算,每一城都需一、二年的时间,几十城就需几十年连胜,但是人生有几个几十年呢?

       

        四、失误和局限性

       

        谶纬为时代的产物,个人不能跳脱时代的氛围,因此无可厚非,充其量不过为迷信。不过宗教影响人心甚??,僧兵向来敢死、伊斯兰教更以恐怖著称、十字军更是假借神明的伪善,不太能忽略时代对人的力量,人文环境此点不多着墨。

       

        但是土地兼并,倒值得一提。

       

        固然「富可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甚嚣尘上,但是隋唐的《均田法》,赋予人民每人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应该消除兼并土地,但是仍有土地问题、贫富悬殊、民不聊生、战乱连连。这就不是土地平均分配给人民,就可解决贫富问题,刚好有的反例,可证明不抑兼并并不奇怪,那就是宋朝。

       

        司马光以为贫富来自于「勤惰不同」及「愚智不同」,应给有能力耕作的人多一点田,而少给无力耕作的人。若以「勤劳多耕」应多得诸田,故多产多获,相反的,仅占名额而不去耕作,或者生产效率低落之人,不应得田。苏辙在《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说:「城廓人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故财之在城廓者,与在官府无异也。」因此南北两宋,鲜有因土地纠纷而农民起义,著名叛变如方腊之变(称帝、建年号)也在短期镇压。

       

        再说东汉立国将近二百年,要扯土地兼并从汉光武帝开始有问题,东汉就不应如此长寿,早该被农民揭竿起义。汉末大地主出现于江东,《抱朴子.吴失篇》记载说会稽、吴郡曾出现:「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的大地主,但是魏、蜀、吴三国之中,就属东吴国祚最长,因此若说土地兼并的问题,两宋、东汉及东吴早应出问题。

       

        至于度田失度此事,这也是众说杂沓,但是应该视为成功镇压。

       

        建武十五年度田、翌年「考实」未尽职官吏(下场有降级、解职、下狱、流放及诛杀等)、然后才有「郡国大姓及兵长」大规模民变叛乱。这与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则是时民变,盖因度田起衅也。」完全相符。但是汉光武帝的仁慈处置:「听群盗自相纠摘,五人斩一人者,除其罪。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及弃城者,皆不以为罪。」是否暗示向豪强妥协呢?为何许多变乱只需「诛其首恶,余皆降服。」即可,这就扯到政治态度。

       

        土地问题与宦官、外戚等问题相当,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按曹操的手腕:「若欲治罪,当除元恶。」而不是全数杀尽,全部诛杀只是消灭眼前乱政之宦官,若是换来新的一批宦官,宦官乱政的机会仍然存在。在汉光武帝面临「青、徐、幽、冀四州」叛变,除非全部杀光、烧光、抢光,否则在安定优于一切之下,善加管理比全面扑杀更有利。所以汉、唐、明有宦官问题,但是宋、元、清却无宦官问题,这就是管理优劣之别。试想汉光武帝面临四州叛变,究竟是诛罪首罪,还是通杀无赦?曹操在官渡之后不追究众臣交通袁绍,如果真的量小不仁,又是一场血腥屠杀。

       

        再说汉光武帝对「赋田受禀,使安生业」,也很有问题,因为豪强就是有土有田的门阀,何必再给田以增加资产,而且锦上添花的诱因也不大,因此更不能视为度田失败的妥协屈服。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移民夺根,离开祖业的魁帅大姓,就没有土地、资源及人脉,所以汉光武帝才会另外赐田,其实暗藏强夺原田的恶意。强迫数万人移民实边,只要官府补偿土地低于原居人民所弃田地,这种移民政策就算成功。因此地方豪强可以选择叛乱而战死,或是弃田他走而苟活,这才是汉光武帝的镇压高招。

       

        从后来的「诸郡坐租」及「明章之际,号次升平。」皆知,汉光武帝的土地政策开始收割累果。

       

        若真要谈失误,军事上放弃西域、边疆民族政策失明、君权剥夺相权后皇权不振以及造成外戚与宦官互斗等,皆可多谈,不过综观汉光武帝一生,仍是优点多于缺点。

       

      • 家园 放弃西域和民族关系方面未必是光武的过失
        • 家园 二个标准

           

            如果宋朝时有人主张放弃燕云十六州,只因为政权刚建立、没有余力云云,这个人一定会被说成卖国或汉奸。这也可以比较清朝时的西藏...

           

            但是这若是汉光武帝英明神武的决定时...

          • 家园 根本就是两回事,何来双重标准

            西域和幽云16州是一回事吗?西域在西汉时只是一个从属地位,有点象卫星国。到东汉初年,力不能及,当然就顾不上了。幽云16州,唐时就是中原政权的势力范围。当然要力争。你这个例子举得根本就不恰当。西藏,清入关后,只是名义上臣服中央,直到康熙50年后,才派兵安藏。此时入关已经70年,国力已经恢复,和光武的刚刚建国又怎能类比?

            • 家园 若有说错,敬请指正

               

                如果把不曾统治的藩属、卫星国认为可弃,而中原本土不可弃,所以东汉可以把西域放弃,而宋朝就对立国以来未曾统治的燕云十六州不能放弃。

               

                所以明清应该放弃朝鲜这种藩属,何必出兵而遭重创,几败国势,难道不曾统治的藩属,就是自古神圣可以分裂吗?

               

                前朝统治不是理由,唐虽有燕云十六州,但宋朝未曾统治,否则汉唐还曾经统治(直接设郡县)朝鲜半岛,但是后朝为何不能因此力争,还有蒙古汗国曾经一度统治莫斯科,不知这是否也构成理由。

               

                总之,汉光武帝力有未逮,忙于安定中原,无暇顾及西域,这应是定论。

               

                汉朝放弃西域,虽然不能称为大错,但是西汉末年有西域、东汉初年无西域,这弃土责任,或者未能收复西域,还是得算到汉光武帝的头上。正如唐朝有燕云十六州,而宋朝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始终耿耿于怀。

               

                附带说一句,南北两宋从建国到亡国,一直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通常史论怪罪于宋朝因失燕云十六州而国势大坏。那个当初主张割让燕云十六州,还称儿皇帝的人,并未太受佳评。从来不是只准州官放火,而不许百姓点灯,既然割地被称卖国,弃土又该何罪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