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两汉史杂谈(4)--论汉光武帝刘秀 -- 温相
汉光武帝刘秀这个人在两汉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且,他所开创的“光武中兴”是中国封建史上著名的四大治世之一,光武帝本人同功臣共始终的行为也被后代史家所称颂,可以说,汉朝从崩溃到中兴,光武帝功莫大焉。
本文试图通过出身、对待功臣以及军事指挥和统帅才能包括光武本人的失误、局限性等方面对这位杰出的帝王作一个相对完整的概括,也希望得到各路高人的指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1.光武帝的出身
光武帝的出身和他的祖宗汉高祖刘邦是截然不同的,刘秀家门豪强,外祖父一支在当地是富庶的地主阶层,这和刘邦的家庭是无法同日而语的,部分两汉史研究资料表明,刘邦的名字也是他本人后来在军中起的,至于他的本名,一说就是刘季(项岱说:“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讳邦不讳季,所以季布犹称姓也”。)和朱元璋差不多。而且,从刘邦的嫂子敢于公开的给刘邦听刮饭锅的声音可见刘邦的家庭成员的关系并非和睦相处,当然这和刘邦本人的无赖性格有关。刘邦很早就出来在社会上游走,结识了很多三教九流,其中不乏后来的西汉的许多开国功臣。而刘秀的家庭则是上下贤睦,昆仲友爱,就此给刘秀本人的谨厚宽容制造了必要的家庭渊源。而且,刘秀不同于刘邦,刘秀本人喜好学习,很早就追随中大夫许子威研究《尚书》,通晓大义。我们都知道《尚书》是古代帝王的史书,刘秀对它的的研究表明其后他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光武喜好读书在后代帝王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比如三国的孙权在培养大将吕蒙时就说:“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可见,刘秀的文化素养还是比较高的。此外,刘秀为人比较厚道、勤劳,这和刘邦的游手好闲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人的出身和家庭熏陶、家庭氛围对他的后天行事和先天性格的形成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我们后来看到光武本人虽然也是封建帝王,但是,他的行政特色和用人风格可以说足以独成一家、垂范后世。即使在开国皇帝中,光武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2.光武在处理功臣问题上的态度和治术
汉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和功臣共始终的办法来处理一向困扰君主和臣下双重方面的问题,获得了后代史家交口的称赞,然而,究其内里,这和刘秀长期以来的行事风格是分不开的。史书上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这是光武称帝之后和家人团聚的一场普通对白,也是一次光武的自我政治宣言:
帝幸章陵,修园庙,祠旧宅,观田庐,置酒作乐,赏赐。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帝闻之,大笑曰:“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以柔术治天下道出了光武治术的本源所在,对于这一点光武本人并不讳言,他教诲臣下说:“《黄 石 公 记》中说,柔能克刚,弱能制胜。”光武一反汉高强硬的举措,在对待功臣的问题上始终坚持保全首领的做法。比如大将冯异威权日重、关中瞩目,有人告发冯异准备自称咸阳王,刘秀就把这个书信交给冯异本人,冯异惊恐异常,上表自辩,刘秀回复说:“将军之于国家,义同君臣,恩犹父子,何忧之有也?”大司马吴汉屠戮成都,而光武出于保护的角度考虑宁可责备宗室刘尚没有尽到劝阻的职责也没有对吴汉加以刑诛。同时,光武还比较喜欢通过旁敲侧击的办法表示自己真正的政治意图并且曲意的传达给功臣,太子问光武关于战守的方略,光武回答说:“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邓禹、贾复等人立刻读懂了皇帝的意思,纷纷解甲归田。而光武本人在达到目的之后,也经常大施恩宠的手段,史称:“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诸侯,而太官无馀。”光武尽量扩大和功臣之间的政治距离而缩短和他们亲朋故旧的间隔,把亲情上升到政治之上,用一种温情脉脉的面纱笼罩住政治本来的狰狞,这也是光武柔术的炉火纯青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后来宴请功臣中光武和云台二十八将的对话中就很能说明问题,光武自己说:“朕要是不起兵讨逆,可能就要终身做学问了。”功臣太傅邓禹说:“我要是没有遇到陛下,可能就是一个五经博士了。”扬虚侯马武见皇帝和首辅都这么谦虚,自己就更加谦虚的说:“马武要是没有遇到陛下,那么马武一定是去做一个县里抓捕强盗的差役了。”光武说:“你马武自己不去做强盗就万幸了,还可能指望着做抓强盗的头吗?”君臣相对大笑,宴会尽欢而散。从这个其乐融融的场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光武在处理和功臣的微妙、复杂的关系时的良苦用心所在了。
而问题的另一方面则是功臣自身的组成性质和他们配合的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的角度。光武功臣如邓禹、李通、吴汉、寇恂、贾复、耿家父子等基本都是知书会义、出身豪强的,和刘邦的功臣萧何、曹参等人出身贩夫走卒截然不同,而且,也和韩信、彭越出身草莽也有区别。再者,光武本人对军事指挥权一直严加控制,很少对功臣假以方面的事权,功大者如耿?m、吴汉,光武比之韩信、周勃,但是,一矣战事结束立刻收缴兵权。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他们形同割据的局面的形成。这也是光武所谓柔术制刚的道理所在。
再者,光武的功臣很知道逊避和配合,皇帝的意图一旦明了,很快就付诸于行动,头号功臣邓禹,“内行淳备,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 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号称赛曹参的贾复“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就是长期典兵在外的大司马吴汉也是“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他们的谨慎小心、厚自奉养直接导致了光武功臣政策的贯彻始终。否则,很难想象光武一朝会不会出现杀戮功臣的惨剧。即使是这样,光武对王侯的防范还是不减的,建武二十八年,光武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据《后汉书》记载,光武一朝,“时内外群官,多帝自选举,加以法理严察,职事过苦,尚书近臣,至乃捶扑牵曳于前,群臣莫敢正言。”由此可见,光武的柔术也有不柔的一面。
宽严相济、恩威并用,君臣的共同努力终于形成了一个难得政治格局,所以,后代在评论光武“帝虽制御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故皆保其福禄,无诛谴者。”的同时也等于肯定了功臣们的自知之明。
3.光武的军事才能
光武的直接军事指挥和遥控军事指挥才能不仅是在两汉二十多位皇帝中是首屈一指的,即使在其他开国马上皇帝中也是上乘的,和以武功著称的唐宗宋祖相比丝毫不逊色。
昆阳大战期间,光武一人率领少数人杀出重围,而后到达定陵一带,以大义感召手下人,他亲自冲锋,以三千敢死之士大败王莽的精锐,不能不说其人的胆略和勇武。汉高除了斩白蛇之外,似乎再没有动过刀剑吧?问题还不在于此,而是这个昆阳大战是新王莽和起义军较量的转折点,王夫之说光武:“一战而宗庙得全,未几光复天下,(光武)诚不世出之也。”可以说这次战役和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窦建德的意义相同。
大司马吴汉进攻公孙述时,光武给吴汉遥控说:“成都十馀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忽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然而,吴汉没有听从光武的建议,反而命令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馀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馀里。光武得报大惊,指责吴汉说:“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然而,这封信还没有到,公孙述就果如光武所预测那样,“使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馀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馀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如果不是吴汉临阵不苟、杀敌奋勇,汉军失败的会更惨。吴汉上表自责,光武无一语及吴汉,而是继续指示方略:““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矣!”,后来,吴汉听从光武的指挥,“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
从东汉灭亡公孙述的这场关键的最后一战来看,光武的军事眼光是非常敏锐的,即使在千里之外,还有烛照一切的洞察力,这和同属军旅出身,“每战必临阵授以方略于诸将”的宋太宗赵光义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后代史家每每诟病这种遥控的指挥,殊不知,也是在人而言的。
光武的军事指挥才能的另一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于光武非常善于使用著名将领和发挥著名将领的指挥才能,甚至在必要时放手发挥他们的本领。当初,留守河内时,刘秀征求邓禹的意见,邓禹推荐寇恂,刘秀毅然授以全权,方之为萧何,而后,苏茂等人进攻温,诸将皆以为当去,独寇恂不然,寇恂说:“温,郡之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决定坚决反击。史称:“遂驰赴之。旦日合战,而偏将军冯异遣救及诸县兵适至,士马四集,幡旗蔽野。恂乃令士卒乘城鼓噪,大呼言曰:刘公兵到!苏茂军闻之,陈动,恂因奔击,大破之,追至洛阳,遂斩贾强。茂兵自投河死数千,生获万余人。恂与冯异过河而还。自是洛阳震恐,城门闭。”彻底的扭转了敌我双方的战局,难怪光武听说之后,大喜过望的讲:“吾知寇子翼可也!”而正是由于寇恂的这一战役的胜利最终导致了光武决心称帝,可谓定鼎之功。
另一位东汉的开国名将贾复在出任破虏将军之后因为其人的性格问题被属下参劾,光武却说:“贾督有折?记Ю镏?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不仅如此,光武时刻关注贾复的生命安全,当他听说贾复伤重时,就许诺说:“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后来,诸将多次自矜功勋,而贾复不言,光武说:“贾君之功,我自知之。”光武早年有“做官须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感叹,后光武即以执金吾一职许之贾复,足见亲任。人君器识如此,部下岂能惜命?光武得人死力,殆非虚言。
名将耿?m素有权谋,作战勇猛,娴熟兵机,光武谓之韩信,然而,光武有言:朕终不使耿?m为淮阴也。很早的解除了耿?m的兵权让他得以颐养天年,而一旦四方变乱,光武必定招耿?m入对,问之对策,君臣始终无欺。寇恂执法森严,杀死贾复故旧,贾复扬言报复,光武亲自为之调节,以致于寇恂和贾复成为莫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无不说明了光武的军事和统帅才能的非同一般。
4.光武的局限性
汉光武帝和其他封建皇帝一样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这个局限性表现在比较讨厌直言、迷信谶纬、亲近外戚等方面,其中谶纬和外戚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莽就是依靠谶纬上台的,而在西汉末年谶纬的力量是很大的,光武本人也是它的忠实信徒。刘秀的姐夫邓晨、好友李通等人都是制造谶纬的能人,当时蔡少公制造谶纬说:刘秀当为天子。一般人都以为是王莽的国师公刘秀(也叫刘歆,刘向的儿子,此公后来就是迷信这个谶纬起兵谋反王莽被杀头了的),刘秀自己说,怎么知道不是我呢?大家都哄堂大笑,唯有姐夫邓晨认同。此后若干年,当光武终于做了皇帝之后,邓晨见到光武还说起这段往事,邓说,你终于办成了这件大事了。光武大笑。这句谶纬如果没有刘秀后天的努力也是白费,然而,刘秀即位之后一直对此信任有加、迷信异常。
东汉的开国功臣李通的下场也是一个旁证,李通是制造“刘氏天子,李氏为辅”的谶纬人之一,他的从弟李松、李轶都是后来更始政权的核心人物,李轶更是杀害刘秀兄长刘眶的凶手,尽管刘秀后来施行韬晦之策,但是一直对李轶不原谅,终于借助朱鲔之手杀掉李轶,然而对于李通,刘秀始终亲任,后来功臣退出,参与朝政的只有邓禹、贾复、李通三人,而前两者和刘秀以及东汉王朝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唯独李通的出现比较滑稽,而唯一能够解释的比较通顺的理由除了光武厚道之外,更主要的恐怕就是当年的这个“李氏为辅”的著名谶纬了。李通本人多次告退,但是光武不允许,而且加封李通的小儿子为侯爵,这在功臣中是不多见的,而每次光武回到南阳,还派人专门祭祀李通的父亲(李通一家为东汉王朝殉难的很多,其父可以说是东汉的“先烈”),虽说李通有首创大谋的功劳可也比不了邓禹等人,光武的这个说法也正是他相信谶纬的一个说明。
此外,另一个功臣王梁的使用也多少和谶纬有关,当时,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玄武是主北方战神,光武起于河北,所以,以玄武佑己,对王梁也是另眼看待。
然而,以上这些只能说明光武对于谶纬的相信,还谈不上迷信,特别是光武早期的用人都是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谶纬还是退居其次的,王梁等人如果不是因为军功也不能由于谶纬而封侯的。关键是光武称帝之后,尤其是多年之后,居然提出用谶纬来决决断国家大事时,就显得比较荒唐了。
史书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光武的往事:
帝好图谶,与郑兴议郊祀事,曰:“吾欲以谶断之,何如?”对曰:“臣不为谶。”帝怒曰:“卿不为谶,非之邪?”兴惶曰:“臣于书有所未学,而无所非也。”帝意乃解。
这是发生在光武建武八年之前的事情,可见,那时光武虽然还没有完全底定天下可对谶纬的迷信已经拔高到相当的程度了。而后,著名儒家学者桓谭的命运就更加能说明问题了。
桓谭是大司空宋弘推荐给光武的大儒,他看到光武“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又荬赏少薄,天下不时安定”专门上书给皇帝提倡正学,“帝省奏,愈不悦。”终于在一次对话中,光武得以总爆发了,他问桓谭:“吾欲[以]谶决之,何如?”桓谭说,臣不读谶。光武问其故,桓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光武大怒:“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死于途中。光武此前还对桓谭的新论大加赞赏,而一旦桓谭说出对谶纬的反对意见之后,光武立刻把这件事上升到非难圣贤的高度,甚至要处死桓谭,一反仁君圣主的风范。而东汉一朝谶纬泛滥和刘秀的迷信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大臣韩歆的结局也说明了刘秀在建立东汉之后逐渐脱离了他原来的本色,走向封建集权和专制。“大司徒韩歆免。歆好直言,隐讳,帝每不能容。歆于上前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故坐免归田里。帝犹不释,复遣使宣诏责之;歆及子婴皆自杀。歆素有重名,死非其罪,众多不厌。”这件事连司马温公都说是刘秀的“仁明之累”。所以,严子陵终于不奉光武也有一定的道理,一旦皇帝老儿翻脸,不要说同学作不得,连命也保不得了。
刘秀在处理豪强土地兼并问题上也因为不能脱离自身的局限性而导致一次大的土地改革的全面失败,有关资料表明:“公元三六年,全国统一。三九年,下诏书检查垦田与户口实数。豪强霸占大量土地,州郡官不敢去查问,对广大农民和某些缺少势力的地主,官吏却以查田为名,大肆讹诈,逼得全国农民和某些地主到处起兵反抗。青徐冀等州曾是农民起义军的发源地,反抗尤为剧烈。汉光武帝面对着这个事实,采取什么措施呢?当然,他同州郡官一样,也不敢查问豪强。他追究大司徒(宰相)欧阳歙做汝南太守时查田不实、贪赃一千余万钱的罪行,下狱处死。又用同样罪名杀死河南尹(最重要的地方官)及郡太守十余人。这算是对农民表示那些赃官已经受到惩罚了。他用五人共杀一人,五人一起免罪的分化法,很快把反抗平息下去。从此以后,东汉朝廷向豪强势力完全屈服,不再检查垦田与户口的实数。”
光武为了改变军队方面的威胁皇权,他削弱地方军队,加强中央军队的措施,然而矫枉正,豪强地主的部曲在东汉中后期迅速发展,中央政权的离心力加大。当然,这和后来的统治者本身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光武帝本人对外戚的问题也要承担一定责任,他爱屋及乌的先后
以辅导太子的功劳增封外戚阴家,甚至在吴汉死后提出由阴兴担任举足轻重的大司马,后由于阴兴自己恳求作罢。东汉前面三位皇帝在外戚问题上除了明帝稍好之外,光武和章帝做的都很一般,只是因为他们本人的威权还不至于让外戚形成专政的局面,但是给后来的执政者带来的麻烦也是显而易见的。
佩服。
光武如此能干,天下无敌,为什么还会缺乏信心?
我觉得,光武得天下早期艰难,后来就很容易了。早先在河北和王郎争斗是他最艰难的时期,一旦得到渔阳上谷的精骑支持,他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等到平定王郎,他的大事就已经成功了。其后不管是河北的诸支义军,还是绿林、赤眉,以及公孙述、隗嚣,其实力都远远无法和他相比,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
光武的缺乏信心可能是因为他是汉室的远支,按照宗法制度是轮不到他的。虽然夺天下靠的是军队实力和权谋,但是近支毕竟在舆论上占有优势地位,也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汉高和光武相比,我觉得还是汉高更强一些。汉高本人可能没有光武精明,但是在气魄和用人方面应该是超过了光武,至少萧何、张良和韩信这个级别的人才在东汉开国功臣里面是难以找到的。后赵石勒对汉高和光武的评价是很有道理的。
现在召开的两汉史学术研讨会上关于光武开业的问题基本就是这个观点,也就是光武的对手虽然很多,但是,势力
和能力都不是劲敌,别看刘邦只对付一个项羽,然而,当时的情况韩信等人并不是刘邦的绝对部属。所以,评论说
光武的创业比不了汉高。至少没有汉高那么艰险。
再有,你强调的那点也对,光武再怎么说也是远支宗室,
牌子不算很硬,所以,他积极的谋求谶纬的帮助也是有道理的,另一面,光武本人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是谶纬横行的年代。不迷信的很少。
说来也是人之常情,我有一位长辈,他早年的一个朋友说他将来能做官而且做大官,后来这位长辈如愿以偿了,他就举凡有大事一定问他这个朋友,做不做得。说起来,我党的无神论教育算是比较彻底的了。
这东西古已有之,西汉末被王莽抬到了很高的地步。
新汉交替之际达到顶峰,几乎所有有政治野心的人都喜欢寻找或者干脆制造一些谶纬来给自己制造声势,公孙述干脆给自己身上刻字。光武处于那个时代,不能够免俗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趣的是,光武死后谶纬就逐渐衰微了,虽然后来一直延续到明末的八路军--李自成,但是声势已经差远了。
至于我党的无神论,本质上就是“万主非主,唯有真主”,其实还是有神论,只不过这个神不叫神而已。
历来靠宗教成事的,真信宗教的是永远升不上去的,能够升上去的都是利用宗教装神弄鬼,以便哄骗人心的家伙。太平天国杨秀清装神弄鬼,他难道不明白实际上是怎么回事?
我很喜欢他,真高兴能读到这样的文章。
开拓的时候目标简单集中,一旦有所成,难免会有些失去目标的感觉。虽然之前的谶纬可以作为一种舆论力量被利用,作为自我心理安慰也还可以,但是到了没有目标没有理念的时候,迷信也就不可避免了。
光武是个能人,是不是也因此而让孟子的理念、法家的思想彻底落空了呢?皇权权威被强化,人治已经足够好,尚需制度乎?困惑中。
看了温相兄很多帖子,觉得兄台学贯古今,知识渊博,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对象。也是一位良师。何某虽然对列朝历史都有涉猎,也在后汉书和刘秀上还是下了些功夫的。但无论怎么算,在温兄面前也是位末学后进。也只有在西西河才能有温兄这样的大高手。在西西河的精华区,有一篇何某写的《神武不可测的汉世祖―刘秀》,不知温相兄看过否?
光武帝的出身,光武是一个破落的贵族,属于汉室的远支,血统已经很远。甚至在《东观汉记》里记叙,光武在长安上太学期间,和同学合伙买了头驴,平时经常把驴租出去来换取些费用。
光武对待功臣在开国君主中是非常不错的。厚加封赏,去功臣而进文吏。恩养功臣,一直被后人所颂扬,称道。
光武的军事才能, 毛太祖说自古能兵未有过李世民右者,其次朱元璋。但看刘秀的军事才能,可能不如李世民,但未必不如朱元璋。光武和唐宗的偏重于战术不同,因为当皇帝比较早,所以战略上的比较多。但光武多是通过自己的部将将自己的战术运用出来。东汉的名将,吴汉,邓禹,岑彭等都受过刘秀的指点。
光武的局限性 刘秀的皇帝很大程度是应验了图谶,所以他对不懂和不喜欢图谶的大臣,肯定会有些看法的。桓谭因为劝谏而死(虽不是光武所杀,但或多或少和刘秀也关),可以说是光武的唯一过失之处,人恒无过。考虑到桓谭死后的1年,刘秀也去世了。我们也可以理解他的晚年糊涂。
在度田事件上,赵翼在22史扎记里说,后汉书对度田事件语焉不详。传统说法也是光武帝向豪强妥协。但据最新的学者曹金华和臧嵘的研究结果度田事件里汉世祖对豪强还是有限制的,最后的胜利者应该是东汉政府。诽郑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冬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E74E,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B053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
后汉书五行志6,十六年三月辛丑晦,日有独之,在昴七度。昂为狱事。时诸郡太守坐度田不实,世祖怒,杀十余人,然后深悔之。十七年二月乙未晦,日有蚀之,在胃九度。胃为廪仓。时诸郡新坐租之后,天下忧怖,以谷为言,故示象。
这里面有,时诸郡新坐租之后,的语句。诸郡新的坐租,此句就说明是按新的度田结果来收租啊。
再看《后汉书。江革传》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这里所说的案笔,就是案户比民,每年定期向官府呈报田亩。
《后汉书。百官志5》,属官,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每年案比之后,每县、邑、道都要向郡国情况的。假使度田不成功,这些制度根本不可能实行
光武的改革军制其实是把郡国里没用的军队都裁撤掉,集中精兵到中央。
应该说,光武的提携外戚是利用外戚防备宗室王和权臣。光武的虽设三公,事归台阁,就是防备权臣篡权而为的。把三公架空,靠尚书台的低级官吏发布命令。无疑,这种制度对皇帝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后汉从和帝开始出了一些娃娃皇帝。但这些是光武生前无法想到的。再说外戚,后汉虽然外戚权重,但终后汉也没有外戚篡位成功的,到是曹操后来废三公,自任丞相,大权独揽。最后看来还是权臣厉害啊。
我在《神武不可测的汉世祖―刘秀》详细地将汉光武帝和汉高,汉武,唐宗,宋祖,明祖,康熙做了一番比较。在这些皇帝里,只有唐宗和康熙比光武强。特别是光武和汉高的比较比较细致。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光武的不足之一就是架空三公,信用内朝。三公本来互相有所制约,不难控制,信用内朝,失去了权力平衡。皇帝强力,自然无事,一旦皇帝无能,势必出现内朝大臣操纵朝政的局面。东汉明章之后,屡次出现大将军威震天下,就是一例。
此举本出于西汉武帝,武帝能力足以驾驭朝廷,后来托孤的霍光又是谨慎小心,因此没出什么大事。否则霍光扶昭帝,废昌邑,立宣帝,威震天下,如果有不臣之心,足可以学王莽玩立孺子婴的把戏,操纵一切甚至干脆自立,这样西汉国祚势必减少数十年。
宣帝信用外戚,搞外朝和外戚的平衡,外朝虽得善终但是外戚参政由此再起。元帝后外戚专权愈演愈烈,终至于王莽篡汉。
王莽失败,不在于篡汉自立,而在于改革失败,丧尽人心,否则也不会一世即亡。所谓人心思汉,不过是对新朝不满的表示。靠着王莽的失败,光武才有中兴的机会。王莽死后,更始韩夫人对更始所言,说明了一切。
东汉信用内朝,导致明章之后多外戚专权。只是因为王莽失败在先,现实中并没有禅让成功的案例,才使得外戚满足于专权而不作他想,否则按照南北朝、五代的思路和北周亡国经验,东汉国祚势必减少百年以上。
就智慧和能力而言,光武在两汉二十四帝中应该仅次于汉高,但是在朝廷重臣设置应该设法做到平衡和相互制约,以防止某位臣子权力独大方面,光武显然是做得不够。
谢谢老兄的夸奖了,你的文章已经拜读,并且试图通过关系把你的文章送到目前正在举行的两汉史学术研讨会上,
给与座的专家老爷们听一听,不要以为大泽之处皆水草,
也是能人辈出的地方。现在史学会也学的时髦了,每次开完会之后也要选上几篇网络上的文章,显得和国际接轨。
只不过,这些老爷们大多数比较傲慢倒是真的,有一次,
我的一个朋友写的《关于对‘盐铁论’的再认识》一文相当不错,结果,有位负责的老爷说了,此人是何出身(就是问什么学历、什么经历),治何经典啊?(就是问出过什么书没有,或者有没有专题研究之类的),答案是大学本科出身,没治过什么经典,老爷的脸就不同了,说先放着吧。后来,还行,因为那是第一次编辑网络的文章,硬是把我这位朋友的文章给编到网络文章上去了,其实他也是业余爱好者,本来想做个专业爱好者来着,一看原来破门这么难进,也就放弃了。说句实话,我和这些老爷们打交道有了一些年头,我感觉在我国研究历史最好是业余爱好,千万别做什么专业,能把你气死。
以上是题外话,下面说说正题,我以为你评价光武比之唐宗、康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唐宗就不说了,康熙本人也是实同开创的一代明君。不过,以光武的力度我总以为应该在康熙之上,不是以民族来论。
希望得到何兄的进一步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