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google体验20071202 -- Gzai

共:💬7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google体验20071202

    本来早就想写了,前一段刚好遇上论坛不稳定,加上工作忙,就拖到现在。

    免责声明,凡我之前和之后在河里所写的关于google的体验文章,均是基于我自身的使用使用经验,因而会受到我的外部环境和使用习惯的限制。比如,我所使用的公司网络接口,限制了很多网址(例如多数网络论坛)不能访问;再比如,我本人对于聊天、网络视频和许多社会化网络应用都不感兴趣。

    google map,就在微软推出live map没多久,google map也推出了terrain(地形)视图,作为反击。感觉上,google map上的地形似乎比live map的要好看一些,好像是因为颜色用得更多,有些地方会用深绿色,好像是用来表示林地。貌似福建那里好大一块林地啊。不过呢,我觉得为此取消了hybrid(混合视图)就有点得不偿失了,最好象google earth软件那样,允许多种图层互相叠加。

    google存储也受微软的sky drive刺激,而推出了,但属于收费计划,而且目前只涵盖gmail和picasa网络相片。

    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google reader的rss源推荐功能,算得上是有点drag & drop了。看了一下,有一些,如科技类的、互联网类的和游戏类的,和我已经订阅的rss源明显有关;也有些财经专业类的是和我的google搜索记录有关,因为我之前并没有订阅该类的rss源;最不靠谱的则是文史类的,我明明订阅的是当年明月、萨苏、冰冷雨天和王外马甲这种侃史类的rss,可是google

    reader推荐给我的却是时政议论类的。另外,游记类和日记类的则是一个也没有。看来google对于文史这种模糊多义的信息的处理,还有待改进。

    另外,rss源推荐目前大概是每天更新一次,我昨天在推荐中删除了一些rss源,直到今天才补足同样数量的推荐。还有一个功能,每个被推荐的rss源,都会被标出googlereader用户订阅的数量,以及平均每周的更新数量,不过不知道后者是不是基于最近30天的数据来计算的。

    • 家园 【原创】google使用体验20080322

      离上一次发文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年底很忙。关于google产品的进展也有不少。这里就跳几个印象深得来说吧。

      第一个其实和google关系不大,我最后还是选择了使用雅虎的博客,google的访问不了,微软的太花里胡哨。不过听说雅虎要被微软吞并了,真不是个好消息。如果雅虎的博客也被改成花里胡哨,我就考虑去用google的。其实雅虎也搞了不少东西学习google,比如说个性化主页什么的。不过我还是用google的吧。

      第二个是我最终还是用了google bookmarks,而不是windows live favorities。过去这一两个月里,我把我IE和netscape上的网址书签全都导进了google bookmarks。然后再整理,去掉重复的和已经失效的书签,重新分了类。google bookmarks和windows live favorities各有各的不好。前者只有tab,而不支持文件夹套文件夹再套书签,和传统的网址书签书签使用方式不合拍,而且在工具栏上一点下拉就是一大截,不太好。windows live favorities倒是没有这个问题,可更致命的是,反应太慢,经常断线,打不开。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新业务也得好网络,我干脆只拿windows live favorities作备份算了。

      第三个是和google阅读器有关的,我改变了使用策略。谷歌、雅虎之类的官方消息博客,我直接将feed做成小工具放到了个性化主页上,反正我也不算去看这些博客中的旧闻,类似的还有一些网友做的IT和经济方面的消息评论和翻译。仍然保留在阅读器中的博客源,有一些,比如类似当年明月这种写连载,每天保证两篇的,我直接先标为已读,然后再点开来看,这样就不会被计入“趋势”中的已读篇数,同样处理的还有在西西和已经读过的后来又贴到博客上的萨苏的帖子。现在我过去30天的阅读统计数,已经降到了120左右了。也算是某种“alexa”式的调整吧。

      google阅读器还是隔三差五的给我推荐,除了放到个性化主页上的几个经济评论类的博客以外,几乎没有我看得上眼的。绝大部分博客都是我自己找来的。没办法,google阅读器的推荐都是按相关性来的,经常给我推荐IT评论和海外留学生的博客,甚至推荐过个人服装设计的博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绿野仙踪的博客看多了)。可是我对于前者只保留我最喜欢的一个,对于后者呢,得加上西西河网友这个限制,貌似google阅读器还看不出我这些隐含的策略。另外google阅读器也会推荐一些时政议论性的博客,问题在于观点与我对立的我讨厌看,观点与我相同的我懒得看,很少能有蜗藤兄那种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分析型博客(我的博客阅读排行榜中排前三),萨苏的博客中关于时政的我一般也是直接标已读,可惜神仙驴兄和dfindy兄不写博客,西西河每个网友的博客家园好像又没有rss。

      最后是我对google个性化主页的一点领悟。其实google个性化主页就是一个WebOS的界面,所谓的“主题”就像是本地桌面背景,个性化主页上的小工具,就等同于本地界面上的程序窗口。不过有一个方面是个性化主页无法实现的,个性化主页上的小工具目前还没有支持数据库处理的。所以google个性化主页主要还是应用于家庭和个人娱乐。商业应用的支持仅限于新闻之类的信息处理。

    • 家园 【原创】Google体验20071222

      因为一些原因,只能周末上西西河,所以这篇东西也发迟了。都是关于google reader的。上周本来想发的,登录不进来。

      最近google reader又推荐了一些博客给我,又被我三下五除二地删了个干净,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没办法,这和我的习惯有关。本来推荐列表上的博客,不是被订阅就是被删除,这倒是没什么话可说。但是我的博客订阅和阅读算是相当“谨慎”的了,到现在也只有60个订阅博客,30天之内的阅读篇数一直稳定在200到230之间,这还是因为有当年明月每天两篇的注水在里面,什么时候当年明月写完了,我的30天阅读篇数还得掉到200以下。所以也就怪不得google reader没什么推荐给我了,样本太小。

      google reader这两周开了个新功能,友人共享。虽然我用不上,不过也是觉得这是google搞社会化网络的一个开始。反而好像是Gseeker的博主发了一篇牢骚。我觉得其实也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订阅的博客太多了,按照他的说法,好像他没有阅读完的博文篇数在1000以上,再加上个友人共享,实在受不了。像我这种订阅的博客每天平均只收到七、八篇更新的人,就不会嫌多了。另外一个,我觉得,是友人共享的功能还不够细致和完善的原因。从社会化网络的角度来看,只做了个开头,应该进一步引入朋友管理。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有亲有疏、爱好不一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推荐素食主义者的朋友去吃红烧肉,也轻易不会和琼瑶小说的爱好者谈福尔摩斯。所以关键是要能做到,让google reader的使用者在决定共享一篇博文的时候,能很方便地决定共享给谁,在收取其他朋友共享的博文的时候,能很方便地决定收取或者不收取哪些朋友共享的哪方面的博文。这其中的讲究,就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关于送礼和收礼差不多。更进一步,每个人不仅是能够编辑自己在google上的“profile”,还能够设立一个友人档案(也就是扩展了的通讯录)编辑自己眼中的友人形象,而在共享博客文章、相片等的时候,给系统一个依据,这才是社会化网络的特性。

      关于google earth,我想明白了一点,我为什么不喜欢用google earth,原因就在于,我已经习惯了在一个浏览器里面使用各种网上服务,而不是安装一个专门的软件来使用一个特定的网络服务。类似的情况还有picasa图片软件。这大概就是webOS对我的意义所在吧。

    • 家园 【原创】google体验200712026兼复卷心菜

      经卷心菜网友提醒,去试了试,才发现,hybrid已经变成了satellite下面的一个默认选项show label了。

      另外一个不仔细的事情,是google reader推荐的刷新频率。我后来第二天又删除了大量的推荐RSS源,这次就一直没更新补齐了,直到今天才又突然补了新的RSS源,但感觉相关性没以前那么强了。

      还有就是突然发现igoogle可以编辑小工具的显示宽度了。点击标签页面(tab)上的下拉三角,会出现编辑按钮,可以用来修改igoogle页面的布局,就是每个页面显示1列、2列、3列还是4列小工具,宽窄不一,还是平均各列。这样对于不同尺寸的显示器,用户就可以自行取舍了。不知道是不是受微软live的自定义主页中每页两列分布的刺激了。说到底,还是方便了我们这些用户。

    • 家园 hybrid没有取消呀

      只不过原来的hybird按钮变成了satellite底下的一个选项罢了。

    • 家园 reader读取的速度慢得。。到目前为止没有成功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