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换个角度琢磨古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醉酒当歌

共:💬22 🌺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换个角度琢磨古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韩非子·五蠹》里面这么说: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韩非子是打算说明“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的,现在好多“非古”的人,也往往用这个例子或者跟这个类似的古人言论来说明古代中国人,以及统治华夏数千年的儒家思想“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是如何如何迂腐,迂腐到以为内修文德就能不靠军事力量抵御外患等等。

    假如咱们华夏数千年的统治思想都是那么简单的话,好像也不太对头,要不这么庞大的领土是咋来的,也不是种田派种出来的亚。即便是被视为弱的不行的宋代对侬智高之流也是下得了手的吧?醉酒当歌说:“好人架不住三琢磨”。这一琢磨,就看出点道道来了。

    你看啊,“执干戚舞”,干是盾、戚是斧,这是虾米?是兵器啊兄弟,这要是堂而皇之带到大街上去的话别人要打110的,黑社会里普通水平的都用不到这玩意儿。你说“执干戚舞”,那是怎么个“舞”法?中学语文解释说“执之舞,化武器为舞具也。”但谁能看着一个赳赳大汉“执干戚舞”跟看美眉持练当空舞是一样的感觉呀,这不是扯的么。你说你下班回家在路上看到一身材很好的美眉跳舞,肯定得心想“哇塞,生活真美好”,要是那美眉向你走过来,说不定还会小心肝扑通扑通地乱跳,认为是艳遇呢;这要是一个平常就跟你不怎么对盘的家伙,同样是“身材很好”,问题他是个男人,还手持盾牌大斧向你“舞蹈而来”,你的心肝也会乱跳,那是给吓的……

    要按这样想下去,这个“修教三年”也就有讲究了,你说你要靠“修教”来“服远”的话,干嘛不一直“修”到他来,而是“修”了三年以后就“执干戚舞”了捏?

    所以我们就可以这么想像:有苗不服——不服怎么办呢——于是推行教化三年,三年以后,推行教化嘛,民众支持这个政府了,人力也聚集了,财力也储备了,军队也训练得差不多了。然后,搞个阅兵式——或者是解放军战争题材的文艺汇报演出什么的——给你看,好了,现在再问你,你来不来?

    不来就拍死你了……

    想起来二月河最喜欢说“前人撒土迷后人眼”……

    关键词(Tags): #五蠹#有苗#远人不服#执干戚舞
    • 家园 这种优雅的威慑行为,大概是古代通用的国际外交艺术,试举一例:

      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上说,玄奘遇到印度当时的雄主戒日王,国王见面就问大和尚:听说你们中国有秦王破阵乐......秦王是谁?有何功德得到这样的颂扬?

      这个事儿很奇怪,查旧唐书,玄奘在贞观三年离开长安西行,而秦王破阵乐创制是在贞观九年,而玄奘见到戒日王约在贞观17年。三藏法师当时并没有见识过秦王破阵乐,而该书是在玄奘法师和唐高宗死后很久才成书,不会编造这个噱头去讨死了N年的唐太宗欢心,用不着。

      反正,在地道的干戚之舞《秦王破阵乐》创制后不到十年,已经传到了印度国王耳朵里,而且国王也听明白了意思。据说戒日王和唐朝曾屡次遣使往返,唐朝驻印度全权特派大使就是王玄策。而这段交往的一个直接文化后果就是: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会了制造蔗糖。

      可见,干戚之舞是古代的一种国际外交语言。这种舞干戚的文化艺术行为,不仅优雅地展示了威慑力,应该也表示了将按王道运用武力的意思,这种两手抓、两手都硬、两个代表的行为艺术,才能威服远人。这样的外交艺术,当然比傻乎乎的美帝国主义高明,要不英国大主教都实在看不下去了。

      原文: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卷五

      至夜一更许。王果来。有人报曰。河中有数千炬烛并步鼓声。王曰。此戒日王来。即敕擎烛。自与诸臣远迎。其戒日王行时。每将金鼓数百。行一步一击。号为节步鼓。独戒日王有此。余王不得同也。

      既至顶礼法师足。散花瞻仰。以无量颂赞叹讫。谓法师曰。弟子先时请师何为不来。报曰。玄奘远寻佛法为闻瑜伽师地论。当奉命时听论未了。以是不遂参王。

      王又问曰。师从支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法师报曰。玄奘本土见人怀圣贤之德。能为百姓除凶剪暴覆润群生者。则歌而咏之。上备宗庙之乐。下入闾里之讴。秦王者即支那国今之天子也。未登皇极之前。封为秦王。是时天地版荡苍生无主。原野积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妖星夜聚沴气朝凝。三河苦封豕之贪。四海困长蛇之毒。王以帝子之亲。应天策之命。奋戎振旅扑剪鲸鲵仗钺麾戈肃清海县。重安宇宙再耀三光。六合怀恩故有兹咏。

      王曰。如此之人乃天所以遣为物主也。又问法师曰。弟子且还。明日迎师。愿不惮劳。于是辞去。

    • 家园 这个么,要联系历史背景来说的

      鸟生鱼汤那时候,战争还只是扩大的部落械斗而已,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极其落后。唱歌跳舞,既是训练手段也是鼓舞士气的手段——后来义和团不也要喝符水跳大神祈祷刀枪不入么——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狂歌劲舞其实是煽动情绪最好的办法了。所以在早期战争中,歌舞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这些都通过传说流传了下来。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战争已经是一个比较专业化的过程了,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比鸟生鱼汤时代超过太多了。所以,儒家用流传的战争中歌舞助兴的说法来证明礼乐的重要性,其实是不了解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已,自然要被嘲笑为迂腐。韩非以时代的变化加以解释,固然有理,但是也没有指出这种变化的社会原因。

    • 家园 个人理解

      在当时,没有电视直播,你在首都搞军事演习,最多对方大使看见,这家伙要是主战派,还不知道怎么向国内汇报呢——说不定是,舜丧心病狂,但是部队却不堪一击。

      你在边境演习,效果要好一些,但是同样不确定苗的收边关的怎么向上汇报。

      我理解,舞干戚是全民军训的意思----类似英国人中世纪,周日去了教堂后,集体训练长弓。

      如果你发现,对方国家都是神枪手,都是飞行军,你还想打?

    • 家园 有道理,花之
    • 家园 跳战舞不一定是大汉,也可能是MM

      色诺芬的《长征记》里就提到希腊雇佣军招待客人时让一个跳舞的女奴全副武装的出来跳舞。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