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一位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 淡淡微风

共:💬43 🌺3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位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一位理想主义者的理想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理想维持的时间长些,有的时间短些,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有的美丽些,有的丑恶些,有的为了自己多些,有的为了别人多些。不过,似乎,大部分人的理想都会破灭,或者,之所以叫理想,就是因为基本上不会“梦想照进现实”吧。

    关于理想,我们从小就接触,或者说,只有小时候我们才会接触、才会有、才会想,大了,就会慢慢的淡忘这回事儿,忘了自己曾经也有过一些玫瑰色的梦,一些灿烂的梦。那些所谓的理想,早已经“前尘往事成云烟,消散在彼此眼前”,从理想变成“理所当然不想”了。

    看看世界上的人,熙熙攘攘匆匆草草,目光里表情里都是说不清楚的难言滋味,风霜疲惫者多有,意气风发者少无,看得出当年理想残余痕迹的,寥寥无几,多半儿是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都不顺眼,事过去未来现在都不那么顺心,要不然怎么说“他人即地狱”呢。

    茫茫人海俗世洪流里,有几个人能面对自己当年的理想?看来,人类进步了几千年,也没有多大发展,夕阳无限好,依旧可怜生。

    想起理想的话题,是因为读经的时候,看到一位菩萨在佛面前发愿,如果他有朝一日成佛,会如何如何——当然,在他发愿的时候,他还不是菩萨,是要等他做到了自己的愿望和誓言以后,才有资格被称为菩萨——看的时候忽然心中一动,这不就是我们俗人所谓的“理想”么,只是他们的理想一直被我们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特殊的语境里,我们早已经把他们“高推圣境”,把他们和我们隔离开来,区别开来,忘了他们原来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忘了他们的力量并不是天生的神赐的,也是和我们一样挣扎努力出来的。

    他们的理想,他们还没有成为菩萨、没有成佛之前的理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后来终于成了我们愿意去顶礼崇敬的佛菩萨,而我们却还是在红尘里兜兜转转浮浮沉沉,还在为搞不清楚自己是谁要干什么头昏脑胀不知所措?

    让我们随便选取一位菩萨,看看他面对老师时说出了怎样的理想——就是我偶尔看到心有所感的那位。

    原文是繁体又比较长,我附在文章后面,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下面只是翻译和简介。

    “如果我拥有了智慧和力量,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地狱畜生恶鬼等受苦的生命,没有要比男人受苦更多的女人,生命的延续,也不依靠非常痛苦的怀孕生产。

    我希望所有的生命,都没有污秽屎尿鼻涕等肮脏的东西,身体没有污泥浊臭,心理不会寂寞孤独无所寄托。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的环境,不是泥土砂石,而是全部由宝石和玛瑙构成,美丽而庄严。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杂草,只有美丽而永远不枯萎凋落的鲜花和茂盛的大树。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有我们生活需要的,种种好房屋,种种好衣服,种种好装饰物,种种好用具,种种好音乐。

    我希望,人是从花中出生,一出生就具有定力,就具有天耳通,能听到各个世界上正在宣讲的佛法;一出生就具有宿命通,就知道自己前世的往事;天眼通,能看到宇宙的各个地方。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天黑与天明的变化,各种花闭合了,音乐声音停止了,就是夜,就是休息的时间了;快天亮时,各个方向吹来清香的风,吹到身上柔软舒适心情愉悦,花儿跟着开放,人们从安静中醒来,从花台上起身。

    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想到哪里学习都可以随心所欲,想听到什么样的道理,就会到正确地方有合适的老师给他讲解。

    我希望,每个人的学习都只会进步不会退步,每个人都不会做坏事,也不会犯错误。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生来没有缺陷,样貌完美,心地善良,没有生活的痛苦,没有老的痛苦,也没有死的痛苦。人死的时候,就坐在那里,身体自己出现火焰燃烧,在香风中消失。燃烧余下的舍利,就成为如意宝珠。

    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在没有得到智慧之前而失去生命,也不会有一个人有痛苦,当失去生命以后,不会有一个人转生到不好的世界。

    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没有贪婪、愚蠢、污浊、憎恶、愤恨、吝啬,而拥有有柔软心、温润心、无怨心、不污浊心、寂静心、安定心。

    在这个世界上,充满快乐,没有痛苦。

    如果别的世界,有人临终时愿意转生到我的世界,我就带领这里的人到他面前,引领他到我们这里来,令他灭除一切苦痛得到欢喜,得到智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多么伟大的理想!——忍不住欢喜赞叹一下:)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的理想无疑是大而无当荒诞不经的,然而恰恰是这样虚无缥缈的志向,成了真正的“经”,我们这些貌似现实,实则自以为是的目光短浅者,大约在人世间历史里什么都不会留下,说好听点儿,叫“我们已经行过”,说难听点儿,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没有任何意义,而我们自己,到了也没弄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

    世俗中的理想者,最伟大的,应该算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们了,共产主义也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目前人类找到的制度最高点了——我们且不管它是不是能实现——但是,就算是这个制高点,与一位很普通的菩萨相比,也未免太粗浅了些。而这位菩萨,淹没在许多佛菩萨的洪流里,没有人注意到,因为太多的菩萨理想比他更高远更伟大,比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没有成为佛菩萨之前的理想。

    我们放弃去验证这位或者这些菩萨的所思所想是否能够成为现实,只局限在就事论事的范围内,只关注他们的理想本身。无疑,他们的理想,实在不是我们这些俗人可以想象可以望其项背的,他们的境界,更不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那些所谓的哲学所能想象与企及的。

    他们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世界的期许,对生命的思考,对他人的关注,都比我们深远的多,比起他们,我们的所谓理想,实在是太自私太低级太渺小,纵然偶尔有些许的美好,用评书里的话,也不过是“米粒之珠也放光华”,或者是“萤烛之火,也与日月争光”。

    在他们面前,我们只能是学生,只能是学习者,只能致以至诚的崇敬,因为,我们确实不如人家。如果,现在常常有人说的崇拜存在的话,也应该给这样一些人,而不是那些所谓的政治家艺术家之流。

    快写完的时候,一个朋友上线,告诉我,一个朋友死了,自杀。一个教授,研究尼采的专家。

    很无奈,现在的人和社会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管什么原因,这样做大约都是太在乎自己了,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的不那么重要,多想着为别人做些什么,应该会好些的吧。

    当然,做到象那位菩萨那是难度大了点儿,但是稍微做一点还是有可能的,就看你愿意不愿意了。

    陪着那位朋友闲聊了一阵儿,他说:你这么说,我觉得好多了,虽然没什么用,可也不会去自杀了,挺好的。

    我晕了一把,管他真的假的,反正当好话听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聊次天儿就这么大用,值:)

    附:

    唯不於此濁佛土中。我如是處成菩提。於中無有地獄畜生餓鬼之名。亦無女人。其中眾生不由胞胎。無須彌鐵圍大鐵圍土石諸山。無有泉源瓦礫刺棘高下惡風樹木大海。亦無日月星宿晝夜闇冥。其中眾生無有穢氣屎尿涕唾。形無污臭身心無寄。令其中不以土石為地。純馬瑙成無量百千眾寶莊嚴。令其佛土無有餘草。唯曼陀羅摩訶曼陀羅。令其佛土以種種寶樹莊嚴。其寶樹上種種寶蓋莊挍。有種種寶房舍種種寶衣。種種寶鬘。種種寶瓔。種種寶嚴具。種種音樂。種種寶器。種種華。以莊挍樹。令眾華合音樂聲止。以是知夜。眾華合時菩薩受生。適生其中便坐定意。令得現莊嚴三昧。以是三昧見十方佛土微塵數世界中現在諸佛。令於爾時得淨天耳。聞於佛土微塵數十方餘世界中現在住世說法。說法諸佛。令其中眾生生已。皆自識宿命。憶念佛土微塵數劫中生事。令其生已得淨天眼。普見十方佛微塵數佛國莊嚴。令其生已。善具知他心智。以一念頃。知佛土微塵佛剎中。一切眾生心念所行。乃至菩提般涅槃。不失是三昧。夜欲明時。四方香風微妙柔軟觸身生喜來吹華敷。令諸菩薩從三昧覺於華臺起。令得如是神通。一心念頃至一一方佛土微塵數佛剎。親近現在諸佛世尊已。還來本土。於曼陀羅摩訶曼陀羅花臺上結加趺坐。思惟法門瞻仰如來。如所坐處隨其迴轉。於一切方悉令見我。其中菩薩於法或想若生疑者。令觀我身見即亘然。彼諸菩薩隨欲聞法。適觀我已皆悉令知。其中菩薩令無我所無所為作乃至身命。其中菩薩皆得不退轉。其中令無不善之名。令其佛土亦無受戒之名無犯悔語。令其中一切眾生。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具那羅延力。令其中無有一人諸根不具乃至菩提般涅槃。令其中一切眾生其首文[口*荼]袈裟著身一時俱生。令得善分別三昧。乃至菩提際未曾中失。令其中眾生普集善根。令其中眾生無老病苦。有菩薩於中壽欲終時。結加趺坐而般涅槃。身中出火以自闍維香風來吹。彼舍利置於他方無佛土中。令成如意珠寶。如轉輪王明淨摩尼之寶。其中眾生有見彼摩尼寶光者。有見摩尼寶者。有復觸者。令彼一切不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乃至菩提般涅槃未曾受痛。於中命終。其有諸佛現在住其世。為眾生說法生如是處。彼得生已。於諸佛所聞說妙法發菩提心。適發心已。令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佛土中。無有一人不入三昧而命終者。亦無苦痛無相戀著別離命終。於中終已令不生難處無佛國土中。至菩提際。未嘗不見佛。未嘗不聞法。未嘗不供養僧。令其中一切眾生無穢濁瞋恚愛憎慳嫉無明吾我。於中生也。其佛土中。令無聲聞及辟支佛。純諸菩薩。潤心軟心無怨心。不濁心寂心定心。如是菩薩充滿其中。令我佛土莊嚴明淨。現於十方佛剎微塵數餘世界中。香亦遍至。使其眾生常樂充滿。令其佛土不聞苦聲。我當爾所時行菩薩行。為菩薩時先立如是淨莊嚴佛土。安置如是淨意眾充滿佛剎。然後我於其中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逮菩提時令光明無量。又我身相莊嚴。令於十方千佛土微塵數餘佛剎中皆悉遍現。於中眾生有見我者。令彼眾生滅除貪欲瞋恚愚癡慳嫉吾我嫌恨結使。悉皆令滅發菩提心隨其所欲。三昧陀羅尼忍辱以見我故悉皆令得。其有眾生生寒氷地獄者。見我已受暖暖樂受得是快樂。譬如比丘入第三禪。彼見我已令其身意極樂充滿。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中命終來生我國。得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眾生生餓鬼中。得見我已。略說。令不退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畜生亦如是說。如是我光倍照諸天。令我壽命無量無能數者。除薩婆若智。我逮菩提時。於十方無量阿僧祇無稱無邊餘世界中。諸佛世尊讚歎稱譽。我令其中眾生聞名者。於彼所作善根迴向我剎。彼命終已來生我國。除無間罪非毀正法謗賢聖者。我逮菩提時。於無量阿僧祇餘佛剎中。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命欲終時。我與無量大眾圍遶。入無曀三昧而現其前。如是善說。令彼眾生心得歡喜一切苦滅。以是歡喜悟畢定三昧。令其心得法忍之樂。彼命終已得生我國。又餘佛土乏七財者。不樂求三乘。亦不樂求人天之福。又不樂求三善福地。樂著非法慳貪嫉妬。樂近邪法眾生之類。以墮無墮三昧。彼諸眾生命欲終時現住其前。與無量眾圍遶。而為說法。以已佛土示彼眾生勸以菩提。令彼眾生於我所得樂喜踊躍發菩提心。令彼一切苦痛除滅。得日燈三昧令捨愚癡。命終之後得生我國。

    • 家园 我也曾经有过一个理想

      既然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公平,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死所有人,这样大家无论如何都公平了,至少从人类的认知角度来看都公平了。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政治制度,都无法抵消人类乃至所有物种自诞生而来借着“多样性”的名字而带给个体的痛苦。

      说正经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不管什么原因,这样做大约都是太在乎自己了,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想的不那么重要,多想着为别人做些什么,应该会好些的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仅仅重视自我,拼命往自己里头看,大概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恐惧,看得越多,就越想保护自己。然而如果我们愿意向外看的话,也许世界就没有那么恐惧了。

      • 家园 呵呵您这个理想确实够牛的:)

        不过,杀人和被杀的,还是不公平啊:)

        不公平是现实,所以才那么多人费那么多力希望公平啊:)

        从心理上说,痛苦来源于对自我的认知,所以佛家第一个问题,就是探讨“无我”。

        • 家园 您不得不承认

          其实仅仅是开个玩笑……

          不过,开玩笑就开到第。干净了的确是目前为止可以找到的最公平的方法,如果A处于比较痛苦的位置,那么他应该感谢自己得到了安息,如果A处于比较有利的位置,那么他既然已经有利过了,也就扯平了。当然这一定违背A的意愿,无论他是痛苦还是有利,然而最终一定最大限度扯平了。扯平并不在乎是从100到0还是从100000到0还是从负无穷大到0,仅仅在于大家最后都平等了。

    • 家园 关于理想:追求“道”的境界

      对我来说,这么多的宗教哲学思想里,老庄思想应该是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吧?

      所谓理想对我来说,除了客观环境的追求,还有一种人格修养的追求,个人心境的升华。

      佛家讲究慈悲,注重悲天悯人,以轮回的理论来解释人间的不公平,说报应不爽。

      儒家讲究仁义,注重社稷国家,人文风气,要求杀身成仁,轻身取义,提出礼教的观念来应对世事。

      道家则比较超脱,也可以说比较虚幻。我觉得道家的思想就是一个视角的问题。要求人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塞翁失马的典故,或则虚幻一些的庄周梦蝶,都要说明这个道理。很多生活中浅显易见的东西,经过深思也很有意思,比如空屋住人,空碗盛饭。比如五色令人盲。

      我对老庄之学的体会就是世上无绝对。你觉得不好的东西未必不好,关键是心态。我追求的理想,就是一种“不以人喜,不以己悲”的平静心态。

      有点避世,但是不失为一种愉快的生活态度。

      • 家园 呵呵我早期也是喜欢老庄的:)

        后来慢慢明白,老庄只是个态度,只是改变心态,却不能改变事实,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就不够用了。

        佛家不只是解释,还有处理办法,解决身心问题的一整套办法。

        • 家园 改变自己是改变环境的首要条件

          心态不变,什么变了都是换汤而已。

          个人看法啊。

          • 家园 呵呵,老兄所言甚是。

            改变自己(心)不光能改变周围的人事环境,连物质环境也连带转了。佛家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嘛。颜兄道家中人,与佛家见解却是如出一辙。不论“儒”、“释”、“道”,归根结底,修证的手段和结果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啊。

            引一段“论语”中的话: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引一段“道德经”中的话:

            圣人常无心 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 吾善之 不善者 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 吾信之 不信者 吾亦信之 德信

            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呵呵,跟大乘经典里面讲的道理不是完全一样的么。

            南无阿弥陀佛!

          • 家园 呵呵世界观人生观变了,心态自然就变了:)
    • 家园 华丽的想了想自己的天堂

      如果非要确定出这么一个世界,也不是没有,科幻界有一支是认为随着网络信息的日益复杂化可以孕育出智能.

      这个就非常接近这个佛的构想了.

      我觉的这个很有吸引力,可是不见的别人有同样的吸引力,衣食住行同样有自己的魅力

      岂止天堂地狱来吓唬人落了下乘,连普渡众生也有局限,我觉的的好,别人愿意认同么?

      倒是与同样的人分享这个的好,同时微笑着容纳别人的生活方式的人格更加有魅力,

      对我而言,生活在这样的人身边,大约就是天堂.

      不过瓦斯也是向善的心,这样也很好.我们都知道,无力选择,还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

      • 家园 呵呵,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每个人也都在因果的规律中,不喜欢的人,自然可以到他自己喜欢的地方喜欢的环境去——合则留不合则去嘛:)

        • 家园 这就是所谓选择的机会

          现实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比如说需要一百万才能买的东西,没有一百万的人就没有机会.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也是这样.

          命运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比如说一个孝顺有道德的儿子有一个背德的父亲,他的挣扎必然是注定的了.当然还有其他情况也是这样.

          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直面惨淡的人生,确认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同样的人分享这样的好,同时微笑着容纳别人的生活方式的人是我很喜欢的.至于天生就有机会的人,也很不错,所谓不知道比知道更加幸福大概就是这样,天生福报吧.

          换一句话说,就是寄托理想当然是很好的事情,但理想不存在的时候,那就只有去努力实现最接近理想,能够实现的那一个目标.

          祝好,万事胜意

    • 家园 都是胡说

      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

    • 家园 只想着死后入天堂者即为自私。彻底砸碎地狱,天堂才是全人类的归宿

      用天堂来诱惑人用地狱来吓唬人不是正道,普渡众生才是正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