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一言难尽的香港-也谈融合,回归十年仍在原地踏步 -- 邦德

共:💬22 🌺5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言难尽的香港-也谈融合,回归十年仍在原地踏步

    最近常看到一些关于香港前途的评论,自己深处这个回归已十年的南方城市,感触也颇多;然而环顾左右,沉吟处不敢轻下妄言:一则自觉阅历尚欠;二则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和政治环境下,在华夏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担心以自己的“小我”来揣度的这个有着长达150多年殖民地历史的“特区”,以及当年政治精英们为香港回归奠定的基础和蓝图,的确有点雾里看花,力不从心。所以先尝试仅以一个“内地人”在港的生活点滴,为大家揭开帷幕的一角,还往指正。

    为什么要先把“内地人”这个概念拿出来呢?是因为这个“内地人”虽然是个大概念,在本地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在香港的政治地图中却是个极易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小群体。

    除了游客和驻港部队、特派员公署的政府官员,目前在香港可以合法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内地人”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内地投资移民;二、内地专才引进计划;三、“海龟”,各类驻港机构和企业从海外直接聘请的内地留学生;四是内地在港的“留学生”;五、其他。

    不难看出内地人熙熙然来自五湖四海,然而粗略统计一下,每年能够拿到香港身份的人却不过数千-投资移民计划数百,内地专才,数百,海龟数百,其他也不过数百。本地人才供给不足,没有持续的人才流入,这不仅令我们对特区的前途担忧。这也是至今为什么在回归十年后,内地背景的人在香港就业的人数并不高。与此相反,北上就业的香港人超过30万,他们在内地的人和城市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内地人在香港遇到的所谓高标准。

    没有任何人希望内地如潮涌入的人流把香港的经济摧毁,然而在对内地开放和加速融合的方面,特区政府目前仅仅是浅尝辄止。在普及普通话教育方面,与遥远的新加坡相比,香港特区所做的努力更是一般。此举更曾被列为董健华下台前的十大罪状之一。与凡是遇到紧急情况就急着抱中央政府大腿的作为相反,特区不仅让我想起一句话,商人重利轻别离。香港,从头到脚,还没有摆脱一个买办的心态。

    • 家园 谁来归纳一下中央十年来给予香港什么帮助?

      在香港BBS上转一圈,很多人总觉得是中央不让香港民主,阻碍了香港的发展进程。而好像香港就是一块乐土,什么都是他们自己的功劳,对内地给予香港的帮助缺乏了解。哪位大大归纳一下中央对香港的扶助措施?

    • 家园 不爽

      谁和你说内地背景的人在香港就业的人数并不高?

      这几年成立的各地旅港人士同乡会就不下一百个。

      真正在香港有影响力的内地人因该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来香港的那批,荣智健就是代表。

      “目前在香港可以合法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内地人”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内地投资移民;二、内地专才引进计划;三、“海龟”,各类驻港机构和企业从海外直接聘请的内地留学生;四是内地在港的“留学生”;五、其他。”

      你那一到四类的确在香港就业人数不高,真正高的是第五类,你所谓的其他。这个“其他”的人口大概是第一到第四类人口总和的几十倍。详细情况可以去香港移民局网站查一查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那个“其他”,每七到八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国内背景的。他们主要是福建,广东,广西来的。

      你那么说,很明显你刚到香港,或者还没融入当地社会。作为一个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国内人,我觉得这十年港人对国内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那么强烈。不光是我,我生边所有的人都那么觉得。可以想象,再来个十年,再来个十年,香港就真的是中国的一部分了。我很相信这一天的到来。

      抱歉语气不好。觉得楼主写帖子完全主观臆断,搞的外边的人觉得香港还是殖民地时代的样子。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不爽。

      • 不爽
        家园 都“老用户”了,心态还得放平和呀

        人家lz可是一上来就说了自己写这样的文章还是“力不从心”的,希望河友“指正”了,并且呐,不论lz的观点如何,我感觉lz的的文章还处在“理性分析”的范围。所以,上来就拍砖,我看还是有点过于“狠”了。

        再说,您都“老用户”了,要是还不能心态平和,可有点对不住这个id。

        您要是能“摆事实,讲道理”地把您的观点说清楚,我也给您上花。

      • 不爽
        家园 花,说得对,对香港,内地是一切尽在掌握

        要没有台湾问题,香港就没有现在的尴尬了。

      • 不爽
        家园 你说的是一回事,我说的是另一回子事
        • 家园 那您说的是那回事?

          不懂......

          • 家园 你的问题的答案已经在你讲的话里面

            真正高的是第五类,你所谓的其他。这个“其他”的人口大概是第一到第四类人口总和的几十倍。详细情况可以去香港移民局网站查一查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那个“其他”,每七到八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是国内背景的。他们主要是福建,广东,广西来的。

            我想讲的重点是过去这十年的期限内,特区在吸引内地投资移民和人才的努力不够,或者说根本没有什么大的努力。你也同意前四项中的人口基数少得很,我认为这也是香港的比较竞争优势在逐渐下降的原因之一。这里没有人想唱衰香港,除了李柱铭和陈日君。但是特区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方面的确存在很大不足,这也是为什么胡总和温总每次见曾荫权都最先强调经济和发展的原因,并非官样文章或避重就轻,香港的持续发展的确有危机。然而过去十年特区政府除了向中央政府予取予求,不停要求特殊政策外,似乎没有什么有创造性的建树。

    • 家园 买办的心态

      与其说“还没有摆脱一个买办的心态”, 不如说大部分的香港人为了保住自己心里面的或经济上对中国人的优越性,他们选择了拒绝与中国的融合。同时他们又要不断地向中国索取各方面的好处。成为了寄生虫,还要大大声地公告“这是我们‘香港人’努力争取的结果。”

      当然,我说的有太过于片面的地方。但是,从心底里香港的人们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可又有几多percent??

    • 家园 普通话教育不抓好,是一内忧
      • 家园 香港的普通话教育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

        在40所学校试点,已经有几年了。效果很好。社会反响也相当正面。

        普通话学校的成绩普遍好于粤语学校,是学生们希望去的地方。而且,这些学校的学生普遍对中国认同感比较高。

        语言问题和教育问题是比较敏感的,也需要时间来体现效果。

        还有,其实在香港有一批青年希望参加解放军。但是,解放军就是不在那里征兵。他们很郁闷。我倒是希望解放军能对他们开个口子,让澳门香港的年轻人有机会参军,这样会极大的提高国家认同感。就算限制一下军兵种也行。

        • 家园 我大学是在香港读的

          刚开始的时候跑到学校食堂吃饭说普通话收银的还要翻白眼,后来皱着眉头也能听下去了,再后来就没反应了。

          香港的普通话水平一直在提高,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就我呆的将近四年可以很明显体会到这个。

          我记得报道里确实有一部份青年希望报名参军的来的。

        • 家园 有这等事?

          看来是中央军委做得不够拉。花您的建议。可我不知道怎么送花,就口头花您一下吧,呵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