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中国人民造就了白求恩——河里在讨论白求恩,兄弟转几篇有关的东东 -- 双石

共:💬56 🌺977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条命换一条枪。这是我们获取武器的方式”

        !!!!!

      • 家园 共产主义对人的品质要求太高了~

        所以不切实际~

        • 家园 呵呵,见仁见智吧!不过宗教对人的品质要求也不低吧?

          所以也“不切合实际”?

          品质要求是一种境界,追求趋进完美的人格和品质,是人类作为无毛直立动物特有属性之一——也就是兄弟所认为的真正“人性”,能够为自己设立理想的境界,一代一代地不断地付出努力去趋近理想的境界,这不挺实际的么?所有的理想境界,不就这样一步一步“切合实际”地去践行去完成的么?

          这不就是一种“切合实际”么?

          • 家园 说得好啊
          • 家园 关键是一步一步的,要讲水到渠成,要讲生产力水平匹配。

            道德水准没到,生产力也差得远的话,就套用理想制度,就是自取灭亡。老实说,除了共产主义外,其他制度都是随着经济自然发展而自然产生的,唯独共产主义是“非自然的”“人造的”生产关系,事实证明这种先理想个制度再试图用这个制度来改造社会生产力的方法是失败的~等到生产力再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自然会有一个新的制度产生,想跳过这个过程是不行的。个人看法。

            至于宗教,看看那些宗教真正居于统治地位的时代,比如中世纪,难道真的提升了人民的道德水平?

            • 家园 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

                将来如何实现也只还是猜想,所以也说不上是“非自然的”“人造的”。

                如果硬要说“非自然的”“人造的”,其他制度也同样,封建制度代替了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封建制度,没有一个不经过流血斗争。所以同样是“非自然的”“人造的”。

              • 家园 我的意思是,那些制度都是根据先有的情况由不同人在不同领域

                一点一点自然发展出来的,没有人创立了资本主义,没有人在封建时代就写好了资本主义的蓝图然后让大家照着发展,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在跨入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在实践中慢慢完善的,到现在还是在摸索。

                但是共产主义是先用概括法,然后用推论法对未来进行设计。它是先有了制度,还是全套的,然后用这个制度来改造现在的经济。这是为啥我说是“非天然的”。更可怕的是这个先进制度居然没用在条件更成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用在了最贫弱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连资本主义还没迈入的专制国家~

                • 家园 共产主义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共党的目标。

                    将来如果能实现的话具体的制度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只有个大概的设想,你说的用在了什么地方是没有的事。

                    资本主义的口号或者说是目标“自由、平等、博爱”也同样是个设想,同样也是“非天然的”。

                    而这个“非天然的”设想从本质来说与共产主义的目标并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区别在于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不是没有想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孙中山先生为此做了毕生的努力。但实践证明中国近五十年的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的后果都说明了这一点。最相近的例子是印度,印度多年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管理下,没有什么战乱,发展的后果怎么样?独立也马上有六十年了,与中国的“专制”成果比又怎么样?

                    搞社会主义同样没有个范本,各个搞社会主义的国家同样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有的失败了,现在还在搞的也在逐步完善。

                    中国可以说是个专制国家,但中国从来就是个专制国家,只不过四九年后专制对象变了,从多数人被专制变为少数人被专制。

                    

            • 家园 这是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了,属另一范畴了!

              先生所言正好证实了人对人生的品质追求其实不是什么共产主义的新发明,这东东古以就有之嘛!先生所言其实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指的是对社会人性的普适程度的正确估量并由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发展设计!

              这跟倡导理想境界的人性追求好象并不是一个范畴的问题吧?

              • 家园 我的“不切实际”之评价就是针对它的社会实践来说的。

                作为一个长期的美好的理想,只是概念性的,不涉及具体操作,也就无所谓实际不实际,当然这个理想是很美好的,谁都不能否认。

                • 家园 嗯,也就是说,作为人格追求,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也并不是虚幻的!

                  奥运会还要“更高更快更强”嘛!

                  人类嘛,总是在作超越自己的努力!

                  作为个体来说,兄弟比较推崇友人黄纪苏先生的一句话:“精神大观园所需物质基础其实有限,温饱而已。……精神大观园跟知识的多少尤其是学历的高低没有太大联系,关键看性情人生观是否兼融。因此,那里的常客往往平民百姓多些……”

                  • 家园 以单体而言看不到精神追求和物质条件的明显相关性,有安贫乐道的,

                    有为富不仁的。但是以群体而言,还是能看出来的,按照需求金字塔来说,物质更丰富,生活更有安全感的社会必然能促使更多的人不再把物质放在首位,而追求精神生活。其实这也可以说是需求饱和的结果,举个不雅的例子,帝王好男风的多,还不是因为三千佳丽把他对女色的需求早就过饱和到厌恶了?要是物质丰富到让人的物质欲望很低,精神自然变得更重要了~~

                    • 家园 所以这种见仁见智讨论不同范畴的问题短期内不会有什么结果。

                      先生所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概念而言没有什么问题,但就一定时限对一定“群体”的即时考量来说,也未必就能在马上就“看出来”。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物质越丰富生活更安全更舒服的群体,精神方面反而更空虚。而且,而且的而且,我们还更多地看到了物质水平的高度发展与社会普适道德标准之间“相互关系”呈反动或反比的曲钱。

                      • 家园 先声明下,纯属讨论,不是抬杠,千万别见怪!

                        其实这个物质水平和精神追求的反比现象在本阶段也是很好解释的。因为财富积累的动力在于对物欲的追求,所以可以大体上说,比较能赚钱的,为赚钱投入大量心血的承担更多风险的人,大体上是物欲比较强烈的人。你不能想象一个毕生追求佛法的高僧会去一门心思赚钱吧,因为他的追求不在这。而人的精力有限,在物欲方面下工夫多了,精神世界当然要放一放啦,所以空虚也很正常。所以这个现象是合理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后,不会影响您说的那种物欲超强的或者一门心思追求精神世界的人,他们是极端的例子。而大多数人是处在一个物欲和精神平衡的水平,生活水平越高,物质方面不安全感越低,自然精神追求越能发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