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尚书》的来龙去脉 -- 黄金狮子

共:💬20 🌺9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尚书》的来龙去脉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历史书。在《尚书》里,有两种记事题材;一种叫做“记言”,就是文章的大部分是直接用第一人称记录历史人物的原话,当然也会略加剪裁;第二种就是用第三人称直接记事(不过,也有学者怀疑“记事”的篇章都是战国时的人补入的)。

    不得不说,《尚书》写作用的是古代文辞。在当时,这些文辞可能还是“雅言”(比较文雅的说辞)。到了后世,这些文辞就变得不太容易理解。古代的时候,官学里头设有五经博士(汉武帝时就有了),其中就有专门教授《尚书》的博士。想来,这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存在一些典故、历史掌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言辞不太容易理解。

    《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共一百篇;其中《虞书》、《夏书》加在一起共二十篇,《商书》和《周书》各四十篇。每篇的前面有序言,上面题孔子所编;但是,《左传》里记载孔子之前就已经有《尚书》存世了,想来是孔子重新编删过的吧。《周书》到目前为止还能看到,不过也不全了,就是平常所说的《逸周书》(《汲冢周书》);正文七十篇,其中十一篇有目无文。

    《尚书》里大部分是在公共场合向大众宣布的话(演讲),小部分是君臣间的对白。那些帝王发出的号令称为“誓”(平时的号令)或“诰”(有关军事的号令)。 君对臣讲的话叫做“命”;臣告诉君的话有时称为“谟”。这些篇章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录,有的则是后代的史官追述的;当代史官也许可以根据谈话记录,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保存的档案了。原先,古人把《尚书》叫做《书》;到了汉朝,尊孔以后,汉朝人就把《书》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帝王之书”,成为汉朝的儒家五经之一。

    五经中(《易》、《尚书》、《诗》、《礼》、《春秋》),《尚书》这本书残缺的比较多,因而在后世引起的问题也最多。秦始皇时期禁止民间私藏书籍,后来到汉惠帝(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时,朝廷才放开了书禁;汉文帝时期鼓励民间献书,各种书籍才渐渐能够见得着了。

    当时在今天的山东济南地方,有一个儒生叫伏生(或伏胜),他是孔子的一个弟子的后裔。秦朝统一之后,朝廷设了七十名博士以备顾问,伏生就是其中之一。当秦始皇禁止民间藏书的时候,他偷偷地把一批书籍藏在家里的墙壁里,其中就包括《尚书》。等到汉朝建立,伏生回到家里重整旧业,发现墙壁里的《尚书》只剩下二十八篇了。伏生后来在齐、鲁一代开私塾、教学生。汉文帝知道了以后,就派掌故官晁错来跟伏生学《尚书》(“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汉宣帝的时候,河内郡有一个女子拆家里的老房子,得到了《尚书》里的一篇《泰誓》献给了朝廷;这二十九篇《尚书》就是现在通行的所谓《今尚书》或《今文尚书》。伏生还有一个贡献,就是他的弟子根据伏生生前对《尚书》的解释,编成了《尚书大传》一书(“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伏生家族后来在汉朝成了有名的大儒家族。

    汉武帝时期提倡儒学(独尊儒术、罢斥百家),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朝廷也设立了五经博士来教授这些儒家经典。到汉宣帝时期,这五经又按照流派的不同,分成了十四派,朝廷也分别设立了十四个博士。《尚书》也立下欧阳(和伯)、大小夏侯(夏侯胜、夏侯建)三个博士,但这都是伏生一派分出来的。当时普通的读书人要做官,一定要走五经这条路;所以学习的人很多,研究的人也很多;还有不少学者(马融、郑玄)给《尚书》做注解,但是很遗憾多数都没有传下来。其实,这个时候《尚书》(伏生版)已经有了残缺,在正文中就能看到“字厥”这样的字样。

    西汉景帝时,鲁恭王为了扩建自己的宫殿,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在墙壁里得到了一批书简,其中就有《尚书》,这些书简都是用“古文”写的(秦统一文字之前的文字)。鲁恭王没有再拆房子(据说“恭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俱,乃止不坏。”),他把这些书简都还给了孔子的后人叫孔安国的(十一代或十二代孙)。(“孔壁出书”)

    孔安国将原稿上交给了官府,自己留了一份;后来,孔安国整理这些书简时,发见其中的《尚书》比伏生版的《尚书》多出了十几篇(孔学过伏生版),但是书简已经残毁严重(“错乱摩灭不可复知”)。孔安国就用伏生版的《尚书》来校正这批残缺的书简(“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伏生版没有的篇章,孔安国就参照其它书籍的引文进行校勘(“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孔安国后来将《尚书》重新整理成五十八篇,翻译成当时通行的隶书,还写了一个“传”讲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孔安国版的《尚书》今天称为《古文尚书》(孔壁本)。不过,孔安国的工作不大成功。他校勘的版本在南宋的朱熹手里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都被一些考据派认为是伪书,备受争议。

    汉武帝时,孔安国将这部修订版的《古文尚书》再次献给了朝廷,希望汉武帝能够将《古文尚书》也立于学官。但是不久之后,发生了巫蛊案,汉武帝无暇管这件事了,所以《古文尚书》就这么一直放在皇家图书馆里。汉成帝时侯,刘向、刘歆父子都是大学问家,先后负责整理皇家藏书,才发现了这本《古文尚书》。刘向就用《古文尚书》校勘《今文尚书》,校出了今文版的一些错误(约为百分之五《汉书·艺文志》)。汉哀帝时,刘向的儿子刘歆想将《左氏春秋》、及《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书也立博士;当时的五经博士不同意(利禄的重要资源),刘歆还写了长信和他们争辩(《让太常博士书》)。这就是后来所说的“今古之争”,但是反对声浪太大,刘歆也被贬了官。

    刘歆跟王莽两个人关系很好,到了王莽当政,刘歆成了王莽的心腹(典儒林史卜之官),就重新再提“古文”经书立博士的事;当时,王莽在推行一套“王政复古”的政策;在这种环境之下,《古文尚书》、《左传》等古文经才被立为学官。后来,刘歆还把《乐经》也列入经书之列,成为六经。但是,不久以后东汉开国,这些古文经书(政策)也和王莽一样迅速被官家废弃了。

    东汉时的《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以外,还有一个版本最为流行,是杜林的版本;这是杜林在西州(今新疆境)得到的一本漆书本《古文尚书》;但是杜林版《尚书》在篇目上和伏生版的《今文尚书》是一致的,不过多了一篇《书序》;这个版本影响很大,当时和后世的一些有名的学者都替这个版本做过注(贾逵、马融、郑玄、王肃)。

    这个版本后来之所以能传世,是因为它实际上是官学教材的辅助性读本。隋唐时期的陆德明作《经典释文》专门从事这方面研究,他指出伏生版《今文尚书》的文本质量很差。 东汉贾逵、郑玄等人所注《古文尚书》的文献质量要好于伏生版。清朝的纪昀(纪晓岚、纪大烟袋)在《四库提要》中有千余字案语专门讨论这个版本。他认为,杜林版就是《古文尚书》的一部分。

    《古文尚书》由于没有被立为官学,在民间流传就比较少。一直到东汉结束,今文博士都把持着国家教育部门。孔安国所注的《古文尚书》也受到长期排斥,一直在孔家的家学里流传。在三国时期的长年动乱中,今文经博士的势力才逐渐削弱。孔传《古文尚书》在一段时间内慢慢传播开去,逐渐替换了以前的两个版本。想想也能理解,毕竟《古文尚书》经过孔安国的校勘,文辞比较通顺,篇目也比较多。

    曹魏正始年间,曾将《尚书》、《春秋》、《左传》刻为石经立于太学。石经经文用古文、小篆和隶书三种字体书写,也称三体石经。但是,具体使用了那一个版本的《尚书》,因为只发现了《无逸》与《君奭》这两篇的文字,所以还有一定争论。

    点看全图

    曹魏三体石经

    晋武帝时候,孔安国的《古文尚书》曾立过博士;可是后来 经过晋怀帝永嘉之乱,这部《古文尚书》也散失了,知道的人很少。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发现了它,便拿来献到朝廷上去,这就是很有名的梅版的《尚书》。这时候《古文尚书》孔传便和杜林版的 《尚书》并行起来了。大约北方的学者还是信杜林版的 《尚书》的多,南方的学界流行《古文尚书》。等到隋统一了天下,南学压倒北学,《古文尚书》就更流行了。

    点看全图点看全图

    汉朝的熹平石经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唐朝开平石经

    到了唐初,《古文尚书》已经完全取代了另外两个版本。唐太宗科举取士需要教材,就让颜师古去选定《尚书》文本;颜师古参照了陆德明的意见选用了《古文尚书》的版本。后来,孔颖达对这个版本进行了整理,编撰了《五经正义》(国家定辅助教材);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颁行天下,考试就用这本书。唐贞观是一个开明的时代、人才济济,《古文尚书》能作为最终的定本,也没有当时的学者表示异议,这说明唐朝人士相信《古文尚书》不是伪本,是最接近于先秦版的《尚书》。此外,唐初期的学者多半还能看到汉石经(熹平石经)、魏石经的拓本(三体石经)。贾、马、郑、王这四人的注本和伏生版《今文尚书》,作出这个结论也是很有根据的。杜林版的 《尚书》因为不是官定教材,后来就没人理睬了;宋以来差不多就遗失了。

    在《尚书》传承的这一、两千年中间,因为《尚书》基本是作为官定教材,后来还用于科举取士,所以研究的人很多;一方面,有人引经据典给各种版本的《尚书》作注,由于《尚书》主要的记事方式就是演讲文告和对话,所以这些注解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尚书》的一部分内容;第二方面,因为流传的时候,经常会有遗漏;但是,由于《尚书》本质上是个历史书,具有一定权威性,从先秦时就有学者“引经据典”,这也有助于弥补《尚书》传承中的疏漏,理解《尚书》的原意;还有一派学者,狮子看来,他们可以叫做“证伪派”。“证伪派”中极少数走极端人直接否定《尚书》的真实性,大多数怀疑《尚书》中的某些章节、某些版本是后世伪造的(这一派主要的人物多半是清朝人)。大多数学者能认可“《周书》大都是当时史官所记,只有一、二篇像是战国时人托古之作。”。其它的就不敢打包票一定是当时的史官所记录得,就可能是后人的追述了。

    狮子在没有直接证据之前,姑且相信古人,理由很简单,因为49年之后,有不少考古发现对弄清《尚书》的真实情况还是很有帮助的。譬如,一些“证伪派”学者都怀疑“孔壁出书”这件事的真实存在,当时还有孔家的《孔子家语》和《孔丛子》谈到了“孔壁出书”,这些学者都认为这两本书是伪书(包括朱熹)。但是,1973年,在河北定县西汉墓中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孔子家语》相近。此外,在湖北荆门郭店1993年出土了一批东周时期的楚简(郭店楚简);后来,盗墓贼在这附近还挖出了一批楚简卖到了香港,最后为上海市博物馆收藏(上博楚简);这批简牍里不但包含有《尚书》里的一些篇章,还有一些文献引用到了《尚书》里的某些篇章,这是真正原装的先秦《尚书》!谁说以后不会有新的考古发现,譬如全文的先秦版的《尚书》!

    元宝推荐:张七公子,铁手,任爱杰,
    • 家园 跟着长点墨水,还没机会读这语录。
    • 家园 个人认为有必要读读尚书.但不要读儒者的注解!

      个人认为有必要读读尚书.但不要读儒者的注解!

    • 家园 老铁又玩新花样了?

      恭喜!!撞大运了!!此帖在您这里成为【西西河名帖】!

      推荐成功!

    • 家园 古今尚书是大官司

      比袁崇焕的问题复杂多了。

      但是尚书本身不全是肯定的。二哥在修订的时候肯定是准备编辑出一本《上古三代帝王将相文选》而不是《全集》。

    • 家园 秦始皇陵里没准会有
    • 家园 花,并议

      《尚书》记录的是口语,口语的变化比较显著,所以今天我们看几乎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而文言的出现,让语义的书写可以独立于口语,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得以长期传承的重要因素——今天只要语文水平过关的初中生,看《论语》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唐诗宋词更不在话下了;而听说现代英国人读四五百年前的古英语的难度就要大得多了。

      另外,关于古代的伪书,赞同楼下河友的观点:首先,今人所谓伪书,可能在古人看来并不伪,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的著作都伪托是本派宗师或是先贤著作,本来就是当时的习俗;其次,伪书可能说的是真事,同样有参考价值。

      • 家园 关于伪书的问题商榷一下

        非常同意您对文言文的看法。

        对于一个辽阔的大帝国来说,光有统一的文字是不够的。汉字虽然表意不表音。但是光有汉字不行。各地还是会创出自己的“汉语”。远的,可以参照日文的演变。近的,可以看所谓的“粤语”文章。

        而文言文的语法相对固定,事实上固化了书面语言。而各大王朝又以此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条件,这才能在帝国内实现书面语言的统一。

        不过对于伪书有些不同意见。

        老兄说:

        另外,关于古代的伪书,赞同楼下河友的观点:首先,今人所谓伪书,可能在古人看来并不伪,特别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的著作都伪托是本派宗师或是先贤著作,本来就是当时的习俗;其次,伪书可能说的是真事,同样有参考价值。

        伪书可能说的是真事,也可能说的是假事,更可能为了自己的宣传目的而半真半假。例如万一《三国志》不幸湮灭了,总不能把《三国演义》当作历史吧?虽然后者的确保存了一定的历史片断。但是联系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 家园 赞成

          单凭单一文献记录自然是不行的,还要根据各种文献的交叉对比和考古发现进行印证,才能判断真伪。

          另外,所谓伪书,有些时候可能还是出于人们头脑中的成见。比如今本老子中说“绝圣去智”,和儒家观点相反;而郭店楚简中则是“绝诈去伪”,和儒家观点接近。如果不是出土文物作证,恐怕也会被认为是伪书的。

      • 家园 现代人想了解古代,的确比较难;诗词中我们民族的审美情趣是一脉相承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孔子是删的删,削的削;我的宝却是没得跑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送花!
    • 家园 这伪书和假货应该是两回事

      古人伪托作书,肯定是要掌握有不少材料的,况且我觉得他们也不一定觉得自己是在作伪书,说不定认为自己是在整理还原史料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