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回乡掠影,序 -- 蝴蝶兰

共:💬175 🌺12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没有人群,能有商场吗

          难道你想逛商场就只有你个把人?你是轻松了,但这个商场还

          能开下去吗?即便是美国大城市,中心城区还不是遍地是人。

          现代社会都是高度城市化的社会,即便把人口搞剩一半,城市里也是

          有大多数人,人头颤动。估计你跑到日本,美国,还的上陶宝。

          人口不集聚,就不会有发达的服务业。

          不方便的都是人口带来的,方便的和人口没关系(人口集聚带来的服务业发达),

          确实够矛盾。

          现在城市里保姆不好找,将来保姆肯定少,因为照顾自己家里都不够,你

          让小夫妻怎么照顾4个父辈,如果祖父母在,那就是8个。我表

          姐母亲中风,人都累变了型。送到养老院,但要去掉一个人的工资,

          结果她父亲又脑瘤,手术成功了,但人需要调养,虽然有姐弟三

          个,轮班,但半年下来,各家都累的很。

          种种人口黑的言论我见了很多,有些言论称见了孕妇也窝心的,

          因为不喜欢人口,这已经达到了视襁褓如仇寇的地步。

          你今天仇视襁褓,怎知你年老时候不会国难思良将,困难思年轻。

          重新回到老年经济,你真的不知道过度老化社会意味着经济萧条,

          消费低迷,人口老化即意味着未来整个社会的消费将减弱。一个社会有太多的老人必

          将使市场萎缩,从而威胁到我国无数厂家的生产销售循环,打断生产循环链

          条。总的说来,老人对自己未来创造回报期望减少,其消费趋于消极。

          国外称之为老龄经济冬天。

          人口结构的问题,从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甚巨,在我们这里好象成了盲区,

          以至什么快降,早降人口的论调不绝于耳。但是,没有什么任何客观规律可被蔑视,

          蔑视只能受到更为痛苦的报复。

          又没要求生几个,两个而已,不过是世代平衡,人口又不增加,

          全世界的人口学都注重人口结构,知道人口结构的重要。结果有人觉得

          恶浪滔天。只能说人口包袱论的单个声音宣传确实浸润了人的身骨。

          我们今天GDP四年就翻了一番,环境中森林覆盖率增加了50%,这是合适

          的制度和科技带来的,和计划生育关系甚小。今后几十年才是计生结果

          体现的时期,到时候才能对其盖关定论。到时候看人口黑思潮估计和我

          们今天看文革差不多。

        • 家园 你真的有调查过吗?这个话题对你来说你明显不是很感兴趣,

          你最多是凭印象来想的而已.但是至少我不是,我虽然在英国上学,但是每年都会回国过暑假,每年我也会去乡下亲戚那看看.我用我自己的眼睛看,我用我的嘴去问,我用我的耳朵去听,然后去网上查找相关数据资料.我所了解的一切都告诉我计划生育是错的.

          而你呢?你调查过吗?你只是凭借你的感性认识的来想的是吧?然后就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你真的以为人口学就凭借感性认识就行吗?不要想当然了.

          • 家园 双独家庭可以生两,也没人愿意生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6/12/22/000902976.shtml

            讲求生活质量 生育观念有变

              独生子女夫妻冷对“二胎优待”

              胶东在线消息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妇逐渐增多。根据现行的《山东省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经过一定年限后允许生育第二胎。昨日,记者从市计划生育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尚未接到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的申请,使这项优待政策遭到冷遇。

              上世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已陆续进入生育期。按政策规定,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生育第一胎后,只要女方年龄达到30周岁是允许生育第二胎的。但在港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愿意生育二胎的并不多。市计生委相关人士认为,这和很多独生子女婚育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我享受,大多都选择晚婚晚育,使得一胎生育的年龄推迟,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也推迟了很多符合生育二胎者的申请,

              另外,担心高昂的子女养育成本,以及养育子女对个人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也使得很多符合生育二胎者放弃二胎指标。一位已生育一胎孩子,且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符合生育二胎的规定,可以申请生育二胎,可除去养育一个孩子所投入的精力外,养两个孩子物质压力就比较大,一个孩子我有把握让他享受好的教育,包括进好学校和各种兴趣教育,而两个孩子就只能给他们打折,所以不想生了。”(京兰)

            浙江杭州的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renkou/696913.htm

            “宁愿多养一些宠物” 独生子女夫妻未现二胎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生育期,独生子女夫妇日趋增多。按政策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是允许生育第二胎的,记者在杭城采访调查发现,二胎生育高潮并未出现。

            民间观点:

            “拉扯一个孩子就够受了”

            “生两个孩子?从来没想过。”28岁的姚林在写字楼里忙得天昏地暗,“我已经有一个女儿了,从出生就开始为她操心,在家雇保姆要钱,上好幼儿园要钱,读书的费用更省不了。我还要给她买保险啊存基金啊,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么高,拉扯一个孩子就够受了。”

            “家庭月收入两万元以上,才会考虑生育二胎”

            “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尤其是城市,虽然我觉得独生子女都很孤独,但我不会考虑要两个孩子。”媒体从业人员杨小姐说,“为了在杭州安家,我的父母将半生的积蓄都付出了,如果我有弟弟妹妹,我父母的经济负担要何其大?将来我和我的孩子必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杨小姐认为,经济基础很重要,除非夫妻俩的月收入在两万元以上,才会考虑生育二胎。

            “宁愿多养一些宠物”

            “我宁愿多养一些宠物,我想我可能不会要孩子。”李小姐说,“带孩子应该是件麻烦事,会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想放弃我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

            微型调查

            记者抽样询问了今年杭州4个城区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状况,调查结果表明,要求生育二胎的独生子女夫妇尚属于“极少数派”。上城区计生局政计科表示,今年尚未接到任何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的申请,拱墅区则有2对,下城区有7对,江干区有8对。

            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20071107/zj/200711060018.asp

             越来越多的独生之女将面临艰难选择:是生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

              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迄今这些人逐步进入生子阶段。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人口总数会快速增长。按照政策,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双独家庭)可以生2个孩子。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学术前沿论坛上,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公布的一份06年调查报告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二孩生育意愿不显著。比如有46%的被访者表示不要2个孩子。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单独家庭),有55.87%的表示不会生2个孩子。

              “而那些即使说愿意生2个孩子的,真正实际要生2个的会很少。”完成该调查的马小红副教授说。

              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调查结论也类似。参与该论坛的一些学者对中国未来的老龄化表示了忧虑。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黄荣清指出,北京的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这将导致老龄化问题较严重。而全国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势必将导致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但此前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由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所以2005-2020年,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

              不过现实调查结论是,这部分人独生子女比例很多,其生育意愿不大。有专家指出,在人口总数压力和老龄化问题加重方面,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仍需要继续研究。

              

              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孩子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调查分析,目前北京的独生子女数目庞大,05年常住人口中0-30岁独生子女累计达300余万,占同龄人口比重在 1/2以上。逐步进入生育阶段的独生子女更多,比如15-30岁年龄段独生子女占到0-30岁独生子女的60%,规模已接近200万(186.4万)。

              2006年调查发现,全部样本中,独生子女选择理想子女平均数为1.18,比2002年1.0有所上升。但仍然只是以1个孩子为主。

              双独家庭明确表示不愿意要二胎的比例达42.9%;在已生育一胎调查对象中44.6%表示不愿意生育二胎。北京市人口研究所马小红副教授指出,这些人只愿意生一个孩子,主要原因与收入关系密切。

              此外,根据04、05年分别在南京、上海的调查,其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1和1.10。这个数字比北京还要低。

              双独子女不愿生2个孩子,不仅在大城市,在农村、边远地区也有所体现。

              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黄荣清认为,包括北京等大城市,以及一些省份的乡村(广东除外),所以城市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生2个孩子,除了与国家政策有关,就是与养育能力有关。

              北京市人口学会陈卫的预测,未来北京大部分夫妇只会有一个孩子,很多夫妇没有孩子,这会导致北京老年人的护理和照料问题会非常突出。而北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05年的166万,上升到2015年的200万。

              而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9.9%增长到16.0%。

              

              人口政策面临挑战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结论,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未来人口战略核心仍是要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性问题。

              但是多项调查并不完全支持这个结论。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对全国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近3/4的村已经没有青壮劳动力可以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都阳11月4日在前沿论坛上给出的结论是,目前老年抚养比在不断上升,而少儿抚养比在不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全国总人口数也会不断下降。

              一位人口学家表示,生育率一旦降下去,想提起来会非常困难,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先例。因此像北京调查出来的问题,应该及早着手解决,“否则那时谁来给我们养老,谁来从事这么多的服务业,连保姆都找不到的。”他说。

              本报了解,目前北京没有出现劳动力短缺,主要原因是外来流动人口多。

              比如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侯亚非教授调查发现,2006年底北京的流动人口为383万,10余年间常住流动人口增加200万;常住流动人口规模占到全市常住人口总量近1/4;其平均年龄为29.3(2005年)岁。

              这部分人生育人数很高,比如据卫生局统计:05年北京出生婴儿12.7万,其中京外户口6.5万,超出本市户籍6.2万数字。

              不过,外地劳动力进入北京,会加剧外地的劳动力短缺度。全国的老龄化进程也不会改变。而北京和全国一样,到底是严格控制人口总数,还是为了避免老龄化程度加深而放宽外来青壮年人口进入,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观点不一致。

              “目前全国总和生育率(一定时期育龄妇女各年龄组生育率之和),国家战略研究使用的是1.8,是高估的,到底是多少,需要一个确切的数字。所以要加快深入研究。否则就是盲人摸象,误导国家。”一位人口学家说。  

              

            • 家园 《新青年》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新青年-财经报道》2007年第6期http://www.quanheng.cn/xzj.asp?id=8914

                

                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 王 勇本刊编辑

                

                □婴幼儿产品琳琅满目,很多是家长从未想到的

                

                 “鸡要自己刨食吃,狗要看家护院,只有猪一生安逸”,12年一轮的猪年往往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一年,但今年还有所不同。按照流行的说法,2007年是60 年一遇的“金猪年”,运势特别好。为讨个吉利,很多年轻夫妇都选择在今年生育。这自然引来了媒体的密集报道,产科爆满、月嫂急缺、婴幼儿市场火爆等现象不断见诸报端,“婴儿潮来临”被喊得惊天动地。此外,关于民众盲从“扎推”、新生儿未来会“一生拥挤”等社会问题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些报道似乎证实了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先生的论断:“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

                

                 然而,当我们深入到现象的背后,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时,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产科爆满”是事实还是假象?

                

                在报道“产科爆满”时,绝大多数媒体都把目光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准确的说,是集中在大城市的某几家大医院内生育最高峰时的统计数字,以此来说明“产科爆满”,进而确认“婴儿潮”的出现。尽管媒体报道的事实是存在的,但“婴儿潮”来临的推论却是错误的。

                

                “婴儿潮” 是一个宏观现象,仅关注城市是不够的,更何况仅关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不够了。城市产科繁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育龄人口进城。国务院2006年对全国13个省的160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中外出打工者占60%,74%的行政村认为本村已无劳动力可以外移。倾国的育龄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医疗设备和人员却没有明显增长,必然导致床位紧张,造成生育高峰的假象。

                

                 即使仅关注北京、上海,“产科爆满”也并不完全是事实。以北京为例,报道“婴儿潮”时,媒体常引述这样一组数据:春节7天,北京妇产医院共降生243个“金猪宝宝”、海淀妇幼保健院降生了228个。两家医院平均每天的新生儿数量都超过了30名。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2006年,海淀妇幼保健院年出生婴儿数超过1万名,收入1.5亿。同年崇文区妇幼保健院年出生婴儿数为0,亏损超过100万。北京 18家区级妇幼保健院中,海淀只是“一支独秀”,这主要归功于中关村一带的蓬勃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其他的保健院大多数每年只有几百人的分娩量,还有5家没有产科病房或停诊,分娩量是0。

                

                来自北京市卫生局的数据显示:北京许多二级医院都空着产床,孕产妇主要集中在17家大医院内,特别是北京妇产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3月13日,北京的产妇就诊量为6425人,其中北京妇产的日门诊量是688人,海淀妇幼是671人,两个医院占了全市的1/6。

                

                数据还显示,3月份北京市产科空床数量每天都在500张左右,其中三级医院(等级最高的医院)空床数量占1/7。4月份全市三级医院的空床数量有明显增加,最热门的海淀妇幼也出现了空床。

                

                大医院产科床位空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医院受“金猪宝宝”热潮影响,春节前后采取了增加产床数量、把其他的科室调用做产科病房、向周边医院分流产妇等应急措施;二是当前正值生育小低峰期,春节前后是个小高峰,想生“金猪宝宝”的妇女都是去年怀孕,今年生产。预计年底还会有个小高峰,年初怀孕的人会在年底生孩子。

                

                 除了在生产时近乎偏执地追求“品牌效应”之外,准妈妈们甚至连产检也迷信大医院。一个准妈妈整个孕期的平均要经历12次产检,而这完全可以由妇幼保健机构执行,自然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让每个排队的人产生“婴儿潮”来临的错觉。

                

                此外,一些育龄妇女过度追求剖腹产,认为自然分娩影响体形,剖腹产则快速安全,又能减少分娩的痛苦。中国城市的剖腹产比例高达50-60%,一些医院甚至高达70%-80%,远超过15%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而且中国正常产病人住院时间偏长(美国正常产病人只能在医院住两个晚上),也加剧了床位紧张。

                

                 北京市卫生局从来没说过今年是生育高峰年。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人数是11.9万,2006年为12.9万。研究人员普遍认为,2007年北京新生儿数量将超过14万,

                

                即使如此,和1981年出生人口17万相比,还是少了很多。北京的医院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产科爆满”只是一种假象。

                

                 北京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全国了。

                

                 婴幼儿市场火爆的真正原因

                

                 著名研究机构AC尼尔森2006年底的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结婚人群,预计相应的一波“婴儿潮”会在2006-2007年产生。

                

                其广告监测数据也显示:市场已做出积极反应。中国内地市场上的育婴专业服务、营养品以及婴幼儿专用洗护用品,已跻身广告花费最高的产品行列,2007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投放量增长也非常明显。

                

                 媒体普遍将这种变化跟“婴儿潮”联系了起来,兴奋地喊出“快来抢‘金猪宝宝’的钱!”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广告投放的增加和费用的上涨呢?事实上,这是源于中国独特的生育政策和新生代父母的消费观念变化。进入生育期的这一代父母出生于70 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一代,而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了家中的 “小皇帝”、“小公主”,再加上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舍得进行大笔投入。

                

                受过一定教育,善于学习新东西、打破旧规则的顾客群出现,自然使得教育、引导市场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他们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

                

                 这才是为什么厂家重视营造品牌、大幅增加广告和推广费用的根本原因,也是红孩子等企业采用“产品-出刊(目录)-配送”与网上商城、社区互动相结合的新营销模式在中国能够成功的关键。“婴幼儿市场火爆”跟顾客群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并非“婴儿潮”所致。

                

                这也意味着该市场需要大笔资金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方面投入,才有可能捕捉到新一代父母身上的商机。如果企业以为“抢‘金猪宝宝’的钱”容易,盲目涌入这一市场,那我们只能衷心的说一句祝你平安。

                

                

                 “金猪宝宝”未来会“一生拥挤”?

                

                 媒体报道中经常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金猪宝宝”的未来会“一生拥挤”,还举出一些“千禧宝宝”入托、入学难的实例。事实并非如此。

                

                 教育部2006年7月4日公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1994年以来,全国小学新入学人数便直线下降,小学总人数在1998年后直线下降。全国各地掀起小学合并风潮,小学教师纷纷下岗,很多师范学校撤并、转型。如果有人认为小学减少主要集中在农村,是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城所致,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市的情况。

                

                2000年北京小学毕业生人数达到顶峰(1987年出生的孩子小学毕业),小升初人数为18万人。2001年减为17万,以后逐年递减,2005年减至9万人左右。北京市每年撤并小学超过100所。2002年小学数量近2000所,2005年锐减到1500所左右。

                

                下面这张图能清楚说明小学生源的变化趋势,我们可借此判断一下“金猪宝宝”是否会“一生拥挤”。

                

                按1.8的生育率绘制的曲线计算,小学人数在2003年后应该有所上升,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比上一年增加164万,3年只减少250万(这说明根本没有1.8的生育率)。按统计年鉴绘制的曲线计算,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只比上一年减少183万,3年只减少734万,跟教育部3年减少近1300万的数据差距太大。

                

                因此,图表中按人口普查资料绘制的曲线相对最接近实际人口情况。按它计算,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比上一年减少474万,3年减少2134万,其与教育部的数据差距主要是由近年来小学入学率大幅提高,降低失学方面有所加强等因素造成的(此外两个数据都会有一定的统计误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保持现有学校和教师数量不变,那么“金猪宝宝”不会“一生拥挤”。

                

                

                 第四次生育高峰之争

                

                 认为中国面临第四次生育高峰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代进入婚育年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二是1984年后农村允许生育1.5个,这些孩子即将到生育年龄。

                

                第四次生育高峰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这纯属幻觉。曾任中国卫生部临床药理学国家培训中心副主任,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的易富贤认为:现在平均初育年龄是25岁,影响今后几年出生率的主要是1980-1990年之间出生的女孩。1980-2005年中,国内共有独生子女近1亿,平均每年有400万,出生性别比为112:100, 算下来每年独生女只有189万。

                

                 1980-1990年每年的平均出生人口是2200多万,也就说1个独生女面对的是1个独生子和4.5个非独生子。这意味着每年可以生育二胎的独生子女夫妇只有34万对左右,即使考虑到城市中独生子女比例较高的因素,引入城镇比率计算出的独生子女夫妇每年也不会超过50万对,算下来每年比现在只多出生20 万左右,几可忽略不计。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没有考虑“近1亿独生子女”中还有少部分是1970年代出生的,而且广大农村(甚至部分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在1990年后才增多的,也没有考虑城市中丁克家庭增多、单身浪潮涌起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现在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二胎!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2006年选择宣武、东城、海淀3个区,抽取了57个社区,对其中拥有城市户口的20岁至34岁独生子女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1315 个独生子女中近六成明确表示,即使政策允许也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被调查的248个双独生子女家庭中理想子女数为两个的比例仅为35.9%。

                

                大城市生育意愿低,落后地区也不容乐观。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当天开始施行,其中增加了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二胎的新规定。但截至2005年,全省只有21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夫妇提出申请,截至2006年4月,仅有6对夫妇生育了二胎(其中5对夫妇为农村户口)。这可是西部贫困省份,城市人口心目中喜欢超生的地方。全省3年多才有6对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全国情况可想而知。

                

                同样,易富贤认为,1984年后农村实行1.5胎的政策,理论上1984年后生育率应该增加,现实却完全相反。1980-1983年平均生育率为 2.54,1984-1990年则只有2.36,1990年之后更是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国家计生委《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分别为1.78个和1.60个。但众所周知的是,生育意愿往往远高于实际生育率。

                

                也许数据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计生委于2005年提出,中国“十一五”期间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7亿。这意味着此后每年要增加1167万人口,但实际情况却是2005年人口只增加758万,2006年只增加692万(有学者认为实际只有400多万),这似乎都在质疑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的真实性。

                

                而且,1960年代到1980年代每年出生2000多万,都没有引起什么问题,现在每年只出生1300多万人口,反而担心“生育高峰”?一个不厚道的猜想是,这也许跟2007年“两会”的一份提案有关。这份提案在搜狐网上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叶廷芳等29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认为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要求我国尽快停止独生子女条例的执行,恢复原先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方针。

                

                 至此,我们可以说,“婴儿潮”的说法有夸大其词之嫌,即使十一五期间真的出现一次相对的“生育高峰”,也远不能与前三次相提并论。也许,最大的可能性是:人们陷入了一种错觉,“婴儿潮”只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 家园 恩恩,我去年一冬天没有逛街买衣服

          春节回家,我爸爸说,这件衣服好像见过的啊。

          是啊,去年的。

          今年的呢?

          今年没有买。

          然后呢,某人受到长达n个小时的教育,从这个问题跳跃到那个问题,直到吃饭才算解脱

          • 家园 令堂关切的是,

            穿衣服引伸出去的另一重要人生课题

            • 家园 这么严肃的谈话是我爸主持的

              我妈的风格是润物细无声的那一种。

              今天我看见小明了。

              哦。

              就是你小学同学某某的儿子啊。

              哦。

              日子过的真快,都已经这么大了。

              哦。

              已经上小学了!

              ....

              这个时候,我妈是自动忘记人家不到二十岁生孩子这个事实的。

    • 家园 看到金华就想起火腿,

      滚老火上汤特好味,绍兴呢?哈,俺前天用绍兴黄酒做了砂锅黄酒鲶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哼!到处显

        欺负我们没吃饭的

        问个问题:你这鲇鱼怎么长得这样呢?我觉得鲇鱼是那种身体侧面宽的啊。

        • 家园 狗狗爱吃肉包子,当然没吃饭咯,

          鲇鱼品种多呗,这品种是生长在马来西亚的河里,一斤要100元,现大量人工饲养,售价是一斤10元

          O 哼!到处显

          欺负我们没吃饭的

          问个问题:你这鲇鱼怎么长得这样呢?我觉得鲇鱼是那种身体侧面宽的啊。

      • 家园 火腿图片

        一部分

        点看全图

        另一部分细部,闹不清这是前腿还是后腿了,恕我无知一下

        点看全图

        家里的肉比上海的好吃,所以我每次回沪之后,都要隔一段时间再吃肉,免得自己难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