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一点浅见 -- 纪琮

共:💬139 🌺2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一点浅见

    看到很多人谈民营企业产业升级问题,我也说几句。其中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首先举个台湾产业升级的例子。

    70年代台湾讨论土地自由买卖。当时社会上要求自由买卖的呼声很高。李登辉就找到蒋经国说,不能开放土地市场。理由是当时台湾很穷,土地很便宜。如果开放,像辜家这样的大族,一口气可以买下半个台湾。蒋经国听了李的意见后就否决了土地自由买卖的政策。

    过了10多年,台湾经济腾飞,土地大幅增殖。李登辉感到开放土地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宣布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开放后,卖了土地的农民一下子发财了,人人都是百万富翁。农民手上有了钱,又没了土地,怎么办呢?就开始找投资。当时正值电子业初起,风险很大,国际上没有国家敢做。可这帮农民不管,一看没人做,他们就做了。结果造成了台湾的一次大规模产业升级。今天电子业已经成了台湾的支柱产业。

    按理说,电子业和农民是八杆子打不找的。但台湾的电子业就是由农民撑起来的。这帮农民一没经验、二没文化,有的人甚至大字不识一个。但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我想首先就是人类强大的创造、学习、适应能力。扯的远一点。我们的祖先可是非洲的猩猩啊。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不就是人不停地创造、学习、适应的过程吗?产业升级会比这个过程更艰难?俗话说,人类一动脑,上帝都害怕。

    其次就是有投资的动力。因为土地没有了,农民失去了赖以为身的生产资料。要养活自己,该怎么办呢?坐吃山空显然是不行的。这就促使台湾的农民拼命的寻找生财之道。

    第三点,台湾高质量的教育为之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保护、扶植。比如新竹科技园区的建立。

    第五点,经过蒋经国时代的建设,水、电、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善发达。

    当然,大陆的情况比台湾复杂,现在的国际环境跟当时的台湾也很不一样。但道理是同的。

    在我看来,在这5条里,第一条和第二条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两条,其他条件都白谈。有了这两条,即使没有后面的这些条件,也可以成功。回顾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人才、经验、政策、资金,样样没有。70年代末,第一批浙商起步的时候,甚至要坐牢。但最终不是发展起来了?今天浙江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浙商自己争取创造出来的。

    纵向的比较过去和现在,横向的比较台湾的那批农民和大陆的民营企业主,我们今天的条件实在是好太多了,是天差地别。

    我们今天的民营企业一有经验,企业家们几十的商海沉浮,都成人精了。二有文化,企业家二代很多是喝洋墨水回来的。大学生、硕士生比比皆是。三有人才,中国每年大学毕业生有500多万。四有政策,国家现在全力支持产业升级,营商环境跟过去比那是换了人间。五有资金,浙江民间资本总额已超万亿。六有动力,《劳动合同法》颁布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窄,这就迫使民营企业主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当然,也有薄弱的。比如技术工人缺乏。但我认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一旦产业升级开始,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必然大大增加。供需矛盾必然吸引大量的资源投入技术工人培训领域。包括资本、教育、人力等等。这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另外,中国有1亿多民工。如果能把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转换成技术工人,那将是什么光景啊。这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共同的努力。

    此外,国家对民营企业的限制依然太多。有些领域不让进,融资也困难。浙江现在民间金融高度发达。很多人都把钱放在外面生息。但这里面风险太大,长此以往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都不好。所以国家应尽快向民营企业开放资本市场。既然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银行,为什么中国人反而不能开?没有这个道理。政策面,金融是最大的问题。其他都好办。中小企业的融资光靠民间是不行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政府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浙江现在成立很多由地方财政支持的担保公司,这是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另外,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抵消因为融资难给中小企业造成的债务成本。

    对于中小企业,政府应全力发展扶植。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没有中小企业是万万不能。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专、精、小。即专业、精密、小型。浙江、乃至整个苏、沪、浙地区可以形成由几个龙头大型企业+大量中小企业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区。

    再次,户籍制度非改不可。现行的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增加了民工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这样的后果一是企业不愿意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二,企业招工成本增加。三,由于民工这种打一枪换个地方的找工模式,结果永远学不到技术,只能做简单的劳动。四,民工子弟的教育得到不到保证。教育是脱贫最有效、最根本的法宝。如果民工子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就永远也无法改变自己贫穷的状况。国家花大钱在中西部山区建学校,还面临找不到合格老师的困境。为什么不把钱投在发达的城市,让民工子弟可以在城市上学,跟父母住在一起呢?这样做好处很多。这里就不详谈了。

    总之,前途光明,道路坎坷。民营企业产业升级的能量非常巨大,关键是政府和社会是否给予释放能量的空间。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改革过程。但我对此抱以乐观的态度。

    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通篇都谈浙江。一来我对浙江比较熟悉,二来浙江的民营经济最发达,营商环境比较好,各项政策的配套措施比较完善,是最具备产业升级潜力的地区。

    元宝推荐:老马丁,
    • 家园 好文。花
    • 家园 写的不错,花一个

      比起台湾,大陆遇到的技术封锁还是很严重的。这是个不利之处。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

    • 家园 花一个...

      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搞技术型产业,不可能急功近利,在这点上,浙江人很有问题。

    • 家园 民营企业产业升级转型通常是给逼出来的

      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就是这个道理。中国的民营企业如果以现有的经营方式就能赚钱,那他们就很难有升级转型的动力和愿望。等到现有的经营方式玩不转了,升级转型要求自然就迫切了。

      你说的台湾产业升级转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在当时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台湾原有产业竞争力下降。而向大陆投资又为李登辉的“戒急用忍”台独政策所限制,台湾的民营企业于是被逼上了升级转型之路。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一方面逼迫民营企业产业升级转型的压力要足够大;另一方面要为民营企业产业留出升级转型的空间和时间。这就有赖于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了。

    • 家园 你忽略了日本肯给台湾技术的因素。中国一定要有自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

      台湾之所以产业升级了,日本肯扶持他是个因素。就是你指的电子业。

      重要技术关键技术,台湾企业是没能力做的,外国大企业才能做。

      别人愿意让台湾做下家,台湾下家的角色也做的很好,但是仅限于此。

      到现在只能在中等角色打转,只擅长代工。

      中国是不要指望外国的扶持的,日本等国当年搞雁行的理论安排中国就是

      垫底的角色,现在中国起来了,他们也是多方遏止。比如扶持泰国和越南,

      日本一直在泰国搞汽车基地,转移大量工厂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技术层级

      比转移到中国的高,而且中国的不出口,是来打内战的。泰国的汽车出口

      比中国多,已经被吹为亚洲新底特律。

      关键技术一定要靠自己的企业突破,那么中国有没有这种能力呢,有的

      一般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由军事水平来观察是最准确的。中国大量资源

      投入机械电子化工信息等等研发,力度不比日本差。我们现在海陆空天

      电各领域取得的成果将会如潮水般涌来。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大飞跃。

      但是我们军转民技术做的一点不好,简直是两个隔绝的体系。

      只要这方面技术转移体制理顺了。我们的民间企业其实和台资一样灵活

      吃苦专注。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高低产业链。那时候台资跑到东南亚

      印度都没用,可以杀他个片甲不留连。不光如此,高一点的韩资日资

      都要胆寒。他们的好日子一去不再复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