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晚清外交官(1): 不容于尧舜之邦 -- 风雨声

共:💬52 🌺4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晚清外交官(1): 不容于尧舜之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第一个职业外交官: 郭嵩焘的故事

    (一)遣使

    (二)仕途

    (三)出使

    (四)解甲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挖泥
    • 家园 今天才看到,真好!

      以前不太到这几个版块转悠,刚过来补课。

      看过之后,非常感慨,只是第一部分“不容于尧舜之邦”的题目,容易给人误解,好像这就是历史的定论,实际上,只是不容于市井小人而已,以那几个井底之蛙的见识,来代表尧舜之邦的智慧,真太抬举他们了。

      • 家园 香香公主可不能被老兵的不良言论误导,

        要做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好青年。我们还是个尧舜占主流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 家园 那些井底之蛙才是尧舜之邦的主流

        在僵化停滞的社会里,杰出人物从来都是不招人待见的。

        • 家园 师兄说的是气话,

          其实我们知道,主流是什么。

          实在不行,师兄搞个公投吧!

          • 家园 偶已经是公投专家了,现在需要锻炼一下师妹了

            其实民粹派说得不错,所谓民众,不过是一大队的“零”,它需要前面的那个“一”来决定它们的意义。这话说得狠了些,但却经常是真理。

            在任何一个社会里,绝大部分民众都属于井底之蛙,关键在于这个社会的治国精英中有多少不属此类;而在专制封闭僵化的社会里,治国精英多属此类的情景不属少见。

            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它的民众和治国精英中此类的比例而不在于它有多少GDP。

            • 家园 不仅仅这么简单,我觉得

              1.前面的“一”要来自与一大队的“零”,所以“零”代表的文化也好,文明也好,也决定了“一”的水准

              2.前面的“一”带领“零”能够走多远,也取决与“零”民智开启的程度

              3.二者不可分

    • 家园 好文章,风兄大作,名满西西

      先知在本国往往是不受欢迎的。郭和其后任曾都是这个结局。

      凯南的主要贡献,除了长电(Long telegraph),还以X为笔名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上发表文章“The Sources of Soviet Conduct,”除了分析苏联的动机外,主要是为遏制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Long telegraph,8000字电报,可抵一篇学术论文,外交密电一向惜字如金(估计是怕被破译),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长的电报。

    • 家园 这样一下好找多了

      回复太多,找正文找得鼠标满屏幕乱爬。

      强烈等待(2),风雨声,加油。喜欢你这种穷推物理,润物无声的写法。

    • 家园 【原创】郭嵩焘的故事:(四)解甲

      打小报告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不能说只是中国人的劣根性,但是功夫的高下还是有差异的。

      这世上最近一次国际小报告改变了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乔治.坎南是美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的外交官,认真研究苏联的政策和政治,观察斯大林的为人,认为苏联所信奉的政治哲学和推行的政策注定是扩张型的邪恶帝国。当时的大使反对他的强硬看法,主张同苏联缓和关系,所有发回华盛顿的电报都是以和为贵作为基调。1946年大使休假的时间,坎南成了代办,千载难逢的机会到了,坎南一封“超长电报”发到了总统手中,改变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拉开了随后半个多世纪冷战序幕。

      这是美国式的小报告,坎南后来升官进爵作了大使。相比之下,坎南处心积虑打小报告那点美国技术和郭嵩焘的副手刘锡鸿打小报告的信手捻来的中国功夫基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刘锡鸿是朝廷派定随时准备检举郭的副手,这种安排据说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用了好几百年,屡试不爽。刘锡鸿出使欧洲,源于老派大臣看中了他的稳重,譬如他一贯认为“仁义忠信可遍令人习之,机巧军械万不可多令人习之”。如果辩不过了,他最厉害的一锤定音是“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这句话威力可比丐帮帮主洪七公教郭靖大侠的最后一招“天下无狗”,其光辉思想时至今天还在发挥着战无不胜的作用。

      他对英国人讲:“中国自天开地辟以来,历年最多;百数十大圣继起其间,制作日加精备,其言理之深,有过于外洋数倍者。外洋以富为富,中国以不贪得为富;外洋以强为强,中国以不好胜为强……彼之以为无用者,殆无用之大用也夫!” 听得洋人频频点头。

      刘锡鸿随行后,时间不长就总结了郭十条罪状,除了正式上奏朝廷,也有小道消息在北京传播:

      --“游炮台披洋人衣”。刘认为“即令冻死,亦不当披”;

      --“崇效洋人,用伞不用扇”;

      --“效洋人尚右”;

      --“违悖程朱”;

      --“令妇女学洋语、听戏”

      --“向巴西国王起立致敬”

      --“听音乐会频频翻看节目单”

      ……

      郭嵩焘由此和刘锡鸿在伦敦上演了一场“窝里斗”。郭嵩焘后来回味这种说不出来的苦,感慨:“……刘锡鸿充当随员,枢府遽以副使任之。一意传会京师议论,以嵩焘为的,自负能攘斥夷狄,深文周纳,以相?t??。不独区区一生愿力无所施用,乃使仰天欷?[,发愤呕血,志气为之销靡,才智聪明亦为之遏塞。”(《致黎莼斋》)

      刘锡鸿后来回国后打小报告的惯性一时半会收不住,打到李鸿章的头上了。这李大人官场上可是个老奸俱滑的主,不是郭这样的愣头青,这一个小报告刘把自己的官告没了。

      本来郭发回旅西日记之时就是他职业生涯结束之日,但是那时侯路线斗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还没有蓬勃发展起来。这回刘和郭的大打出手,正好给圣上一个龙颜大怒的理由,二人均被革职撤回。郭公使任期都未做满,就被召回了国。1879年,郭嵩焘卸任,临行前再次开清代官场先河,他向维多利亚女王辞行时,带上了小妾梁氏,这是这个儒生能向朝廷做的最大的挑衅。消息传回北京,再次让士大夫全体哗然。与继任公使曾纪泽办理完交接事务后,郭称病回籍。

      晚年住在长沙教书,堂前挂着一幅对联:

      忧人之所戚,乐人之所欣,毕竟鹊噪乌啼,有何干涉;

      爱我者勿悲,嫉我者勿喜,同是电光石火,只此须臾。

      1891年郭嵩焘病逝。

      通宝推:流云天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