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说明】关于鲁迅 -- 萨苏

共:💬368 🌺3377 🌵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明】关于鲁迅

    本来昨天已经请假,但是今天还是有必要上来发这篇文字。

    因为请假,有朋友频频来询问,是否因为与网友发生矛盾所以临时离开,特别提到关于鲁迅问题的讨论,因此发这个说明解释一下。

    在这个事情上,老萨并无芥蒂的,请假,确实是家中有事,照顾不过来。而且,在这里,还要就我对鲁迅的过激说法道一下歉。

    其实每个人对于一个文化或政治人物都会有自己的看法,这并不是一件奇特的事情,而我们自己的看法也会有变化。受朋友的影响,或受新的知识史料的影响,今日的支持者,明日也可能是反对者,反之亦然。而一个人也可以有多个侧面,例如,张爱玲的文学贡献无人可以抹煞,然而她在情调上的短处,亦难免为后人所指责。

    于我而言,与鲁迅不可能有个人恩怨,若认为萨试图通过否定鲁迅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大约也是我们彼此不够了解的原因。甚至我也不是鲁迅完全的反对者,他的很多词句,常是我在文章中所引用的,对于他的犀利与敏锐,自也是有一分佩服的。然我也确有不甚接受鲁迅的地方,比如他的攻击性与愤世思想,特别是对日本文化等方面的看法。

    这属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吧。

    我需要道歉的地方是日前曾经用过“欺世盗名”来形容鲁迅,而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明。“欺世盗名”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感情表达方法,不应该随意使用。

    日前,一位朋友的话让我觉得应该反思这种表达的方法 -- 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呼唤西西河相互理解与善意相待的精神”而这位朋友回道“你先理解和善意相待鲁迅再来呼唤吧。 [ 九霄环佩 ] 于:2008-04-14 16:15:20http://www.cchere.net/article/1550785

    很遗憾,你给我的印象就是在一些重要的议题上面说话很不负责任。”

    西西河需要相互理解与善意相待的精神,我认为这是西西河存在的支柱,也是它存在的价值。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与别人争斗,而是为了借鉴与友爱。

    重建中国人的信心,也包括在废墟上重建我们的人文世界。

    致力建设,是我们的追求,以个人意气破坏这一原则违背我的初衷,也违背西西河所追求的精神。所以我愿意在这里表达我的歉意,来作为呼唤善意与建设的一个开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指的应该是对这种精神的鼓励,这也是西西河在五年之间始终不沉沦的基石。愿西西河永远充满理性与友爱。

    有些朋友写了若干相干话题,亦是颇有价值,有些若得了时间当与回复。观点有不同,而互相借鉴其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关键词(Tags): #鲁迅(大圆)通宝推:平淡是真,无事忙,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鲁迅的地位应该还是有公认的

      http://www.haodoo.net/?M=hd&P=100

      这是台湾人办的网站,他们的书都是有竖排繁体版的.你可以看看,至少在鲁迅死的时候共产党能给他贴的金还是很有限的.

    • 家园 很显然,鲁迅的文风、思想及情感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与时代背景。因此,方产生了其与众不同的“攻击性与愤世思想,特别是对日本文化等方面的看法。”我想这一点你一定也会看的清。

    • 家园 说鲁迅“欺世盗名” 这话很重也很奇怪

      鲁迅一生最恨所说的这种行状 他不求名誉 否则不会和左联保持距离孤军奋战 他最真诚 真诚地批判和自我批判 真诚地赞美 不说违心的话

      你顶多可以说 有人在他生后 利用他 当枪使

      当然他的文字犀利尖刻不讨巧 除了性格使然 也由于情势所迫

      总之 当今乱世 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文化价值将会越来越被认识

      他当得起 “民族魂”三个字。

    • 家园 个人对历史人物的一点想法

      有人说中华传统文明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祖先崇拜”。我深深地认同这个观点。

      小时候总是缠着“大人”给我讲“英雄人物”的故事,少年时沉迷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再大点对中国史书爱不释手,常感慨于历史人物的“豪言壮语”,爱做“如果换了我”之类的穿越YY想。随着时间的流逝,成家立业,年龄过了“而立”,慢慢的也有点“不惑”的感觉了。

      一方面认识到,人都是那么回事。谁的生活也离不开“油盐酱醋”,谁又能保证自己言行的“绝对正确”?人活世上谁又能离开“权,利”二字,古名人就能“超脱世外”?另一方面更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而不同的。有着各自的行为标准,有着各自的“利益”范围。两个思想和行动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

      慢慢的我就厌倦了所谓的“人物传记”和“人物研究”。不管是正面赞扬还是负面批判,那些个隔了n年,拿着史书上记载的一段文字,对特定人物所做的一两件事情或者说过的一两句话作“代入式”的所谓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在我看来都只是对历史的“再演义”,只能把它们当成“穿越小说”一笑以待之。

      实在抱歉上面扯了一大段跑题的话,只是想说明我看待历史人物的观察视角。

      譬如说“鲁迅”。小时候每当农村生活的舅舅来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家“拜年”时,总恍惚看到《故乡》中的“中年的润土”。大学时在网上第一次看到外国人拍摄“中国凌迟处死”的老照片中的围观人群时,我又想到了《药》中的“带血馒头”。再后来,几年前去非洲工作时,看到“非洲兄弟”的懒散工作作风,总不自觉的想起“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阿Q”。前不久中国一不小心在联合国投了一张反对票,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想起了“友邦惊诧”呢?至于鲁迅的个人操守,道德水平,我真的不太关心,也无意深究。在我的记忆里,哪怕只有一片文章是他写出,他就当得起“作家”这个评价。

      至于下面大家讨论的另一个历史人物,我只看到了一个历史时间表: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事变。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屠杀。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变,美国对日本宣战。

      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文告,正式对日宣战。美国对日宣战后的一天,918事变的十年后,中国国民党政府终于对日宣战了。

      可悲?抑或可笑?

      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十年间,多少人间悲剧。一声无奈的叹息哪能轻轻掩过,那是刻骨铭心的哀伤。

      通宝推:履虎尾,下山斯内普,玉垒关2,
      • 家园 有bug

        珍珠港事件发生在(日本时间)1941年12月8日,帖子里敲错了。

        日军攻入南京是在1937年12月13日,然后开始大屠杀,不是12月1日。

      • 家园 花这一段。

        譬如说“鲁迅”。小时候每当农村生活的舅舅来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家“拜年”时,总恍惚看到《故乡》中的“中年的润土”。大学时在网上第一次看到外国人拍摄 “中国凌迟处死”的老照片中的围观人群时,我又想到了《药》中的“带血馒头”。再后来,几年前去非洲工作时,看到“非洲兄弟”的懒散工作作风,总不自觉的想起“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阿Q”。前不久中国一不小心在联合国投了一张反对票,大家是否和我一样想起了“友邦惊诧”呢?至于鲁迅的个人操守,道德水平,我真的不太关心,也无意深究。在我的记忆里,哪怕只有一片文章是他写出,他就当得起“作家”这个评价。

      • 家园 通宝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 家园 朋友说: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以私德去评论。
    • 家园 很奇怪萨苏能怎么证明鲁迅是“欺世盗名”之辈?

      我需要道歉的地方日前曾经用过“欺世盗名”来形容鲁迅,而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明。 [COLOR=red]“欺世盗名”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感情表达方法不应该随意使用

      简单地将“鲁迅”二字换成“萨苏”二字,咱们来看看这个“表达方法”会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我需要道歉的地方是日前曾经用过“欺世盗名”来形容(萨苏),而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明。“欺世盗名”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感情表达方法,不应该随意使用。

      这里对知名人士所指的“欺世盗名”是一个很严重的指控啊(这可不是一个正常的,形容人的表达方法吧)?老话说:“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要在古时,这往小了说也是一个“大不敬”呢。

      很奇怪萨苏能怎么证明鲁迅是“欺世盗名”之辈?

      据我所知理李敖曾经说“孙中山”是“欺世盗名”,但他可是给出了“书本那么厚”的证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