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经济学读书心得 -- 科大胡不归

共:💬1701 🌺4365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少数民族到百分之十以上就危险,似乎超过此数的国家都有乱子
            • 家园 【原创】你的感觉是错的,我深入谈一下

              而是十亿。到十二亿时(大略估计)刹车还来得及,刹车晚点也没关系,人口到七八亿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1,现在父代(5,6,70年代生人)和子代(80,90,00)之间已经有了近2亿的差额,这个在将来是要兑现下降的。如果要到此为止。那么从现在开始,80之后的人必须生两。现在80年代生人已经在生孩子了,可他们不愿意生,即便政策允许他们生两,也没人搭理。

              【文摘】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人口学家争论声起

              http://www.talkcc.net/article/1310831

              2,出生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再放宽人口控制,出生又增加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神话而已。现代社会都没有做到。新加坡、日本和欧洲国家千方百计鼓励多生育,成效甚微。并且这些国家还有能力给孕产妇提供比较好的条件,提供较好的照顾小孩的条件。等中国将来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连给老年人口提供基本保障都困难重重,还有能力在物质上鼓励生育? 现在一个独生子抚养两个长辈,再养一个孩子都比较吃力,再到下一代,一个独生子养2+4个长辈,生之者少,食之者众,社会生活成本大增,会更容易养多个孩子?

              3,人口的高峰点河里已经讨论了,就在13亿6,7千万左右。

              中国人口趋势的曲线拟合 [ 胡一刀 ]

              http://www.talkcc.net/article/990781

              【转载】对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

              http://www.talkcc.net/article/801545

              依我们看,由于计生委还在忽悠第四次生育高峰,抵触改革,这样再坚持10年下去,人口跌破10亿是毫无疑问的。

              ----------------------------------------------------------------

              刹车晚点也没关系,人口到七八亿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1,人口生育不是生产产品,生产线一开什么东西就补齐了。人口趋势的惯性非常强,80年代我们抓紧生育了,可是由于惯性,人口增长持续到现在。当然现在是低增长。人口下降趋势形成,同样是长期的。你想几时扭转就几时扭转?最理想的情况,准备付出两代人的努力吧。刹车晚点没关系?越晚惯性越长。

              另外人口到七八亿也不是大不了的事,人口结构是倒三角的,如果人口真成了7,8亿人。里面的老头要占50%,中年25%,年轻

              人13%。如此,那个时候纠正就晚了。来看一下

              http://www.ctc-health.org.cn/file/20061213lnqs.pdf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前日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至205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到时,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将占人口总数的40%至50%,但目前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个方面,准备都不够充分。

              一般来说在这种倒三角的结构下稳定人口,从年轻一代开始,人人都愿意生来两胎,那么稳定下来的人口只会有原来的66%。

              这是个简单的计算三角形(调整前和)矩形面积(调整后)的平面几何题。

              人口要稳定在7,8亿,要从12亿人时候纠正,要人口稳定在10亿人,要从15亿人时候纠正。但是我们的人口高峰是连14亿也过不了的。

              -----------------------------------------------------------------------

              三,

              计生委的活,不是好活。吃力不讨好。我觉得不应该过份指责。

              这些人的工作味道已经变了,成了找空子收别人钱的干活。对于他们来说,政策越严厉,对他们越好。不过对他们将来的下场则未必好。

              现在怀孕了才去办准生证,基本上要被刁难收钱,大城市没有,小地方基本都是。比如我们江西。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law/1/94872.shtml

              真的是很郁闷,我今年已经26周岁,老公也28周岁.年前登记结婚.按说我们算是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得晚婚晚肓了吧!这么守法的公民不但不表扬居然被通告怀孕后要被罚款.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971996.shtml

              准生证下的利益(合法生育也难免)

              『天涯杂谈』 快被准生证逼疯了,我要办假证

              准生证,准生证,太变态了。从5月份到现在,我四处求爷爷告奶奶,一大笔钞票从腰包里溜掉了,到现在连个证影子还没看到。

                我和老公去年领的结婚证,都是晚婚,今年2月底才怀孕,无婚史未生育无犯罪记录,没有未婚先孕,标准的良民,D的政策拥

              护者。以下就是计生委对良民的厚爱,大家听我细说。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63547.shtml

                在基层工作的人都知道,计生委非常牛,一票否决,一个乡镇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的规定,编制才几十个人,实际上呢,现在基本都超过100人甚至200人,因为光计生办就超过几十人,一个同学在乡镇干计生办主任,他手下的人超过80人,就这,他还天天喊人少,因为检查太多了,不但不能超生孩子,而且什么妇女查体必须查到50,50岁以后才不查了,一年多的时候好几次查体,上级来检查,还的做题,让老百姓背题,检查组要到村里随机抽查老百姓对计生政策和知识的掌握,背不上来,这个乡镇的工作就不合格,现在的计生委工作已经由实际工作转移到了形式主义上。还要建立什么计生人员档案,要给百姓发什么计生明白纸,光印刷费这个乡镇的计生办每年就超过5万多,他们的成果呢,我们就算制止了少超生几个孩子,成本算不算,要知道他们乡镇的工资都很难保证,在这个上面就花了这么多钱。听同学说,光他们那个县计生委招待费就超过100多万,全是应付上级检查和开调度会的,才几十个人的单位,招待费超过100万什么概念啊,如果算上直属计生委直接管理的其它部门呢,是不是应该更多啊。

              • 家园 这至少要到中国的国民素质和观念到达这一步才对

                "出生率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再放宽人口控制,出生又增加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神话而已。现代社会都没有做到。新加坡、日本和欧洲国家千方百计鼓励多生育,成效甚微。"

                ----------------

                这种发达国家不想生和追求个人的教育生活享受有关系,而要到这一步,.中国还早呢,城里尤其是大城市十年内有可能,可广大农村中小城市里对生育的态度可没这样简单就改变的,

              • 家园 【讨论】对于生育率的可调性

                我觉得,中国这个社会弹性很大,不象西方国家,所以西方国家的情况,可以作参考,但不能做证据。(有谁能想得到中国会发展这么快呢?前六十年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象河南、广东,生三四胎的很多。当官的也一样生。中国要保证这个弹性,解决人口问题和老龄化问题,最重要的是增强不依赖于廉价劳力的竞争力,创造有利于保持人口数量的环境。这样才能在失去人口红利的情况下,继续提高生活水平。这才是当务之急。不然,单纯强调出生率,达不到效果。

                计生委,在经济发达的省份,执行的力度比不发达省份要宽松得多。为什么?社会有承载能力,而且,计生委不用靠得罪人来捞钱。

                • 家园 你可以看一下统计数据

                  说超生各例,也许说起来印象深刻,可他们能有几个人呢?

                  也正是少,所以才印象深刻。另外说官员超生,那有几个?还要不要自己前途了。

                  一方面要严厉计生,另一方面又把缓解人口结构的问题,寄托在别人超生上,是不是很矛盾?

                  真是的情况,不如看看统计数据。

                  相比经济数据,人口数据其实更好验算,统计局不会离谱,统计局离谱,教育局不会离谱。

                  1,根据2005年人口普查,我们出生的人口是1600万/年,他们的父母是70年代生人,是2500万-2700万/年.每妇女生育率是1.30左右,子代是父

                  代的65%。

                  2,农村拆了很多学校,辞了不少老师,就是因为小孩一年比一年少

                  教育部2006年公告:全国小学生3年锐减1300万

                  http://education.163.com/06/0705/09/2L8OHV7400291MUF.html

                  3,几个主要人口省份的生育率都在1.5以下

                  山西:2005年普查总和生育率为1.45,远远低于更替水平。

                  外链出处

                  计生部门自己的文章

                  ..................

                   生育模式即育龄妇女分年龄生育数量在全部生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

                  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山西省首次进入低生育率时期后,生育率继续保持

                  下降的态势,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总和生育率为1.45,远

                  远低于更替水平。“十五”时期山西省的生育率除了生育水平保持在更

                  替水平以下外,生育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

                  ------------------------------

                  山东: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以下

                  外链出处

                  “十五”时期,山东省年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约为12‰和6‰,

                  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以下,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

                  江苏: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的较低水平

                  外链出处

                    从2000年开始,我省已连续四年人口出生率低于10‰,人口自然增

                  长率保持在2‰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3左右的较低水平,2003

                  年全省计划生育率达97.8%%,人口类型已进入“低出生、低死亡、低增

                  长”的低速稳定增长阶段。

                  ------------------------------------

                  四川,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左右

                  外链出处

                  ---------------------------------

                  河南 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03年生育率只有1。4

                  外链出处

                  全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1990年的18.4‰下降到2003年的5.64‰,妇女总和生育率从

                  1990年的2.9下降到2003年的1.4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

                  ------------------------

                  ------------------------------------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数据有些老,但还能说明一些问题

                    外链出处

                    大城市的情况接近西方,农村的情况接近发展中国家。不可调吗?

                    你的数据不可能说服我,因为你的数据本身是在严控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得来的,不能反映真实生育意愿。你的生育意愿的调查基本集中于大城市,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规律,作出的结论。那不能代表所有国家地区的整体的人口规律。

                    我不是人口专家,凭我的了解,我还坚持我的看法:现在的主要矛盾还是解决人口过多(具体执行方法上可以有所改进,但还不到放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资源无法承受的问题(许多一次性资源是有限的,总要留点给后代吧?)。人口问题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中国人口数量下来后,生活水平才能有较大提高空间。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再争论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在河里讨论也新的内容出来。到此为止吧。

              • 家园 坚决支持反计斗士东东山

                东兄,说你是反计斗士你还不承认,自称什么反独斗士,人家还当你反台独的呢……

                链接出处

                每次一提计划生育就跳出来长篇大论,这样的革命觉悟,非志士仁人,孰能为之?

            • 家园

              有的主张80年代中期就开始做了

              • 家园 就是农村一个半政策嘛,那是干不下去了才松的口

                前期的全民结扎和一胎化运动不知道是不是胡跃邦的冲动。当时赵紫阳是有疑虑的,

                第二任计生主任王伟也有改良的意愿。赵紫阳还在当时山西翼城搞了二胎化试验,

                看看人们生育意愿究竟如何,但他下台后就停止了。因为李铁映说这是赵紫阳的东西。

                如果换成现在的计生主任张维庆(正副主任15年了,2008年下台后又当人口学会会长)

                ,那是会抵触的,他都可以编造第四次生育高峰,坚持严厉的生育政策不松动。

                中国社科院张翼: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改革趋势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705/19024.html

                编者按:本文对建国后的人口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

                ..............

                  这些措施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力争在20世纪末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1980年,在学者计算和预测的基础上,中共中央于9月25日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公开信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公开信还认为:由计划生育引起的"人口平均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男性数目多于女性、青年夫妇供养老人数量增加"等问题,有些是人们的误解,有些问题可以解决。公开信强调说:"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出现。"

                   为落实上述目标,1983年开展了规模浩大的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提倡生了一个孩子的育龄妇女上环,生了两个以上孩子的夫妇一方结扎".各地向农村派出了宣传队和避孕节育手术队。全国有1524万宣传骨干和76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街道、广场开展工作。在宣传月活动中,有165万对育龄夫妇领取了独生子女证,有891万对育龄夫妇采取了各种避孕节育措施,这个数字相当于1982年全年的1.6倍[1]212.在1983年一年当中,总计有1775万妇女安放了宫内节育器,435万男性做了输精管结扎手术,1639万妇女做了输卵管结扎手术。正是由于这种声势浩大的计划生育活动,才将1983年新出生人口自1982年2126万的基础上降低到1900万左右。

                  但是,这些急于求成的做法不同程度地激化了干群矛盾,形成了计划生育政策推行过程中政府与群众家庭组织之间的冲突和紧张,影响了社会稳定。在有些地方,那种强迫命令和强制妇女做绝育手术的做法,影响了群众对计生工作的看法。为纠正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1984年中共中央书记办公会提出"今后计划生育工作不但要抓紧,而且要抓好……要把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在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干部好做工作的基础上……要改进工作作风、注意工作方法、克服强迫命令……既要完成计划任务,又要注意巩固党群关系,促进安定团结".为落实这一精神,随后几年的计生政策有了很大程度的调整:适当放宽生育政策,在农村全面纠正"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强制性做法,推行的政策是"开小口子、堵大口子",即适当放宽农村群众生育第二胎的政策(开小口),减轻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但严防超计划的二胎和三胎及以上生育行为(堵大口)。

                自1985年开始开口政策的尝试,到1986年末,绝大多数省份都在"不断完善生育政策"的基础上给农村那些只生育了一个女孩的夫妇政策性照顾了第二胎,即实行了"一个半"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这种改革走向,稳定了干群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也挽回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紧张局面。

                该时期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中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在2000年将总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计划的突破,在公开信中强调的很多问题,终于逐渐暴露出来了。2000年就迎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生性别比日渐高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态在"民工荒"过程中显示着有限性。

                ---------------------

                现在2005年人口小普查之后

                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界的知识分子发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其一,改革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防止出生率的进一步下滑,以减轻将来人口结构的倒金字塔压力;其二,继续维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继续降低出生率,继续抑制人口总量的增长以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这两种声音都力图影响国家的生育政策。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政策走向之争①「即要不要"开小口子、堵大口子".」后知识界出现的又一次大分歧

                中国未来的人口形貌,与原来媒体灌输给学术界和民众的人口形貌截然不同。

                  新的人口形貌是:第一,总人口达不到16亿,而在14.5亿左右。中国当前的出生率越低,未来峰值人口越低,老龄化程度就越严重,未来的养老压力就越大。第三,中国15~64岁之间劳动力人口的供给将不会像原来那样是"无限"的,大约在2015年左右开始负增长。第四,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所导致的婚龄年龄段女性的短缺状况将逐渐明显。第六,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将给民族聚居区域的环境资源造成越来越重的压力。

                  鉴于人口总量的压力正在消解,也鉴于那种"一个国家、多种制度"的人口政策已经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窃以为人口战略调整的方向应该是:统一人口政策,降低人口出生性别比;缓解老化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实行不超过二孩的间隔生育政策,充分发挥"晚、稀、少"的调控作用;协调各人口阶层之间的关系,构建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所需要的、能够长期促进中国全面而又持续发展的人口结构。

                 

                因此,在人口政策问题上,要防止两种不正确倾向:一是主张继续大幅降低生育率的极端冒险主义;二是政策调整中的自由盲动主义。各种资源提供给我们的选择余地其实很有限,但现行政策却不得不调整,只是在今后的几年内,选择哪一年切入罢了。

                  现在,我们必须在人口转变的某一具体时点,改革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重构为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人口政策,切不可因循守旧如果说20世纪中国人口政策的重点是总量控制的话,那么,在21世纪初期,则要将战略重点转移到结构调整上来。 而当务之急,则应是探索人口政策转变的时点。要吸取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儒家文化圈已经出现的生育刺激不力的教训。我们要明白:在控制人口增长的时候,国家之手是有力的;但在社会转型完成之后,在刺激生育方面,国家之手可能失灵。

              • 家园 可惜规模还不够大,呵呵

                现在看还是有成效的,不过,这次一闹,恐怕暂时会有点麻烦。

          • 家园 广州已经有20万黑人了

            外链出处

            • 家园 没错,看到这些就令人紧张

              计生委的思维模式严重滞后,只怕中国人四处逃难变成黄祸,没成想第三世界的兄弟们已经抄到我们老窝来了。我们经常嘲笑美国对黑人的歧视,忽然发现自己身边就有大量的黑哥们的时候,我倒想问问计生委希望我们怎么与人为善:自己不生腾下地盘请穷朋友们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