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红衣大炮---曾经战争之神 -- 九合诸侯

共:💬85 🌺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曹振彦是曹雪芹的高祖吗?

      如果是的话,怎么后来越混越差,混到包衣里去了呢?人家佟家可是后来抬了旗的

    • 家园 被俘的汉人工匠有可能留了一手,毕竟鞑子要用大炮去打汉人的。
    • 家园 加强学习啊

      红夷大炮能发射开花弹?科技进步了200多年啊

      炮击老奴?还打中了大帐.......就是最能吹得朝鲜书也没说这段。

    • 家园 在这里有求于大家,有谁知道“开花弹”的爆炸原理,最好是附图,谢谢
      • 家园 在网上找到的关于明代开花弹

        明代开花弹被广泛使用于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在此摘录一条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日前在托克托县境内发掘出土了20多枚明朝早期地雷,据称,这是我国首次出土明朝地雷。这次出土的地雷为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用以装火药和引爆火药捻,当打开已经锈蚀的小孔时,还能倒出里边的火药。火药均为黑色,其中有一枚较大的火药为土灰色,且部分火药呈米粒大小的颗粒状。

        据新华社,出土地雷的内蒙古托克托县(古代称之为东胜州)地处黄河岸边的山梁台地,起着雄踞高地、扼守黄河的重要作用。当时这里水陆交通便利,边界贸易繁荣。元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农民起义,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军攻破后,为了荡平北部元军,明军曾在这里与元军发生激战。该城出土的地雷正是这时明军攻城用的武器,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

        明朝的“地雷”?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地雷是先在敌人的必经之道上挖一大坑,埋入火药,上面覆以碎石,以盘香引爆。这些所谓“地雷”根本就是开花弹!“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就是证据,他们挖到的是一个火炮的弹药库!“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这些数据也表明了开花弹的本质,试想,地雷需要两种规格,并且铸造精度在一毫米以内?只有火炮才要求炮弹有如此的精度,因为大家知道:如果炮弹大于火炮口径就无法发射,而小于火炮口径会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保证。感谢这些数据让我们知道当时那里的火炮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口径为85毫米的,另一种是口径为110毫米的。从这些数据我们还知道了东西方的开花弹有一个区别:西方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朝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估计是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因此“信管”、“药捻”都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也证明了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

        http://news.ifeng.com/history/2/200710/1012_336_256187.shtml

        • 家园 红衣一类的加农炮和明朝早期自己的虎蹲跑一类的火炮在膛压上差很远

          加农炮的开花弹我记得是要到19世纪才开始装备的

        • 家园 这个可能是臼炮发射的开花弹

          如果在附近还有同口径石弹的话,朝鲜仿造中国碗口炮制造的大碗口、二碗口臼炮及其开花弹、石弹都有实物存世,口径也是11厘米、8.5厘米左右。

      • 家园 贴两张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球形开花弹的图

        点看全图

        球形开花弹外观(含弹托)

        点看全图

        球形开花弹剖视图

      • 家园 这个开花弹就是爆炸式的炮弹么

        原理就是弹丸中空,内填爆炸物,外装引信……

        早期的炮弹不是没有开花弹,但是受那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其实就是个大圆球里面填上火药,外面还要扎个捻子。发射的时候还得先由炮手把炮弹的捻子点着,然后再装填到火炮里发射出去。黑火药的燃烧速度慢,爆炸威力十分有限,此种操作方式更是又不方便又危险。所以开花弹的想法儿虽然早就有了,但是在黑火药时代早期的开花弹倒更像个燃烧弹,威力比实心弹丸还差些,完全不适用。因此风帆时代的海军更是以“大威力”的实心弹丸当家了。

        所以开花弹的实用化要等到火药的燃烧速度和爆炸威力大大提高之后。随着近代工业和化学科学的发展以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开花弹的威力就逐渐的提高了。但是此时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高燃速的火药大大提高了火炮膛压和膛内温度。而火药本身是很不稳定的一种东西,装在炮弹里的火药在发射过程中如果在炮膛里发生自燃……

        另一个问题就是炮弹引信,如何让开花弹适时的爆炸也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而所谓的葡萄弹或曰霰弹完全没有以上这些问题,对付步兵的效果又很好,它就一直主宰着陆军炮兵,只是弹丸从石丸逐步的发展成铁丸或者铅丸。拿破仑时代就主要是葡萄弹打天下,尽管那时候开花弹已经投入实战了,但是由于引信的问题,开花弹有很多“不开花”,战斗效能就此大打折扣……

        所以,所谓的开花弹的真正有效的使用要等到既安全,爆炸威力又大的填充物——炸药出现的时候。而炮弹引信的同步发展也是开花弹投入实用的必要条件。

        于此同时,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铸铁的空心弹丸是无法承受近现代速燃火药所产生的膛压与高温的,它必须被改进成钢材……

        而这些,都要等到清朝末年,世界上的近代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才能实现。

        • 家园 您写个关于开花弹的帖子吧。

          这贴解释了偶好多不懂的问题。

          再详细写点吧,比如发明者偶怎么记得好像是个英国军官?

          • 家园 心虚,不敢写……

            河里面大鱼太多,班门弄斧我不敢。你看前面那个南山贼老师,他其实是条大鱼,人家冒个小泡就顺带出个朝鲜开花弹来,具体规格都有呢(你没看人家帖子的标题就是老师的口气哈

            至于说开花弹具体是谁发明的,我的看法是这一点不是很重要。就像前面说到的,开花弹早就有了,只是不实用而已,在臼炮之类的短身管火炮上用用还成。技术进步了,自然有人想办法改进它,进而用到加农炮上。所以这个发明人你说他是发明也好,说他只是个炮兵专家,在前人的基础上把这个开花弹进一步完善,实用化也成。

            我看到的资料都说是法国人先用上的开花弹。不过那时候的开花弹对陆军比较适用,征战欧洲大陆的法国人先用上它很自然。而这种铸铁弹壳,火药填充的开花弹的威力用于对付军舰上厚厚的橡木板而言还不太够,所以倚重海军的英国人对它不是太重视也很自然。所以我想即便是英国人先发明了实用化的开花弹,他们也没有大规模的投入实用。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火炮主要是加农炮,红衣大炮也是加农炮的一种,因此在英文中很长时间里用cannon指代所有的火炮。几篇帖子里吵来吵去的,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的话,都是在说加农炮,开花弹也指的是加农炮用的开花弹。如果仅仅看到明代有为臼炮准备的开花弹就以为红衣大炮可以用开花弹是不对的。这就如同同样是枪,滑膛枪的子弹不是给来复枪用的一般。

            • 家园 发明者倒是不重要。

              那么臼炮的开花弹又是什么样的呢?

              偶一直对那个明朝开花弹被左宗棠挖出来的说法很感兴趣。

              PS:山贼啊,已经很久没写武器文了,有机会抢他电脑该有多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