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战锦州 -- 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 上 -- 萨苏

共:💬102 🌺30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战锦州 -- 被遗忘的东北军铁甲列车部队 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和东北军马占山部作战中,被马部摧毁的日军装甲列车。因为有人提到这张照片,故此先发上来让大家一观

      对于11月27日发生的这次战斗,中方也有纪录,阻击日军南下的中方部队主力,并非东北军正规军,而是项青山,耿纪周,王显臣所部义勇军,主力为“辽宁抗日义勇军第一路”项青山部。

      在《九一八大事记 第一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中,东北军装甲列车参战的过程如下 -- “11月27日上午9时许,日军混成第4旅团先头部队在飞机、装甲车的配合下,开抵新民境内的青岗子附近,当即遭到埋伏在铁路两侧的抗日义勇军的阻击,被击毙多人。时有东北军的一辆装甲车滞留在白旗堡(今大红旗)附近,经义勇军动员,装甲车的爱国士兵也参加了阻击敌人的战斗。义勇军以装甲车做掩护奋力抵抗,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战斗从上午9时一直打到下午3时,义勇军杀伤大量敌人后,主动撤出,日军始进入绕阳河车站。”

      另一个接近的说法是当日清晨,日军一列铁甲列车突然行驶至白旗堡南方的饶阳河车站,并令停在该站的东北军“中山号”铁甲列车撤出车站,给日军铁甲列车让路。“中山号”未予理睬。日军铁甲列车随即向“中山号”开炮射击,“中山号”即开炮还击,以76毫米野炮击中日军铁甲列车,日军大尉指挥官板仓至被击毙。不久,日军另2辆铁甲列车开来增援, “中山号”后退到大虎山车站。(根据oboeman网友提供的线索,日本昭和7年4月国际情报社出的《满洲·上海大事变画史》记载,坂仓大尉被击毙时的职务是代理副大队长,并称此战中国方面首先开炮)

      这次战斗之后,1931年12月23日,日军再次进攻锦州的时候,从营口方向沿沟营线进军的日军第二师团,再次与东北军的铁甲列车部队发生连续的战斗。

      张学良24日致马占山等电文载:“漾(23日电报代码 – 萨注)午后一时,我甲车巡查沟营路线,至田庄台南魏家沟铁路破坏处附近,适有日甲车一列,计装甲车一辆,载炮,拦门刃挖有枪眼之铁棚车二辆,载日兵五十余名,进至该处,保护工人百余名修复铁路。见我甲车开至,当即发炮二响。我甲车为自卫计,还击八响。二时许,日方于甲车之后,增步兵四百余名,附炮七门,另以骑兵百余攻我左翼,步兵多名,攻我右翼。我军竭力抵御,激战移时至四十分,我驻守田庄台镇之步兵不支北退。日步、骑、炮兵四、五百名携大炮十余门,速将该镇占据,我中车(“中车”疑应为“甲车”-- 萨注)仍在车站坚持中。”

      次日,张学良再致马占山等电文载:“敬日(24日电报代码 – 萨注)九时占据田庄台镇之日军发炮向甲车射击,将车站南端铁道炸毁数节。我甲车退至北洋旗(“洋旗”疑应为“扬旗” – 萨注)外,继续抵抗,同时日机一架,向我扫射,我甲车以炮还击。十二时日炮兵即开始向我甲车猛攻,发炮七十余响,我甲车中十余弹,退至田庄台北八里抵抗。午后三时半,日忆机掩护步炮连(联)合之日军进至田庄台站,我甲车即集中火力猛烈射击,该日军又退去。四时半,日军掷炸弹五、六枚,一弹中我机车。我甲车遂再退二里,日方复将车站占据,现仍对峙激战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日本关东军使用的铁甲列车

      这次战斗,《九一八大事记》也有类似记载,同样称中国方面的装甲列车中弹十余发,却安然退出,并无大碍。根据中方资料,这次参战的部队,除了义勇军外,还包括东北军19旅655团。而参加作战的铁甲列车部队,在记录中称之为“东北军19旅护路队刘汉山铁甲车队”。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这列装甲列车,是否和在饶阳河击毙板仓大尉的为同一列车?如果不是,东北军在锦州前线到底有几列装甲列车在活动。

      第二个,日军也有装甲列车,但明显这两次战斗中没有占到多少便宜。第一次战斗中,日军吃了亏而且被迫中止前进(日方也有说是当时日本为了给美英调停面子暂停,但是其在其他战线的进攻从无中止,所以这种说法不甚可信)。第二次战斗中,日军明显没有信心与中国进行装甲列车的对战,而动用预先准备好的野战炮兵与飞机助战,才将中国铁甲列车击退。日本当时已经是工业国家,远比中国科技先进,为何中国的铁甲列车会略胜一筹呢?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吧。

      根据我的判断,当时在锦州前线,中国方面至少有三列装甲列车,而在饶阳河参战的“中山号”铁甲列车,与在田庄台地抗日军的并不是同一列。

      之所以判断饶阳河与田庄台作战的装甲列车不同,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第一,根据记载,刘汉山铁甲列车是奉命配属19旅行动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沟营线。而饶阳河与白旗堡都属于北宁线,11月23日之战时,在这里组织防御的东北军部队并不是19旅,而是20旅。

      第二,28日,在沟营线的东北军装甲列车再次与日军在盘山交火,地点在大洼南四公里处。根据张学良31日给国民政府的电报,此战十分凶险,东北军的这列装甲列车负伤且被切断后路,险些被俘。当时的记录显示,这列装甲列车共有四节(辆)。然而,根据日军记录,在饶阳河与日军交手的列车,却有八节(辆),似有不同。

      第三,28日,沟营线东北军装甲列车与日军交火,负重伤后29日拖回盘山车站,29日盘山失陷,该车再退胡家。而27日,日军沿北宁线第二次攻击饶阳河的时候,日军装甲列车以二敌一,逼迫一列中国装甲列车向厉家窝堡退却。30日,中国方面装甲列车的掩护部队在大虎山炸断车站东段铁桥,阻敌前进。由此可见,这几天中东北军的装甲列车在北宁线和沟营线各有战斗,显然是分属不同列车。

      根据金先所书《锦州失陷经过》,有北宁线战斗紧急的时候,“东北军荣臻参谋长乃抽调古冶铁甲车沈瑞礼一中队”增援前方。这个“沈瑞礼铁甲车一中队”,据考是一列八节装甲列车,因此我推测它可能就是11月在饶阳河阻击日军的那列车。12月,20旅移防南下,它有可能是随20旅一齐撤退到二线,而战局危急时又被荣臻派上前线的。

      不过,锦州前线应该还有第三列装甲列车,在饶阳河阻击日军的也许就是这第三列装甲列车。

      这是因为,东北军在锦州丢掉了一列装甲列车。同样在金先的文中,他提到1932年1月2日,在大凌河桥西防守的铁甲车中队因为机车损坏不能行动,被俘。这列装甲列车被俘的消息,日本《朝日新闻》也曾报道。

      然而,在金先文中,提到东北军撤退时,“原驻沟帮子及前方之铁甲车队,均于31日晚及1日先后过滦州”。由此可见,在撤退入关的东北军中,当时至少还有两列铁甲列车。

      这样,可以推断东北军在锦州前线的装甲列车,至少有三列。

      那么,为何这几次战斗日军的装甲列车都没有讨到便宜呢?-- 确切地说,日军也曾经出动骑兵和炮兵攻击,同样没有讨到便宜,中国的装甲列车最后是败于日军飞机之手。

      这就要从两军装甲列车的不同来源来说了,简单地说,要在动物界,东北军的装甲列车,属于“公狮子”,而关东军的装甲列车,属于“母狮子”。

      何解?

      [待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