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今风细雨话经济(10)红拂夜奔 -- 鼎革

共:💬88 🌺1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恩....

                del

                • 家园 是啊,经济学教科书里说经济学家

                  总是从一方面说,如何如何;从另一方面说,又如何如何。这才是学术研究的态度。原则上来说,经济学家,或任何学术研究的人,不会评价一个东西是好还是不好,而是会说,如果怎么样,就会怎么样。不过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还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所以大家还是忍不住指点江山。

                  • 家园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有极鲜明的学术观点

                    ,除了敷衍大众的时候。越是好的的经济学家却是如此,越是在自己的领域里越是如此。在自己的领域里没有一贯的观点、不能自圆其学说体系的经济学家,不是经济学家,而是学经济的御用文人 —— 御用文人没有自己的观点,只用知识为利益服务,怎么合适怎么说,哪个有用用哪个。

                    还有,绝大部分经济学家会告诉你,中国从前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制度是坏的,现在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的制度是好的;诸如此类的常识,大家并不陌生吧?

                    当然,如果超过了自己的那一块领域,那就自然没有什么观点了;正常的研究人员只对自己明白的领域有鲜明的观点,不懂的领域就是不懂。

                    葡萄说我要把经济版变争论场,这个罪名我当不起。我早就说过了,很多争论是永远没有结果的,浪费时间而已,所以,争执没有必要。

                    当然,非要显示‘世人皆醉你独醒’是你自己的选择。—— 只有你有资格指点别人,旁人是摸着鸡腿当作鸭;还有,索罗斯是经过了生死的,那些不经过生死的做不了索罗斯,不知道是不是包括其他几个和他齐名的人。

                    预测和赚钱根本是两回事,能侃什么和能做什么也是两回事。

                    好了,兼听则明,但是争执是浪费时间,所以不争了。

                    你们都是对的,正义的;我是错的,我闭嘴了。

                    • 家园 花之~~

                      人的本性就是喜欢简单的东西,而不是事实。

                      所以古代每个民族都大多有各种各样的神仙。原因就是不明白的事情太多,编造几个神仙出来,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的“货币战争"之流的阴谋论者,是其一。

                      至于义和团,巴菲特,索罗斯,是另外一种神话。

                      巴菲特,索罗斯的科班训练,他们手下的无数博士,MBA们,全部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无他,相信一个一两句箴言即可致富的神话,比起n年的训练,实在是轻松太多了。

                      有生之日责当尽,

                      寸土怎能够让他人。

                      番王小丑何足论,

                      我一剑能挡百万兵!

                    • 家园 呵呵,别这么认真吗

                      我是就葡萄说的发表感想,并不知道上下文,也不知道他在说谁,完全是就文论文。

                      我个人觉得科学家,或做学术的人的文章风格应该是叙述性的,冷冰冰的。比如,如果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那么会造成什么结果,比如生产效率降低。至于价值判断,好还是坏,原则来说不是作为研究者的角色需要做出的,而是政治家或评论家的任务。一个昆虫学家,不会有害虫和益虫的概念。并且一件事情的好坏往往看情况而定。比如生产不发达的古代,其他条件不变,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说不定就会造成灾难。当然了判断是难免的,即使纯科学的文章,为了容易发表,也会在文章中强调潜在的应用价值。我看自己领域的学术文章时,是会忽略掉这一部分的,因为不是干货,但我看其他领域的文章,就会看,因为比较科普。

                      无意冒犯,不好意思。

          • 家园 好文花~
      • 家园 壮着胆子附和一句

        我到现在还没看懂鼎革mm想告诉我们啥,前面看着象是介绍微观经济方面的,如导致个人收入差异(?)的因素,现在又象是宏观经济的了,这个系列是把经济学都说一遍吗?

        作为一个外行读者似乎不该如此挑剔哈,提个问题而已,希望鼎革mm不要介意。

    • 家园 由中餐、西餐说开去。

      中国人厨房里用于做饭的家伙,比西方人家厨房里的要少很多。刚出来的时候,在超市里,看着琳琅满目,叫不出名字,不知道用途的西餐用具,心里感觉很怪。

      看电视里,教中餐的大师傅,只用一把大片刀,拿在手里上下翻飞,切片、丝、块、条,拍黄瓜、挎鱼鳞等等,实在是把刀用活了。大师傅能行,不代表一般人也行。要达到大师傅的境界,需要长时间的刻苦练习。

      反观西餐,所有的操作都有专门的工具,即便是新手,稍加训练,也可以干的像模像样。

      再看中餐之菜谱,里面皆是“适量”、“少许”、“炸至金黄”、“靠干”等字眼儿。到底多少是适量,多少是少许,怎么算金黄,多干算干,自己慢慢琢磨吧。

      西餐的菜谱上,所有原材料,都表明具体数量,烹饪时间也具体到分钟。即便是新手,稍加培训,即可立即顶岗。

      那么,是不是西餐就优于中餐了呢?我看,也未必。

      西餐给我的感觉是:色彩鲜艳、味道一般。好像吃饭不是为了味觉,而是为了愉悦视觉。各种食材机械的堆在一起,远观五颜六色,近看黄瓜还是黄瓜,西红柿还是西红柿,奶酪切的一丝不苟,每块大小以一样,但还是奶酪。

      用精确到秒钟的receipe烤制的马粪,虽然每个都烤的正好,但是绝对千篇一律。想吃到不一样的,很难。

      但是,把西餐这一套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呢?绝对比中餐大师傅那一套强。

    • 家园 现在互联网时代,制度、环境应该都不是问题了吧,中国科学会井喷吗?

        现在互联网时代,制度、环境应该都不是问题了吧,中国科学会井喷吗?

        希望如此,但可能不会实现。

        我觉得核心原因是,中国人的精神内核不以外在实体(比如上帝、客观科学规律等)为终极,所以中国的聪明人不会为那些东西奉献终身,也不以其为精神支柱。很多西方科学家会因为信仰的科学理论被推翻而自杀,中国精英肯定不会。所以中国科学不大可能远超西方。

        但中国人不拘执于外在实体,所以擅于融合,将内在和外在融合起来加以统摄,将西方科学体系融入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则是完全可能的。在某一方面不如你,但可以将你纳入自己的血液。

        易经是中国人擅于融合的最好的例子,

        所以整体上中国是可以超越西方的。

        另外,鼎革说的单纯技术创新不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中国的情况而言我同意。中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不单纯是产业升级的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