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历史离我们很远么 -- 萨苏

共:💬63 🌺1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送花

      大学图书馆,最爱爬顶楼,顶楼从屋内的楼梯上去,吱吱呀呀的声音,在有点灰尘的小借阅室里,总给人以时光流转的错觉。

    • 家园 借书

      有时候去借书,发现一本好书出版多年,但借书卡上却是一片空白,心里泛起的感觉很复杂:作者费那么大的功夫写成此书,竟无人问津,可叹。自己有幸有能读到这本书,和作者神交,可喜。读这种书的时候,总是格外的仔细,仿佛是在摩挲一颗被人遗忘的宝珠。

    • 家园 假如余秋雨来写的话,是不是会叫做《文明的火种》?

      曾经在北图借到过巴金的藏书,很意外。虽然书上很干净,但扉页的藏书章仍能让人感觉到薪火相传的意味。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很平凡,但无论是和英雄并肩战斗过,还是通过借书卡沾染到一丝大师的气息,都足够让我们的心灵闪闪发光。

      甚至只是读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和下面的小故事,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人类文明的荣耀:

      在一次采访当中,作为数学家的R.Thom(法国人,35岁得的Fields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个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个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Thom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摇曳妩媚,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最喜欢指环王的第一部而非王者归来,就是因为history became legend,legend became myth。就此一句话,故事已经讲完。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想的有点偏了

      我倒是想起来:杨慎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你我又何尝不是那个渔樵呢?“怆然而涕下”倒是不必。

    • 家园 是不花藏,孰可花藏?

      历史是什么呢?我们原来经常无意地与历史撞车。

      被摸了头几十年之后,这位老店员才知道了这个答案。

      答案是 –

      鲁迅。

      真的,历史,离我们很远吗?

    • 家园 非常喜欢这篇

      有感触, 回帖却很难

    • 家园 很悠远的感觉

      有时,在图书馆中,会不自觉地走到旧文献那里,随手抽出一两本来翻翻,比如,一些十九世纪的科学论文:从内容上看,作为一篇科学论文,实在已没有任何可参考的价值;上面的名字,也是闻所未闻。但我知道,那每一个名字,都含着无数的思考和汗水。不同与哲人的思想,后辈对人生的体验,总要从零开始;而科学,无论前人如何伟大,也总会被后来者轻轻超过。这其实是我对科学,对科学工作者的另一种缅怀:有时,随手抽出一本古旧的科学文献来,让自己的些许体温去微微地温暖那些美丽的思想。

      其实,遗忘实在是比记忆更强大而美好的词语,因为,我们因前行而遗忘。

      • 家园 这个有同感

        特别是书架上一排看过去,一部期刊从最左边破旧的十九世纪到最右边崭新的2008年,特别有感触,忍不住就抽出最左边的那一本翻看历史留下的痕迹,说不定还有不知那个年代的借阅者留下的记号。

        不过现在科技期刊都在线了,这些旧书也都进了储藏室,估计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销毁,这种感觉恐怕再也不会有了。

    • 家园 呵呵,历史有时就在胡同里~~

      小时候非常顽劣,假期回天津奶奶家里,住在那一片小胡同,大杂院里。整天在胡同里乱蹿,一次不小心突然蹿到一个门脸颇为宽阔的院子门口,抬头看见上面写着“吕祖庙”三个字。从门口向里面看,院子里面摆着一排大刀、红缨枪之类的东西,要进去得花5元的门票钱

      回家后问过大人才知,那是闹义和团的时候,义和团在天津的总部~~转天,进去看了~~实在想不到这小小的胡同里居然有这般天地。

      可惜,现在胡同早已没了,也不知这吕祖庙是否还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