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孔明用人(一)蜀相的荆益用人之际 -- 凌云雕龙

共:💬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孔明用人(一)蜀相的荆益用人之际

     

      夸张蜀汉的荆益冲突,不必对人才的任用与铨叙带有政治眼光。

     

      谈孔明治蜀用人之前,先论刘备收川用人。

     

      刘备相对于益州,确实是外来政权,而从出身与所在,本土与外来之际鲜明,无可厚非。但若要进一步推演出避免派系的冲突与妥协,安排平衡而考虑关系,则有失局限。一般的眼光固然寻常,但致人而不致于人,才能不落俗套而能鹤立鸡群,这就是用人指挥势力与被势力所左右的不同。

     

      若从刘备采用杀人放火的手段,驱逐原有的统治者刘璋,才得以入主益州,因此就认定刘备为外来政权,而刘璋为本土政权的话,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狼狈为奸。因刘璋原为刘焉之子,刘焉的籍贯本为荆州江夏郡竟陵人,算起来刘璋也不是什么益州人,而是出身荆州人。因此刘焉及刘璋也可算是外来政权,就益州人民而言,刘璋只不过比刘备早来几年,刘璋与刘备都是外来政权。

     

      没有人规定益州必须由本土与外来共享政权,因此刘备或刘璋统治益州的组织,或多或少带有外来与本土的融合,这是必然的现象,但非内部发生斗争而有派系之分。刘璋时的派系林立,以致于政治纷乱,刘备不必依样划葫芦,也必然分门别派,这种情况轮到孔明执政后,更不一定要接受宿命而无法扭转。

     

      分析孔明的用人,引自谭良啸教授的统计,孔明任内所用六十三人中,从地域来分:分别为荆州二十八人、益州二十九人、兖州三人、豫州一人及雍州二人;从所属领导来分:原为刘璋旧部有十一人、属于刘备左右有二十四人、来自曹魏降将二人及孔明新任晋用有二十八人。归纳以上而言,前者的益州人比例,占百分之四十六,后者则占百分之十七,怎么看都不是益州的本土派占绝大多数。

     

      而且蜀汉也不只荆州、益州及东土三派,起码漏掉姜维、王平及夏侯霸等曹魏降将,总不能为了迎合凑数蜀汉三派而忘却降将三人的存在吧?难道又多了无党无派这一派?

     

      再驳斥孔明以荆州派窃国的不实,首先是孔明来自徐州琅邪郡,不是荆州,依照过去传统以籍贯为出身地的认定,要说孔明也要说是徐州派;其次是孔明没有从荆州带来知名闻达的党羽,刘表还有八俊之称,曹操也联合夏侯一族,但认真思量与孔明齐名的人,恐怕只剩庞统,但庞统早死在先,因此所谓的孔明的荆州派,除了孔明一人外,还有谁与孔明结党成派呢?最后是益州当权者为刘备及刘禅,不管怎样猜忌孔明的窃国,终其孔明一生,只要不曾发生篡位夺权,孔明就是不曾窃国。有实力或有想法是一回事,实际上事件有没有发生才是功过所在。

     

      太在意来自荆州与来自益州之分的话,上位者会反被下属者牵制而有所期望,甚至于联合众力以动撼威望,晋室东渡,就是深受被士族豪门的把持。因此如果孔明为了尊重荆州人与益州人的利益分赃,或是考虑势力的平衡的话,在用人任官之际,变成要思考在此职位多用一个荆州人,在另个职位就要多用一个益州人;或文官用太多荆州人的话,武官就要多用点益州人等。这样子的任用与铨叙,不知是孔明在治理派系,还是派系在影响孔明?因为是孔明用人,而不是孔明被人所利用,所以重要的是孔明的想法,而非派系的意见。

     

      为了发挥治理长才,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照自己的意思,而不依循杂音的看法。严格的说,蜀汉并没有所谓内部斗争或派系问题,东吴才被外来政权与地方门阀所困扰,所以一直被迫局限角隅,无力北伐或西征。但若真要以派系来论的话,整个蜀汉帝国,包括益州、巴州及汉中,人才的分类,只有孔明派与非孔明派。听命孔明的指挥,就是任用升官,不服从孔明的调度,就是罢免下放。所以蜀汉没有派系斗争的争权夺利,只有听命中央统治与叛变不从,这就是摆脱派系而控制派系的高招,孔明无视于派系的存在。

     

      事实很简单,与其孔明听从派系的平衡,不如让派系来接受孔明摆布。

     

      而派系之分对蜀汉也没多大意义,人才不因来自何方而具智愚高下之别,所以上位者也没必要因此而区分富贵贫贱。比方说荆州派不尽然高官显要,益州派也非全归布衣走卒,中原嫡系也早死殆尽。

     

      再细数功劳的话,法正、孟达、张嶷及黄权表现不错,但是时间不长;关羽、张飞、赵云、麋竺等人虽贡献极大,可惜早逝;蒋琬、费??、魏延及马谡等人,在对内及对外则产生很大的作用,但仍未尽理想。但是这些都是所谓荆州派的成就,反而最亲近的嫡系东土派与本土的益州派表现不如外来的荆州派。

     

      还好孔明没有按三派比例均分权力,还好益州没因派系而分赃势力,权力均衡虽为势力的安稳要素,但是孔明儒法相济之下,晋用贤能,罢黜卑劣,取决的标准是能力,而不因为派系。孔明发挥个人魅力而压制外来与内在的派系问题,比起东吴士家大族屡屡受挫于孙权,连陆逊都被孙权派人骂死,江东门阀政治所出现的妥协与冲突,从未出现于孔明用人。

     

      最后,孔明死后,没有留下尾大难掉的余党,刘禅并不需要额外再发动政变来清除乱党,相反的,继续延用孔明留下的安排。孔明在生前独掌大权,巨细糜遗,连罚二十以上的小事都得插手,但是孔明死后却没有任何人单独享得专权。而孔明诸子也未继承相位,孔明若有私心,也太不会营党结私。

     

      就像曹操虽生前未篡位,但是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让曹丕不必费心就能称帝。满口为真,结果变挂为假,其真为假。若不管一个人的内心是真还是假,假了一辈子,纵然是假也亦真,反过来说,真心一辈子,至死不渝,其真不假。以结果而论成败,以事实来谈当初,蜀汉没有党争,也未有窃国篡位。

     

      孔明生前,未使国破家亡;孔明死后,蜀汉也未立刻终结。所谓的会影响祚命之派系斗争或内部矛盾,并不发生于孔明身上。

     

      蜀汉政治相当稳定,没有曹魏的淮南三叛或司马夺权,未曾发生江东屡屡政变及权臣互斗,这归功于蜀汉用人清明,杜绝内部矛盾与派系斗争。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