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倘佯在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巡游意大利 (1/6) -- 顾剑

共:💬35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倘佯在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巡游意大利 (1/6)

    意大利有欧洲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遗迹,所以我第一次去意大利的行程安排,以城市为主,没有到科莫湖Lake Como,Amalfi Coast,这样以自然风景著称的景区。这篇游记,包括我所到的,罗马以北的意大利诸城市,路线是米兰——维罗纳Verona——威尼斯——拉文那Ravenna——波伦纳Bologna——比萨——佛罗伦萨。其中拉文那Ravenna不在一般旅行者的线路上,只有真正的罗马史发烧友,才会特为绕道去访问。

    罗马和那不勒斯——庞贝城,我将单独写“两脚书橱游罗马”,不包括在本篇当中。

    1. 米兰

    米兰是时尚之都,也是意大利的经济首都。就古迹和景点而言,大约安排一个整天足够。一般来说,意大利南方的物价和经济发展程度都比北方低,米兰据说是意大利最贵的城市,可是跟法国比,我觉得还是便宜很多。

    米兰有几个火车站,主要的是一个Cadorna车站和一个中央火车站威尼斯站Venezia,都有地铁,交通很方便。在地铁站的自动售票机上可以买3欧元的24小时公交通票或者1欧元的75分钟公交票,机器有英语界面。我这次是飞到米兰,米兰机场每半小时有通勤火车去Cardona火车站,40分钟车程,11欧元;也可以坐每1刻钟一趟的巴士去主火车站,车程50分钟5欧元,司机售票。机场到市内的交通不可以用市内公交票。

    任何人来米兰,都会去米兰大教堂Duomo。它不是普通石头的建筑,而是用大理石建成的。夏天很热的时候来这里得注意,意大利很多教堂都有dress code,穿短裙短裤和露出肩膀的衣服,不许入内。这个规矩,各处执行的严格程度不一样,据说威尼斯的圣马克教堂很严格。我去意大利的时候,是暮春5月,还要穿长袖长裤,所以没见到别人有这方面的麻烦。

    Duomo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建筑艺术,以哥特式Gothic为主,特点是纵向线条,尖顶尖塔,彩色玻璃花窗。内部装饰比较简单。哥特式从法国发源,几百年的时间风靡整个欧洲。所以法国有最多最纯粹的哥特式教堂,早期代表作象巴黎圣母院,卢昂大教堂(Rouen,就是莫奈总喜欢画的那个)。而意大利不同: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本土,后来又深受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的建筑风格影响,所以教堂最多的是比哥特更早的罗曼式Romanesque,比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教堂,比萨教堂。以后说到比萨斜塔的时候,我再来说罗曼式建筑。

    即便后来哥特式风靡整个欧洲的时候,意大利也是半心半意的,比如本土的威尼斯式建筑,混合了哥特式和东方的拜占庭式,自成一家。所以意大利本土,很少能看到象法国德国那么纯粹的哥特式杰作。这个米兰大教堂,也算是欧洲最大的教堂之一了,按体积排名第6:第一梵蒂冈的圣彼得,第二西班牙塞维利教堂,第三科隆大教堂,第四法国亚眠,第五英国约克,第六米兰教堂,第七意大利波伦纳圣彼得教堂,第八伦敦的圣保罗(我这个排名只排欧洲古代建造的教堂,那些20世纪以后落成的不算)。很多旅游书和游记上介绍说“米兰教堂是哥特式的杰作”,而且它最初的建筑师也确实是从法国聘请来的。其实它属于哥特晚期的变种,“哥特火焰式”,装饰繁复而华丽,已经糅合了一些东方的风格,真正纯粹的哥特式是简洁有力的。

    反正只要记住,意大利极少真正的哥特式就对了。我倒是更喜欢看那些繁复华丽,花里胡哨的建筑呢。看看这个塔:米兰大教堂号称52座尖塔,代表一年52个星期。简直是尖塔的盛宴,华丽已极。所以叫“哥特火焰式”。主塔顶上的圣母雕塑,已经是巴罗克式的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这么多尖塔也有问题:头重脚轻。米兰大教堂能容纳4万人做礼拜,正好可以装下始建之时全城的人口。这么大的体积,再加建这么多尖塔,地基和周围地面都承受不住,结果地基下陷,还在建造的时候,教堂就斜了。从第一代米兰公爵开始造教堂,那是14世纪后半期,历代建筑师里还包括伟大的达芬奇(他不是主建筑师,只是客串过),大家一直在试图加固教堂,解决下陷倾斜的问题,所以一直断断续续造到1805年,才算最后完工。

    这教堂还有个少为人知的秘密:它收藏了一枚圣钉子,就是耶稣基督上十字架的时候用的钉子,每年只在9月份的几天会拿出来展示。我很好奇:要是把米兰的圣钉子和维也纳霍夫堡皇宫里面的那片真十字架上的钉子洞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match,那该多好玩啊?

    教堂免费开放,教堂的隔壁,就是著名的维克托·艾曼纽尔购物中心Victor Emmenuel,以19世纪统一意大利的国王名字命名,是世界上最早的Mall。米兰和巴黎并列世界时尚之都,意大利奢侈品牌的购物天堂,就算我不买东西,至少总要慕名来这里看看,算是给米兰城一个面子吧。一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购物中心中央十字路口的地面上,有一只马赛克画的公牛。看看可怜的公牛,隐私部位怎么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个传说:据说一只脚踩着这只牛的重点部位绕圈,可以获得超人的性能力,你这辈子的“性福”就有保障啦。所以年深日久,公牛的下面就被磨损成这个样子。不过,你得知道怎么做:我听说是左脚脚跟踩住,顺时针转三圈。

    看看,这个美眉在干什么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艾曼纽尔购物中心的后门出来,正好就是斯卡拉剧院门口Scalla。斯卡拉剧院是音乐圣地,欧洲最著名的歌剧殿堂,其地位丝毫不逊于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和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当年,威尔第Verdi和托斯卡尼尼Toscanini,都是在这里成名。如果有机缘能在这里看一场歌剧,也是人生里的一个经历。

    斯卡拉歌剧院可以提前订票,网址是www.teatroallascala.org/en/index.html。不过象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一样,这里也有当天买低价票的方法:无论多么客满,歌剧院每天都会保留至少140张最后排的当天演出的票,12欧元,演出前两小时在歌剧院侧门的票房发售。我就是看完大教堂以后,穿过购物中心,下午5点半来斯卡拉门口排队,6点买到了当晚歌剧票:当你面对歌剧院正门的时候,歌剧院左后方侧门,在via Filodramatici小巷里,写着Biglietteria Scale牌子的地方就是。

    这是斯卡拉歌剧院内部。当然,我是坐在最上排,几乎是“挂”在屋顶上的。不过这里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不同:起码你有座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天我看的歌剧,指挥是大师劳林-马泽尔,纽约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但是剧目不巧,是未来主义的“1984”,我原本想在这里看意大利的古典歌剧,但是赶上了英语的现代歌剧。我的艺术审美观比较保守,很难欣赏这种政治寓言式的现代戏,所以看了半场就出门了。

    意大利的咖啡文化誉满全球,来意大利自然不能不泡咖啡馆。20多年前,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还是个小伙子,有一天去意大利的维罗纳出差,坐在咖啡馆里,突然获得商业灵感:要把意大利先进的咖啡文化带到美国,和美国的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结合起来,“走一条有美国特色的咖啡道路”。

    于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咖啡帝国,诞生了。

    Eureka!

    米兰最著名的咖啡馆,是Bar Zucca,把两个词连起来念,就是“火箭炮”。它的位置好得不能再好:正在艾曼纽尔购物中心的入口第一家,坐在咖啡座里,面对着米兰大教堂。据说,当年音乐大师威尔第,帕斯卡尼尼,在斯拉卡剧院的演出之后,都喜欢走到这里来喝一杯,吃些点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最有名的是一种叫作Zucca的咖啡。我要的咖啡和点心,总共不过11.2 欧元,在意大利算是贵的,但是跟巴黎的著名咖啡馆比,已经很便宜了。比上海新天地,也贵不到哪里去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教堂-购物中心-斯卡拉剧院这个区域,向北一站地铁到拿破仑山站Montenapoleone,这个四边形地区是米兰最好的购物区,集中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奢侈品牌,比如这条街上2号是路易威登,5号和7号都是Gucci,6号8号是Prada,11号Versace,Saint Andrea路9号Armani,21号Prada,Via Della Spiga路上这些名牌店更多,1号又是Prada,6号和15号两处Bulgari,等等。对于想淘低价的名牌货的人来说,Montenapoleone路26号的DMagazine Outlet,是个不错的地方,各大奢侈品牌的服装和装饰品,在这里都有一半以上的折扣。

    其实我只是在这个区域走了走,window shopping,一样东西也没有买。我自己对名牌根本不是很懂,也不追捧,只是既到米兰,总要看一眼这些东西,就算亲眼证实一下旅游书里讲的,写在游记里方便那些喜欢购物的朋友也好。

    我自己在米兰最感兴趣想看的,是达芬奇的“最后晚餐”真迹。它在Cardona火车站附近Santa Maria delle Grazie教堂。这是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但是式样并不典型:内部开始的时候是哥特式的,可是外部加入了大量文艺复兴的元素,从外面看起来,更象文艺复兴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后的晚餐”就是这个教堂里的壁画。为了保护真迹,教堂每15分钟放25个人进去。所以这里一定要事先预订,而且提前至少1个半月。网上预订的网址是www.cenacolovinciano.org ,电话预订是 0039 02 8942 1146,电话和网上都有英语,据说有时候会出现网上显示没有位置,而电话预订仍然有,所以电话比网上好。如果实在没有,可以考虑参加当地一些旅行社的一日游,有的旅行团能进去看这幅画。

    我去的那两天,可能正好赶上意大利的假期,提前两个月去订位置,居然那两天全满。后来我到米兰还去了那个教堂,想碰碰运气,有没有订了以后临时没来的空缺位置,结果没有。所以我这次也没有看到。

    米兰还有一处城堡,也在Cardona车站附近,里面有好几个博物馆,周一关闭,平时周五下午免费开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兰城堡里有米开朗琪罗最后的作品,一尊刚刚显现轮廓,没来得及完成的哀悼基督,原是准备用于他自己的陵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未完待续)

    元宝推荐: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倘佯在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巡游意大利(6/6)

      1.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的名字,永远和文艺复兴联系在一起。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此,早期文艺复兴的几位大师都来自佛罗伦萨,包括三大师首席的米开朗琪罗,早期创作也都在这里,后来才转到罗马。徐志摩把这个城市译为“翡冷翠”,我曾经听朋友说过,觉得这个译名过于做作。其实,那是因为你用英语发音,近似“弗劳任斯“,当然不可能贴切,可是用意大利语念出来,你就明白了。 本人认为,“翡冷翠”和“枫丹白露”,实为二十世纪两大绝译。

      佛罗伦萨城市不大,多数旅馆都在火车站前,而主火车站和各个主要景点,全在步行范围之内。——只除了阿诺河Arno对岸高地上的米开朗琪罗广场。可是米开朗琪罗广场不能不去,那里是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城市河流最好的所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座Vecchio桥也很著名,红黄的色彩鲜艳,不过坦白地说,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上面店铺太多,一层叠着一层,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大概意大利人都喜欢在桥上开店做生意,威尼斯的Rialto桥也是一样,可是古代建桥技术不一定过关,万一桥上建筑太重,把桥压塌了怎么办呢?象这座桥,我走过的时候以为就是一条普通的街道,一点也没意识到过河,还以为仍旧在桥边的市场呢,等过了一会才发现:咦,我怎么在河这一边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罗伦萨在旅游旺季的游客太多,而博物馆的空间有限,所以大多数博物馆都可以事先预订。淡季一般情况下可以当天去。只有最著名的美术学院Accademia和乌菲齐Uffizi美术馆,排队太长,还是事先预定一下,省时省力得多。订位电话是055 294 883,有很好的英语服务,而且可以订美术学院,乌菲齐,巴盖罗 Bargello,美第奇小教堂各处,不需要订票费,电话里只给你一个6位号码和指定参观时间,你到时候去团体取票处凭号码买票就行了。我个人觉得只有美术学院和乌菲齐的队排得特别长,所以值得预定,其它各处,起码在5月份的时候还不用排队。

      佛罗伦萨最好的文艺复兴博物馆是乌菲齐Uffizi,不过人最多的绝对是美术学院Accademia。大家都为了去看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原作。市内广场上的,是复制品。各个博物馆内部都不让拍照,我偷拍了,但是比较模糊,就引用网上的图片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Accademia 除了有大卫,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几尊“囚徒”,为教皇Jullius墓所作,但是这几个雕塑都没有完成,不如卢浮宫收藏的米开朗琪罗“垂死的奴隶”和“反抗的奴隶”。

      另外一个非常focus的艺术博物馆是美第奇小教堂。米开朗琪罗青少年时代在美第奇家庭度过,和这个佛罗伦萨的世家有深厚的个人感情,可是后来佛罗伦萨人民起义反抗美第奇家族独裁统治的时候,政治上他又同情平民派,所以非常矛盾。美第奇小教堂的一个房间是完全由米开朗琪罗设计的,虽然没有完成,但是已经足以在艺术史上流芳百世了:它正中间的伟大洛伦佐Lorenzo the Magnificent墓没有完成,两侧的朱利亚诺像Giuliano和洛伦佐二世像,以及雕像座下的昼夜晨昏四尊雕塑,是美术史上不朽名作。

      这里面照例不许拍照,不过我发现,管理员一般是坐在面对门口的椅子上,监视房间里的大多数人,如果我站在伟大洛伦佐的空旷的墓室正面,正好在管理员视线的死角,可以拍到两侧的昼夜晨昏,而不被发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个人其实不太愿意预定参观时间,因为不自由,定了一个时间之后,一整天都要围绕这个时间来安排,可是乌菲齐门口排的队实在太长,我第一天去看了一下,望而生畏,只好在第二天预定的时间再去。好在乌菲齐内部不象卢浮宫那样四通八达回旋曲折,只有一条参观路线,沿着路线就能把U字形回廊的各个展室一个不漏的参观下来。

      这是乌切罗Uccello的圣罗马诺之战San Romano,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刚开始探索透视法则,你看近大远小已经很明显了,可是远处那只跳跃树篱的野兔,你想想该是多大的怪物啊?我注意到这幅画,是因为在伦敦的国家画廊里,也有同名的一幅,这套画总共三幅,这里,伦敦国家画廊,巴黎卢浮宫各藏一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乌菲齐的镇馆之宝,波提切利Botticelli“维纳斯的诞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这幅画,可能大家都知道它画的是维纳斯从海洋的泡沫中中诞生,可是这背后还有故事,还有名堂:按照希腊神话,主神宙斯从他父亲Cronus手中夺权,历经了Taitan之战和巨人之战,两场大战的考验。而Cronus呢?当初又是从他自己的父亲,Uranus手中夺权。(希腊文里面,Uranus的词根是宇宙,而Cronus的词根是时间)。Uranus一直把他所有的孩子都禁锢在大地的深渊当中,于是,心怀怨恨的Uranus的妻子Ge,和Uranus最小的儿子Cronus合谋,趁Uranus上床的时候,把Uranus阉割掉了,这就是Cronus登上最高宝座的过程。而Uranus阉割下来的那个重要器官,被Cronus仍进大海,在海中漂流到塞浦路斯岛,最后化作一片泡沫,从这片泡沫里,诞生了美神阿弗洛蒂特,就是罗马所称的维纳斯女神。

      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大多数都是宙斯的儿子女儿,象雅典娜,阿波罗,阿特弥斯等等,可是爱神维纳斯,如果从辈分上说,算是Uranus的女儿,那就是宙斯的姑姑呢,哈哈。

      在这幅“维纳斯的诞生”里面,维纳斯左边的是一男一女两位风神,把维纳斯吹到塞浦路斯岛上,而岸上拿着饰物等待的,是Hour女神,天堂的看门人。

      达芬奇的“受胎告知”,他的第一幅画作,天使长加百列告诉圣母玛丽亚将要清静受胎的消息。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这三大师的时代,已经是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这幅画上的透视法已经非常成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古希腊的作品,罗马复制品,美第奇家族收藏的维纳斯雕像,叫做“美第奇的维纳斯”。乌菲齐美术馆这里,在那个时代就是美第奇家族展示私人收藏的古代雕像的博物馆,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绘画和雕刻艺术达不到古代的水平,尤其是对人体解剖的知识不够,所以人们都来欣赏和崇拜这些古代的杰作。多纳太罗,米开朗琪罗这些雕塑大师,就通过观摩这些古代雕像,最终达到超越古典艺术的境界。

      [img]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63/2722909562_e745401cff_o.gif

      米开朗琪罗一辈子就画过三幅油画,这幅“圣母子”是其中之一。米开朗琪罗是雕塑家不是画家,他画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那是迫于无奈,教皇交代的任务,而且那是壁画。这是他唯一留存的三幅油画之一,其他两幅在伦敦的国家画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处文艺复兴的艺术殿堂,是附近的巴盖罗博物馆Bargello,它以雕塑为主。注意,这里每天开放到下午1点半,下午关门。

      巴盖罗原来是佛罗伦萨的警察总部,现在改成博物馆,它的镇馆之宝在二楼上,多纳太罗Donatello的大卫像,可以跟米开朗琪罗的大卫比较一下。多纳太罗Donatello的大卫更加纤细清秀,几乎是女性的成分多于男性。多纳太罗是文艺复兴的第一位雕塑大师,早于米开朗琪罗。他是圣母百花教堂青铜大门浮雕“天堂之门”作者吉贝尔蒂Ghiberti的弟子和学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Pollaiuolo的赫克里斯杀死安泰Hercules and Ataeus。赫克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大力神,安泰是大地母亲该亚之子,只要双足站在地上,就有无穷的力量——拿武术的话解释,大概是安泰的站桩功练得很好,下盘很稳吧。赫克里斯就把安泰抱离大地,生生地箍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楼有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尽管这些作品和他的“大卫”,“昼夜晨昏”,“哀悼基督”,“摩西像”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毕竟这是米开朗琪罗。

      布鲁图斯像Brutu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觉得这个雕塑很眼熟吧?这是Giambologna的墨丘利像Mercury,是希腊神话里的神使,所以脚上长了翅膀。这个雕塑轻盈而充满动感。觉得眼熟,是因为华盛顿国家画廊西厢主馆,入口的门厅里,就是这尊雕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文艺复兴开始的地方:圣母百花教堂。外面完全由各种彩色大理石覆盖,在夕阳下显得特别美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圣母百花教堂的红色穹顶,是佛罗伦萨的标志,也是文艺复兴时代最著名的建筑杰作。其实古罗马时代已经可以把圆顶做得很大,最著名的大跨度圆顶,象罗马的万神殿,君士坦丁堡的索非亚大教堂。后来这个技术失传了,君士坦丁堡索非亚大教堂之后一千年,天下没有人能做这么大跨度这么沉重的圆顶而不垮塌。直到文艺复兴,布鲁内莱斯提Brunelleschi才设计出这个红色的圆顶,象征着今人的艺术和技术水平,终于开始赶上并超过古典时代。

      钟塔是由乔托设计的,所以叫乔托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大教堂穹顶内部的天顶画“天堂”。作者是Vasari和Zuccari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之所以说圣母百花教堂是文艺复兴开始的地方,是因为四个人:乔托的钟塔,吉贝尔蒂Ghiberti的天堂之门浮雕,和布鲁内莱斯提Brunelleschi的大穹顶。而多纳太罗又是吉贝尔蒂的学徒和助手。其中,乔托应该说比文艺复兴正式开始要早。其他三位大师的杰作,宣告文艺复兴正式开始。

      这是教堂门前圆形洗礼堂大门上,青铜镀金的浮雕,总共10幅。当年浮雕大门投标竞赛,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提是前两名,前者击败了后者,布鲁内莱斯提转而主持教堂大圆顶的建筑工程去了。后来的米开朗琪罗看到这十幅精美的浮雕,惊叹说“这简直已经配做天堂的大门”,于是后世就称它为天堂之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你看浮雕上的建筑物,已经运用了透视原理。吉贝尔蒂借鉴了学生多纳太罗的技法,在浮雕当中运用透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么漂亮崭新的浮雕,当然是复制品。真品在大教堂背后街对过的教堂博物馆里面。这个博物馆也值得去看,天堂之门浮雕的真迹,保存在玻璃匣里,充满惰性气体。多年日晒雨淋,真品的镀金层和底下青铜层之间发生氧化和霉变,所以发黑了,而且很难修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博物馆里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哀悼基督”,这幅作品不如他在梵蒂冈大教堂里的同名作品那么出名,可是这里有个故事:米开朗琪罗是属于慢工出细活儿的主,他的作品不能催,有一次他被人催问这个雕塑什么时候能完工,大怒之下,抓起凿子就开始砸毁这件作品。所以今天,你看基督的左臂和腿上还有斧凿破坏的痕迹,那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干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处重要的教堂,是圣十字教堂Santa Croce。它很象圣母百花教堂,也用彩色大理石装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教堂里米开朗琪罗的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伽利略的墓,他手里拿着望远镜。我拍得比较模糊,因为光线太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意大利政治家和哲学家马基雅维利的墓。知道他的“君主论”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罗伦萨整个城市都弥漫着艺术的气息,这是乌菲齐美术馆门前的广场Plazza Della Signoria,广场上展示着大卫,波塞冬等杰作的复制品。在广场一侧的高台上是Loggia画廊,露天陈列不少雕塑,从古罗马到近代都有。

      19世纪新古典时期的“阿基里斯抢劫Polyxena”,源出特洛伊战争的典故,希腊英雄阿基里斯强抢特洛伊公主Polyxen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文艺复兴时期的“强奸萨宾女人”,出自罗马建城不久,抢劫萨宾城女人的典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力神赫克里斯杀人头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佛罗伦萨还有不少景点和博物馆,我花了三天时间,也只不过看了最重要的几处。佛罗伦萨宣告文艺复兴的开始,自米开朗琪罗始,文艺复兴的鼎盛期,中心转向罗马,到拉斐尔去世,鼎盛期结束。我的下一站就是罗马。“永恒之城”有太多的内容要写,无法包括在同一篇游记里面。我将单独再写一篇“两脚书橱游罗马”。

      (全文结束)

      元宝推荐:希宝,
    • 家园 【原创】倘佯在历史与艺术的殿堂——巡游意大利(5/6)

      6。 比萨: 东倒西歪的奇迹广场

      从佛罗伦萨去比萨的火车大约不到一个小时的样子,当天往返时间绰绰有余,但是比萨斜塔不是随便能上的,整个九十年代清洗和加固工程关键的时候,根本不让登塔。2001年底开始又可以登塔了,他们每半小时放大约30人上塔,必须预约。你可以早晨到了那里以后预约一个当天的时间,可是旅游旺季,谁敢保证能约上当天的时间?专程跑一趟比萨,就为上斜塔,所以我宁可花2欧元手续费,在网上提前订好登塔的时间。网址是 www.opapisa.it

      比萨以斜塔著名,其实斜塔也就是比萨大教堂的钟塔。比萨大教堂是比较典型的罗曼式建筑,比哥特式要早。整个大教堂的主体,钟塔,洗礼堂,和一系列博物馆,构成“奇迹广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罗曼式Romanesque的特点是圆拱,柱子修饰,洗礼堂钟楼和教堂主建筑分开。你看佛罗伦萨圣母百花教堂和比萨教堂的圆形洗礼堂,都在教堂门前,钟楼也跟教堂分开,那就是罗曼式了。(罗曼式英文是Romanesque,不过我不愿意就此翻译成罗马式,因为罗曼式建筑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早期中世纪建筑的样式,不是罗马帝国的样式,怕引起误会。其实在法国和西欧,罗曼式有时也叫加罗林式,得名于查理曼大帝的加罗林皇朝,在英国也叫诺曼式,得名于1066年诺曼人的征服)。

      洗礼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人都知道,斜塔本身是因为一个建筑错误而成了奇迹的,其实,地基土质松软肯定是一整片地方,不可能只影响一个塔。实际上,据当地人说,整个奇迹广场的各个建筑,教堂,洗礼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倾斜的问题——真是个东倒西歪的奇迹广场啊。

      塔最斜,因为它最高,才能被看出来。其实,1173年这塔刚开始建造不久,造到第四层上,大家就看出塔的倾斜来了。于是这工程一停就是100年。100年以后,来了个不信邪的工程师,又造了3层,这回向倾斜的反方向造得歪一点,试图用上三层的重力,平衡倾斜。——又不成功,于是又停了一百年。最后,顶上的钟楼被盖好,也向塔身倾斜的反方向歪斜。所以,比萨斜塔不仅倾斜,而且你仔细观察,第4,5层之间,和塔身与顶楼之间,还是歪的。

      塔的持续倾斜不可阻挡,每年多斜几个毫米,历代工程师都想矫正它,起码阻止它继续倾斜,有的努力有效果,有的适得其反。19世纪不知道谁出的馊主意,抽取塔基底下的地下水,想让土地更坚实,结果塔斜得更厉害了。1990年开始,斜塔关闭11年,用钢缆拉住塔身,还往地基下面灌铅加固,再在倾斜的背面地下取土,让整个塔身向反方向沉下去。据说现在塔身稳定了,至少能稳定2,3百年。

      我可不确信,谁知道斜塔的形势将来哪一天会不会继续恶化下去?900多年了,也许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它还不会坍塌,可是谁能保证过几年不会再次大修呢?我觉得,还是趁现在能看,赶紧登上去看看,了却一桩心事吧。否则万一将来又禁止登塔了,岂不后悔?

      在我眼中,斜塔还有一处有意思的地方:各层楼都没有造栏杆,只有柱廊。4层楼和顶层游客可以出来的地方,铁栏杆是现代加建的。古代造塔的时候根本没有栏杆。要知道,这可是斜塔,而且大理石的地板,如果再下雨,滑得根本站不住。看来,古代的建筑设计,真的对人的生命安全不怎么重视,不那么“人性化”呢。

      从比萨斜塔上俯瞰整个奇迹广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斜塔上看比萨全城,远山和田野河流尽收眼底,比萨古城红色的屋顶,映衬着湛蓝的天空,和远处青黛色的亚平宁山脉,视野开阔。

      远山高大,风雨飘香,令人心旷神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未完待续)

    • 家园 收藏了。

      将来去意大利旅游看球,看帅哥的时候在仔细读。

      • 家园 原来是女球迷,失敬失敬

        我什么时候能看懂足球就好了,现在对足球的理解就是:22个人体踢了两小时球结果一个也没进,浪费时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