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3)接着说邓公 -- 史文恭

共:💬246 🌺887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很遗憾,这些说的都不是针对农业的

                      农业的生产特性,就决定了其生产更适合家庭为单位的组织和实施。即使是美国的大农场,也是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的。

                      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是在支持农业生产的技术和服务体系上,而不是农业生产本身。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集体化就能让集约化搞好的实例,至少,反面的例子更多,积极的例子更少。

                      • 家园 很遗憾,美国农业就是一种集约农业生产,而不是仅仅指服务业

                        不要将集约化等同于劳动力集约。

                        集约化中,更多是生产对象和生产资料的集约。

                        中国集体化带来了二次种子革命,美国集约化带来了机械和化肥,苏联集约化是机械。

                        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的第一次种子革命的成果,同西方号称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美国化肥和机械生产的成果相当。

                        而70年代后,中国的第二次杂交种子革命,独自领导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

                        当今农业生产的提高,要看基因工程下的第三次种子革命。

                        单干能带来化肥革命,还是任何一次种子革命?

                        • 家园 美国的农业确实是集约化的

                          那是建立在人少地多钱多,单位面积的资本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中国正好和美国完全相反,能大量投入的只有劳动。而集体化正好恶化了劳动的投入,和集约化背道而驰。

                          集体化带来了两次种子革命——根本就没有关系的事情。第一,良种不是集体化的农村,而是专业机构培育的;第二,良种的推广也不是靠集体化,个体经营的农民同样会使用。

                          • 家园 杂交稻在越南和菲律宾的遭遇作了充分说明

                            在越南,杂交稻迅速扩大种植面积,短短几年将越南由粮食纯进口国,变成粮食纯出口国,就在于越南原来就存在的集体基础。

                            在菲律宾,是引进杂交稻最早的东南亚国家,对当地的农业增产作用是显著的,但纵然有阿罗约总统的支持,推广起来仍然困难重重,现在杂交种子公司在菲律宾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原因就是土地私有,没有人愿意为杂交稻承担成本。

                            在东北,东北杂交水稻之王在改革前,只需要为科研操心。改革后他要拿出一半的精力来进行推广。

                            • 家园 外国的事情我没兴趣

                              我只知道在中国,没有集体化,并没有导致良种无法推广,机械化水平无法提高。

                              产品研发以后就需要推广,这有什么奇怪的么?如果科研人员不适于作这个工作,就应该有专门的机构从事。集体化要推广什么就很简单了,比如大饥荒就一下推广到全国。

                              • 家园 个体单干,恰恰导致良种无法推广,而三鹿却得到大面积推广

                                85年后粮食下滑就是这种局面。

                                所以后来重提农业的集约式管理,在农村,农民早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彻底单干的极端了。

                                在单干的状态下,劣种打败良种,假种子祸害农业的情况屡屡上演,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 家园 早就?

                    中国历史上的流民,基本原因是由于自然灾害,租税沉重无法生存而产生的,因为土地兼并而失地造成社会动乱的,近乎于无。以往阶级斗争史观支配下提出的那种农民起义模式,早就被证明是虚构了。

                    我到现在没看到过一篇证明的论文,谁证明的,这是一个震惊中国史学界的大发现那。请列举一下,让我拜读拜读。

                    • 家园 这样的著作早就有了

                      秦晖、金雁的《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1996年1月版。

                      这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结论,无非是戳破了以往的理论肥皂泡一样,史料都是现成的,运用逻辑思维就可以了。

                • 家园 土地兼并的害处实际上是双重的

                  一方面,土地兼并使得自耕农变成佃农和流民,一遇水旱天灾,死中求存的流民就会形成威胁社会稳定的力量。

                  另一方面,土地兼并减少了自耕农,而以丁、户为计算单位的自耕农数量是古代中国政权征税和徭役的基础,因此土地兼并又破坏了政权的财政根基,从而使政权应对社会不稳的力量遭到削弱。

                  明朝政府应对李自成,就是这种双重困境的一个典型。

                  • 家园 古代朝廷应对的方法就是一个强力的中央集权政府

                    打击地方豪强的土地兼并行为。

                    老百姓渴望的清官,不是断案清明的官员,而是能够代表中央政府开仓放粮,打击地方豪强土地兼并的能官。

                    一旦集权政府不够有力,双重矛盾才会压向农民,导致农民起义。

                    • 家园 最大的错误

                      不抑制土地兼并的宋朝,却没有爆发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

                      尽管宋朝的土地兼并极其严重,但是宋朝的几次大规模起义,原因都是官府的横暴——王小波李顺/方腊/钟相杨幺,都是。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起义”,只是理论的虚拟而非历史的事实。

                      • 家园 我来列王小波李顺/方腊/钟相杨么的细节。

                        王小波李顺起义发生在北宋初期。

                        王小波(公元?—994年),男,北宋时青神县人,家傍城西北的茶林坡,与妻弟李顺同为蜀江(注一)土锅村民,以种茶和贩运茶叶为业。

                        起义背景如下:

                        1.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阶级矛盾极为尖锐。宋太宗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

                        2.“本朝王小波、李顺、王均辈啸聚西蜀,盖朝廷初平孟氏,蜀之格藏尽归京师”。

                        豪强过分,土地集中,中央政府不爱,又逢灾年,你不让底层造反怎么办?all or nothing.反正已经活不下去了,干嘛不搏命呢?

                        对了,王小波第一次提出了“均贫富”的纲领。以前造反农民是这么想这么做不这么说,——这下,可开了“过不下去,造反有理”的舆论先河。

                        方腊起义发生于北宋末年。主要活动地点:安徽东部(n年前很有名的小资旅游地安徽歙县)、浙江西部(淳安好地方啊)。方腊是给地主做佣工的。(这跟土地兼并没关涉吗?)他是最底层的赤贫者,毛公“农村调查报告”里“造反”最有动力的那类人。对了,他还是“花石纲”(多谢《水浒》普及这一名词)的受害者。誓师大会是这么痛陈境况的,“独吾民终岁勤动,妻子冻馁,求一日饱食不可得。”——对了,他主张并有所实践的也是“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焉,人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这叫什么?穷哥们知道穷哥们的苦。穷哥们天然接近。

                        钟相杨么起义其背景如下:

                        1.北宋末,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钟相(?~1130),在家乡利用宗教活动组织群众,凡加入他的组织——乡社的农民,共同攒积钱财,实行互助共济。——周围数百里的贫苦农民加入乡社的不计其数。(为啥?跟土地兼并贫富差距过大无关吗?)

                        你看他杀什么人?——这又是一位立志劫富济贫吃大户的。

                        对了,他也反金,想抵御侵略的。“靖康二年(1127)初,钟相组织民兵300人,命长子钟子昂率领北上勤王。这支队伍未与金兵接触,就被刚即位的宋高宗命令遣返。”

                        在钟相看来,这政府的合法性此时已丧失殆尽:外不能争国权,内不能安抚百姓,那——还不如我单干。

                        对了,镇压钟相杨么起义的是岳飞。——这很让一些历史学家头疼。其实很简单,岳飞镇压钟相杨么就跟曾国藩要镇压太平天国一样,外敌当前,“大”、“小”必有所取舍。再值得同情,也是耽误大局。曾国藩作为汉人尚且做出了选择;何况南宋便是汉民族的代表?

                        这可以让我们明白明末的事件。明政府是中央政府,李自成造反,其合理性谁都难以否认。大家恼的是他打不过清兵,可不敢就此说贫民、流民活不下去也不能反抗。至于吴三桂,此刻再顶着忠于大明的旗号,不屑于流民,甚至不惜迎了清兵,——有几个对他有好感的?

                        呵呵,人家康熙特意祭奠明朝皇帝说:啊。你朝亡在李自成手上。我帮你朝报仇了。可不是亡在俺们大清手上的。干嘛特意要这么搞?不就为了一个合法性吗?

                        你仔细看,就知道,史书后面必然是有立场指向的。满清政府面临三千年之变,于他们本是机遇和挑战,搞好这一票,就跟张导搞好开幕式的结果一样——英明神武,鸟生鱼汤。

                        偏偏,囿于格局,不能完成任务,那就不断革命,不断升级,——直到土共这个政党搭出一个基本可行的架子。

                        我在历史上的今天里曾列出盛唐的数据。盛唐是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时代,然而盛唐的结束便和土地兼并有直接的关系。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参考史家对754年天宝十三载的详细记录,全国有9619254户,其中3886540户免税免役,5301440户交税并服役。固然袖手旁观的官宦人家占了54%,不过,中国人向来忍耐力了得,恐也不在话下。且慢,若以人头计,全国 52880488人口,45218480人免税免疫,7662800人交税服役。
                        这意味着,14%的人口在承受整个帝国的运营费用。吃挨不过,大可以到 “不课”人家为奴,从而“不课”皇税的。(自己种地,挨不过苛捐杂税,可见这时政府根子已经坏透了,实质上在鼓励土地兼并。只有把土地交给官僚大户当“佣工”反而划算)此时不失为繁荣昌盛“最好的年代”,然而支撑庞大帝国的钢丝却是何等晃晃悠悠。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

                        ——————————————————————————————

                        以史为鉴……别的不说了。

                        • 家园 楼上的资料很好

                          说明了一个问题:官民矛盾,而不是土地兼并,才是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盖朝廷初平孟氏,蜀之格藏尽归京师”,“方腊是花石纲的受害者”。这些都和土地兼并无关。

                          当然,不是说土地兼并对农民起义没有影响,是有影响的。问题在于,是不是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以宋朝为例,那些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当地的土地分配是不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如果没有重大变化,兼并依然严重,却没有继续爆发起义,那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至少从我看到的史料,都是官府改变了横暴的政策,而不是重新分配了土地。

                          其次,下面也有说明,宋朝的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吸收了失地的农民,这也说明,即使在前工业社会,这个问题也不是无法缓解的。

                          • 家园 圈地运动的羊吃人也是一种吸收失地农民的方式,你认为很好?

                            农民起义的矛头最终指向的是大地主,而不仅仅是官府。

                            替天行道,指的是官府,但不是官府的功能,而是官府不能行使其职能,所以才要替之。

                            杀富济贫,这就直指大地主。

                            农民造反不是不要政府,而是要一个能够替自己压制豪强的政府,打击大地主兼并势头,为自己找条生路。

                            无政府状态也是农民所不愿意的,那样的原始状态,他们不再是鱼肉,而是真正的人肉口粮。

                            下面的人早对宋的情形总结过了。由于宋政府无法压制豪强,只能临时转移剩余劳动力,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