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 本意为探讨,话题如过于敏感,铁手老大就删了吧 -- 张合理

共:💬72 🌺1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 本意为探讨,话题如过于敏感,铁手老大就删了吧

    本人懂事前文化大革命就已结束;家中世代贫农,在文革中自也没有什么可失去;60+的双亲至今也不能容忍对老毛的批评——到此,文化大革命本来对我就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但偏生本人又有两个“老”(1个大我10岁,1个大我7岁)大哥。二哥是一个商人,政治对他如浮云,不表。大哥“年轻”时却是一名“六。四”闯将,对老毛自有其看法,大学毕业、工作经年,对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尤感触良多。

    大家都认为老毛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做错了。但有没有人站在老毛的高度——注意,是高度不是角度——去换位体会一下,你(老毛)认为当时中国走向复兴最大的阻力是什么?——是传统!!!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这当然是荣耀,同时也是包袱。我们说这当中有精华,但在百年积弱后,更多表现出来的是糟粕。

    中共执政之初,就有黄炎培向毛提到兴亡周期论,当时毛的回答相当时髦: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原话)

    说话不难,难在当时民众的内心里民主观念是薄弱的,更多的是对“明君”的渴望。中国自古只有官“放牧”蚁民,“父母”体恤“子民”,“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里为官只为财”-----何来民督官?官逼民反,成功了也只是原来的民变成了官而已。刘青山、张子善一类人物的出现又让老毛感到政权性质正在发生变化——正如同朱元璋集团由“均田地”的农民起义者转变成封建地主集团一样。

    自此老毛开始了对中国千年思维方式的改造。老实说,老毛一开始的方式是温和的,强调教育的。在这里面知识份子和当时的中下级干部首当其冲——三反五反,四清运动 / 社会主义教育,上山下乡甚至反右运动等皆然——“治病救人”也。

    显然,效果是不能令老毛满意的。很快狂风骤雨般的,从上而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注意,是“文化”的革命,革中华文化的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暴力的,破坏性的。他希望中华文化像凤凰一样在革命的烈火中涅磐重生,一洗百年颓废。毛打烂了一个旧世界,但他不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所以文革只是个半成品,否则,它将成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我只能说,毛是理想主义者。我倒觉得像本河大佬“冰冷雨天”一样以文革受害者自居的一群人,应该原谅老毛,毕竟他本意也是好的。

    上述是本人前两天跟大哥就老毛的功过争论的观点。大哥当然没有被说服(小弟100岁也是小毛孩嘛 ),但只要你对文革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作一个串联,就会理解我的想法。

    另外是我对一些事件的理解,不对就一笑而过吧!

    打倒刘少奇:老毛对红卫兵斗争方式的一种示范,刘本人可能作了“黄盖”

    任用江青、张春桥:江、张严格意义来说不能算是官,体现了毛不认为官能反官(官官相护嘛)的想法

    生活艰辛。物质匮乏:建国前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牺牲农村,重点发展城市重工业,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

    --------

    累了,谢谢!让板砖来得更猛烈些吧!

    • 家园 DEL

      谁在那儿挖坟呐?

    • 家园 王力说到那文革一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文革前好几年,风风雨雨的事情多的很,毛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 家园 两面

      文革既有理想的一面,又有现实的一面

      但是理想的一面没有变为现实,而现实的一面却过于“现实”了

    • 家园 契诃夫的一个故事,送给楼主

      一个朋友一天愁眉苦脸的对契诃夫说,“安东·巴甫洛维奇,怎么办?我整天沉思,都快要疯掉了。”契诃夫的回答是“好办,少喝一点伏特加。”

      楼主,你也有一点醉了,胡思乱想的太多了。找点有意义的事情做一做,多接触社会,多读一点书。也许有一天你就会觉得现在的想法幼稚和可笑了。

      • 家园 让兄弟见笑了。

        人生苦乐无常,短短数十载如白马过隙,执着于有无意义自是不必,幼稚如何?可笑又如何?一笑而已。

        • 家园 并非是想讽刺兄弟,只是我觉得

          对于文革或者毛时代这个宏大的话题,可以观察的角度太多,观察本身又存在着种种人为的误差和扰乱。在缺少确切的观察的情况下,凭着思考去得到一个对或者错的结论,这失之肤浅了。

          我一直很认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我们不断实践,有一天达到一定层次,才能真正去思考那个时代的意义,否则真的变成了庸人自扰了。

    • 家园 板砖一块,呵呵

      小板砖,楼主还可以听一下66年《关于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决定》的MP3,或者全文。

      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惊了,说的太正确了。真的。关于目的,对象,方法……说的确实非常对。等后来问了亲历的老人才明白,说的和真正落实的是两码事。

      还是中央说得好,被人利用了。

      • 家园 按照文革的粗糙设计,想不被利用都难

        如果要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文革的规章和设计是粗糙简单到一定极限了。而又完全无视当时中国的社会条件和人员情况。如果不被投机份子利用,那才真叫有问题呢。

        所以说,大喊原则最容易,关键是如何制定出在现实中可行的政策呀。往往一个政策,今天可行,明天就有人找破绽来沾光了。所以才强调说民主法制的环境才是真正的选择。如果说按照文革这样想当然的手法,能对症下药就怪了。

      • 家园 现在也是说的和落实的两码事啊

        改革也搞出了种种乱象,你是不是打算用同样的逻辑抨击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啊?

        • 家园 两种乱象一样吗?

          既然是毛的信徒,就不要形而上学好不好。你自己摸胸口说,文革的损失是多少,是不是一句“乱象”能形容的?而且,文革期间出现问题,你找谁说理去?改革后,至少公检法在工作(当然,效率是另外一个问题)你要是愿意坚持,还是有办法伸冤的。

          请不要把性质不同的两种事情都混合了行不?

          • 家园 还真不好说哪个损失更大。

            我提两个硬指标:

            1,年平均自杀人数;

            2,人均寿命增长速度。

            用这两个指标,都是改革后的损失比“文革”更厉害。所不同的是,“文革”死了人,伤痕文学猛煽情;现在死了人,例如矿难,大家见怪不怪了。

            • 家园 难道你只知道伤痕文学?

              文革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灾难,哪里是什么伤痕文学?就像你现在说起日本侵略的危害,说“主要就是产生了一些抗日艺术作品”。这个合适吗?你说自杀率,行,你自己看看数据:

              1967年,自杀事件856540起,死亡713100余人;

              1968年,自杀事件674170起,死亡581900人

              1998年,自杀案件235200起,死亡152672人

              不要忘了文革阶段的人口基数与改革时的基数不同。要算自杀率,你自己说那个更高。

              现在中国的自杀率确实也是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这个绝对不代表文革就是解决办法了。

              至于人均寿命增长,你恐怕犯了一个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人的寿命是无限的吗?上升到一个阶段后,想再上升就不容易了。1950年,发达国家女性平均寿命是68.7岁,发展中国家是43.2岁,而2000年,发达国家女性平均寿命是77.9岁,发展中国家是65.7岁。难道说因为发达国家才增长了不到10岁;而发展中国家增长了超过30岁,所以说,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更先进?你非要把从40到60的进步同60到70的进步比。有没有一点价值?

              我估计你的意思是说文革中的医疗公平性更好,云云。那么,请问医疗的公平性是不是唯一的医疗问题?而且,是不是公平性和先进性只能选一个?是不是我们只能从以前的错误和现在的错误中选一个?如果简单的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同盲人摸象有什么区别?说你形而上学真的不冤枉你。

              现在的问题确实很多,但是你偏偏把眼光向后看。西方国家的经验就这样不入你法眼?你先别说合适不合适,你仔细研究过没有?我在后边帖子里提到的那个跑堂工会和厨师工会的矛盾,你怎么用文革的办法解决?西方现成的简单易行的办法,你非无视。合适吗?

              我一直觉得奇特,你对文革,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到底有多严肃。为何经常说些“何不食肉糜?”的话。

              • 家园 多谢数字,请问出处?

                我以前以为,“文革”最多一年自杀个十万人。当时自杀叫“自绝于人民”,很严重的,很多人为此不敢自杀。

                看来我是大大低估“文革”期间的自杀人数了。能否告诉我你数字的出处?能否查到新中国历年自杀人数?

                关于人均寿命增长,我推荐你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的《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这文章网上有,我推荐了两三次,就不给链接了,你自己查吧。

                • 家园 而且,闹了半天,你也知道文革中人人自危

                  看来你也知道文革中精神压力巨大,同时还有一个“自绝于人民”的说辞。你知道不知道文革中“擦窗户”、“搬重物”的“失手率”是多高?是不是按照你的概念,想解脱,也不允许,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你这个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样就算自杀率低,算好事吗?而且,你对文革,对社会,对人性的理解不要太随意行吗?简单的一个感性了解,就可以在这里下论断……

                  我还是那句话,请你从美学开始研究。大家一起共勉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