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一) -- 史文恭

共:💬394 🌺2680 🌵3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个人感觉,

                大伙都把太祖最为一个模型,一种假设。太祖的丰富与复杂,人性的瑕疵与顽陋,都从假设到没有,最后是自证式毋庸置疑的没有。

                其实还是那句话,太祖伟大,太祖是人不是神;太祖有大过失,但功烈昭昭万世。

                去假设太祖完美,或者去证明太祖完美,很可能大伙的十年心血,都陷在里面了。

              • 家园 到位,
              • 家园 还是史兄分析的透彻

                东哥和彭爷这一节, 还是史兄分析的透彻, 受教了,受教了.

                彪哥在庐山的发言, 我总以为彪哥的话里帽子不小,干货不多, 而卸包袱是实实在在破了一道金箍咒, 考虑到当时已经定了基调和会议的氛围, 彪哥能做到这步,不容易了.

                花等您有关这段的解读.

            • 家园 zan
        • 家园 这一段的资料很好。

          吴法宪说罗瑞卿杀的是走不动的重伤员,看这段资料,罗的作为还有杀人立威的意思,

          需要指出的是,到了哈达铺之后,红军里有逃亡的现象,所以这一段“掉队的人一路不断。个别领导同志认为掉队与情绪不振有关系,因此怀疑掉队的人会投敌叛变,于是对掉队人员采取残酷的惩罚措施如抓起来送军事裁判所审判处理。”(应该引自黄克诚大将回忆录)也算是事出有因。

          俺的看法是,刘,罗二人,(还有东哥爱将肖劲光大将)来三军团,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草地上,东哥刚刚差点被张国焘吃进去了,所以他老人家要抓紧这只唯一的红军队伍的领导权,是必然的。

          但红一军团的人到红三后,比较跋扈,也是必然的,一则,红一其实才是最亲的嫡系,二则,可能他们也的确收到暗示,要“加强对红三军团的管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红三军图,可不可以由大量红一军团干部来任职,---这也牵扯到一个红三军图是否是彭总的自留地问题。

          俺觉得需要再一次指出的是,当时东哥的党内权威还远没有后来的大,红军队伍里面的团结,也没有那么紧密。所谓的“山头主义”也是普遍存在的。后来林总和聂总的红一军团,就因为此被东哥狠狠批评了。----因此,俺个人的看法,认为比较贴近历史真实的,还是彭总也有“山头主义”。

          • 家园 没有的事,就是执行纪律

            红四方面也有过记载,重伤员几个人围一圈,发一颗手榴弹,自己拉弦。

          • 家园 “山头主义”这个如何断定呢

            可能每个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山头主义”吧,

            有的少些,有的多些,甚至多到了占自己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

            有的隐蔽一些,有的明显一些,也要看个人策略和外界环境。

            所以,与其简单的断定某人有山头主义,不如判断其“山头主义”倾向是否严重、是否干扰甚至颠覆了正常工作更为合理些吧。

            从河蟹兄转的文看,彭总自己离开了三军团,并且三军团的主要领导大都是一军团过来的,彭总的“山头主义”倾向还是服从了大局需要吧。

            至于后来的发火,无论是到达哈达铺之后杀重伤员,还是杀人立威,任何对三军团有感情的人都会愤怒的,彭总的身份和性格决定了他不仅敢怒而且敢言。如果听之任之,那也只是懦弱、逃避责任和大家的期望而已了。

            至于后来在志愿军空军战果水分和笔记本事件上,或者缺乏资料或者观点杂乱难断真假,如何用来证实彭总是故意折腾对方而不是秉公处理呢。

            对比来看,至少确实发生了笔记本事件等问题,彭总后来得到的那些罪名,例如叛国,又有何证据呢。

            • 家园 俺的看法,彭总不是以整人为乐,

              但对他的自留地,是很护犊子的。(这个林总亦然)---但关键在于彭总的心胸似乎不算宽大,而脾气又太坏。----我们当然不能说,彭总恨刘,罗二十年,毕竟还是革命战友,彭和罗在抗战时还是同事,但彭总得罪人的本事大,修补同事关系的本事却的确很少。

              后来,他被批斗,李钟奇少将打他耳光一事,虽然是李的素质也有问题,但他受彭总一方的整人之重也是原因之一。

              • 家园 是不是因为彭总不善和人交往的原因呢。

                看前面史兄的帖子,以及其他几位兄台发的文。感觉一方面,彭总小时候受教育有限,生活艰辛,这对个人性格有些影响;另一方面,彭总对军事比较痴迷,从他50年代中后期在福建、上海等地视察工作看,对军事很全神贯注,对军事之外的事情处理的并不是很合理。结合两方面,彭总早期不善于处理共同处事问题,后期就索性不理了。

                在早期革命处在艰难时期,后来彭总在朝鲜指挥作战和回国住持军务时,矛盾还不容易爆发,但是越不爆发就越容易积累大矛盾出来,毛以及彭的下属共事者应当都有相当积累。一旦爆发了,出现各种激烈现象也是难免了。

                • 家园 【讨论】其实看到这里,似乎没人看出俺第一章的含义

                  彭总的原配,他娶人家的时候,才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跟了他到18岁,---好,你彭总参加革命了,她一个弱女子留在家乡做“匪属”,水深火热的多少年,好不容易盼了抗战来临,知道彭总做了八路军副司令,马上就给彭总写信,---这是多深厚的感情啊?---说明彭总的原配改嫁本来就是被迫的。

                  然后,刘女士抛弃老公和幼女,到了延安,---彭总的第一个反应是让她接受组织审查,再之后,等知道刘女士改嫁了,也不体谅她的苦处,也不理她的血书,毅然就和她断了,----这个事儿反映出来的彭总的性格如何,也可见一斑。(实际上,彭总的确对刘女士感情很深,乃至十多年后在上海会议被东哥批评之后,沮丧之时,还思念这她,而不是现任夫人浦安修。)----但是,显然,彭总的自尊心要敏感的多,一看到刘女士老公的来信是罗瑞卿转交的,他的自尊心就发挥作用了。(当然,有些同学可以说,彭总不要刘女士是考虑到刘已经有了女儿,但问题是,到底要首先尊重母亲的意愿,还是女儿的意愿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体谅彭总的童年创伤有多重,才会知道他的自卑感有多深,而为了掩盖自卑感说披挂的“孤傲”有多厉害。

                  • 家园 我建议史公写史还是以史为准

                    虽然你一直以来都喜欢从人物性格来分析,觉得这样才能准确的看清一个完整的人,但是人的性格也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而是长期的积累和许多事情的累积。但是一个人物在遇到某件事的时候的即时反映却往往是一时一刻的事情,特别是某些性格强悍的人,往往只是当时的言语和气氛的问题,就能作出不同的决定和言语,有的事情当时作出事后也是不易弥补的。所以还是已事件来描述和评价比较好。

                    • 家园 谢谢,庐山会议这件事儿的难度在于:

                      基本上,俺都是罗列事实的,但当事人的陈述里面有很多并不真实的解释。。嗯,希望您可以耐心地看下去。

                      但您的观点俺是非常赞同的。在一个很多角色共同参与的大戏里面,观众很难把握这场戏的节奏和每个角色的分量。因为这两点都在不断地变化。

                  • 家园 我赞赏彭老总在刘坤模事情上的处理方式

                    彭老总先让其接受组织审查,表明的是纪律性,公在当头,私在其后;

                    彭老总最后拒绝,更是合于法理。此时刘坤模算是有夫之妇,彭老总虽有情,却懂得体谅别人丈夫与女儿,也不是只顾自己之情,更是高风亮节。

                    我读彭老总事迹,常心有戚戚焉!彭总性格中肯定有自卑与自负的矛盾,但在此事上,我以为,与自卑自负无关。因为,换我,亦当如是也!理由即以上两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