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巾帼不逊鬚眉,航空女杰外一章--李霞卿 -- 北宸

共:💬12 🌺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巾帼不逊鬚眉,航空女杰外一章--李霞卿

    看到萨苏今早写的 航空三女杰,实在喜欢,不由得想再写一篇李霞卿的故事。

    关於李霞卿的生平,网上有一个甚为详尽的介绍,摘取重点如下:

    李霞卿(又名李雅清),广东番禺人,生於1912年,父亲李应生是位爱国志士。1911年10月25日,李应生和胞弟李沛基炸死了清朝驻广州军队的头领凤山将军,为革命军攻占广州立下头功。李霞卿的祖母徐慕兰是中国近代著名事业家徐润之侄女,女革命家徐宗汉之胞姐。父亲曾在上海法国租界巡捕房中担任高级翻译。童年时,随父到过欧洲,学过法语。回国后在香港及上海中西文学校读书,精通英语。受家庭的影响和东西方文化的熏陶,李霞卿思想活跃,爱好多样,胆识过人。

    1926年,其父在上海与他人共同组建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李霞卿年仅14岁便以李旦旦的艺名从影。 在民新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玉洁冰清》中担任女主角的妹妹。此后,在《和平之神》、《海角诗人》、《天涯孤女》、《五女复仇》、《西厢记》、《木兰从军》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配角,成为名噪一时的影星。

    1929年,她结束影星生涯,和新婚丈夫一道去欧洲,先在英国一间私立学校读书,后入瑞士日内瓦康塔纳飞行学校学飞行。

    1935年转到美国奥克兰波音航空学校深造。在教练指导下,李霞卿刻苦学练,很快掌握各种复杂的 飞行技术。1935年5月15日,她在奥克兰机场上空练习难度较大的翻筋斗飞行,因座椅皮带松开,突然把她抛出机舱之外。在危急时刻,她迅速打开背上的救生伞,降落在附近的旧金山海湾里,为美国海军救出,在美国轰动一时。她因此成为美国妇女航空协会会员,并加入卡特皮勒飞行俱乐部。1935年12月,归国到上海。后到香港西南航空公司任见习驾驶员,不久辞职返沪。

    1936年,李霞卿在上海作精彩的飞行表演,引起轰动。同年,她又在国内作了从上海到湛江、北平到成都的两次长途飞行。

    1937年8月,“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战火烧到家门口,李霞卿先后在救护学校和难民营工作

    1939年初,应美国援华药物局的邀请,李霞卿驾驶“新中国精神号”的单翼轻型飞机,访问纽约、华盛顿、巴梳、圣地亚哥、盐湖市、洛杉矶等大中城市,开展广泛的国际援华抗日活动。每到一处,都受到华侨和当地友好人士的热烈欢迎。

    1940年,李霞卿驾机飞往南美洲一些国家进行抗日宣传募捐。在秘鲁,她驾驶军用飞机作了长达1个小时的飞行表演,募捐4万元。秘鲁航空部长前往观看,并赠给她一枚航空金质徽章。

    1940年3月,美国《远东》杂志记者对李霞卿进行专访,问她驾机单独远飞是否是冒险的问题,她回答:“面对侵略,中国为了图存,我们正在忍受着苦难”。“所有的中国人,不论在国内或在世界各地,为了祖国, 是很少想到危险的。”这些话,道出了她万里飞行的原因。

      1940年,李霞卿在一次募捐飞行表演中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年仅28岁。她像一道灿烂的彩霞,永远留在长空,结束了从电影明星到飞行家的传奇一生。

    与我两天前介绍的张瑞芬同样的是,这两位民国初年女子都在17岁那年离开祖国,张瑞芬到了美国,而李霞卿到了欧洲,并都相继进入航空学校学习飞机驾驶。

    用雅虎或百度搜寻的结果,许多相关的中文文章指出李霞卿1940年在一次表演中飞机失事,不幸罹难,年仅28岁。

    然而我仔细考證了这段,发现外文媒介纷纷显示在1940年後,李霞卿依然在世。

    美国《时代》杂誌1943年2月8日出版的那一期里一个小段落报导了李霞卿於前一週(也就是1943年2月的第一个礼拜),在曼哈顿推动了联合救济中国的行动。  

    一篇法文的文章在介绍这位中国女飞行员时写了以下的这段结尾,也可看出李霞卿红颜早逝的说法并不为真。

    “La paix revenue, Ya-ching s’installe à nouveau à Hongkong et continue à voler pour son plaisir. Elle s’installe définitivement en Californie dans les années 1960’s ou vivent aujourd’hui ses descendants. Elle vole jusque vers l’ge de 60 ans et dans ses derniers jours possède même un appartement à Cannes (F). Elle décèdera à l’ge de 86 ans, en 1998. ”

    而一本在美国书店可以买到的书:《Sisters of Heaven》专门介绍1930年代中国的女飞行员,其中一个篇幅也提到了李霞卿1970年代时在加州的一个生活片段:

    “in the 1970s, while touring the California countryside, Lee spotted a crop duster sitting in a farmer’s field and asked permission to take it aloft. She proceeded to put the old plane through its paces, performing a series of spins and complicated aerobatic maneuvers until its wires were screaming and its wings were shaking. And then, having taken the machine to the outer limits of its endurance, she calmly landed and politely thanked the astonished owners for their indulgenc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sters of Heaven》作者:Patti Gully,今年出版的新书,此书介绍了三位1930年代中国的女飞行员。另一位郑汉英是中国第一位女飞官(官阶至飞行中尉),她的故事也值得一读。

    结合至今可以找到的外文媒介,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李霞卿在抗战结束後到了香港,1960年中从香港迁居於美国,住在旧金山湾区,并於1998年辞逝於旧金山,享年86岁。

    喜欢李霞卿的朋友,应该可以不用叹惜“天妒红颜”这句话曾应在李霞卿的身上。

    这位绝美婉约又有无比勇气的女子,有几张照片在中文网站上不曾见过,却在英文法文的传媒上寻到。照片中李霞卿展现的英姿气质,让人激赏。这样的一介弱女子,在民族受到外侮时,用自己的方法与影响力,争取国际对中国的援助。这位当时曾与胡蝶、王人美、周璇、王莹、高倩萍、阮玲玉一起被誉为“星级七姐妹”的貌美女星,走下银幕的她,飞出了一片更炫烂的天空。

    在外文媒介上找出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霞卿摄於日内瓦航空学校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飞行之外,李霞卿多以旗袍出席各场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结束一趟长途飞行後,步出机门的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霞卿驾驶“新中国精神号”的单翼轻型飞机,访问美国各大城市,并展开国际援华抗日活动。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国精神号” Stinson SR-9B型飞机是李霞卿以自己的首饰做底押所贷款获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39年时摄於温哥华国际援华活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0年摄於飞行表演的飞机前

    飞机的型号,我查了一下,是Beech公司的B17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B17R机型的全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李霞卿的故事所绘製的彩色漫画(True Aviation comic book),让当年更多的美国民众知道发生在遥远中国的野蛮侵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李霞卿接受美国电台访问,以下是回答访问时的一个原文段落

    “When war broke out, I helped to established refugee camps and an emergency hospital for our wounded soldiers. The Japanese put a price on my head. I heard about it and managed to escape from Shanghai several days after the Japanese occupied that city. I came to know the full fury of the war that the Japanese had inflicted on my people when I traveled between Canton and Hong Kong along a railroad line that was continually bombed. In 1938 I decided I could best serve my country by helping to enlist the aid of Americans in our cause.

    民国儿女多奇人,当年的他们不论性别与国籍,不论身处何地何方,心里始终牵繫著那张血染的海棠。今日的我们或许能做到的是把他们的故事拼凑并记录下来,也希望这些真实的事蹟能永永远远地留传下去。

     

    〔完〕

    元宝推荐: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