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奶爸札记(1)开心果(上) -- 忘情

共:💬74 🌺1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奶爸札记(1)开心果(上)

    点看全图

    宝宝满月了

    (1)

    弟妹怀孕了,一大家子都高兴坏了。自打确诊怀孕时起,弟弟、弟妹就交给俺一个光荣的任务:给未来的小侄子起个好名字。

    弟妹的要求还挺高,第一要三个字,因为两个字的名字重名率太高;第二,名字要起得好听,响亮;第三,名字要既好记,又要不容易被读错,生僻字不要;第四,最好能把弟妹的姓也加到名字里,实在不行的话谐音也行;第五,多起一些名字备选,而且偏旁部首里要分别包含金、木、水、火、土,说是生出来请人算算,五行缺哪样,名字里就补哪样。

    我那几个月可算是愁坏了,一有空就抱着一本新华字典猛翻,还时不时地搜索名人姓氏及其别字,到后来甚至到金庸、古龙的小说里寻找灵感。

    就这样,咱一轮一轮地起名字,就象超女比赛一样,一轮轮地PK晋级。评委只有两个:弟弟、弟妹,都是一票否决制。

    我也记不清到底起过多少个名字了,想来几百个还是有的。最后经过两位评委热烈讨论,最终确定了十个入围名字。

    可到了这一步,两位评委可就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最后,弟弟不知从哪儿打听到一位风水大师(据说省、市领导都常常登门请教),专程上门讨教,报上小侄的生辰八字,报上父母姓氏,报上家庭住址,房屋朝向(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双手奉上咨询费),大师掐指一算,大笔一挥,就给小侄起了个名字。

    嘿嘿,天意使然,大师取的名字恰恰也在我那十个入围名字之内。于是弟弟、弟妹不再犹豫,迅速敲定了小侄的大名。

    看来,还真是“药不到樟树不灵”呀。不过没关系,这些耗尽我心血取的名字咱留着下回自个儿孩子用。

    至于小名嘛,俺的想法是叫得开心好玩就好,而且依中国的传统习俗,小名取得越“贱”,孩子就越好养,于是俺提议如果是男孩,那就叫“八戒”,如果是女孩,那就叫“八卦”。提议刚一说出口,就惨遭弟弟,弟妹一通狂扁。遂再提议,既然这俩小名不行,那叫“八哥”如何?最后经弟弟、弟妹研究决定,他们孩子的小名就叫“洋洋”,并声称如果将来俺有了孩子,他们一定会把“八戒”、“八卦”的小名奉还,叫响,叫实。

    点看全图

    睡眼惺松

    (2)

    到了预产期,弟妹还没有发动的迹象。我爸妈可急坏了,不容分说,就把弟妹逼着住进了妇保。

    小侄出世的时候,我正在单位上班。接到弟弟打来的报喜电话,马上和领导请了个假,赶紧骑车飞奔到妇保。

    冲到妇保住院部,直上8楼,冲到34床一看却傻了眼,床上躺着的,床边陪着的,全都不认识。于是赶紧给弟弟打电话,你们到底在哪儿呀?哦,原来这住院楼每层楼有两个病区,咱找到另一个病区来了。

    得,赶紧跑到另一个病区,找到床号,推门进去。屋里站着的,坐着的,亲戚朋友一大堆,略一寒喧,赶紧凑到病床前看洋洋母子。

    弟妹本打算顺产,可没成想洋洋这小坏蛋在娘胎里拉了一泡胎屎,把羊水给污染了。医生当即立断,立即改剖腹产。

    产后的弟妹一脸惨白,麻药还没醒,整个人还在晕晕入睡。旁边婴儿床上,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襁褓中的小侄儿。这时的小侄儿来到这个世界上才刚刚一个多小时,安祥地熟睡着。感觉身上的胎毛还是湿忽忽地,那小脸蛋满是皱纹,跟小老头似的,整体给人的感觉就象刚刚出世的小猫眯。

    在征得了母亲同意后,我极小心地将洋洋抱了起来,让他的小脑袋枕着我的左臂弯,左手轻轻托住他的小屁股,右手环抱,动作尽量轻柔,免得搅醒他的好梦。洋洋生下来才六斤二两,入手感觉甚轻,柔若无骨。

    不一会儿,洋洋皱着眉头、咧着小嘴哭了起来,但声音却极小,在我听来就象是小猫在“妙妙”地叫,甚是好玩。

    新生儿的尿特别多,不一会儿就得换一块尿不湿。小心地解开襁褓,我第一次看到了洋洋的身体,天呀,通身呈红色,仿佛皮肤是透明的,就象是剥了皮的小耗子那副模样。从比例来看,突出的特点是肚子大,“本钱”大,两只小腿看上去极短、极瘦弱,两只小脚丫子又窄又长,活象两只鸭蹼。

    住院的那几晚,弟弟和妈妈轮流陪护。弟弟陪护第一晚就尝到了苦头,想睡觉,门都没有,洋洋一会儿饿了,一会儿又拉了,再过一会儿又哭了。等到第二天我们去医院换班,一进门,但见弟弟已经成了熊猫眼,正哭丧着脸冲着终于酣然入睡的洋洋说:“得了,小祖宗,我求别折腾我了,我喊你叫爹,行不?”

    嘿嘿嘿

    点看全图

    给出生三天的宝宝喂奶

    (未完,待续)

    (中)链接出处

    (下)链接出处

    元宝推荐:希宝,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给朋友的新生儿起了个小名

      名曰“叫兽”,现在看小家伙满地乱爬,有话不会说只能着急的乱叫,觉得这名字起的真贴切。

    • 家园 小宝贝果然是有“宝”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这2008年的最后一天居然如此财运亨通,一花换一宝,两花换了俩宝,值!

    • 家园 我发现小孩子都是这个动作.

      就是头扭到哪一边,那边的胳膊就会伸直,另外一边的胳膊就会弯着举起来.

    • 家园 宝宝

      很很库特的小朋友。

    • 家园 【原创】奶爸札记(1)开心果(下)

      (上)链接出处

      (中)链接出处

      点看全图

      好大的哈欠

      (6)

      洋洋这小子尽是在家里闹腾的本事,一到了外面就装老实。

      咱也不能总让他呆在家里呀。于是抽空和母亲去了趟洪城大市场,以140元的价格买了部带折蓬的婴儿车。当风和日丽的时候,就把洋洋放到车里,用保险带拦腰把他固定在车里,我们推着他在小区里到处转悠。

      小家伙到了外面,两只眼睛滴溜溜到处乱转,外面的世界让他目不暇接。

      小区里到处是熟人,时不时得停下来和熟人们寒喧。别人不管怎么哄他,怎么逗他,洋洋都目无表情地看着人家,一点笑容都没有,真不给咱们长脸。不但如此,你要是和别人说话说久了,洋洋便会不耐烦地两脚乱踢乱蹬,皱起眉头哼哼叽叽地以示抗议。可只要你结束聊天,推着他继续走,便立马恢复了平静,继续饶有兴致地东瞧瞧,西看看,看见什么都新鲜。

      点看全图

      宝宝唱歌了

      (7)

      洋洋在家里特别喜欢和我“装疯”。有时候我在电脑上查资料,妈妈抱着他站在我身后。小家伙直勾勾地盯着电脑屏幕看西洋景。看了一会儿,看烦了,觉得大伯冷落了他,于是拼命蹬腿踢我。

      我把他抱到电脑桌上,一手扶住他的腰,让他坐在键盘旁边,另一只手继续操纵鼠标。洋洋立马不干了,要是离键盘近,他就会弯下腰,用双手猛击键盘。要是离得远,那也难不住他,他会身体后仰,伸长腿,双腿猛地往键盘上砸。谁让大伯冷落我呢?哼!不陪我玩?我让你也玩不成!

      得,这种情况下,那我还是乖乖下电脑陪他玩吧?

      洋洋太小,坐都坐不稳,“骑大马”肯定是没法骑了。不过“打玛玛肩”还是没问题的。

      嘛叫“打玛玛肩”?这是南昌话,意思是让孩子骑在大人脖子上。洋洋对这个特别感兴趣,每回骑到我脖子上,两只小腿立马死死地夹住我脖子,生怕自己摔下来。

      我也真怕他摔下来,每回都牢牢地牵住他的两只小手,确保他安全无虞后,方才带着他满屋子疯跑。洋洋兴奋得高声尖叫。

      呵呵,其实我牢牢牵住洋洋的手,还有另外一个用意。洋洋这家伙两手喜欢乱抓东西,逮住啥抓啥。把他抱在怀里吧,他小手一伸,不是揪你衣领,就是抓你的脸,再不就是一招“锁喉擒拿手”,死掐住你的喉结不放。咱要是让他骑到头上而不抓住他的双手,那小子一准死命地揪我的头发。

      揪头发?那可要了俺的命。洋洋他亲爹脑门上枝繁叶茂,压根不在乎这样。可俺这个做大伯的,打小时候起心事就重,结果现在脑门上就不那么富裕了。这要是再纵容洋洋没轻没重地乱揪一气,怕是雪上加霜了。革命尚未成功,大伯仍在努力中,洋洋你好歹也得等到大伯将未来的大伯母骗进家门再揪也不迟呀。

      (8)

      每次下班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看洋洋。洋洋每回看清楚是我后,都咧开小嘴,冲着我笑得春光灿烂。

      每到这时,我都会他说:“好洋洋,乖洋洋,来,拿手给大伯亲一亲”。小家伙仿佛能听得懂我的话,每回都非常给面子,把两只小手抬起来,让我亲完左手亲右手。亲完小手,意犹未尽,接着对他说:“来,让大伯亲亲脸”。洋洋非常配合,侧过脸来让我亲,亲完一侧,再转过脸去,让我接着亲另一侧。

      怎么样,够给我面子吧。可这让爷爷、奶奶吃醋了!因为爷爷、奶奶平时不管怎么哄他,怎么逗他,洋洋总是爱理不理,即使是心情大好时,也非得等你左哄右哄后,方才勉强让你亲亲。

      可是,咱这个做大伯的也有郁闷的时候。

      弟弟在外地上班,大约半个月能回来一、两天,带洋洋带得非常少。可饶是如此,毕竟是父子天性,甭管洋洋平时多亲我,多给我面子,只要他亲爹一回来,小家伙就能立马认出他来,立马和他亲近得一塌糊涂。弟弟在家的日子里,洋洋对我的热情一落千丈,我在他那儿就沦落到和爷爷、奶奶同等待遇的水平。

      元宝推荐:希宝,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