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最后的别姬 -- 萨苏

共:💬35 🌺1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最后的别姬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舞台上的《霸王别姬》,梅兰芳饰虞姬,对于虞姬的性格特点,梅兰芳曾作过深刻的分析,因此他表演的虞姬"面羽则喜,背羽则悲",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电影《梅兰芳》已经上映了。昨天晚上,我和一位京城的戏曲前辈吃饭,请他点评一下,他说看了五十分钟,觉得还是不错的,与《霸王别姬》有得一比。遗憾的是后面梅兰芳的“戏”太少了。

    这个有点儿不理解,既然梅兰芳是男一号,那么,他的戏怎么也不会太少的。

    细问,才理解这个“戏太少”,是指的影片中的梅兰芳在后半段很少有与京剧有关的镜头了。

    不由颌首。

    梅兰芳,生死是一个做艺的人。戏,就是他的魂,没有了戏,怎么演绎梅兰芳呢?听说《梅兰芳》中有日军用军刀架在梅兰芳脖子上的镜头,我是有些担心。这样做梅先生的气节是表现出来了,但会不会把梅先生演成党外布尔什维克?

    那也就不成其为梅兰芳了吧?

    据说吴四宝威胁梅兰芳,用的是镪水。此前,梅兰芳先生也曾被泼硝镪水,被一起演出的艺人奋力挡开(见马龙《我的祖父马连良》)。对于梅先生来说,毁去形象,其实是远比生死还要严峻的考验。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这样的事情真的发生,梅先生会怎样面对,我想他是一天也不会容许一个毁容了的梅兰芳留在世上吧。

    席上一位朋友说,梅兰芳在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蓄须罢演,哪里还有“戏”可言?这也是让导演为难的事情吧。

    前辈说,梅兰芳有这样一段戏,如果放进电影里,那《梅兰芳》可能会更加丰满。

    那是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梅兰芳不唱戏了,他回北平处理完家务准备南归,此时,杨小楼也不唱戏了,他要到乡下去。叔侄二人见了一面。

    梅兰芳在他的自述里这样写过杨小楼 – “杨先生不仅是艺术大师,而且是爱国的志士。在芦沟桥炮声未响之前,北京、天津虽然尚未沦陷,可是冀东二十四县已经是日本军阀所组织的汉奸政权,近在咫尺的通县就是伪冀东政府的所在地。1936年的春天,伪冀东长官殷汝耕在通县过生日,兴办盛大的堂会,到北京约角。当时我在上海,不在北京,最大的目标当然是杨小楼。当时约角的人以为北京到通县乘汽车不到一小时,再加上给加倍的包银,杨老板一定没有问题,谁知竟碰了钉子,约角的人疑心是嫌包银少就向管事的提出要多大价银都可以,但终于没答应。1936年,我回北京,那一次,我们见面时曾谈到,我说:“您现在不上通县给汉奸唱戏还可以做到,将来北京也变了色怎么办!您不如趁早也往南挪一挪。”杨先生说:“很难说躲到哪儿去好,如果北京也怎么样的话,就不唱了。我这么大岁数,装病也能装个七年八年还不就混到死了。”

    那时杨小楼身体已经不太好,世道无常,两个人大约都有了此后不能相见的悲戚。

    于是,两位大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作了最后一次告别。

    他们一起唱了一折戏,没有化妆和戏服,只是清唱。

    他们唱的这折戏,是《霸王别姬》,杨小楼唱霸王,梅兰芳唱虞姬。

    没有人录下这段戏,所以我们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情状,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

    唱完之后,戏里的虞姬是自刎了的。

    国破了,家亡了,官员和将军们都跑了,只剩下了两个伶人,一出别姬。

    那一天的风,一定很冷。

    此一别之后,杨小楼果然不再演出了,1938年(戊寅年正月十六日)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一岁。

    是的,我们可以想象出来,那是怎样的绝唱

    我们可以想象出来,那又是怎样的辛酸。

    [完]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Type/Folder/Fid/2164165/Ob/1/Pt/8/sid/XMjUwNDE1NzY=/v.swf[/FLASH]

    《霸王别姬》 梅葆玖 侯长荣

    附:《霸王别姬》简介

    《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和爱妃虞姬。故事讲述楚汉相争,项羽被围于垓下,只听四面楚歌,霸王感到大势已去,于是唱起“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为霸王舞剑作歌,而后自刎,项羽悲伤不已,也策马而去,在十面埋伏中冲杀到乌江,因羞于过江求生,也自刎而死。

    关键词(Tags): #梅兰芳#杨小楼#霸王别姬#解玺璋元宝推荐:张七公子,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电影已经远去,只剩下话剧了

      于是,两位大师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作了最后一次告别。

      他们一起唱了一折戏,没有化妆和戏服,只是清唱。

      他们唱的这折戏,是《霸王别姬》,杨小楼唱霸王,梅兰芳唱虞姬。

      没有人录下这段戏,所以我们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情状,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来。

      唱完之后,戏里的虞姬是自刎了的。

      国破了,家亡了,官员和将军们都跑了,只剩下了两个伶人,一出别姬。

      那一天的风,一定很冷。

      此一别之后,杨小楼果然不再演出了,1938年(戊寅年正月十六日)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一岁。

      是的,我们可以想象出来,那是怎样的绝唱

      我们可以想象出来,那又是怎样的辛酸。

      我闭上眼睛想象那样的场景,满脑居然都是话剧舞台的背景。

      在国内,现在也只有舞台话剧还能让我感受什么是“表演艺术的震撼力”,什么是“语言的张力”。

      这几年几部好看的电视剧,都有舞台话剧的影子

      那个因为电影而流泪的年代离我越来越远了:(

      现在淘碟,我专门找老电影

      叹息……

    • 家园 "面羽则喜,背羽则悲"---虞姬命运

      思来令人心中酸楚!

    • 家园 新编京剧《梅兰芳》里有萨大写的这个情节

      2004年排的戏,梅葆玖先生亲点于老板演梅大师。

      大概是第二场,舞台上一面被子弹打碎的镜子,镜子里是两位演员演着戏台上的霸王别姬,镜子外是梅兰芳和杨小楼话别。杨小楼的一句台词给人印象极深:“终不能演了一辈子的忠孝节义,末了要在日本人的手里讨饭吃。”

      后来很多评论都认为这一场是整出戏最有“戏味”、最动人的一场。

    • 家园 男旦很多兔二爷

      不然鲁迅为何会认为把他和梅兰芳相提并论是耻辱,周公也不会建国后就说"以后不要培养男旦了".

      现在男旦复兴,社会对兔二爷的宽容是一个原因.

      • 家园 现在男旦增多,是炒作的结果

        男人演旦角,本来就是一个个人天赋的问题,现在偏偏要搞成“复兴京剧传统”,实在是可笑。

        再说,男人演旦角,也不是从京剧才有,后来的逐渐减少,是个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人为因素。

        如果因为有了梅兰芳,就把男旦列为一个行当,那是错误的。

        • 家园 京剧节奏太慢了

          农业社会里,农闲时大伙没事做,在晒谷场上看戏,一场戏能演上一天.城里的八旗也是太闲了,才会去琢磨那些表情手势动作唱腔.

          现代人习惯快节奏了,我每次看到武生在那边打转就极不耐烦.

          其实在这边看opera里面老美做艺术体操也是一样地不耐烦.

          京剧要复兴还挺难的,象说唱脸谱是89年出的,到这几年才被接受,如果不是超女里被唱了一次,还可能没这么受欢迎.李玉刚那样娱乐化的,算是抓对了市场的口味,但是对于京剧的传承却又没什么作用.

          • 家园 我不这样认为

            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他的生命力在于:

            你出去转一圈,不管这圈子有多大,回头看,还是自家的东东最入心。

            当然,还有一个创新的问题。

        • 家园 del
      • 家园 鲁迅先生这个提法,您能不能给出出处?

        看过《马上日记》和《马上支日记》,其中也有对自己思想的一些反思。

        不能把某人某时的一个观点当作他一贯的思想吧。

        鲁迅先生还抨击过李四光先生,难道说,我们就可以据此说李四光先生很不堪?那建国以后的这段怎么说呢?

        看人还是看大方向,不是涉及道德方面的一时一语,也不要太当回事。您说呢?

      • 家园 男旦和那个事儿并没有直接关系

        旧军队军营里兔儿爷更多,却没有谁是演女性演成兔儿爷的,也不见有人提把军队给禁了。

        批判男旦的朋友可能对京剧不是很了解。京剧的发声特点决定了它是男人的艺术,无论演男还是演女。京剧女演员其实是模仿男性的发声特点,这显然要事倍功半一些。至今犹可见京剧女演员艺术生命比男演员短的现象(张火丁是个异类)。所以京剧早期的名角都是男的。

        我一位前辈曾亲口问汪增祺先生当时戏班里的同性恋问题,汪先生苦笑一声,说那根本不能算恋。。。这个评价显然更等而下之。可是,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出现在男旦身上,演小生的甚至丑角的,都有。您没看日前被人动刀的男同演员?人家可是没演过女人的,照样出问题。由此可见,京剧男演员当相公的问题,属于衍生的事情,并不是京剧或者男旦的罪过。

        至于女的进入京剧这一行,倒是另有原因,也有女的演铜锤,演老生,却不知道批判男旦的朋友能否回答一个常识性的问题 -- 京剧的女角是因为什么产生的?

        这个事儿周公是在当时移风易俗的情况下提出的,和禁止拳击运动一样,有历史的背景,不可一概而论吧。

        • 家园 京剧的发声特点决定了是男人的艺术?

          未见此类说法。程派倒有可能。

          其实坤旦嗓音天然甜美,而男旦无论怎样出色,这方面却是不及。我听过点梅兰芳、张君秋,也听过温如华,男旦的声音总是少一份清亮,多一些厚重(并非贬义)的感觉。

          常听人说坤旦不如乾旦,却语焉不详。个人猜测,大概女子的声音不如男子响亮吧。至于有人说男人演女人更像女人,我估磨着大概男人演的女人比女人本身更接近于男人希望的样子。

          《梅兰芳》前几天看了,失望。感觉么,本来是准备看一出文艺片的,却只看到一出商业片。谭鑫培本不是那么死的,孟小东也绝不是因为要成全梅兰芳的“孤单”而离开他的,齐如山看到梅兰芳的样子实在像个色鬼......或许是导演艺术的创作吧,却不是我想要看到的那个真实的梅兰芳。

        • 家园 为何越剧都是女生呢?

          偶从小不知京剧,相声,歇后语,因为江南老百姓的日常娱乐没这个东东.

          红楼啊三笑啊倒是没上小学就在晒谷场上看了,所以一直以为唱戏的都是女生,电视机普及后才知道也有男生唱戏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