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河里的“毛粉” 是爱老毛还是想害他? -- 加东

共:💬460 🌺1029 🌵7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懂经济”的含义不那么简单

      西方主流经济学自己说,经济的四大根本问题是:生产什么,谁来生产,为谁生产,如何生产。

      至于“有效率地生产好东西”,还真算不上最高层次的经济问题。

      如果最根本的问题答错了,效率再高又如何?

      从这些首要问题来看,只能说,就经济而言,老毛也是伟大的战略家。他是“舵手”,毋庸置疑。

    • 家园 有一点你上当了,三年困难时期决不是“风调雨顺”!

      把饿死人的责任全推到“自然灾害”上固然荒唐,“学者”金辉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罔顾常识,完全否认自然灾害的存在,岂非同样卑劣!

      • 家园 【原创】中国从来没有过“风调雨顺”

        《2005年中国 统计年鉴》列出了1978~2004年其中19年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平均成灾面积2607万公顷,最低1630,最高3437(2000年)。

        按《中国统计年鉴(1984)》公布的数字计算,在1949~1983年间,其中31年的年均受灾面积为3273万公顷,32年的年均成灾面积为1295万公顷。

        1959:受灾面积4463万公顷,成灾面积1373万公顷

        1960:受灾面积6546万公顷,成灾面积2498万公顷

        1961: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成灾面积2883万公顷

        1959年的成灾面积属於正常,但粮食大幅度减产,接着的两年也是持续低产。各年总产量(万吨):

        1958:20000

        1959:17000

        1960:14350

        1961:14800

        成灾面积,1972年为1718万公顷,1977年为1516万公顷,1980年为2232万公顷,都高于或大大高于1959年的成灾面积,或者说灾情至少比1959年严重得多。而1980年的成灾面积,已经接近1960年的灾情。但是这些年与那三年比起来,粮食的减产则是微乎其微的。

        天灾谁也挡不住,但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人祸(大炼钢铁、大食堂和“共产风”)。更令人发指的是:

        在本来就处于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形下,1959年全国粮食征购量、出口量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额,征购674亿公斤(注:6740万吨),出口41.6亿公斤。1960年征购5I0.5亿公斤,出口26.5亿公斤,出口量与丰收的1958年相等。1961年,粮食开始调入和进口。(《中国统计年鉴》(〈1983〉第393、第422页)。

        那时的人口,人口普查1953年5.88亿,1964年7.05亿,考虑到3年困难时期人口增速大减,1959年大概是6.7~6.9,算6.8亿,农村占90%(?)。1959年产17000万吨(1700亿公斤),每人平均250公斤,吃饭应该够了。但是,但是,1700-674=1026亿公斤,除以6.12亿农村人口,就剩168公斤了,每天0.46公斤,在基本没有任何肉蛋奶的情况下,已经吃不饱了

        1960年产1435亿公斤,农村人均(1435-5I0.5)/6.12=151公斤,每天0.41公斤,饿死人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应该考虑到社会发展导致抗灾能力的不同

          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

          中国历年农业生产条件统计

          年份 耕地面积 农作物总 #粮食面积 农业机械 有效灌溉 化肥施用量 农村用电量

          播种面积 总动力 面积

          (千公顷) (千公顷) (万千瓦) (千公顷) (万吨) (亿千瓦小时)

          1957 111830.0 157244.0 133633.0 121.4 27339.0 37.3 1.4

          1958 106900.7 151994.7 127613.0 32791.0 54.6 2.4

          1959 104579.3 142404.7 116023.0 35010.0 53.8 3.8

          1960 104861.3 150642.0 122429.0 35083.0 66.2 6.9

          1961 103310.7 143214.0 121443.0 32078.0 44.8 10.3

          1962 102903.3 140228.7 121621.0 30545.0 63.0 16.1

          。。。。。。

          1977 99247.3 149333.3 120400.0 10261.7 44987.0 648.0 221.9

          1978 99389.3 150104.1 120587.2 11749.9 44965.0 884.0 253.1

          1979 99498.0 148476.9 119262.7 13379.5 45003.1 1086.3 282.7

          可以看出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相比,耕地面积变化不大,而化肥,机械化,用电量,水利建设则增长了一个数量级。

          由此导致粮食产量的变化:

          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红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蔬菜 木材 肉类产量 #猪牛羊肉

          (万立方米)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1957 19504.5 164.0 419.6 30.1 1189.3 11.2 324.7 398.5

          1958 19765.0 196.9 477.0 26.7 1563.1 13.5 390.0

          1959 16968.0 170.9 410.4 22.6 1214.7 15.2 425.0

          1960 14384.5 106.3 194.1 20.2 985.5 13.6 397.7

          1961 13650.0 80.0 181.4 12.3 506.5 7.9 284.1

          。。。。。。

          1977 28272.5 204.9 401.7 86.1 2020.8 25.2 568.5 780.0

          1978 30476.5 216.7 521.8 108.8 2381.9 26.8 657.0 5162 865.3

          1979 33211.5 220.7 643.5 108.9 2461.3 27.8 701.5 1062.4 797.0

          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粮食产量增加了50%左右(以57年为准),如果当真是你抨击的那样农民懒得种地,工人懒得作工,科研人员搞不了科研,

          这样的成果岂非是老天爷恩赐的?

          • 家园 没办法,有人就喜欢刻舟求剑

            可以看出50年代末和70年代末相比,耕地面积变化不大,而化肥,机械化,用电量,水利建设则增长了一个数量级。

            譬如,楼下滴那位:也许在他眼里,化肥、机械化、用电量以及水利建设都是精神转化过来滴,都不用建设,更不顾当时滴国际和国内大环境。

          • 家园 那3年主要是人祸

            1959~1961的抗灾能力当然比后来要弱很多,但是,1959并不能算是大灾之年,粮食大幅度减产是瞎指挥造成的。而更大的人祸是超额征购和疯狂出口,本来应该够吃饭,结果人为造成农村的大饥荒。1960是大灾年,同时由於大量的农村劳力吃不饱甚至饿死了,造成更大的减产,不可饶恕的是还在大量征购并出口。而1961贼老天趁火打劫又是大灾年,政府终於开始救灾,可惜饿死的人已经活不回来了

            至於1957~1979粮食产量增加了50%左右,正如你的数据显示的那样,是由於“化肥,机械化,用电量,水利建设则增长了一个数量级”,但同时人们的劳动热情大大降低。而改革伊始,联产承包,粮食产量立刻爆发式增长。

            • 家园 比较69,79,89这三个时间段的粮食产量和耕种面积

              至於1957~1979粮食产量增加了50%左右,正如你的数据显示的那样,是由於“化肥,机械化,用电量,水利建设则增长了一个数量级”,但同时人们的劳动热情大大降低。而改革伊始,联产承包,粮食产量立刻爆发式增长。

              69年粮食播种面积117604.0(千公顷),产量21097万吨,

              79年粮食播种面积119262.7(千公顷),产量33211.5万吨,较69年增产1亿两千万吨,

              89年粮食播种面积112204.7(千公顷),产量40754.9万吨,较79年增产7500万吨,

              两相比较,好像还是头十年增产幅度大些。

              而农业生产条件89年与79年比较,化肥使用量增长近三倍,农村用电量近三倍,农业机械总动力一倍多,有效灌溉面积略有下降。

              另外,良种推广的影响则无法评价--例如2002年左右,一项良种的推广使我哥的收获由一个楼子装玉米变成两个楼子都装不下,这可和他积不积极相关不大。

              所以觉得,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对增产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像宣传的那样起决定性的作用。

              • 家园 论证不够充分

                你哥哥的例子只是说明在2002年农民积极性相同的情况下,良种的推广能让单产翻番。除非你能数据证明,消极生产+良种的单量 > 积极生产+普通种子的单量,否则你的结论(农民积极性的提高对增产不起决定作用)并不成立。

                而且我觉得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产量的影响是随着生产工具的改善和良种的推广而逐渐降低的。也许现在农机、良种、灌溉技术对生产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在60年左右,农民积极性才是影响产量的决定因素。

                • 家园 69年的农业生产条件数据没有,用70年的数据代替分析一下

                  年份 耕地面积 #粮食面积 农业机械 有效灌溉 化肥施用量 农村用电量

                  总动力 面积

                  (千公顷) (千公顷) (万千瓦) (千公顷) (万吨) (亿千瓦小时)

                  1970 101134.7 119267.0 2165.3 36000.0 351.2 95.7

                  。。。。。。

                  1979 99498.0 119262.7 13379.5 45003.1 1086.3 282.7

                  ,,,,,,

                  1989 95656.0 112204.7 28067.0 44917.2 2357.1 790.5

                  由此可见,在70年与79年的生产积极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79年较6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1亿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增加900万公顷,化肥施用量增加650万吨,农村用电量增加近190亿千瓦小时,,再加上良种的普及,

                  由此带来了粮食增产1亿吨的效果.

                  那么,89年较7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又增加1亿5千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不变,化肥施用量增加近1300万吨,农村用电量增加近510亿千瓦小时,

                  那么请问,即使89年时,农民仍是69,79年的"生产积极性",由于上述生产条件的改善,会带来多大的粮食增产效果?

                  再加上其它条件:89年较79年,良种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另一方面,由于农村承包制导致公共水利建设停滞.

                  由此带来了粮食增产7500万吨的效果.

                  所以说,我想问的是,实际时空中,如果说69年到79年,增产的一亿吨粮食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所导致的话,那么79年到89年增产的7500万吨粮食中,由于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所占的比例是多少?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激发的农民积极性"所占的比例是多少?还要加个由于公共水利建设停滞导致的粮食增长损失能占多少?

            • 家园 哈哈,我算是服鸟!

              正如你的数据显示的那样,是由於“化肥,机械化,用电量,水利建设则增长了一个数量级”,但同时人们的劳动热情大大降低。而改革伊始,联产承包,粮食产量立刻爆发式增长。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问您件事情:听说过四三方案没有?既然一承包,粮食产量就立刻爆发式增长,那国家花那些宝贵滴外汇从国外进口那么多工程配套设备干什么?这不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吗?您应该对此表示批判呀。

      • 家园 1959年受灾面积是1300万公顷

        de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