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聊聊3G -- 火星

共:💬146 🌺27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太小看移动了
      • 家园 这个爆料水准有够差

        1.爱立信高杆的地方在高层政府公关

        2.通信设备采购的水很深,出国旅游完全是小儿科,国内厂商一样可以搞定。对移动职员来说,每年的年收入足够让其把出国旅游当piece of cake

        3.通信业也是上百年的工业了,真正的电信专家不是靠啃几十本书就OK的

        结论:你对通信业完全不了解~

        • 家园 花这一条

          2.通信设备采购的水很深,出国旅游完全是小儿科

          出国旅游连个P都不算,帮忙把小孩弄出去留学也只能算个P而已。我来爆个料,某次运营商的一个大单采购中,最终PK的是2个厂商,其中一家的技术指标什么都好,但是还是没中标,原因据说是:不能让他们的老大进政治局。

          当然我也是听来的,不知道真实与否,但是有一点肯定,在中国跟电信运营商打交道,有深厚的政治背景的确是一大法宝。新邮通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 家园 不能说,不能说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 家园 呵呵,问问业内的人

        华为的打单“能力”,绝对比爱立信好得多。。。。

      • 家园 LS兄弟很诙谐哦。俺也爆个料

        不是因为大唐给的是中文资料,而是大唐紧赶慢赶的赶设备,根本没顾上写资料。哈哈哈

    • 家园 【原创】中国的3G(四)

      说起TD-SCDMA,不少人心里没谱。我们没谱不要紧,可没谱的是中移动,这事就郁闷了。

      中移动先是怀疑TD技术上不行,后来又怀疑TD产业联盟的实力不行。这个不能怪中移动,当初3G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商用的时候,TD连个样机都没造出来,更何况,即使造出来了,中国几家设备商的产品稳定性也一直都是个问题。

      中移动一方面对TD没信心,另一方面反而对WCDMA是心慕已久。很早的时候就公开表态要采用WCDMA,只把TD拿来做补充云云。但信产部就是不发牌,怎么喊都是没脾气。这样被压了几年,赶着TD测的磕磕绊绊,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开始猛建WCDMA的试验网,小算盘打得是来个先有后婚。信产部也不含糊,直接一纸禁令。估计看着禁令,中移动心中一凉,才明白这个TD是逃不过去了。之后就是接着慢慢测TD,慢慢建试验网,不愠不火大概是还没死心。直到08年5月的时候,TD一帮“老贼”给胡总写了封信诉苦,很快就得到了批示。批示一出,中移动自然不敢怠慢,没两天就出来表态要坚决支持TD建设云云,这才算铁了心搞TD了。

      TD之前一直磕磕绊绊,其实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争议不断。不说欧洲的设备商,连华为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WCDMA上。现在大局已定,以中国市场的号召力和中移动的推行力,又有哪家设备商敢怠慢呢。羁绊TD多年的产业化问题,从此会渐渐散去了。

      说到中移动搞TD,最大优势就是客户资源。固然我们平民百姓可以没事换个运营商玩,可是对于商务用户就不可能了,偏偏这些人又是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最大的不足就是在终端上,针对TD的手机太少了,还几乎都是国内品牌。不过还好建网也是需要时间的,而最近中移动频下猛药,估计1年内会得到很好改观。

      其实TD一路走来,虽说十分不易,可最终能修成正果,相较于其他令人扼腕的早夭项目,已经是十分命好了。从提出国际标准,组成产业联盟,再到国家发牌,大家常说要产业升级,还有比TD更有代表性的范例吗?3G追赶,4G抗衡,5G超越,或许并不是很遥远。

      -----------------------------------------

      我就是闲聊,您别细问,问了我也不知道

      • 家园 好贴多宝

        中移动一方面对TD没信心,另一方面反而对WCDMA是心慕已久。如果他是私人企业,这么想是没错的,但国企这么想,这头儿就不称职了。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在想:得亏这是个国资委旗下的产业

          要是换成是米帝的公司,估计发动战争的心都有了

      • 家园 TD的最大障碍在于没有半导体厂商支持

        国外的大半导体公司根本不想捧TD的场,因为市场的缘故。所以TD的终端就一直上不来,国内的几个半导体公司在作TD的东西,但因为实力的缘故至少还有1-2年的差距。所以在终端上,TD一段时间里面没有办法和UMTS抗衡。而且现在UMTS方面HSPA已经商用了,未来两年之内HSPA+也会商用,那个时候如果TD的芯片还赶不上,就很惨了。

      • 家园 转一段别人的观点

        TD-SCDMA其实毫无创新可言,我们行内的同仁都不看好它,用我们的话说就是“TD除了帧结构是自己的,还有什麽是自己的”?

          只要是CDMA(Code Divided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就逃不开高通的基础专利;联合检测的专利又在西门子手中;智能天线是自己的,但也不是什麽新鲜玩艺儿,这个技术最早是用在雷达上的,他的功能就是通过波束赋形把有用信号的能量集中在某个方向上,从而降低对其他方向上用户的多址内干扰。但是,这种技术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用户尽量分散在不同的方向上,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户的位置是不受控的,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因素。如果用户都在一个方向上则该技术不能带来任何增益,所以智能天线对系统规格是没有任何贡献的。

          最后,也是最要命的就是TD没有使用软切换(或者叫宏分集技术),导致它无法同频组网,频谱利用率根本达不到 3GPP制定3G标准时的初衷(将频谱利用率提升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AMPS的10倍)。我曾经看过李世鹤写的TD协议初稿,感觉他在制定TD协议时已经看过了cdma2000的协议,但还没有弄清楚别人cdma2000里面的软切换到底是怎麽回事情就开始写TD的协议了。结果抄都没抄对,就整出了“接力切换”这麽个怪胎。按照李师傅当时的理解,硬切换和软切换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是先断开与源侧的连接在建立与目标侧的连接,而后者则是先建立与目标侧的连接再断开与源侧的连接。如果,我们单看上行或者下行一个方向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都是先断开与源侧的连接再建立与目标侧的连接的,所以从本质上说“接力切换”与硬切换没有区别。不但本质上没有区别,而且接力切换还更容易掉话,因为当一个方向切换到目标侧而另一个方向还没切过去的时候,由于上下行分别在两个NodeB上,导致内环快速功控根本无法进行,一旦信号此时发生波动就极易掉话。

          上面这些还都只是TD在原理上的缺陷,这些问题是协议本身的缺陷,即使厂家做的设备再好也无法避免。如果再考虑到设备成熟度的问题就更糟糕了。

        • 家园 这些话,WCDMA也能说这么一堆

          WCDMA和CDMA2000的差别更小呢,他们创新了没?

          CDMA专利都在高通手里不假,CDMA2000也是最成熟的3G技术,可不也一样靠边站了吗?TD问题不少,WCDMA也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出的早,支持的厂家多,很多问题已经很好的得到了解决。

          不管是智能天线,软切换还是种种其他问题,不是设计的时候不知道,为了绕专利罢了。说到底,TD出来的晚,所以绕专利也绕的更辛苦。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 家园 其实以前我对TD是抱同样观点的

          后来在一个项目组里做了些事情,参与了标准的提案的一些过程,才渐渐转变了些想法

          其实帧结构不同已经算是一种优势了,何况其实区别蛮大的,有点像巴别塔之后的各种语言,就是为了阻止某些公司一统天下

          恩,智能天线不是为了让系统的性能有多大的提高(如果小心布站,还是可以的,没有那么不堪),主要就是专利壁垒。。。

      • 家园 带号转网如果实现

        中移动就不好玩了。

        老铁用通宝支持了一把

        ==================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话是如此

          可我觉得不会。现在各种政策出来都是倾向TD的,估计中移动当时接下TD的时候,也是很讨了一番价钱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