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60年历史小讨论 -- 曾自洲

共:💬81 🌺399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时事造英雄。

      历史选择了tg,选择了毛。

      任何开国皇帝都是如此。

      虽然步履薄冰,九生一死,但成功了,伴随着是一将成名万古枯。

    • 家园 如何评价老蒋的抗日战争

      现在网上为老毛说话的人不少,为老蒋说话的人也不少。不过河里对老蒋不待见,我也对老蒋不怎么待见。

      先看看老蒋在抗日中都干了些啥:

      1 抗日战争,老蒋领袖也,手握绝对资源,身为国民政府的总统。他不是领袖谁是。

      2 抗日战争,中国赢了。不管过程如何,最后日本签字投降了,中国是受降方之一。

      3 五大理事国之一,从1900年的北京条约(殖民地里头两名)到1945年的开罗会议(世界老五,没准还比法国强呢),地位越迁,不比1949到1999年的变化小,而老蒋还说了1927年以前,中国还不归他管呢。

      但是我就是不待见他,因为老蒋的军队,在8年抗战的过程中,虽付出巨大代价,但是所取得的战绩实在拿不出手,可以说一无所得。中国人民虽然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但是所得甚少。有关抗日的最大YY应该是如果tg握有老蒋的资源,日本能在中国混成啥样?

      看来就算是战略正确,成功,但是付出巨大代价,所得不够,依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是不是太难了一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抗战的时候蒋介石不是总统!

        而他只掌握军队,政府最初也不是他控制的.想1939年前他对政府的人员就动不了!

        我这里先表明立场.我支持蒋介石领导的军队包括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在内的军队都是汉奸走狗卖国贼.大家不要骂我!

        抗战之所以在813打响,这是西安事变后中国社会共识导致的.而参加726庐山会议的各军阀无耐中的选择.其实大家要是看到那时候中国的情况都知道那时候国民政府的管理有效范围很小.北到山东.西到湖北南到广东.其它地方是军阀的.

        其实国民党在抗战中有个口号就是抗战建国.这建国就是试徒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其实要是某些人想的TG掌握蒋的资源,我看也不会干的怎么样!

        • 家园 如果27年tg夺取政权,kmt被赶到农村,tg早就统一全

          国了。tg一旦取得优势,到完全统一中国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在解放战争中,1949年初三大战役结束,tg取得优势,4月渡江,10月建国。出兵朝鲜时距离1949年初tg取得优势不到两年。tg一边同美国在朝鲜大打出手,一边追击国民党残余和土匪,到朝鲜停战时国民党残余和土匪已经彻底消灭。

          相比较而言,1927年非kmt武装有实力的只有奉系,按照北伐第一阶段的势头,在九一八前统一中国不成问题。即使桂、晋、西北是新军阀,蒋能依靠的只有中央军,中原大战后,也应该完成关内的实质统一。总之蒋无法快速完成中国的实质统一,是因为kmt和蒋的内在缺陷。

          当然有人会说tg还没形成正确的领导,党政军也没有残酷斗争的锻炼,加上共产国际的瞎指挥。但是以俄国的内战的经验,如果tg27年夺取政权,还是能够以惨重的代价,经过血腥的内战,快速统一中国的。

          需要考虑的tg夺取全国政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和连锁反应-----

          美英法,德日意,苏中三足鼎立,会不会使冷战提前到来,美英法和德日意联手遏制苏中。

        • 家园 转篇老文,算是回答。

          二战弹药消耗与消灭敌人数量的分析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这首《游击队之歌》的旋律很多人都熟悉。老一代人更清楚,歌词中抗日战士“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只说,并非艺术夸张,而是当年严峻环境的写照。与解放区军民在弹药奇缺的情况下与侵略者的持久苦战相比,欧洲及太平洋战场则是交战双方钢铁炸药的比拼。通过物质对比特别是弹药损耗的统计,更能显示中国抗战只艰苦,而敌后解放区战场又是艰苦之最!

          看过电影《董存瑞》的人该记得这么个情节,刚参加八路军的董存瑞只发了5发子弹,为了不暴露弹药奇缺,战士们把高粱杆剪成一段段,装进子弹袋使其显的丰满。八路军刚到抗日前线的时候三万多人只有一万多条枪,有些人抗着长矛,每只枪平均子弹也不到30发。

          国共合作抗日后,国民党不供武器,前三年没年只发几十万发子弹,1940年后还不发了。新四军,八路军武器弹药主要看战场缴获,真正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造”。后来解放区军工厂也生产过少量子弹,也主要是靠拾会弹壳复装,质量很差,只有手榴弹和地雷能保障。

          如此少的弹药供给,我们的部队向着“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努力,也就可以理解了。据鬼子回忆“中共军火力一直很弱,不到百米内很少开枪,一旦交锋便马上抵近射击,投手榴弹并以刺刀或大刀搏杀”

          通过个战略区向中共中央的报告,可概略估计出八路军,新四军的子弹消耗约在3000-4000万发,手榴弹800万枚,当时火炮极少可忽略不记。按杀伤52万日军和同数量伪军的战果统计,平均每毙伤一敌军,消耗约30发子弹,7妹手榴弹。这一战场弹药消耗比例之少,在当时世界上是罕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平均毙伤一名敌军要子弹2000发以上。即使是抗日战争前近一个世纪的美国南北战争,也远远超出了这个耗弹量。我军的一些主要战斗统计,也证实了这一消耗估算基本准确。如新四军在车桥之战的统计是:毙伤日军465人和伪军483人,共消耗子弹9993发,平均毙伤一敌只消耗子弹12发。

          有美国人支持,和得到苏联大部分武器援助的国民党就“慷慨”的多了。据统计,国民党军队共耗子弹17.09亿发,炮弹959万发,手榴弹和枪榴弹2359万枚。国民党统计的战绩是毙伤日军85万人,大致可以算出平均耗弹2000发,手榴弹30枚,炮弹12发毙伤一敌军。

          苏联在对德作战中消耗子弹170亿发。炮弹4.2亿发,手榴弹1.21亿枚,共毙伤德军1300万人。按次计算每毙伤一敌人耗子弹1300发,炮弹30发,手榴弹9妹,航空炸弹230公斤。

          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从没在乎过弹药,就连计算弹药的方式都比苏联大方的多,用的是“吨”,我们那时的八路军估计想都不敢想用这么大的质量单位算自己的弹药。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共毙伤日军110万人,但是弹药消耗300万吨,平均3吨弹药才杀伤一人。想想美国人杀伤一个鬼子的弹药够董存瑞的哪个连用一年多了。不过战争后期美国人轰炸日本本土的战绩很好,16万吨航空弹,杀伤了120万人,平均0.12吨弹药便杀伤一人,还不包括两颗原子弹,不过炸死的基本都是日本平民,不是日本鬼子兵。

          现代社会强调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追述战争同样如此。这么看来,我们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该是多么值得钦佩和敬重的!

          通宝推:terron,
          • 家园 有些东西是给人刻意地模糊的事情,

            一,1939年前的八路军的弹药供应是有保障的.那就是战区供应.这根据战斗任务来配发的.

            二1939年初中国国民政府的兵工厂生产的步枪子弹每月不足一千万发.

            三是国军(不知道怎么算的)部队.象在中条山的部队拿到的弹药就比八路少.原因他们没作战任务.

            四.第一次远征的远征军的弹药也只有两个基数.国内的部队基本在这个时候想打仗都没弹药.

            五,在武汉保卫战中的各部队,每次补给就是十发子弹.

            六.根据这些,我们可以这样看.八路的敌后部队和八路的前线部队得到的补给是不一样的.战斗的规模和效能也是不一样的.38年的晋南之战八路的战绩并不比其它部队好.为什么?同样是弹药的问题.

            40年后八路基本没有打过正面战场的仗,所以这是不可能有人补给你弹药的.

            七.当时中国的军队都这样.敌后的八路是很苦,但敌后的其它部队也一样.

            • 家园 汤恩伯在河南,胡宗南在陕西,有什么作战任务吗?

              说得真是冠冕堂皇啊:

              三是国军(不知道怎么算的)部队.象在中条山的部队拿到的弹药就比八路少.原因他们没作战任务.

              40年后八路基本没有打过正面战场的仗,所以这是不可能有人补给你弹药的.

              由此我们知道,那个蒋老关于抗战的几点:

              首先,是不把敌后战场的部队当成自己的部队,莫非是他们的弹药可以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无需补给?

              然后,在河南的汤恩伯部算是正面战场的部队,但是在陕西的胡宗南部也算是正面战场的话,那在这个正面战场中的对手是谁,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吧?

              再次就是,不知道汤恩伯的正面战场,除了打了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豫湘桂战役之一部外,打过什么仗?还有胡宗南在陕西的正面战场上,也打过些什么仗呢?

              最后总结一下,要想拿到蒋老的补给,只需要懂政治,不需要懂军事。不懂政治的人,不会知道在蒋老心中,陕西也是正面战场。懂军事的人,也不会让自己的40万大军一路溃败,甚至被民团缴械。

              呵呵。

            • 家园 基本的事实视而不见

              挑一些来说,是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 家园 真要是读过点抗战的历史,断不会有人对老蒋抱有好感

        想当初,我也想重新认识一下抗战历史,找了几本书略略一读。本来还对花生米有那么点好感,也算是距离产生美。结果这一了解,算了,啥好感都没了。那帮人活该现在窝在小岛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