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成功系列之社会生存能力 -- 曲里拐弯

共:💬32 🌺8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社会阅历和交往能力还是重要的

      少年班学生智力没得说,但是社会阅历和交往能力就肯定相对缺乏了,普通人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12年一点点过来的,这方面和生理年龄一点点成熟,这12年间是在集体中渡过的,自然和同学、老师相处间,很多社会阅历和交往能力就慢慢积累起来。而少年班学生往往缺乏这个经历,而且在大学期间也是和普通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后来到社会上的挫折也是难免的。

      其实,我还是很怀疑这种教育方法的,我认为他们如果按照正常的节奏,哪怕跳级略快点,可能对以后更有益些,像这样培养出了问题要影响一生,实在是得不偿失。毕竟人的成功和哪年毕业关系不是那么大,上学不过是人生中一个阶段,真正的人生还是看毕业后在社会上的经历的几十年。

      • 家园 我很怀疑这种成班级性质的培养是否合理。而作为个人培养更好

        当然,中科大少年班那帮人没的说,绝对聪明。

        但如果就一些层次比较低的而言,比如那种各省市都有的10、11年读完高中,这种成班级的培养似乎毫无意义。

        比如上海有某个学校,哪所忘了,有两种班,一是8年读完初中,一是10读完高中。进这种班级的,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了,因为在上海,不会有什么人为了省1,2年的学费而拿小孩的前途开玩笑。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小时了了,还是那学校教学不行误人子弟,或是年龄小等其它原因。最后的结果都不如人意。好像8年班的,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已经很一般了;而10年班的,毕业出来的很多基本是去上大之类学校的。

        以前我们高中时讨论这事,都认为那帮人是读书读傻了。后来说到小学时候,很多人可能1年级就会4,5年级的数学了,完全可以跳级云云;想想真要跳了,也许就真读傻了。不知道有没有智力开发太早,用脑过度一说。

        大学同学有些也是毕业于此类班级,问起来他们也说自己班级高考成绩也未必超过一般的好班。

        但是就个体来讲,我认为如果其确实能够适应跳级或更高难度的学习,还是应该允许和鼓励的。可以让他们跳级,但跟普通的高年级学生一起学习。各个大学里这样的人也不少了。像国外大学里还都有什么talent program一类的,以吸引天才;中国大学除了中科大,反倒没了。

        不过扯远点说,我对于有不少早一年高考,却去了不够好的大学的人感到奇怪,他们为何不愿多等1年,又没有复读的心理压力。难道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极限了?说到这里,外省市的高考制度上是有些漏洞,比如不少学生居然高二就能参加高考了,有些人纯粹为了练兵,填个假名,有些人看考的不错,干脆高三不读了。这种事情在上海从未听说。而且即使那些竞赛获奖的,一般家里也愿意让他们高三玩一年,而不会选择早上大学。

        • 家园 这个只能说明学校水平不够

          “比如上海有某个学校,哪所忘了,有两种班,一是8年读完初中,一是10读完高中。进这种班级的,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了,因为在上海,不会有什么人为了省1,2年的学费而拿小孩的前途开玩笑。

          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小时了了,还是那学校教学不行误人子弟,或是年龄小等其它原因。最后的结果都不如人意。好像8年班的,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已经很一般了;而10年班的,毕业出来的很多基本是去上大之类学校的。”

          8年小学+初中,10年小初高,有好老师很容易的。平时稍微讲快一点,考试年少做两套练习题即可(大量做高考练习题在北京上海就是浪费时间)。实在不需要什么超迈绝伦的智商。

          • 家园 这个不好说。因为也没有足够的信息,不知道他们学校自己搞过

            客观点研究没有。

            其实像中考高考这类考试,关键的不是教快教慢的问题,知识点也就那么多,而是训练和熟练度的问题。这个我想搞过竞赛的都知道,经常有竞赛很强,但一般考试时失手的情况。上海这里虽然不像外地这么苦,不过为了高考也要专门准备一年。有些省听说从高二就开始准备了。我上面也说到,有些外地同学也是考了两次的,高二那次多半不理想。那个学校的失败,也可能是在这方面,学生没有充足的训练,尤其如果是按8年初中,10年高中这样的进度话,两年高中还是不够的。

        • 家园 班级培养是需要的

          因为人是会受到环境影响的。个人培养也受到成本的问题,很少学校能拿得出这样的专门师资。而拿得出这些师资的学校自然不会只针对少数人用。

          另外,以前考察孩子的标准太单一,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尤其是数学方面的。而小孩子的数学(具体来说,没学正规几何之前)成绩好坏,严重依赖于这道题是不是做过。或者说,依赖于记忆更甚于逻辑。

          • 家园 这个我觉得是不对的

            “而小孩子的数学(具体来说,没学正规几何之前)成绩好坏,严重依赖于这道题是不是做过。或者说,依赖于记忆更甚于逻辑。”

            至少根据我近十年的小学中学竞赛经验,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还是靠智力做题的。当然做题的积累很重要,毕竟是数学竞赛而非智力测验。

          • 家园 其实我比较倾向于跳级。但跳级的话,在新的集体中

            融入新集体、跟年长的学生的接触交往是个大问题。如果这个能处理的比较好,那他将来在人际交往上可能比正常完成学业的人更成功。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对难度突然上升的课程的接受能力等等。

        • 家园 我对即便是个人培养是否妥当也是存疑的

          我的意思是认为在最开始就像这样有计划的培养是不太合适的。不是有一个小孩10岁上大学,13岁上研究生的新闻,其实看看他上的学校是很不怎么样的,唯一值得称道的只是他的入学年龄。这个小孩我感觉还是很聪明的,如果家长引导好,按照正常的进度或者即便跳级应该能上更好的大学。另外,中学、大学除了学习知识之外,还学习的是集体生活、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个小孩虽然上了研究生,但是他这些年并没有脱离家长的监护,从新闻中看得出这些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神童=比别人早上大学=教育模式成功”我感觉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如果在80年代这样想还可以理解(虽然事实证明不太成功),现在还这么想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您说的高二参加高考的确有一些省的学生就这么做的,但是人数不多,毕竟此事不是合乎高考规定的。我大学室友的高中同学(黑龙江省的)就是如此,他们的想法之一是先考考看,如果学校可以就去,太差也不影响什么。不过似乎考上的不是太好的学校,其实想想也正常,如果按正常教学进度,高二虽然把新课程基本学习完了,但是达到的深度和难度和高考的要求还是有点差距,这个时候要想考的成绩高不太容易。他们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早毕业早工作,也相当于多一年的机会。

          说来奇怪,我在吉林省就从来没听说过这种提前高考的情况,也许是我们那里报名管的严,或者只是我不知道罢了。

          • 家园 有道理。那种小孩就典型的我不能理解的情况。

            他要晚个几年,别说北大清华,就是世界名校都有可能去。何必赶这么早呢。

            至于能否提早报名,应该就是管理的问题。那种事情不好,不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可能还会引发舞弊等情况。

    • 家园 少年班出极品啊

      据说前两年物理系有个班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扣留同学的外国大学offer(已构成侵害通信自由罪),害得同学错过了申请。

      不过我有个网友就是物理系少年班的,人不错,是新华社的科技记者

    • 家园 二排左二很像宁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