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和镜山口兄,贴旧文一篇----家在三线(0) -- 奔波儿

共:💬28 🌺1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歌唱祖国

        哈!我们那里也是这样的。每天中午十二点整,大喇叭就放起这首曲子,于是大家伙都回家吃饭。以至于在很久之后,每次听到这支歌,我都有种想吃饭的冲动。

        “记得以前读大学的时候,同学朋友问我的家乡,我都很难说清,因为我可以和三个省扯上关系,母亲湖南,父亲湖北,而自己出生在陕西。刚开始,还需要和别人解释一下,可似乎别人觉得不可理解。也难怪,大概只有三线走出的子弟才有这样奇特的籍贯和家乡。”

        米吐米吐。至今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仍要犹豫一下,再决定从各个地点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回答对方。

        花!

        • 家园 调动

          应该不止三线有这待遇,我家里进藏的民国一代在建国后的子女也是籍贯遍全国,不过也托大和尚和三哥折腾的福,历次政治运动都没波及到。

      • 家园 记得小时候,上班前,大喇叭里放的歌节奏从慢到快,

        最后好像是骑兵进行曲。

    • 家园 【原创】家在三线(3)

      说起来,我们家在一栋青砖楼里住的时间最久,整整十年。这栋楼是建厂时盖的,与后来建的家属楼一比,显得越来越苍老,但青砖青瓦,全厂独此一份。

      楼分三个单元,每层有五家住户,东西两面各有一个公共的自来水池、阳台和卫生间。记得我们家刚搬进去的时候,公共卫生间由于没人打扫,非常脏。父母爱干净,花了一整天,硬是把那难以下脚的所在清理了一遍,又重新地上铺上水泥,在墙上刷上一层雪白的石灰,看上去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后来搬来的邻居都很爱惜,每天哪家主人先起床,都会主动去用冲洗打扫一遍。西边的住户见状也如此照办,结果这一单元就俺们这一层是最卫生的,hoho......

      大家都是同厂的,彼此多是同事朋友,各家的孩子也是从小一起摸爬滚打,处的自然是好,各家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挨家送去让人品尝,叔伯辈们出差或是哪家回老家探亲回来,给各家的孩子一定都会准备一份小礼物。记得俺以前不吃大葱,隔壁的的东北大叔探亲回来带回了东北大葱,煎好大饼,抹上芝麻酱,再裹上大葱,俺忍不住吃了一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当然,若是哪家孩子受管教,一旦势头不对,立马鬼哭狼嚎,跑到邻居家避难,俺老弟儿最善此道,并带出一拨儿徒弟。

      老爸在公共阳台上拉上几缕铁丝,种上金银花和月季,变成一小凉棚。夏天的时候,随便哪家把阳台上泼点水,摆张桌子,把电视放上去,大家没事喝茶、聊天,看电视,日子过得挺美的。

      ......

      “远亲不如近邻”正是那段日子最好的写照。

      唉,回想到后来住进那种单门独户的楼里,各家铁门相对,老死不相往来,真是恍如隔世。

    • 家园 【原创】家在三线(2)

      家里有一盆榆树,叶片肥厚,富含叶绿素和水,长得枝繁叶茂。我们一家对这盆榆树一直爱护有加,因为这不是一盆普通的榆树,那是老弟儿七年前从“故乡”带回来的,当时只是一个小枝。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爸的一个好朋友要调走了,临行前把一盆榆树送给了他,因为老爸爱花,他相信老爸一定会照顾好它的。在老爸的调理之下,这盆榆树茁壮成长,越来越大。俺当年上植物课的时候,把它的叶片摘下来,捣成浆,找叶绿素。被老爸见到,一通臭骂,差点受皮肉之苦。

      一晃,我们家也该调走了,榆树是没法带走的,老爸把它又送给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同学+同事。听俺那叔叔说,这榆树后来长的太大,花盆装不下,就给我们的老邻居家分了一大枝。

      老弟一年放假去故乡,看到那棵榆树,有些感伤,就也分了一枝,一路小心护卫,从数千里外,带了回来,并因此受到老爸通报嘉奖。

    • 家园 【原创】家在三线(1)

      父母从学校毕业那会儿,成绩均很好,家庭成份都是世代贫农,学校让留校。那时候的年青人正是热血沸腾的时候,脑袋里不比俺们现在,装的都是“我是祖国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父母均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当时,“三线”工厂已经初具规模,正是大批要人的时候,所以整个年级的毕业生都被分到秦岭南部的若干三线工厂。工厂里的老工人或熟练工人都是从东北老厂或天津来的,所以说的普通话带点东北腔和津片子的味道,后来又从附近“上山下乡”的知青中招入大批工人,他们大多来自北京、上海和无锡。

      刚入工厂的大学生都必须下厂锻炼三年,老爸一直吹他是最能干的,第一个脱离苦海,去坐办公室。根据老爸的性格,不善吹牛拍马,估计应该是凭本事吃饭,但据我所知,好像每次厂里技术考评,总是老妈得第一。

      父母在三线厂呆了近二十年,后来调回老家。期间和后来,父母的很多同学都调走了。记得以前读子校,每次开学都会发现少了几个同学。有一次,听父母谈起往事,说到当初分到陕南的七十多个同学,三十多年过去了,调走的,病故的,如今只剩下十几人还待在那儿。

      其实那儿挺不错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山青青,水碧碧,非常养人。记得老妈调回老家后一次出差回到原来的厂子,熟人见到都说俺妈晒黑了,皮肤也不如以前细腻,这才隔了一年啊。

      也是,反正自打俺走出“三线”以后,再没见过那么多PPMM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