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我的家史 -- 深夜腌的萝卜丝

共:💬221 🌺1018 🌵2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把教育当成产业实在是胡闹

          也算是五千年来得一景

        • 家园 的确是,写论文的时候查过一些国内的论文,硕士论文那个惨

          好多还都是些所谓名校的。好不容易找到篇有点价值的,竟然在logistic review上找到基本一样的东东,就把模型简化了...

        • 家园 这两件事不同。

            扩招学生人数大大增加,有相当一部分成了平民教育,大量原本上不了大学的人上了大学,平均水平肯定会下降。对于少部分“精英”(不是指JY)学习条件差一样可以学成人才,所以那段时间教育水平差一样可以出些人才。

            相对来说,那段时间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反而有所提高,因为那时各地农村基本上都是知青在当老师。象我所在的大队小学,原来的汉文老师是初小毕业生,自己才上到小学四年级,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队上一位高三知青,被以炊事员身份招到旗中学当老师,后来当了教导处主任。

          • 家园 说起这个倒是有点意思

            我老爸读的是林业局的子弟中学,文革中有大量因为成分不好被下放的大学生。

            数学老师是北大物理毕业的,语文老师是北大中文毕业的,外语老师是北外毕业的,他的同学是唐文生。

            倒现在老爸还嘲笑我,因为我的老师比他的差老远了。

    • 家园 好文章,花祝春节愉快。

      真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您一样,对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历史问题,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实事求是地做一个亲劳胼胝式的社会调查,于己于人与社会,都是丰功伟绩啊。

      • 家园 你太夸奖我了。

        其实,我的做法很简单,多看纸质出版的书、多看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多听多问、注意用自己的头脑综合分析。这种做法不难,只是很多人的兴趣不在历史方面、因此而不知道很多事。这也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是那些在网上兴风作浪、故意捏造或篡改史实的人太可恶。中国文人也有个特点,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道德观念而不惜篡改事实,他们虽然常常骨头硬、不向强权低头,但是却常常向自己的执着而低头、从而来篡改事实,这也非常可恶。另外有一点,我发现,听别人的口头回忆或者口头传播某事时,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多问,不能只做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因为口头说的事经常有错。我最初听长辈们的回忆时是全盘接受,后来听的越多、发现越不对劲——很多自相矛盾、或者前后口径不一,于是就学乖了——多问。并且,我还发现,老百姓在讨论时事时也经常喜欢按自己的想象而修改事实本相,谁如果完全相信乡间或者坊间的传闻,谁就会上当,我就上过N次恶当——有时把我恨得想,有什么样的老百姓,就有什么样的地方政府。但是,不管怎么的,政府要比老百姓的责任大。

        • 家园 学而不思则惘什么时候也不会过时

          我们很多人都会经历相信,怀疑,动摇,再从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称之为头脑的否定之否定。轻信外界的所谓的真相,更不可取。人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掌握了所谓的科技进步,可惜人性几千年来看不到什么进步。

        • 家园 传闻也就是一时一事,大家很快就会学乖了。

          最后,还是事实胜于雄辩。

          谎言多了,反而会促使人们认真地寻求事实,这也是好事啊。

          还有一点,不好意思啊。

          这萝卜丝深夜腌的,有什么讲究吗?

          有点好奇呢,请原谅俺的孤陋寡闻啊。

        • 家园 唉,口头叙述都有这毛病,哪国都一样,倒不干国民性的事

          好比美国有个笑话:老兵的杀敌数是和他的年纪增长成正比的.

    • 家园 春节愉快

      信阳老乡来送花了。。。

      • 家园 信阳老乡还真是少见

        特别是在国外,我还没碰到过。祝春节愉快!

    • 家园 豫南三县全了,连父母年龄、自己年龄年龄都差不多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981385

    • 家园 花赞

      麻烦楼主把你家乡近年的水利建设说一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