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梦回中国(1) -- 万里风中虎

共:💬370 🌺1123 🌵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胡温倒不是想博虚名

          但是就业压力可能太大了,要是影响到稳定的话,可能。。。。

          我对出口退税的问题还是想不通,补贴那些企业难道不是为了稳定就业,但是考虑到退税又是典型的贸易保护措施,难道胡温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 家园 看看

      一个新人,看了一大段,赞一个,还有我们不一直是用增量来解决存量的吗?所有的问题从来没有解决过,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回钟摆.呵呵

      • 看看
        家园 虽是新人,见解不俗,花励之!

        用左小蕾的话来说,就是"严格意义上,我们的货币政策从来没有从紧过".最近看来左女士已经“读懂中国”,很少再发布这种不合事宜的话,闷声发财去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种经济政策正确与否,永远是让位于政治和人的因素的,虽然我们从来不这么说。

    • 家园 相信楼主本意是为了中国好,但……

      相信楼主本意是为了中国好,但纵观楼主多篇文章,虽文采极好,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中国未来(也许是对TG?)的强烈的不信任感,也许这就是问题所在吧。

      也许楼主并不是有意看空中国,但文章中的内容却往往在打击阅读者对政府的信心——同时并未提出解决办法。

      这与阅读陈经、井底望天、CAD等人的文章不同,他们的文章中也有对政府的批评甚至批判,但更多的是提出了应对措施。

    • 家园 媒体在制造恐慌

      关于这点非常赞同虎大,至于这背后的东西,经过虎大这一说才豁然开朗,的确有很大的迹象证明啊

      • 家园 媒体天生就喜欢制造恐慌

        身为此道中人,说几句。

        我们的版面上,体育和娱乐的版面是最轻松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其中的杂乱无章大家也知道。

        很少有专业化的分析。而集中在恩怨情仇上。

        这与从业人员年轻化有关。奥运会上中国记者平均年龄是最轻的。不像国外的体育记者一干几十年。

        这种娱乐化和江湖阴谋化的倾向也感染到财经版面,以及财经媒体。(当然DB以正面鼓劲为主)

        曾经有人罗列了一批经济媒体点评,它们的风格就是本来没有什么事,偏偏像煞有介事一样。

        一个厂破产了,然后就给当地的全盘经济谥上“崩盘”,还加个“之虞”二字。已经成了许多财经媒体的八股。不信大家可以用这两个keywords搜索一下。

        但我感觉,我们这一道中的人,对体制的反弹心理最强。不知是为什么。

        所以我经常开导DB中人,如果没有TG,谁给你开发行会议,开导DSB中人,如果大家都破产了,谁给你出广告。你以为光靠1元钱一份(甚至5角一份)的报纸能给你们卖出年终奖么?

        所以一定要说媒体是在某某指使下制造恐慌,恐怕未必。

        • 家园 您说的也很有道理

          我不是圈内人,不过根据自己这一年的所见所闻,觉得沿海的经济和媒体渲染的有些不一样,而且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恶果(比如我女朋友的公司招一个实习人,居然有名校研究生和海龟来应征。。。。,可实际上就业远远并没有恶劣到如此的地步,我女友问她们,她们都说是整天听媒体这样说,觉得自己很难找到工作,就放低了身段。)出口企业裁员的是有不少,但大部分目前见到的都还是死撑着,至于那些浙江的工厂,我也认识一点那里的老板,他们的厂房大都是自己的,因为金融危机,客户没有现金,所以选择暂时关闭企业来降低风险,等风头过了,肯定是恢复生产的,这其实不是那种很无奈的破产,而且是一种很聪明的自我保护,可是成天的报纸网站都不说这些,一上就是很严峻的形势云云,让不明就里的人看了很忧心。

          虎大说的媒体唱衰的意思,我觉得是主要说那些大的官方媒体吧,为了各自派系的利益而放出一些声音,这其实过去就存在,但说实话,由于这些媒体的声音过于中正平和,强调稳定和谐,所以一般老百姓是很难意识到其中的东西的,说的更极端一点,很多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只是他们天生就带有很高的权威性,而影响人们信心的主要媒体,可能反而就是兄台说的那些,他们应该不是有人故意操纵的,而是天生就喜欢那样语不惊人,所以这里应该是有些差别的,不知道我这样认为对不对

          • 家园 据我的观察,这次的恐慌不是官方媒体掀起的

            只要看发稿时间好了,一开始都是财经类媒体,他们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官方媒体。后来才是官方媒体跟进。

            媒体圈里是很典型的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比如同城报社,兄弟报的重磅新闻,本报没有报,老总就要骂部主任,部主任就要训记者咯。

            不信你可以挑一些珠三角、长三角企业破产的新闻,看看是否是当地省市的党报先爆出来的?如果说是中央报就更不可能报了。其实这些企业远没有像美国三大车厂在国内经济的份量,无非是平时自己吹嘘是国内第一,业内龙头,财经类媒体当然就顺势而起了。

            我们的体制是zxb和各地的xcb领导,思想是以正面报道为主,想叫官方媒体唱衰,基本是不可能的。

            • 家园 我也很疑惑

              据我寒假的观察与调查

              很多问题确实不如报纸上说的那么严重

              于是我一直在想,大约是我的观察面太窄了不具有代表性吧

              现在看来,好像又多了另外一种可能的依据

              • 家园 我觉得就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中国的媒体报道时都喜欢一拥而上。国外媒体不知道如何,大概都是如此。

                比如四川地震的时候,连外省的地市级县级媒体都恨不得派人赶到灾区。似乎没有“本报特派记者”,就不够劲。

                又比如奥运会的时候,一大堆连非注册记者都轮不到的记者蹲在北京,每天从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上扒稿子。

    • 家园 呵呵,风中胡果然是发改委的人

      正如有句古谚:既没有牛市,也没有熊市,只有猪市。在中国,谈经济政策,如果回避发改委,那可真是 blablabla.........了。财政部,特别是央行,最近其影响大增。但中国经济正真的掌舵人,那可非发改委莫属。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造人。风中胡却偏偏把发改委漏掉,证明了偶长期来滴一个猜想:blablabla......

      对风中胡对中国经济流派的论述:偶只能部分赞同。央行当然是货币学派,但是否正宗,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须知中国人的哲学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TG发扬光大的口号是:有中国特色滴。。。。。。

      无论财政部,央行,还是发改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他们都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因而也逃脱不了“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对审批的极力追求”这个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基因。

      从股市可窥全豹。对任何发展,创新,放松管制,取消审批从而导致自己权力受损的倾向,即使是以货币主义信徒自居,口头上高喊自由主义的央行,都是极度敌视,必欲除之而后快。更不必讲审批经济的大本营:发改委了。

      朱前总理据说是陈云的关门弟子,而发改委就是陈云的一脉单传了。“鸟笼经济”才是正真的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指南。当然,在新的时期,也会有新的发展,也不拒绝批上件格林斯潘的华丽外衣,以利行事方便。但实质却从末改变。也不能忽视上千个省地县联合政府公司。但他们行事的逻辑和方法是一样的。都是不同层次的鸟笼经济而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