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制度之大挑战(之一) -- 井底望天

共:💬392 🌺171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奥巴马要启动干细胞了,关键时刻,过度伦理的束缚就会解开

      美国这种技术还是有很多的。未来注定艰难,生活方式肯定要改变。但是美国不能被小瞧。

      • 家园 生物技术远水解不了近渴

        很同意你的基本看法,但是我觉得生物技术远水解不了近渴,也许因为我是工科出身的。从实验到成熟要走的路很长,并且美国需要的是类似于当年的互联网一样的龙头来拉动经济,不是零敲碎打的单项技术。

        现在O8还在救火,两个7-8000亿都主要是在堵窟窿,伊拉克撤军止血,国际上不折腾休养生息。比如说美俄可能会谈判削减战略武器。冷战时期的存货太多,维修保养耗费很大,并且基本上都到淘汰的寿命了。如果能够达成协议,双方的国防预算都会松口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军方节省下来的经费不会存起来去堵窟窿,而是会花出去投资。美国的国防预算之中相当部分都是研发经费,军方的资助催生了无数新技术,比如说互联网。并且军品订货可以有效降低厂家成本,帮助他们在民用市场攻城掠地。美国欧洲在飞机贸易上的商业纠纷,经常是美国指责欧洲政府补贴,欧洲抱怨美国军方订货。美国在军事上的投资不仅仅看中的是军事价值(现在美国在军事上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讲更新装备的压力并不大),也要看新装备中是否应用了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会对国民经济有多少辐射和拉动效应。经济危机时期,后者的价值会更加突出。

        08一旦腾出手来就要推新产业了。从朱隶文的任命可以看出,能源很可能是个重点。个人意见,替代能源还难堪大任。能源的发展方向还应该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比如智能电网,混合动力汽车,等等。信息技术(芯片,软件,传感器,以及相关的支持电路)的应用还有相当的潜力。河里的小虎对于这个产业最近有论述。

        并且,美国的科技界高层也还在思索未来的方向。朱隶文在主政圣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期间,他的最主要的成绩就是成功的将其从核武器研发转型到新能源的方向,表明他对新技术很敏感并有前瞻。这个任命很出乎意料,但是感觉也很得体。以前他的工作主要是引领科研转型,他的新工作是产业转型,各有侧重,也有关联。

        现在很多人对美国过于悲观,因为他们总是用静止的观点来看待这个超级大国。如果说社会停滞不前,无疑中国的文化是最适合治国理政的,因为中国人有守成的传统。但是,产业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社会从来都是一浪又一浪的科技进步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忽视了美国的科研实力,会影响对美国未来前途的预测,并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 家园 远不远不是问题,有金融运作

          没有效益前可以概念股融资,只要资本回流美国就行。

        • 家园 朱推新能源会推哪一种?
        • 家园 新能源肯定不会是主攻方向

          别的不说,就是传统能源公司的阻力就不会小,新代大佬的推进和老代大佬的阻挠,最后可能就是个混合体。节能还不错。虎大有文章?

          • 家园 新产业的走向是明棋

            新产业的诞生过程一定要耗费几万人年的劳动,不存在个别小机灵就改变了战略走势的情况。如果真的有合适的机会,现在的利益格局根本不可能阻挡。资本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在乎的是投资收益。

            现在美国各个联邦科研管理机关在广泛撒网,NSF,NIH,国防部,能源部,NASA,等等机构倾巢出动,迫不及待的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他们的投资指南和最近获得资助名单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在基础研究阶段,是不保密的。进入到产业化或者军队装备型号研制阶段才开始保密。但是新产业的走势是明棋,无密可保。具体到下一步的投资重点,目前应该是在评估阶段,还只有动向,没有涉及到具体的部署,这既取决于美国科研高层的选择,更取决于各个学研产机构的合作与努力。换句话说,哪个方向有实质性突破了,人财物会迅速投放到突破口,巩固缺口并打开通道。在没有实质突破之前,主要还是试探性投资,不会有重大投资的。美国也很着急,所以科研机构普遍加大了投资力度,并且要求经费审批要更加激进。

    • 家园 【原创】四面楚歌之美国篇 美国制度之大挑战(之九)

      奥巴马和金融界的角力,应该说是才是开始,而从目前华尔街通过股市价格向奥巴马施压的情形看来,他获胜的机会不是很大。

      从精英集团的角度来看,奥巴马的经济团队,无轮是美国外交协会出身的新科财长小愤青盖特勒,还是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前克林顿的财长萨默斯(非常信奉他的叔叔,自由经济主义大师萨缪尔森的理论),还是老姜经济恢复委员会主席,前美联储主席沃克尔(当年开始在美联储运用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原理),都不赞成银行国有化。

      从美国的普通民用来看,在大萧条时代,美国赞成银行国有化和不赞成的人数,相差不大,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41%和42%。而今天,经过了1980年之后的持续几十年媒体洗脑,美国人支持银行国有化的人,差不多是14%,而反对的人则是76%。在罗斯福时代,由于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比较均衡,最后就容易获得虽然没有将美国的银行国有化,但就大幅度的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并严格划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经营范围,保证商业银行这个对国计民生其心脏输血的行业,不可以陷入风险大的金融炒作上去。

      今天看来银行国有化,是嘴巴上不能提的。虽然说美国政府已经吃进了差不多4成的花旗银行股份,比中国工商银行里中国财政部的控股35%还要多,但在实际操作上,估计嘴上说一套,手上做一套,打右边灯,向左边拐的机会非常大。

      不过这种偷偷摸摸的方法,可不可以事实上控制银行运作,强行命令花钱银行贷款,从而干预“私人”企业运作原则这个美国经济的金科玉律,大家还要拭目以待。在这个同时,银行业的烂帐,就会不断的过一阶段,就打一阵摆子。现在美国从前的蓝筹股,花旗银行,美国银行,通用电器,通用汽车,国际集团,房地美,房利美,等等,都变成了“一美元商店(Dollar Shop)”里的货色。

      可是让华尔街非常不满的是,奥巴马不集中资金来救银行,却反而要拿些钱去救那些愚蠢的买了自己不能负担的房屋的蠢货。美国CNBC电视台的报道员山特里(Rick Santelli),在芝加哥期货市场里发飙,攻击奥巴马要国有化房地产市场和防止清盘计划,是攻击美国的道德原则,奖励失败者的坏行为,不符合美国的立国基本,并扬言是美国的茶叶党(Tea Party,当初美国革命的政治组织,相当于中国人说的陈胜吴广)再次兴起的时候。

      这个新闻引起了美国各界的争论,支持一方基本上是华尔街,就是不介意几千亿,甚至希望几万亿美金的政府救市资金可以扔进金融业里,而几十亿或者几百亿美元的小零头,拿来救助美国各地苦苦挣扎的房主们,就变成了摧毁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原则和美国之立国之本。

      金融界的想法是,你政府应该拿钱过来,把俺们手上的所有坏的房贷买走,然后俺们就两手一拍,干干净净,可以重起炉灶。而那些坏帐,你政府就自己慢慢玩吧。有人倒闭?好,把房子收回来,放进冰箱里就成了。可是这些人怎么办?喂,这是美国啊!你自己做错了,买不起房子,又要学人做地主?你活该!可是人家反问,那么你们银行怎么乱来,又要政府出钱?回答就是,银行一倒,整个经济就倒了,你懂不懂?救了俺们,你们才有饭吃!

      估计那些在街上睡觉的美国人,听到这话是什么反应?奥巴马的房屋计划,就是不想见到这些人可能会出现的反应。

      上文俺提到瑞士银行估计美国今后4年会有9百万房屋清盘,奥巴马的计划是希望挽救其中的4百万。这个目标可不可以达到,在于对房屋清盘的原因的解读。

      房屋清盘的原因,一个是负担太重。这个是可以通过降低利率,重新贷款,把每月的供款降下来解决。另一个原因,就是负资产,俺当年买的房价已经跌得很厉害,一半已经没有了。对这些人来说,就算是有钱可以供房,或者是供款负担减轻,大家都不想供下去。除非你在很短的时间里,房地产市场可以快速复苏到人家当初出价的水平。

      可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经济的衰退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付的首款比较少,供掉的款也不高,那还不如弃屋而逃。等到10年经济恢复了,说不定信用记录也开始漂白了。这些人对奥巴马的护房计划应该是没有反应。

      最近奥巴马到处去访问民间弱势人群,他的夫人米歇尔也展开微笑外交,开始和美国的退伍军人家庭们热烈亲近,看来都是最近看明白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奥巴马已经提出应该增加总统权威,来应付国会里的共和党的政策冷战。那天俺偶然看了一下美国民主党科技界的投资基金大本营里,已经把鲍威尔拉了入伙,而钱尼的私人军队黑水公司的总裁也刚刚辞职。

      奥巴马到底能不能够获得美国民众的大多数支持,现在还为时尚早,以美国这次大选投票的1亿3千万选民中,支持奥巴马的大致占7千万,而扣除他在黑人中的90%支持率,和其他少数族裔中的70%支持率,支持他的白人仅仅2千万,这个是一个必须正视而且需要改进的问题。奥巴马如何好好团结民主党的内部各派系,而且依靠工会等草根力量,和华尔街博弈,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难题。

      通常在大危机下,政府自然存在收入来源紧张的问题。奥巴马除了从2%美国人家庭收入超过25万美元那里,多收一些税,还有那些地方可以下手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