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俄签250亿美元石油贷款协议, 我们吃亏了? -- mandman

共:💬173 🌺222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又来一篇:以贷款换石油:中国完胜?

      问题之一:成交价到底是多少,二十还是七十?这个差得也太多了。

      问题之二:协议的关键--ESPO(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线到底何时能建成?会不会拖个三年五载,又成空?

      ---------------------------------------

      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并未披露上述被誉为中俄“相向而行”的能源合作的具体细节。国内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用250亿美元长期贷款换到了俄罗斯未来20年出口3亿吨石油的保证。确定无疑的是,中俄新协议将为中国每年增加1500万吨的石油供应——这不单超过了2008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总量,还将令俄罗斯在中国的石油来源中占到10%以上的比重,有助于实现中国“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目标。一些至为乐观的分析甚而计算得出,中国为上述3亿吨俄罗斯进口石油支付的价格是每桶22美元——无论按国际原油现在每桶36美元的价格还是过去5年的均价来看,都是一个惊人的胜利。

      然而媒体进一步披露的细节表明,相比马上可以将中方贷款用于偿债的俄罗斯公司,中国在这笔被扼要概括为“贷款换石油”的交易中得到的实际收益可能比较抽象。首先,虽然中国签下了长期供油合同,但在价格上并没有获得任何折让。根据中国商业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中俄交易所涉石油价格是以运抵俄罗斯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而俄罗斯官员对路透社表示,双方估计这次交易中用于购买原油的资金为160亿美元——按折合为2.2亿桶的总量计算,这相当于每桶近73美元的价格,远远高出目前原油现价。无怪行业分析师得出这只是一个“标准出口融资合同”的结论。其次,俄罗斯方面表示一部分中国长期贷款会用于ESPO(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输油管线及到中国支线的修建。但因为成本和技术问题,ESPO输油管线已经数次延期。在新交易条件下,中国很可能已经拿到了上述中国支线的管道建设和运营权利,然而主管线能否在2010年如期建成仍是一个疑问。此外,从过去十多年的能源合作记录来看,中俄间不断提出合作计划,但执行情况难如人意。早在2003年中,中俄就签署过《关于中俄原油管道原油长期购销合同基本原则和共识的总协议》,预计实现每年原油贸易达到2000万-3000万吨。然而直到2008年,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原油尚不足1200万吨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php?storyid=001024788

    • 家园 【文摘】Lex专栏:石油换贷款 中俄“各取所需”

      外链出处

      中国拥有俄罗斯想要的:大把美元。俄罗斯也有中国想要的:能源。于是,莫斯科与北京周二达成了石油换贷款协议。俄罗斯几家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得到20年期的贷款,帮助它们在保持资本支出的情况下进行再融资,而中国则在此期间得到廉价燃料。

    • 家园 【文摘】中俄石油换贷款悬疑待解:原油结算价将是焦点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220/02585879319.shtml

      昨天,有外媒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石油此次将以每桶20美元左右的价格购进俄方原油。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原油期货成交价格已跌至每桶35美元左右,但20美元每桶的协议价格显然还是过于低于市场行情。在对长达20年的协议油价定为这样的低价,从常理上判断俄方无论如何也是不会答应的。

        实际上,根据目前披露出来的信息看,本次签署的石油换贷款协议中并没有对俄方供应给中国的原油价格作出明确规定,中俄石油结算价格将以“俄石油运到纳霍德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

        “这就是说原油价格并没有定死,合同期内随着国际油价的变动,在原油交割时每次都需要再商定,油价将会成为双方今后继续博弈的焦点。”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学者管清友表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