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可不可以用两弹一星的精神和投入来发展航空发动 -- 桃子甜

共:💬528 🌺5165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抖个机灵

      有个问题一直不懂,在这抖个机灵,不要嘲笑于我。

      发动机推比的提高,应该以百分比衡量还是以绝对值衡量?举例。从美国的三代(F100/F110)到四代(F119),推比大概是从7.5到10(到底多少不知道),提高了33%。如果说从四代到五代,有‘相仿’的技术进步(比如,涡轮温度的绝对值提高、压气机级压的提高,不知道压气机级压是看绝对值还是百分比),那么从四代到五代就是也提高33%。而不是提高2.5个推比。现在网上F119的推比没有准确数字,美方说大于10,也有说法到了11~12.如果是以推比的百分比来衡量,大概到2015年,推比提到15~20,其实技术进步和三代到四代差不多的。

      由此的一个问题。发动机的进步,一个很大的参数就是涡轮进口温度。这个温度主要取决于空燃比,看到美国下一代的发动机好像要到当量燃烧,那再往下提高进口温度就不容易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测,当美国保持‘现在’的进步速度,到了它的发动机达到当量燃烧之后,推比的提高就会减缓,由此,中美的主要技术指标必然迅速拉近?

      瞎说的,不要笑话。

      • 家园 还可以减重

        毕竟推重比是推力除以重量。

        当然光减重不能提高效率,对油耗没影响。

        貌似提高压气机增压比也有益处。

        热机两大法宝:工质温升和压力。

    • 家园 航空业的发展是需要项目带动的,没有项目再多人才也没有用

      运10 的下马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的失败,更是我们整个航空工业的失败,因为没有了项目的带动,我们的航空工业的人才,工业技术基础就没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人才,工业技术基础,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促进等等统统因为运10 的下马被夭折了

      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失业率高---这跟运10 下马也是有一些关系的,如果那一个产业可以带动一大片的高科技产业,那会产生多少的大学生的就业岗位?

      • 家园 航空业应该是典型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

        光有技术,有人才,没有钱是搞不下去的,比如俄罗斯目前的情况和我们的运10

        光有钱也不行,技术买不来

        现在看来,好像还是钱是第一位的,技术靠人来掌握,一流人才出国了,留下的不照样搞得有声有色,总不能说能干活的学校里成绩都不行吧

        思想有些反动啊

        • 家园 资金瓶颈问题应该不严重,主要是技术瓶颈

          集成电路生产线那个才真正是吃钱的项目,而且是刚刚投入不久,就过时了

          航空这个方面的投入应该不是那么严重吧

          • 家园 运-10下马说白了就是当时没钱

            运-10的研制过程倒是没花太多的钱,可是别忘了它上面的很多零件用的是外国货,比如发动机。国外卡你很容易,所以真想大批造,首先要解决各个子系统的国产化,运-10相当于波音707的技术水平,当时国内是可以解决,但是要国产化,国家必然要大量砸钱去弄,问题是80年代初哪里去搞这笔钱啊?

            至于说买了几十万两豪华车,这个是80年代后期的事了,至少那时财政比刚开始改革开放那会好了很多,最开始没钱就是没钱。

            当然现在国产大飞机要走全球招标的路数,主要还是考虑市场的需要,估计早就和毛子谈好了,老美要是还卡我们就用毛子的替代。

            • 家园 后来买了多少波音飞机都有钱

              波音飞机上面有多少发动机呢?

              现在的国产大飞机搞全球招标?---俄罗斯的质量?看看他自己搞的什么实验,一次接一次的失败

              • 家园 搞商业你难道不知道民航飞机要考虑运营成本

                不说别的,运-10要烧多少油,波音装同样多的乘客烧多少油?石油对我们一直都可以说是稀缺资源,毛子和我们不一样的。

                这个有空再来详细谈。

                • 家园 烧油会多多少?

                  一个生产线,包括上游一个完整产业链,带动多少就业,带动多少投资,这是什么概念的钱?

                  烧油多有几种可能,一发动机效率更低

                  这个涡扇8的效率可能会低一些,但是也不至于低太多

                  二结构不紧凑,造成机体重量太重,运十的机体结构设计有很多创新这应该是确定的

                  • 家园 看了那么多关于运-10该不该下马的文章,如鲠在喉,不说不

                    80年代下马了一大批项目,现在总有人说286如何买办误国之类的废话,最典型的就是运-10,反正说起这个东西,说来说去最后就演变成了口水战。这个话题我要说的很多,想到哪就说到哪。

                    其实可以换一种角度看问题,搞项目最关键的就是财政的支持,没有钱万万不能。可是80年代初那会国内那个财政情况,那时的国内用百废待兴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现在总有些左派人士吹嘘文革期间经济建设成果如何,可是我知道的实际情况是80年代初的时候国内连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港口这样的基础设施极端落后,80年代我记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国内压船压港的事情非常突出,外国船到了国内沿海港口不能及时卸货,多呆一天就要赔给人家多少美元,没办法最后连解放军都出动了去帮着卸货。国内基础设施极端落后,要不要去国家出钱建设,这不是很现实的问题吗?

                    钱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讲,一个就是80年代国内财政困难,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另一个就是80年代已经不同于建国前30年了,改革开发前30年太祖搞的其实就是斯大林二战以前工业化时的做法,说白了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把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归中央政府统一指挥,集中起来干大项目,这种做法在建国前30年是必须的,但是它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国家的钱都让中央政府拿去建工厂了,地方政府的钱都要交到上面让中央统一管理,根本就没有钱去改善人民生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长时间维持在很低的水准。拿我生活的天津为例子,一直到80年代初,市区人口基本还是住平房,住楼房的都不多,基本上是筒子楼。真正让老百姓大量住进单元房的还是从8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改开以后中央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过去财政的钱怎么花都是中央说了算,现在把财权下放给地方了,这样地方政府才能拿钱给下面的人改善生活,建基础设施等等。

                    回到运-10上来说,总有人说什么为什么60年代能搞两弹一星,80年代大飞机怎么就搞不起来之类的话,这些人的思路还是停留在建国前30年的那种做法,就是把国内有限的资源都集中在几个大项目上面,老毛子就是这个思路,即美国有什么他就要跟着搞什么,它本身的经济实力又不行,最后整个国家都分崩离析了。

                    60年代搞两弹一星可以说是倾尽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国力,我看到的报道是光是搞原子弹一项,国家就投入了300多亿(这可是当时的币值),当时这样做有它客观的理由,但是它的负面作用也是很大的。60年代一直到改革开发,国内百姓的生活一直是比较差的,用生活困顿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就原因就是当时那种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是必然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永远要走这样的发展道路。

                    还拿运-10来讲,做为大飞机,它牵扯的的子系统非常多,肯定要超过两弹的。这个飞机试飞的时候虽然号称是国产,但是它的零部件很多都是国外的,国外要卡的话很容易,如果要国产化,按照80年代的做法,无非就是国家大把钱拿来投资,铺摊子上项目,但是我上面已经说了,80年代以前的那种模式已经不合适了,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就是老毛子的下场。

                    所以运-10被砍的理由很简单,就是钱的问题。一个是国家财政确实困难,另一个就是以前的那种国家集中国内力量在某个项目上下赌注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

                    实际上拿美国来说,他有很多项目最后也是搞不下去被砍了,尽管理由很多,但是核心问题就是缺钱。比如科曼奇隐身直升机,十字军火炮,实际上都是很好的技术,也根本不是美国国防部表面上说的项目不合时宜过时了这些理由,就是缺钱花,没别的。鱼鹰旋翼飞机发展过程中也是差点就被当时的切尼毙掉,说穿了也是因为预算的问题(实验过程中花钱无数),最后因为国会的力保才算是坚持下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讲没钱发展运-10,怎么后来买了那么多的波音空客呢!这个帐不能这么算吧,波音空客买来以后是给民航用的,民航用就是商业行为,它要卖票的,通过卖票搞商业飞行把买飞机的钱挣回来,从经济效益来说民航是挣钱的。那么用国产的运-10代替行吗?这就有个成本问题了,买飞机不仅要看采购成本,更重要的是它的运营成本,运-10就算当时那个样子定型了,投入商业运营了,可是大家知不知道,它的单位油耗是多少?运-10是4个发动机,但是运输量和从美国买的当时比较先进的波音737比起来差不多,人家737是两个发动机,这样一年下来别的不说,光是烧油就要多烧多少钱?而且石油这个东西对我们国家来说一直就是不富裕的。这还别说国产的发动机因为翻修寿命短,需要经常维护多花的那些钱。

                    举飞机的例子可能不太容易接受,说个别的吧,假如跑运输需要买客车,有国外的和国内的供你选择,国外的车贵但是油耗低皮实耐用,国产车便宜但是费油,频繁出毛病需要经常修理,如果你要是跑运输的司机你会选哪个车?我敢肯定如果外国车如果不是贵得太离谱的话,多数的司机都会用外国车的。

                    再说一个,80年代老毛子的伏尔加轿车,拉达轿车在国内用的很多,直到90年代前期都是满大街跑,但是现在你还看得见吗?其实这两款车都是挺皮实的,伏尔加里面很宽敞舒适性不差,为什么大家现在不用了,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费油,没别的,以前国内汽油便宜消费者对这个不太在意,后来油贵了自然就要精打细算了。

                    还有老毛子的图-154,以前毛子解体时因为便宜,买一架波音的钱可以买4架154的,国内也买了,租了一些过来,但是现在都不用了,原因也是很明了的,一个是舒适性差,另一个就是费油,你买的时候大概觉得便宜,可是因为飞机油耗高整个寿命期下来可能根本就不合算。

                    现在毛子国内航线都开始用波音空客的飞机了,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作为航空公司来说选择机型的时候要考虑很多方面,首先他要考虑赚钱,运-10那个高油耗,你让谁来买单,是让国家补贴,还是从乘客身上出?

                    所以说航空公司出于商业化的角度出发,用外国飞机也是无可厚非的,就好比现在国内汽车也能造,但是还是有很多有钱的愿意开进口名牌车,你能说这些人统统都不爱国吗?

                    运-10是个悲剧,要说责任,当初立项的时候就有很大问题,最大航程8千公里,要求从国内能直飞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明灯阿尔巴尼亚,是领导人专机。如果当时是决定搞大客用于国内民用的话,怎么着也得和民航商量一下,实际上如果是国内干线运输的话,根本用不着8千公里的最大航程,有四五千公里就足够了。

                    运-10本身立项的问题就很能说明以前国内认识的误区,认为搞什么东西只要能填补国内空白就行了,根本不考虑实际需要,这是根本错误的,这样搞法最后就是弄出来的东西没有销路,开完鉴定会表彰会就完事了,弄出来的东西迟迟不能转化成商品,最后就荒废了。

                    所以像这种事先根本没有征求民航意见的东西,你搞出来以后硬塞给人家,人家自然不愿意要,这和爱国不爱国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现在批评运-10下马做法的人士很多都是航空口的,恕我冒昧,他们其实还是出于自己那个行业的利益吧!他们要埋怨,就该埋怨当初这个没有经过充分论证的东西是怎么就开始匆匆忙忙搞起来了!现在论坛上还有人说这个运-10是什么毛主席周总理的命令下搞的,什么什么的,恕我直言,他们尽管都是伟人,但是实际工作里面决策的时候错误还是很多的,所以不要拿他们说的话,做的决定来说事,不要想当然认为他们无论干什么都是对的。

                    以前看过运-10的宣传片,里面说运-10是和欧洲的空客同一时间开始搞的,潜台词就是人家怎么就能满天飞,我们的运-10怎么就不行呢?写这个宣传片解说词的人根本就是个没脑筋的家伙(叫他脑残也不为过),69年运-10和空客同时开始搞,你当时的中国怎么和人家西欧那几个老牌工业国去比,无论是工业基础,教育科研,还是国际环境,人民生活水平,你哪一项比得过人家?我这么讲的意思就是对于过去那些宣传类的东西看看也就行了,不要用他们说的那些话当作客观依据。

                    现在国内搞大飞机就和80年代完全不一样了,国家财政资金大大充裕,搞大飞机花的再多也顶多是点小钱,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的制造业发展的很快,很多以前造不了或者造不好的东西都能做得不错了。今天即使我们闭门造车的话,造出来的大飞机性能也肯定比当时的运-10要好很多,现在之所以走国际超标全球采购的路子就是为了让飞机有足够的竞争力,当然了有人会讲以后美国不卖给我们发动机怎么办,这个我估计中央早就留好后手了,现在和毛子的关系不错,欧美的子系统实在买不来就先拿毛子的对付着用好了。

                    现在论坛上比较流行批评改革开放后30年,比如有人讲什么建血汗工厂出口裤子玩具浪费国内资源之类的废话,那我倒要问问,80年代你中国不搞血汗工厂拿什么挣美元外汇,出口高附加值工业品,这种话谁都会说,谁都愿意自己卖给别人的东西值钱,问题是国内80年代有什么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就凭一汽造的那些解放牌卡车,那些老解放是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实际相当于美国30年代的产品,可是就是这种老得不能再老的东西一直到80年代还在国内满大街跑,这种车就是卖到国外的话恐怕也是直接拉到博物馆去展览了。

              • 家园 波音飞机上的发动机也是订的外卖,造民航的谁自己造发动机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