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关于可不可以用两弹一星的精神和投入来发展航空发动 -- 桃子甜

共:💬528 🌺5165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 家园 燃气轮机的难度根本比不了现代的军用涡扇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燃气轮机主要是发电厂用吧,还有就是船舶上用一些。说它技术难度小主要是至少它的体积重量什么的限制比较小,有的根本就没有限制(比如发电厂用的),这样起码内部管路的安置什么的就容易多了,散热也相对容易。

            军用涡扇体积重量受到的限制太严了,如何散热就是个大问题。而且高空缺氧严重,军用的型号还要具有吞烟,吞雨水,吞冰以后能正常工作的能力,想想就让人头大!

            • 家园 两者的核心机技术相同,技术难度没有原则差别

              但你说的也对,工业燃气轮机一般使用上一代涡扇的核心机,原因无他:成本。工业燃气轮机的耐久性要求比航空涡扇要高得多,一年365天连续运转,一转就是几年,这是航空涡扇不可能相比的。我们这里就有GE和RR的燃气轮机,80年代造的工厂,所以是RB211和CF6的核心机。航空涡扇的体积、重量要求是工业燃气轮机没有的。

            • 家园 这两个核心机是一样的。

                广义来说,产生燃气推动涡轮的都属于燃气轮机,狭义的燃气轮机单指在地面上包括舰船上用的燃气轮机。

                最难的就是核心机,就是其中的高压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涡轮部分,而其中的燃气涡轮部分工作环境最恶劣,对材料的要求也最高。

                自主研发的公司,一般是用同一种核心机派生出燃气轮机、涡喷、涡扇、涡桨、涡轴发动机,都是从核心机两头加东西加出来的。

                地面上用的燃气轮机对体积、重量要求较低,可以用同样的核心机降低功率(改善工作环境)使用以延长寿命,也可以用前一代的核心机以降低成本,从这点来说,地面上用的燃气轮机难度要比空中用的小一些。

                从最近的一些信息看,丝带的试飞,航空集团透露出中国自己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十年后可用在C919上,并且到那时这发动机还属于先进的,说明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研发的相当先进的核心机。

          • 家园 航空发动机就是燃气轮机

            所以我们必须搞,跟材料市场没有关系。

            材料只是一小部分,从燃烧到空气动力学到控制,缺一不可。

          • 家园 南汽不做研发的

            上汽,南汽,东汽这三家,只有东汽做一点研发。这里面南汽最小,上汽有两个南汽大,东汽有上汽和南汽加起来那么大。但现在他们主要是跟西门子,三菱和通用电气合资生产他们过时的东西。高端产品现在还是不在国内生产,更别提出口控制的东西了。

            不要对他们有什么期望,这些厂子就跟一汽二汽一样,就靠合资生产东西卖钱,没有动力做研发的。看看这些年国有汽车公司做出什么自己的轿车了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汽有个红旗吧?不管怎么说也是自有品牌。

                南汽有个研究所,不过现在的精力好象还只能放在引进产品的国产化上。

            • 家园 这些厂的道路都不同的。

              上汽是合资,东汽和哈气是引进。当时东汽和哈汽引进了GE和西屋的技术(三菱本身就是GE的技术)。上汽和GE合资过。而西门子以前没有向中国转移过技术,现在上电和西门子的合作是加工部分。就是西门子销售上电的贴牌产品。

              南汽以前一直主攻燃气轮机,半死不活的。主要是因为攻不下来。别说南汽攻不下来,GE也是80年代搞定了比较先进的高温叶片材料才攻下来的。总算可以在千度左右稳定工作了。中国现在还不行。(虽然听说军用的搞定了,要扩散到民用还要些时间。)

              没有做研发这种话不要说的太满。去看看产品的变化和销量就知道了,中国这三大厂占了世界电站份额的多少?80年代的时候,GE已经在搞超超临界了,向中国转移了一部分超临界的技术。现在,三个汽都生产超超临界。GE可没有转让过。

              要知道东汽和哈汽都把西屋都抄死了。

              • 家园 看研发的关键指标是实验室

                你去这些国内的汽轮机厂的实验室看看就知道了,还有清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这些所有的实验室加起来不如美国一个Georgia Tech的燃烧实验室。

              • 家园 你连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

                我在讲燃气轮机,因为航空发动机就是一种燃气轮机。你说的超超临界是锅炉,用的是蒸汽轮机。

              • 家园 曾经参与过一点点听说过一些

                市场换技术吧,当年发改委一生令下搞了F级联合循环电厂的打捆招标吧(就是一捆10几台机组的招标,分几个电厂),国内三大动力各找了国外技术支持方,应该叫联合体吧,最早的三捆项目还是以外方为主吧,上海-西门子,东方-三菱,哈尔滨-GE。 这个有点类似高铁或者动车的那种的吧,第一捆的结果也有点类似,西门子很NB,技术转让NO,差异N多,价钱狂贵,最终第一捆一台也没有拿到,东方和哈尔滨瓜分了第一捆。第二捆学乖的西门子让步很多,拿到很多,第三捆三家平分了。当时评标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国产化率的,不过最先国产的肯定是外围。不清楚东方和哈尔滨什么模式转让技术的,上海最终关键技术燃气轮机透平和热部件转让给了西门子控股(51%)的一家专门生产的合资公司。

                PS:三菱的技术来源与西屋,但是比西屋做的更好。

                西屋电站事业部99年被西门子收购了。

      • 家园 是啊。

        工程经验,尤其是全过程的研发经验,都是拿银子堆出来的。

        冷战时,美苏在无穷无尽的型号验证,发展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才开始。

        从WP14开始,走完了发动机的全部研制过程,TH也算又一次。

        从10开始,走完了飞机的全部研制过程。

        以后的路就顺了

        • 家园 有一点感觉不太好,就是昆仑和太行基本还是山寨吧

          昆仑的核心机分别是山寨涡扇-6,涡喷-13和斯贝;太行的核心机最早是拷贝老美的CMF56,后来又照毛子的31改了一把。

          当然你可以说毛子的喷气发动机最早也是拷贝英国的,但是那时候喷气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根本不能和现在同日而语,现在的复杂多了,拷贝别人的东西不好的地方就在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以后没有山寨对象了,自己又需要新的发动机,想动手自己干可能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具体的零部件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而不是那样,只有自己动手干才能明白(当然这是我自己想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