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聊聊列车上的月台门(一) -- 忘情

共:💬139 🌺4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聊聊列车上的月台门(五)

      (续四)链接出处

      这些年来,又出现了一种手动塞拉门。与电控气动塞拉门不同的是,它完全是靠手工推拉来开、关门的,省却了那套复杂的电气控制、机械伺服机构,成本大大降低(但这是相对而言,比起那普通的月台门,这种手动塞拉门仍要贵几倍),故障率也大大降低。但是其仍旧是靠上面一个滑块悬挂,中心承力依然只有七十公斤,仍然是不安全的。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关部门会设计这个?既然是手动,那原有的普通车门不是挺好吗?至少价格最低廉,最结实可靠呀。

      这两年大批投产的动车组,它的月台门和上述的完全不一样。

      CRH2型的车门位置和现有的列车一样,都是每辆车四扇门,都布置在车两端。但CRH1型的车门却设计在车厢的五分之二处。如此,人为地将一个车厢隔成了两个区间。

      我问过北车集团的人,干嘛要这么设计?这种设计不符合中国旅客的传统习惯,上车后很容易走错区间,待得发现错误要返回,又会堵塞通道,这就不可避免地容易影响旅客的上车速度。北车集团的技术人员回答,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设计成这样,引进技术时人家德国人就是这么设计的,我们照抄而已。要改回传统设计是不可能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涉及到动车的整体设计。

      那么,你们真的是照猫画虎吗?

      那也不是,北车集团的人回答说:这车的德国原版是类似于地铁的对开门,引进后应中国有关方面的要求,改成了单扇门,这样从外观上就能看出和德国货的不同,属于我们的“自主创新”,所以这车是国产的,是“自主研发”滴,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滴。咱们一步就跨入了铁路技术先进国家的行列,政绩是异常显赫滴。。。。。。

      动车组的月台门和别的车门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操控方式。和电控气动塞拉门不的是,它的运作并不需要风源,而是由动车司机在驾驶室里集中控制,司机发出开、关门指令后,信号传递给各扇车门的伺服电机,电机带动齿轮、齿条来控制开、关门的。

      由于动车组有自己的专用候车室,专用高站台,车站在引导旅客、控制闲杂人等或无票人员接近动车组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所以动车组的列车员很少站门岗(这个情况各个局有所不同,有部分局的动车组仍然需要列车员站门岗)。动车组月台门的开闭也由司机集中控制。

      这种集中控制开、关车门的方式和地铁一脉相承,但是我们国家历来是习惯于列车员控制月台门。所以动车组开行初期,就因为操作习惯问题出了本文开头那幕乌龙事。

      最后,咱们再来说一说月台门的宽度。国产的普通月台门,电控气动塞拉门、手动塞拉门的宽度都是统一的。但是CRH2型动车的月台门却又矮又窄,旅客要带着大包、小包上车,稍显局促。CRH1型动车的月台门却要比一般的月台门要宽许多。平时这些月台门的宽度都还能满足需要。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这些月台门的宽度就无法满足需要了。

      去年汶川地震,我们局也奉命开出了转运伤员的专列。这些需要转运的伤员伤情都比较重,只能躺在担架上由人们抬上火车。担架通过月台门抬上车还行,但上了车,由于车门宽度限制,使得通过台面积有限,没办法让担架顺利拐进车厢里去,而且大伙儿顾忌伤员的伤情,既不敢使强,也不敢让担架倾斜。

      好在这种伤员专列编挂的全是硬卧车,所以大伙儿只能是把硬卧车厢其中一扇车窗玻璃给卸下来,将担架通过车窗抬进车厢。车厢里的中铺全部支起,固定住,这样就能让担架顺利地在车厢里各个辅位间顺利通过了。等伤员全部上完了,再由铁路职工将车窗重新恢复安装到位。这拆装窗玻璃的活儿,前后约需要二十余分钟。不过没关系,伤员专列根本没有排点,全部根据需要,由调度直接下达开、停命令,时间充裕得很,不用担心晚点。

      (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