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求助】河里有对哲学有研究的大牛请指教一下 -- 潜水两年

共:💬12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求助】河里有对哲学有研究的大牛请指教一下

    家中有一长辈,前段时间去世了,留下了两部遗稿,《中国哲学史》《中国诗史》,中国哲学史大约一百多万字,可以看出老人写的很用心,只是~~小弟有些好奇,这些文字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是自己写着玩的,还是有可能整理出版的,小弟整理了一写开头的部分,请各位大牛鉴赏一下

    第一章 绪论

    哲学,本是外来词,在我国古籍里,无所谓哲学。

    哲学这个词,在欧洲为时以久,因而其含义也有今昔之异。但要把中国古人的思想,纳入此今日的外来的框框如“削足适履”之嫌,颇非易事。历观近人所著之中国哲学史诸书,不仅有“削足适履”只嫌;而且广挂头衔,割裂承受,随心所欲,使人惋叹。因此,兴而有作,尽我之力,还它历史本来面目;因我国古人重人际之特点,依违西人哲学一词之范畴,,作如下之叙述。

    第一节 哲学之由来

    哲学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部门。在欧洲,古希腊的哲学任务,在于揭示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之起源。它包括了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法学,政治经济学等等。一直到公元前七世纪,它仍然与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紧密的结合着。从古希腊的神话里,那些虚无缥缈的神灵鬼怪,灵魂不死,神与神的战斗,善神,恶神等等,流传至今。

    公元前七世纪以后,古希腊的智慧者们开始了对世界本源的兴趣。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赫拉克利特曾说:“凡是能够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我喜爱的”。而毕达哥拉斯不仅对哲学,而且对数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力图用数学说明世界的生成。

    古雅典继承了古希腊的繁荣,虽然为时不算太久,但却硕果累累。公元前五——四世纪,哲学出现了从自然科学分化出来的趋向。

    古雅典哲学,是由“智者”聚集而形成的。所谓“智者”,在古希腊时,就是专职的职业教育家。他们长于逻辑学和修辞学,有多种爱好和才能。在“智者”运动的高潮中,出现了苏格拉底,而古希腊的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并建立了他的美德论和方法论。

    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沿着苏格拉底的研究方向,真正建立了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国家学说,自然哲学等庞大的则学体系。

    从上面描绘的轮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 哲学起源于神话

    2. 从用神话解释自然,进一步对世界本源的关心。

    3. 自苏格拉底以后,直至柏拉图,才真正建立起哲学体系。哲学再与自然科学分离,终而成立近世所沿用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为内容的学科。目的论是研究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等哲学基础的,亦列入哲学范畴。

    第二节 哲学的类容

    自柏拉图起,即认为哲学应包涵宇宙观,认识论,目的论。近百年来,方法论又被列入哲学范畴。因此,今天的哲学内容及其各项任务是:

    宇宙观——研究宇宙的本体及其发生,归宿的学问

    认识论——研究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认识及规则

    目的论——研究人的道德行为准则,国家,社会政治的哲学基础

    方法论——研究形式逻辑及辨证法这些治学上的方法

    以上四个范畴,是今日世界上一般所采用的。前已言之,,中国的文化起源,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伦理道德,思想演变等等,均不同于外人,所以这四个范畴,在中国各个阶段的历史时期,未必都能适用。有此无彼,不必强同。

    第三节 中西哲学之异同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到开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知之无到有知,从知之甚少到日多,是迄今世界上各民族之所共具。而人类生活及欲望,也从“朝不保夕”的为生存而搏斗,逐渐迈入富裕,愉快,向更高的层次进步,也是大势所趋,难以逆转的潮流。

    在古代社会里,人民知道的甚少,知识浅薄,对自然界的现象,无法解释,因而出现了种种神话传说,尊鬼祭神,这是毫不足怪的。中国古代祭祖杀殉,就是这个原因。他们认为:人活着的时候要享受,死去只是脱下躯壳,仍然要享受,所以要大批陪殉的人和物。从发掘出来的墓葬,充分的可以说明这一点。西洋在早期的奴隶社会,不也正是如此吗?

    我国才春秋以前,学为官有。目前,所能见到的文件,除部分诗经外,都是官方的著作。发掘出来的甲骨,也是官方的。此时的中国社会体制,已不同于西方当时的城堡国家,已具有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封建领主制。

    由于西周王室的凌夷,周室东迁,周天子逐渐失势,因而导致官学下移。而孔子时代相仿而稍后的苏格拉底,已经聚徒讲学。是则中国讲学之风,因体制之不同而迟于西欧。

    私人讲学之风盛,因而学说纷立,中国文化,至孔子时,是一转变的关键所在,此所以尊其为第一号伟人的道理;也从此时起,中西文化有日见其异的差别。

    孔子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幼年失父,勤奋好学,继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安定社会,拯救生灵,促进进步为己任,后人所谓“内圣外王之功”。所以孔子教弟子以诗,书,礼兼及射,御,其主要目的还在行“道”西欧则不同,就以苏格拉底而论,他所教授门徒的目的,内容,远不与孔子相同。即以苏格拉底本人来说,他主张“认识自己”,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即是善”,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他的门徒柏拉图虽然也有个理想国,所从事的对象远及美学,方法论,灵魂,理念,教育,法律等方面,与我国孔子而后的重视人际关系的学问,有着显著的差异。这不能不说是与各自所处的社会制度有关。奴隶社会的城堡制度与中国春秋前后的差别是极大的。在着两条不同方向的发展下,中国人着重在人际关系“道”的发展,西方则多元方向的发展,两千多年中,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结果。

    十九世纪以来,中国的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大门被砸开了,人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小了,意识形态的交流,渗透,融合,虽然哲学是个外来名词,但已在中国生根落户,融合中西,各取所长,济己之短,地球上将出现更完美的哲学。

    哲学并不是空谈,而是人类前进中的尖兵。哲学史的撰述,正是给尖兵提供装备与经验。

    第四节 中国哲学史的取材问题与写作态度

    历史,指的是在继往的时代长河中已经发生过的事之记载。历史上的人物,事迹,今人已不可见,惟有靠遗留下来的记载与笔录,我们得知其梗概。然而,历史书的作者,不论是官修,私修,个人,集体,正史,野史,都会限于时代环境,主场,背景的不同,因而不免有取舍,褒贬之不公,中国第一位伟大是史学家司马迁,其所著之史记,今日观之态度较为端正,然当时即曾被称为“谤书”。陈寿的三国志,假如无裴松之做注,史实将减少一半以上,而且抹杀,歪曲了某些事实,晋书中对司马懿装病,其老婆怕女婢泄密,不惜杀人灭口,书中却大加赞扬。石勒一世英雄,死时明令:“三日除服,不禁婚娶,不禁酒肉,不得奔丧,殓以时服,载以常车,毋纳器玩”,其卓识有过今人,而史书称为异族。史已如此,作为史学分支的哲学史,从一个人的生平,背景,言行叙述起思想传授,好扬恶憎,更是在所不免的了。难道厚诬古人,欺骗今人,也算是公平之举么?所以,从事史学叙述,首先是态度问题。清人章学诚论史时,首先提出史德,就是这个道理。治历史如此,治哲学史更不例外。在德的统帅下,然后才能谈到才,,学,识。也就是说:态度端正了,在加上卓越的才干,广博的学问。敏睿的见识,才能治好史学。所谓史德,所谓端正态度,就是要求治史者能做到“信”:资料翔实;“公”用心公允,不存偏私。因而既不厚诬古人,又不欺骗今人,即不从主观臆测,又不做似是而非,甚至是视而不见的处理。

    其次,关于史料的占有,应坚持:“真”——不断章取义,不做无根据不事实的抄袭;一定要言而有据,通观全篇。“信”:不歪曲字义,引用绝对可靠的资料,伪托,存疑的著作,一概不引;引之,也只能做为辅佐资料。“博”:中国古籍,浩如烟海,六经以外,尚有甲骨,金石,既应占用现有典籍,还应注意到地下新出资料。“联”:历史是条长河,前浪影响后浪,后浪推动前浪。因而前人影响后人,后人发展了前人。孔夫子的伟大在于他第一个办学,第一个整理典籍,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以平天下为目的的之“仁”的哲学及修身之道,替中国文化打下第一根基柱,而不是后人的学识,才能不及他。有孔而后有墨,有孔墨而后有庄老,而后有孟,苟,韩非,任何割裂的做法,都是对历史的歪曲与否定。

    第五节 先秦哲学史料

    先秦哲学史料,指的是公元前二二一年前秦统一战国以前的历史资料,这段历史,在空子之前,只有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以及甲骨,这些资料中书经中可疑尚少,礼记中则可疑极多,易经中爻辞大半可信,但却扑朔迷离,难以完全理解,不少地方,根本无法理解。春秋及三传,基本可信,论语为曾门弟子所记孔子曾子言行录,基本上可以代表孔子思想;大学,中庸取自礼记,礼记一书,可大半定为曾门弟子作品;墨子为墨翟与其后墨徒之合集,搀杂成分不多。庄子一书内容庞杂,既有庄周思想,又有黄老及儒家思想。老子一书似尚纯正。孟,荀之作,伪杂少见。商君,韩非,文实相称。公孙之书。宜与他书互参。惠施,尹文,宋(金开,音型),邹衍等人议论,散见于他著,或与列御寇相似,均系伪托,管子,吕览,均属综合前人之作。前者系战国时伪托,后者为吕不韦集宾客为之,效之者有其后的淮南鸿烈。孙武兵法,屈子离骚,尚为可信,然其非思想专著,揽入亦可。

    先秦典籍虽不多,但年久语异,误解甚多,文字涩晦,歧异到处可见,要在用之者通其全篇,慎其选择。

    第二章 殷人西周时代的传统观念及概念

    第一节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但是,成文的历史,只能上溯到殷代。殷代以前的史实,只能视为传说。其所谓的尧典,舜典,大禹谟云云,何人手笔,尚无完美说法。至于有人否定尧舜是否确有其人,恐亦非当。若以为是儒家所臆造,何以先秦诸子书均曾道及?不过,那个时候,中国仍处于部落社会。史书上所说的“万诸侯”当即是此意。以周以前的面积,“中国”之大,不过是西起陇东,东至海,南至江淮之间,北在长城以南这样一个约一百万平方公里以内。那时人口既少,灾害又多,从大禹治水,尧舜时的大旱传说,即可知人民的生活艰难。而司马迁的史记所载五帝本纪中,列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虞舜,并且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又叙述黄帝战炎帝,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这不是部落社会中的强首领是什么?所谓: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这不是部落社会是什么?所谓“同姓而异其国号”,不过说明这一部落势力在一个长期时间里很强大,另一个原因,要为“家天下”埋伏笔了罢了。所谓“禅让”,不过是未动武的权位更迭,自知势力不逮,漂亮一点退让罢了,“禅让”不过只是儒家给予的美化。

    夏据说传了十四世,姬姓,为殷汤所灭。殷为契后,子姓,二十九王,灭于周。但迄今为止,最早的文献,为殷墟的甲骨:至于尧典,舜典,大禹谟等,那时有无文字,还大有疑问!司马迁生于公元前一四五年,未听说他见过甲骨文。那么,他用的资料,只是“纲罗天下,防失旧闻”,从传说中,及周以后的文献典籍中收集而来的罢了,其可靠性中,除几件大事,要人外,其余不一定可靠。但是已经给我们画了有文献前的社会的轮廓。

    第二节 殷人的社会结构

    自汤武灭夏以后,建立另一个王朝——商,殷人开始建都于毫,后来又迁与嚣,相,邢等,至盘庚才定居于西豪。殷人建国至此近四百年。至纣时,乃为姬发所灭

    从殷人“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处,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均见史记:殷本纪)这十三次迁徙中看,殷人居于黄河两岸,虽非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起码也是由游牧民族变化后,生活还不大适应,生产还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初期农业社会。所以盘庚迁都后的二百多年中(竹书纪年谓:自盘庚徙殷至纣灭两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只是扩大其都邑,所谓“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说明盘庚迁都后,真正进入农业社会了。

    在部落社会里,经常会发生战斗的,捉来的俘虏,最初是被杀掉,后来又把俘虏绑起来,逼迫他做劳役,这样,就产生了奴隶。胜利者掌握了大批奴隶,替他做无偿的苦役,仅保全其生命,随着时代的演进,天子的威力诸侯是无法抗拒的,战争少了,俘虏来源也少了,既有的奴隶虽还不是“人”,也不肯随便杀掉了:奴隶跟随奴隶主时间长了,也起了分化,因而在殷人的社会结构中,最大的胜利者是成汤,贵为“天子”,其宗族住在都城的称为王族,这种王族又称大宗。“(王其乎 于京师”,“告于大邑商”)被分派到被征服的异地去,则被称为“小宗”或“子族”,作为被征服部落的首领。

    殷王都城称大邑,大邑之郊的一定范围内称王畿,王畿之外称甸服,由势力大的方伯或邦伯统治,但这些方伯或者邦伯基本上是忠于天子,代为行令的。那里也有大大小小的诸侯与城邑。西伯姬昌之为什么会称霸西方,姬发为什么会灭纣,原因就在此。

    殷的王畿是颇大的,这是殷天子所直接统治的地方。不但富裕人口众多,而且兵力强盛,所以四方不敢背叛。

    甸服之外是候服,它仅是名义上的臣服,不时会叛乱。纣王末年,用兵徐淮,就是明证。甸服以外的地区,也有大大小小部落,他们的文化,生活水平,远不及甸服地区,更比不上王畿了。象泰伯入吴,吴当时还是“断发文身”呢!

    殷之末年,姬发伐殷,史记上说他“至盟津,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殷本纪)姬发在“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誓已,诸侯兵会者车四千乘,陈师牧野”(周本纪)。这说明当时“中国”境内的诸侯,起码在千以上,而诸侯的武力是不大的。姬发伐纣也不过“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周本纪),而“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距武王……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周本纪)这也足说明殷人的社会结构。

    殷人的诸侯,实即部落演变而来,象周之祖先古公亶父之避薰育,幽人扶老携幼,复归古公于歧下,“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周本纪)。周人直到此时才摆脱游牧而定居下来,因而在部落里也有了行政分工。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分化,演变,改革中前进的。统治者如此,被统治者也是如此。年深岁久,有的统治者;其后人沦为庶民,甚至成仆役;有的被统治者因缘附会,升入统治者行列。象伊尹“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殷本纪),就是很好的例证。于是,靠了自己的宗亲,亲幸,分配各种职务,也就是势所必然了。傅说版筑,姜尚渔钓,不能不托梦中神授,正因为用人“唯贤”难以一下冲破用人“唯亲”的旧习。所以殷人的社会结构,是以“亲亲”为尚的奴隶所有制的部落社会。各层的权利结构,都是以“亲亲”为准则的。所谓诸侯,不过是些大大小小的部落;所谓方伯,不过是这些部落中足以服众的几个有力有势有名望的部落首领,他们都慑服于有强大力量的中央——殷王朝。

    第三节 殷人的生活习俗

    古人生产力低下,自渔牧时代,至定居兴农以后,虽然生活上较前有了一些保障,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仍极有限。对于风霜雨雪,日月星斗等等,认为是不变的自然而然的规律。对于难以解释的事物,产生畏敬,无可奈何地归于“天”,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主宰。对于祖先死去后的依恋,归之于“鬼”这样便产生了敬天法祖的思想。统治者们便利用了这种思想。随着知识的积累,编造了种种神奇的传说。对于不可知的来临,借助于向神灵的问卜。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乱婚到一夫多妻,一无姓,二无名,这些进化的足迹,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燧人氏,神农氏,共工氏,伏羲氏,黄帝,嫘祖……等等假托的人物。

    到了殷商(契传说封于商,盘庚迁殷,故历称商朝为殷商,曰殷人)历史的长河,离开源头已远,生产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禹治洪水以后,中应近五百年(汲冢纪年称;四百七十一岁。史记索隐称:十七君,十四世),所以,历史发展在慢,到汤时,人民定居,国家组织,已具相当规模。史记称:禹时已经“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夏本纪)“五刑五用哉”(同上)。未免有过溢之辞。而“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侯服”,“侯服外五百里绥服”,“ 绥服外五百里要服”,“要服外五百里荒服”(同上)这种不同等的对待,对部落时代是实用的,可能的。但是分等进贡,已有刑罚,也是可以肯定的。更何况禹至汤时已有近五百年呢?

    汤之所以胜夏桀,是因为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夏本纪)。汤要比桀宽大的多,所以他炫耀武力征葛伯以后,恩威并用,率以灭夏。

    继承历史优良传统,是汤胜桀,姬发灭纣的同一办法。所以汤胜桀以后,继承了夏代的优点,改革了夏的弊端。夏时对周围部落的态度,贡法,汤继承了;汤更有明令:“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先王言不可不勉”。“不道,毋之在国”(殷本纪)这里需要一提的是:此处所谓“民”,并非连奴隶也包括在内,不然,今日所发掘的殷墓,殉葬殷人,数字极大,文献记录,也是如此如殷契卜辞二四五,“用三百羌于丁”,一次祭祀,杀了三百奴隶。殷人的德治,仅限于加惠于奴隶以上的“民”,奴隶是不在民之内的。

    在论语中,孔子曾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又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可见夏时已确有一套规章制度。“所损益”,不过是对待诸侯及统治方式的改变,因而带来了对“礼”的损益。史记上说:“汤乃改正朔,易服色,上白,朝会以昼”(殷本纪)。说明夏时已有历法,汤改用自己的历法而已,所谓“易服色”云云,不过是后人家上去的想象罢了。

    所以殷的“民”以上的人,都生活在尊天,敬鬼,以决疑的社会中,尊敬天鬼,孝顺亲上,遇事要先问一问鬼神。现有的资料里,殷墟的卜辞,与尚书中的盘庚还是基本相符的。盘庚有上中下三篇,盘庚上说:“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盘庚中也说:“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盘庚下说:“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上中两篇是迁都的动员,下篇是迁都后的告谕,三篇中威诱相辅,但敬先尊祖却是一致的。而殷墟的卜辞中,如“伐舌方,帝受(授)我又(佑)”。“贞,咸弗广(佑)王”;“贞,咸保我田”。“王封邑,帝若(诺)”,“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足年”等等(卜辞均见于罗振玉殷墟书契),不但说明了殷人每事必卜,也见到殷人时间的记录。通过这些有限的资料,我们已可见殷人生活习俗的大概面貌了。

    • 家园 建议至少变成电子书放到网上

      也不枉老人一番心血. 如有很大财力,花点钱出版,也是应该的.

      社会科学领域,本就处于发展中,是否有大的价值,恐怕很难找人评判. 建立体系固然很重要,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出版史学著作,也不需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啊.

    • 家园 令长辈是一位孔子的景仰者,不过水平似乎有限

      我看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老冯因为崇拜孔子,所以正儿八经地论证《老子》是孔子之后的人写的。虽然不能说一定不对,但他这种做法还是挺让人发噱的。令长辈看起来也是一位孔子的景仰者。但无论如何,冯友兰是真正的哲学家,他是有自己的一套哲学的,如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概念,所以他的书是名著,很有参考价值。令长辈的书虽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但似乎缺少独特的创见。作为业余哲学家的著作水平相当高,作为专业哲学家的著作水平却嫌低了。单就技术而论,有两点明显的缺陷:一是对西方哲学的论述过于简略,显出对西方哲学认识不深(冯友兰可是精通西方哲学的);二是没有参考文献,就学术标准而言显得很不规范。

    • 家园 应该不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看似是半专业人士的作品,但是对中西方哲学的认识,以及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还是达到了一定的见地的。但是没有看到特别的学术思路,或者有新意的东西。对福利社会/人性什么的看法,比较粗浅。

      通篇没有引文,看似不是专业人士做学问,或者也不太看专业方面的论文。

    • 家园 从所选章节来看

      文笔功夫还行,用词造句从语法上讲还是很清楚的;但是思想认识方面,可以说还是比较泛泛的,没有讲出一个他自己希望建立的那样具有特色的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我只看到比较平庸的材料的堆砌,也因此虽然文笔功夫还行,但是在内容表达方面是比较凌乱的、甚至和他要搭建的主题是相互矛盾的,换言之,通顺的语句,因为缺乏统一的逻辑,在相互组合后反而构不成什么有意义的文章段落。

      所以,我个人以为:除非后面更巨幅的章节中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东西,那么,整部作品的学术意义应该是不大的。更加扫兴的说,恐怕即便作为一部没什么特色的、言语啰嗦的教科书,都力有不逮。

      不过说道出版方面,倒是可以试试自费出版,毕竟也是你长辈的一番心血,出版了也算是聊寄后辈的思念之情吧。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当与不当的,仅供参考。

    • 家园 基本同意史教头的意见

      我也不是什么大牛,只是一妖道尔。对于西洋的哲学问题,有过一点肤浅的认识。对于国学,只是知道一点点皮毛而已。

      就您给出的这几段而言。对于西洋哲学的部分,恐怕大部分都是有问题,需要商榷的。尤其是对于西方哲学的起源这一块儿。

      现在西方学者已经公认,雅典学派中哲学的发展,绝对是受到了东方文化的影响的。而且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作为西方哲学的第一人(并不是第一个哲学家啊),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念,其实都是来自东方。而这些思想,据认为是由亚力山大大帝东征时候,带回来一部分,由商业贸易交流带回了一部分。

      很多学者把这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归于印度次大陆。但是印度次大陆当年的所有文献记录,都已经散佚了,残留的只鳞片爪,还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再现的。我倒是认为其中的很多思想,是来源于古代华夏的。只可惜没有证据。

      说到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肯定是重点。但一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两把火,二是历代的战乱,先秦的典籍遗留下来的就已经很少了。想从春秋战国时代的著述,来重现我们的古代哲学早期,也就是夏商时期的发展史,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但是老先生很显然没有把这部分放入考虑中去。把这段重要的发展部分一笔掠过。这就使得整个哲学史的构架,严重的脚肿头轻。没有了早期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很难理解后期的种种转变。所以,后面要用西方式的思维带入,只能是格格不入了。

      总而言之,老先生的哲学史,并没有脱出前人已有的窠臼。无论在创新性和深度方面,都没有什么独特之处。(也许您给出的这些部分有误导的作用。)

      所以,能够妥善保存,或者出版电子版的,我想,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 家园 俺的看法。。这位老人的《中国诗史》会更好一点,但

      从您的引文看,《中国哲学史》这块的资料搜集还是很勤奋的。

      虽然,坦白说,俺不认为这样的题材,在个人完成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全面和深刻。此外,哲学题材作品,一般来讲,需要一定西方文化修养和思考深度。

      但俺觉得从引文的开头部分看,这位老人已经认识到“哲学这个词,在欧洲为时以久,因而其含义也有今昔之异。但要把中国古人的思想,纳入此今日的外来的框框如“削足适履”之嫌,颇非易事。”----这是很可贵的。-也是颇见老人功力的。

      但是细读下来,俺觉得他有被史料绑架,或者理论的架构还没有建立的毛病。---在关于先秦史料的一块,论述有些混乱,分不清说哲学还是历史了。

      ----但总之,这是一部很认真的作品,能不能出版并不可以判断该作品的价值。而作品本身对学术方面的贡献,则需要更多材料判断。---作为家人,俺觉得对这个作品的善加保存。---以及如有可能,委托做成电子版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俺既不是哲学专业,也不是大牛,随口插嘴一下。。哈哈。。

    • 家园 至少我觉得写作态度是认真的

      其他的等大牛来鉴定

    • 家园 我觉得挺好看

      不敢发表太多意见,以免贻笑大方。

      其实河里肯定有从事出版业的牛人,楼主可以找他们商量一下

      献花

    • 家园 水平要看论证的吧

      这两本书题目很大,有许多名家都写过这样的书,形成了一些权威和公论

      且不论这位老人的论点是与那些名家相同还是有出入,水平高低是要看论证的吧

      虽然说“哲学即哲学史”,但这整理出的开头史的成分太多了,乍一看还以为就是史书,可否来些中间直接写哲学的部分?

      我是读了几本哲学史的学生,不是大牛

      • 家园 兄台费心了

        第三节 孔子的政治思想

        由于中国历史的特点,中国自认为居天下之中,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认为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是统治“普天之下”所有疆域的,因而所谓国,不过是最高统治者疆域中的某一小区域,而家是国的最小组成单位,个人则又是家的组成成员。所以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个人做起,进而到家,国,终而至天下。所谓“齐,治之学”,即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是孔子弟子之弟子所辑孔子言行录,真实性颇高,但惜乎文简时久,注释歧异,见仁见智,误解不少。大学,中庸二篇,出于礼记,宋人朱熹始单列成书,系曾参等二三门传人演绎孔曾思想(主要是孔子),发挥成书,总体来说,尚无背于孔子。

        孔子的哲学,即是“仁”的哲学,所谓“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所以它表现在政治上的,即是“仁政”,而政治的内容,不外乎施行“仁政”的方法与标准,此即所谓“道”。这一点,大学一篇的作者说的最明白,他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叫大学呢?朱熹注:“大人之学也”。大人,是指有志于治国平天下之人,或从事于治国平天下之人,与小人含义相对立(说见后),我们从论语中,也确实能找出孔子的从修身做起的齐治之学的思想来。孔子认为:己不正不能正人;他的这一套政治艺术,是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今将其政治思想分成个人修身,治齐之学两部分来观察。

        (一) 个人修身

        孔子把个人道德修养高的及或从政的人称为君子,他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必须有道德修养,否则不能任事,这也是他所谓“才”。孔子论君子的地方很多,论语一书中就有二三十处。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见其对个人修身的要求。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而)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滞必于是。(里仁)

        3.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4.君子欲纳言而敏于行。(里仁)

        5.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

        8.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

        9.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颜渊)

        1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则反是。(颜渊)

        1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宪问)

        1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子路)

        1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14.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15.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16.子曰: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

        17.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1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9.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20.子曰:君子义以为尚,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微子)

        21.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微子)

        还可以列举一些,但从上面这二十一条中,我们已可看到:孔子对一个要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要求是非常高的。他所要求的,可大致归纳为:

        1.一心要志于道,以仁为本,以义为适,以礼为节制。

        2.纳言敏行,文质彬彬,成人之美。

        3.由“亲亲”而推远,由故归而及新,庄重合群,不以人废言。

        4.守正不阿,名实相符,恭己敬上,加惠于民,爱憎分明。

        这是多么高的标准啊,在宪问中,孔子曾说过:“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成人和君子之间,差距是多么远呵。同一篇中说:“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看来惠人与君子,基本可以画等号。与此,更可明白地看出,孔子要人们在道德修养上成为君子,而君子的主要内容是“惠人”。所以他说“博施于人而能济众……何事于仁,必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

        孔子的道德修养如何培养成的呢?大学中提出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中庸中则提出内心反省的“慎独”。其实,论语中之说:“学而时习之”(学而),“思无邪”(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这类话,也就是说,它是由学及行二者中来的。用今天的话说,它是书本上,实际中不断总结而成的。到了后人,从中引出了知,行的理论。

        (二) 齐治之学

        齐治之名,出自“大学”。“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自修身以上,论语中有线索可寻;修身以下,则是据片语以发挥了。现在,我们把有关齐治的言论,见于论语中者,引录如下:

        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

        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以格。(为政)

        5.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

        6.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7.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8.管仲之器小哉!(八佾)

        9.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1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1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12.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

        13.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泰伯)

        14.子曰: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泰伯)

        15.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17.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

        18.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先进)

        19.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20.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

        2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22.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2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24.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

        25.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26.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子路)

        27.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28.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29.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子路)

        30.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

        3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32.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

        33.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

        34.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

        35.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卫灵公)

        36.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微子)

        37.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尧曰)

        38.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从以上所引,我们可以概括出孔子政治主张的轮廓:

        1.孝弟为行“道”之本,行政从家庭开始。从政之前必须学。

        2.从政者必须正己,要赦小过,举贤才,不求全责备,要胸怀大志。

        3.从政者要讲信,惠,好礼,义。

        4.从政者必须有长远施政规划,选用最好的措施。鞠躬尽瘁,任劳任怨以惠民。

        • 家园 。。

          5.从政必须先确定社会制度(正名)

          6.政治要分三步走,即先庶,再富,再教,而最高境界则是无为而治,藏富于民。

          7.政治处理以信誉为第一,食第二,军事第三。

          8.在民,臣,君三者关系中,对民要信,要惠。臣对君要忠,但君对臣必以礼。否则,“不可则止”

          9.君要讲礼,让,要让贤,不要贪位素餐。要节俭,要为民兴利,多务人事,珍惜人才,选用最佳制度与措施。排斥腐朽摇荡之不良侵蚀。

          孔子生于二千五百年前的封建社会初期,他不可能想出民主共和政体,历史经验告诉他的只是中央集权,地方分权的寡头政治。然而他有“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散见于论语中的:

          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2.子路曰:原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雍也)

          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4.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这种“四海之内皆兄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礼让”社会,不正是孟子的理想社会,礼记上礼运篇的大同社会,禅让制传说中的根源么?这种君子让贤,社会上各安其位,人际间兄弟相关心,无欺诈,无陷害,推心置腹,相互敬爱,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多么另人向往的社会,比柏拉图的理想国要实际,高明的多!虽然,孔子所说的还不足以付诸实现,但到了礼运篇的出现,则已完全不是空想国了。试把礼运篇所说,与今日世界上所存在的福利社会相比,不已经有很多相近了吗?

          孔子的政治思想,正是继承了古代的“德”治的思想传统,在传统的思想上,总结,提高,提出了更高的“仁”的和谐美好理想,反对人际间的凶残,仇恨,鼓励人民前进,这才真是中华民族的崇高,伟大之所在。而孔子正是这种思想的承前,启后,提出伟大思想纲领的第一人。

          一切无根据的诽谤,中伤,诬陷,无损于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化伟人,把礼记,大学,中庸等等都当成孔子思想,而不与论语相印证,未免也太愚蠢了把。(中山大学的杨荣国教授的中国先秦思想史中,把论语“割不正不食”的正解释为方块,以此曲解贬低孔子,书中此例不少)

          第七节 孔子的鬼神观

          在这个标题下,不仅要探讨孔子对鬼神的看法还要涉及到“天”。因为,在今日的议论中,有些人会运用簧舌,把事实真相倒置。往往借一点小事,推翻全盘。例如墨子倡“明鬼”说“天志”,却美之为“为了奴隶的解放”,“孔子的不言怪,力,鬼,神”但却因成个“天”字背上了有神论,宿命论的黑锅。我们不知孔子时全国有多少奴隶,可惜那时尚无统计学,不然,也可省不少事,早已解决社会性质之争了。在我们的现有知识中,孔子肯定非处在奴隶时代,而且其时的奴隶数量也不多,更何况后于孔子的墨子呢?但这些先生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手法,即:把无人身自由,可以任意买卖杀戮称为奴隶,把受制于地主,每年向地主付实物及劳役地租的人,称之为准奴隶,半奴隶,这样,不是把社会性质争了过去了吗?

          孔子究竟是不是有神论,宿命呢?我们还是先看看历史。在看看孔门二传或三传弟子的记录。

          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出来以后,对周围的事物不能解释,对先辈的依恋,因而产生神话与祭鬼,这是中西之所同。由于人类知识领域的扩大,逐渐领悟到人对自然的作用,由杀俘到用俘到奴隶的解放,进而把人的感情从父母之爱推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同时,人对鬼神的关系,也从依赖到怀疑到不信。此中唯一的锁匙,就在于知识。

          殷人用殉;牧野之战,奴隶倒戈,秦穆公以三良为殉,难道我们能说秦穆公时为奴隶社会?宋至明,尚有殉主之事,难道也可称为奴隶社会?殷以前对天地鬼神祭祀,孔子时仍说“祭如在”,直至今日,仍对祖先进行祭祀,难道也可以说是有神论?鬼神天命观,自殷末周初已动摇,所谓“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秦誓),“天不可信”(尚书:君奭),这位好古敏求的孔子,即使在苯,也不会看不到这些文献,听不到这些议论,,去坚信天地鬼神而不疑。退一步说,即使孔子要吓唬平民,也用不着,也无济于事向他学生灌输有神论,宿命论,这也是论语中无有神论,宿命论的原因。

          现在,,我们在看看论语中有关天,鬼神的论述。

          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为政)

          2.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八佾)

          3.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八佾)

          4.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

          5.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6.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

          7.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8.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9.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10.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诋。子曰:丘之祷久矣。(述而)

          11.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泰伯)

          12.子畏于匡,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子罕)

          13.颜渊死,子曰: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14.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

          15.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进)

          16.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

          17.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以上列举的十七条中,共提及“天”的计八次,提及“神”者三次,提及“鬼”者二次,提及“命”者一次,“鬼神”联提者三次,“天命”联提者一次,“祭祀”者三次。

          孔子所提的八次“天”中,“获罪于天”,“天厌之”,“天生德于予”,“天之将丧斯文”,“天丧予”,“富贵在天”,“天命”中,除了“获罪于天”外,其他七次的用法,均与今日的“天给我个聪明脑袋”,“真是天意”,“天啦”的用法相同,是对不可名状,不能解释的现象或结果的感叹。或竟译之为冥冥中之上帝,也无不可。但却无法据以为是宗教上的有神论或宿命论者。即以“获罪于天”一语而论,此“天”在知识不开之际,可以视之为有意识的天,但今日不可解释为获罪于民,获罪于自然法则么?

          再以“神”而论“不语怪,力,乱,神”,“祷尔于上下神诋。子曰:丘之祷久矣”,“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三条均否定之辞。祷久无灵,不祭神不在,不语神,哪一条是主张有神的呢?

          在以“鬼”而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主题在谄而非在鬼;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不更能说明人重于“鬼”吗?而周以前之所谓鬼,大半指先人,此与传统习俗有关,孔子则更进一步指出:生人重于死人,此与有神论何关!至于鬼神二字联用,见于“敬鬼神而远之”,“而致孝乎鬼神”,“季路问鬼神”。第一条说聪明人不言鬼神,第二条谈祭祀,第三条则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加以批驳。至于“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死生有命”,“畏天命”,这里都指的规律与机遇,今日知识短浅的人,尚有此说法,何苛责与二千几百年前的人呢?

          最后论祭祀,祭祀是起源于怀恋,祭天祭地则是对天地神祗的报答与祈求。祭祀是远古有神论的的产物。随着知识的积累,祭祖则限于对先人的追思。儒家所以重祭祀,正如曾子所说:“谨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这也正是儒家“孝弟”的起点。合乎今日的语言来说,儒家也正是通过这一方法,达到家——家族团结的目的,所以孔子重视祭祀。孔子的“指其掌”,也彻底揭开了祭祀的底蕴。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是深知鬼,神,天,命,及祭祀的的实质的。他不是有神论者,也不是宿命论者,更不是鬼神的设教者,而是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无神论者,片言断句之害人,可见一斑。

          第八节 中庸的实质是什么

          中庸二字,见与论语:雍也篇,原文是:“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而中庸一书,出自礼记,宋人朱熹取出单行而成书。

          长期以来,“中庸”二字被误解。不少学者,把“中庸”解释为折中,这是大错特错的。推其原因有二,一为朱熹注。朱熹引陈颐的话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而在文中的解释:“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常之理,乃天命之所当然,镜微之极致也”。这样就把中庸二字浅表化而致曲解了。另一原因,则由于字面的误解,把中当成中央之中,庸解释为用,于是把“中庸”二字弄得面目全非,竟与折中,妥协画上了等号。

          书经:盘庚中,其末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它的意思是:你应当体会我迁都的计谋,这是考虑得深远的,因而从内心相从我。此“中”应作符合,方合乎道理。蔡沈注:“中者,极至之理,各以极至之理存于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中庸”二字即达到实用之意,所谓实用,其最高境界就是至善,至美,完满无缺。所谓达到,亦即是“中”,是符合。这是对处理事物的最高要求,是不允许有丝毫纰漏的。不经过深思熟虑,客观分析比较,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孔子说:“民鲜久矣”。今试把论语中有关各条抄录,作一比较。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4.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

          5.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先进)

          从二,三,四条这三条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过与不及,退与兼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