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中国发展之大破局之一 -- 井底望天

共:💬240 🌺105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中国发展之大破局之一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困局,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困境,也是一个机会。如何把握这个机会,在危机中破茧而出,一举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在于俺们中国人自己的应对策略。看清楚历史趋势,世界大局,做出最有效的政策应对,是对中国人,从上到下,从领导人到普通人民,都必须面对的选择,是这一代人对民族和国家应尽的责任。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俺曾经把中国今天的局势,和美国经济大萧条进行了类比,发现有很多情况非常相似。但是有一个情况,俺当时没有提出来,就是美国那时在世界各大工业国中,处于科技领先的地位。而今天的中国,在科技能力上,和发达工业国家尚有一些差距。

    当时的美国,在经济萧条打击之下,通过二次世界大战,一跃成为世界超级强国,从英国人手里夺过了主导世界的牛耳。而今天的中国,就像当年的美国一样,已经摆出了很强的坐二望一的姿态,不过俺要问一句,中国的科技能力准备好了吗?

    有人也许会说,你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可以为你的世界强国地位保驾护航。这话说得不错,不过中国的情况是,在外交纵横捭阖上,在军事战略战术上,这些所有的软实力能力上,中国堪称世界超强。真正的缺陷在于军事设备的硬实力上欠缺,而这个欠缺,主要在于中国科技能力的虚弱。

    因此俺对中国下一个10年定下的计划,就是在软实力上,进行中华文化复兴,在重新认识俺们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当然精华和糟粕都很深厚啊),在努力吸取其他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的优势上,进行中华文化的复兴工作,产生出符合现在国际新形势,社会新结构,人类新要求的新儒家,新道家和新佛家。让俺们将老祖宗的封尘已久的坛坛罐罐搬出来,擦擦洗洗,清理干净,然后将俺们自酿的,根据历史旧方子改进的新酒装进去。

    而在硬实力上,就要进行有目的科技进步,利用现在手头上还没有贬值的大量美元,和中国分布在海外的大批人才(包括来自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高级科技留学生,其他国家的华裔人才,以及和中国文化有各种关系的外国人才),使中国在下一个十年中,能够跻身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可以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平起平坐。

    看一下以下的这个图表,俺们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点看全图

    图一 经合组织提供的进出口技术分布图

    从这个图表看得出来,中国的主要出口是低技术和非常小的一部分中低技术,而主要进口是大部分中高技术和一部分高技术。

    而中国的下一步发展,就是要在自己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进口上,实现进口替代。这个可以通过技术购买和自主研发解决。

    然后就在自己市场站稳的前提下,开始抢占中高技术和高技术的世界市场。

    在中高技术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和德国。在高技术上,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英国和韩国。

    如果落实到具体工业上来看,那么和日本,德国的竞争,大概是在机械制造方面,比如说汽车,工业设备等等制造业为主体的行业。而和美国,英国,和韩国的竞争,大概就是在电子,通信,半导体等高科技上面。

    为啥俺一直在鼓吹中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对广东汪洋老哥的腾笼换鸟政策大力支持?就是因为中国科技能力的落后,已经变成了不符合中国当前国际地位的要求,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是没有资格和人家玩大国游戏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利用中国原有的科技基础和产业布局,以西部的甘肃,陕西,四川,重庆,和东北这些原制造业基地,来实现中高产业这些制造业为主的技术进口替代和下一步的出口扩张。然后利用原先重工比较薄弱的沿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向电子,半导体,计算机软件,生物工程,现代医药等等高科技产业扩张。

    俺心目的计划,就是要利用现在的全球经济危机的历史百年难得一遇的机遇,在今后的10年内,争取实现中国的科技进步,希望在10年后,中国可以在中高科技上和德国和日本三分天下,在高科技上超越韩国和英国,可以挑战美国,成为坐二望一的高科技大国。

    考虑到中国政府的当前主要挑战是如何创造出足够的经济增长,以解决庞大的就业问题,来保障社会稳定,估计像俺这个超前想问题,拿出具体计划,实施政策调整,从而落实到实处,靠政府主导,一定有比较高的难处。因此俺的计划首先是依赖于民间主导,通过政府的政策合作,来导致中国的科技进步。

    而在俺的思考里,科技进步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科技进步带来的是对人力的替代,从而为中国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显然就不是好的科技进步。因此如何考虑到通过技术进步,同时又带来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当是一个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

    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四面楚歌之中国篇 中国发展之大破局之十

      南水北调中线的第一期,河北据称可以每年分到35亿立方米,这样的话,山西就可以很爽快的在上游建水库截流了。可是河北目前缺水,却变成了中国主要的农业区,而水源充足的中国南方,又大规模工业化而导致耕地流失。当然大量普及农业滴灌技术,是一个方法,但是如何做好国家产业布局,令华北农业的比重在中国降低,而是更依赖水源比较充足的南方和东北,都是一个发展方向。

      其实如果中国可以花大力气,把海水淡化的成本降下来,比如说利用正向渗透方式(Forward Osmosis)和再生能源的结合,可以通过在渤海和黄海取水淡化,解决京津地区和胶东地区的干旱问题。这样的话,从南方调上来的水,就可以主要解决华北平原的用水。

      除了河北和山西,缺水比较厉害的还有西北的陕西、宁夏、内蒙和甘肃。陕西的情况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缺水最严重,其次黄土高原上的陕北,而陕南水资源就比较好一点。甘肃的情况,也是长江水系不错,但是黄河水系情况比较差。这些地区的水源不足,也许只有靠南水北调西线方案,从长江源头的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过巴颜格拉山,才可以解决。

      中国西北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从陕西的西安,到甘肃的天水这一条线。这一地区在甘肃的部分,包括平凉和天水,在陕西的部分,包括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商洛和宝鸡,是渭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北部是陕北的黄土高原,南部是汉中的秦岭和大巴山,因为这块土地比较富庶,号称八百里秦川。这块土地也是中国早期王朝的建基之地,从西周、秦、汉和唐,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之所以称为关中,是因此这个地域由四座雄关把守,易守难攻。其西南部宝鸡的大散关,是扼守通往汉中的陈仓古道,当年韩信从这里暗渡,诸葛亮也是走这条路;其南部商洛丹凤的武关,是通往湖北的要道,当年楚怀王在此被扣,刘邦由此入关;其东部位于渭南的潼关,和对面河南灵宝的函谷关相望,则是连接中原的通道;其北部位于宁夏固原的萧关,在六盘山麓,是通往北方和河西走廊的要道,当年成吉思汗征西夏在这里整兵,是一代天骄陨落之地,也是后来另一位天骄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到达吴起镇的最后一个险地。

      关中这块宝地,陕西部分的2200万人口,加上甘肃部分的550万人口(天水和平凉),曾经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而现在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水资源极度缺乏,人均用水只有323立方米,相当于中国人均的六分之一,因此任何开发这个地区的计划,如果不解决水的问题,都是空口白话。

      解决水的问题,在北部的黄土高原上,靠的开窖聚水和找地下水,来满足高原上的需求,因此各种依赖北部的河流工程来供水,并不足够。而南部的汉水、嘉陵江需过秦岭引水,工程量颇大。因此南水北调的西线,可不可成功,对这个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要。

      其实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意义最重大的就是西线工程。以现在的工程规划,就是以雅砻江枢纽工程为第一期,在四川石渠的长须干马乡兴建175米围坝以抬高水位,然后在巴颜格拉山上,打通131公里隧洞,让水自流入黄河的支流恰给弄,这里调水是50亿立方米。然后第二期就是从青海玉树的同加处的长江上游通天河,建设水坝,然后开隧道将水引到雅砻江枢纽工程。工程设计是通天河引水100亿立方米,雅砻江引水50亿立方米。第三期工程则是从大渡河引水50亿立方米,从四川阿坝马尔康的上游脚木足河,通过28公里隧道,引到黄河支流贾曲。

      这个工程投资巨大,难度很高,都不是最头痛的问题。现在这个工程有被搁置的危险,主要是来自于四川的反对。四川反对的原因,就是上游水被调走之后,四川在中下游的各级电站,发电效益将会受到影响。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四川本身的西水东调计划,希望将大渡河和雅砻江水调到东边的岷江流域,来解决成都平原的用水问题。

      当然人家在明面上,不能说因为俺赚钱少了,你北方黄河流域的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和山西的兄弟姐妹们,就只好喝黄泥,舔嘴唇了。人家四川的专家们一定要把环保问题提出来,把原生态文化和天人合一哲学观拿出来说事,反正中国不缺乏想出名的环境保护活动人士,正好有项目可以忙活了。

      如果这个西线工程无法实现,关中地区能做到的就是自保,而无法发展。从兰州往西北去的河西走廊,则面临着更为潜在的严重威胁。由于祁连山气温每年升高0.04度,带来冰川缩减,冰川融冰导致地下水泛滥,因此这个地区在短中期,会有洪水之患,但是在长期,则会面临冰川消失之后的干旱。这个地方的水库建设,和新疆天山、昆仑山和阿尔泰山的上游的水库一样,应该学习新疆的坎儿井的做法,尽量把水库修在地下,减少地面上开放型水库和渠道的蒸发。

      而在经济发展上,这个地区必须向低水耗经济转型,将严重耗水的重工业和粗放农业淘汰,通过本地节水和外地调水的方法,保证可以支撑一定的人口发展。不然这个地区的沙漠化,不光会造成沙尘暴席卷华北大地,还会彻底切断内地和新疆的联系。

      在水资源上,中国现在的投入还是不够。全球的水市场,将成为电力和石油之后的第三大市场,现在大概是4千亿美元。对中国来讲,在水上面好好下功夫,是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生存的大事情。

      如果中国可以在这个事情上未雨绸缪,解决好从兰州到库尔勒的水问题,将这里的绿洲扩大,可以通过低碳和低耗水经济的发展,来支撑更多的人口。现在河西走廊的人口可以保持在现有水平,但是在哈密、吐鲁番和库尔勒,则可以支撑更多的人口,将现有的各城市的50多万人口,争取发展到200多万左右,可以为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通宝推:小乌龙,
      • 家园 请教:沿海城市为什么不先搞海水冲厕所呢

        据说日常用水的27-35%是用在冲厕方面。如果能搞海水冲厕,沿海城市就能节省1/3的淡水需求。其实很多沿海城市也缺水,比如珠三角城市就缺水。

      • 家园 还是首先改变用水方式,不然调多少水都不够的

        三峡大坝一开建,长江下游已经开始缺水了。上海现在年年咸潮入侵,看来,长江水也是不够的。华北缺水,主要不在农业,而是工业,大炼钢铁,大建电站,这都是耗水大户。

      • 家园 十都出来了,九好像还没发吧?
      • 家园 好文好文!!不得不花!

        水问题是我们今后无法逃避的大困难!楼主的思考太棒了!

      • 家园 【讨论】这是路径选择的问题

        水资源问题是现代中国继续往上走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可选择的路径楼主大都提了,加上些补充大致就是:

        治理污染-清洁生产

        调水-南水北调

        海水淡化

        中水回用

        雨水收集

        产业调整-低耗水经济

        节水

        这些都有相应的技术解决办法,能做的国内都在做了,剩下的是做起来有难度的了。有的是难在技术,要引进,或开发。有的难在利益驱动。

        举些例子。

        ---节水

        城市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国内一般损失30-45%,好的在20%,西方最好的能做到10%左右(伦敦、维也纳)。一般自来水公司嫌麻烦,挖路修管子会挨骂,不愿下功夫解决。外资想吃这块肉,但因禁止外企投资管网,够不着。这是难在利益驱动。

        ---制浆造纸

        国内化学制浆每吨耗水250-450立方米,即使做到“达标排放”也要造成严重污染,因为总量太大。由于这个原因,德国80年代起停止化学制浆,但2000年前后开始重新建造化学制浆厂,因为他们开发出的新技术使化学制浆每吨耗水降低到10立方米以下,基本做到了零污染。这是难在技术。

        造纸的情况类似,节水的技术难度有,比化学制浆要小很多。这里更难的是利益驱动。

        ---城市雨水

        近三十年国内排水多用分流制:污水管网收集污水,送至污水厂或外排;雨水管网收集雨水,送至河道、湖边、海岸排放。现在发现有大量错接:住宅、小区污水接入雨水管,楼宇、街边雨水管接入污水管。现在许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已达排放量的70%以上,达到最发达国家80年代的水平,至少北京、杭州已超过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现在的水平,但河道依然污染严重,雨水无法直接回收,主要是管道错接造成的。国内的错接率一般在30-40%以上,德国一般在10%以下。

        问题的根子是利益驱动 – 开发建设时只求把水排走,不顾管网情况,到时大楼盖起,路面一铺,光鲜艳丽,谁管后面擦屁股的事。问题的解决既难在利益驱动,也难在技术。

        楼主着重讨论的南水北调和海水淡化难度相对小些:因为是上新项目,得利的多,失利的少,阻力就小。这样的路径选择也就可以理解了。

        只是提一点:许多地方没有区域水系统总体平衡的数据。一个区域水系统画个圈,圈内每年下多少雨,挥发了多少,地表径流了多少,渗流了多少,圈外地表进来了多少清水/污水、排走了多少清水/污水,地下水进来多少、出去多少,用了多少,存了多少,这样的图好像上海就没有。系统越大这样的图做起来就越有难度,但不是太难。难的是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的职能部门,是他们吃饭的根底,大家保护得厉害。有了这张图,各部门的小算盘打起来就不方便了。

        综合部门有了这张图决策就有了把握,协调(制约)职能部门也有了依据。据说有请北欧的公司在做的。

        还是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不让外资控股情有可原

          本土经营增加的成本就当是买保险了。反正大家对机动车上路强迫买保险似乎也习惯了。

          北欧有一些公司在中国大城市做污水处理的项目。还有世界银行也在做。这帮人虽然经常唧唧歪歪或者被其他洋人唧唧歪歪,但是比IMF 还是像样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