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辛弃疾为什么不提岳飞?回复更精彩,敬请多关注。 -- 王小棉她妈

共:💬221 🌺894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们一群人来围攻我一个!

                      你还是不懂打仗,比如:我们都知道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当时汉武帝攻打凶奴时,汉朝已经积累了80多年的财富,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粮食也多的吃不完,社会稳定,军队装备精良,战马几十万,国力强大,当时的凶奴只是游牧民族,可汉武帝打败凶奴后呢?全国人口死了一半,耗尽了国力.汉朝从此衰落,可见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再看南宋,国家刚建立,皇帝赵构不是马上得的天下,是各地方势力拥护下做的皇帝,当时还没有掌握军权,国家还不稳,又没大量骑兵,只占有南方地区,国力和汉朝比差得太远,而当时的金国,灭了北宋,战马几十万,占据了北方大部份地区,金人是半农半牧,寸土必争,国力强大.可见要打败这样的国家有多难?北宋开国皇帝是马上得的天下,手下人才济济,占有北方大部份地区,还是打不过辽国,何况是南宋

                      南宋大部份是步兵,金军大多是骑兵,当步兵与骑兵对阵时,真正在两军阵前伤亡的人数是很少的。一、当骑兵没有冲散步兵阵形,骑兵逃跑,南宋的步兵是追不上骑兵的,所以假设岳飞破了金军,也不能大量消灭金军,因为追不上,都跑光了,金军回去立马可以重整队形,伤亡不大。二、当骑兵冲散了步兵的阵形,这时步兵是跑不掉的,这时骑兵的大集团冲锋的威力就显示出来了,步兵伤亡惨重,所以步兵对骑兵胜是小胜,败则全军覆没。你可以去查岳飞真正消灭了多少金军?只是小胜,也打败仗

                      战乱时期粮价比和平时期涨了几倍,南宋真的有这么多的粮草吗?去好好研究研究吧,从南方往北方运粮知道有多难吗?这中间要损耗多少粮草?你想像一下古代一个人拉着一头牛运粮草,这头牛能走多远?因为人和这头牛在运输途中都要消耗粮草,还要返回的粮草,真正运到前线还能余多少粮草?当时中原战乱,百姓自已都快饿死了,百姓能有多少粮食够岳飞的几十万大军用?

                      你就是书读的太多了,说话不切实际,都是纸上谈兵。你们一群人围攻我一个,我认输了,打不过就跑呗!嘿嘿!

                      • 家园 数据有的时候是逻辑

                        但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却是相反的

                        本朝就是明证

                      • 家园 呵呵,我觉得你说的挺有道理,我再看看他们说的
                      • 家园 真正有点军阀化的部队是吴阶部

                        不过这支部队对您来说可能陌生了点,这里诸多人都是sb过来熟读邓广铭,王曾瑜的.起码baidu一下好伐.

                        yzh还能有点干货.

                      • 家园 赤果果的真相:汉武帝开始,汉朝从此衰落:-(

                        可汉武帝打败凶奴后呢?全国人口死了一半,耗尽了国力.汉朝从此衰落

                        原来“户口减半”是发生在打败“凶”奴之后的……

                        原来“户口减半”就是全国人口死了一半……

                        原来从汉武帝开始,汉朝走向衰落……

                        真相~又见真相——多么赤果果地真相啊!~

                      • 家园 呵呵,自己说得对,还怕人围攻?

                        你还是回帖不看帖,根本没有看我前面说的什么

                        你所说的步兵对骑兵的劣势、南宋后勤运输的困难……这些确实是存在的。但你的问题是,只看到这些不利条件,却对所有有利条件一概选择无视,更没有结合基本史料,对当时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盲人摸象,就是你这种情况

                        你反反复复说步兵追不上骑兵——没错。但是你却不知道岳飞部恰恰配备了大量的骑兵,所以得出了“岳飞也追不上金兵”的结论

                        你又说后勤补给困难——这也没错。可是你却不知道岳飞部尽可能利用荆湖水网以提高运输效率。而一旦进军中原,经过十年的经营的敌后群众莫不箪食壶浆以待王师——当然,我这边跟你说史料你不听,要跟我玩什么心理分析“中原战乱,百姓自已都快饿死了,有什么能力供大军用”——那好,抗战内战期间老百姓自己都快饿死了,又是拿什么供人民子弟兵用的?史料你玩不过我,逻辑你更加混乱

                        你问岳飞北伐能不能打得过金国。我不用说南宋形势,就跟你说说金国那边的对应——四太子哀叹精兵丧尽、收拾包裹准备跑路,大将韩常过来商量怎么投降,后面还跟着一串观望不定的金人将领,酒肆茶坊里遍布岳爷爷的探子,北方各地义军纷纷起事配合北伐……要知道,绍兴十年金国还没有在中原站住脚,要不值钱也不会扶植一个又一个汉奸傀儡政权替他们卖命。所以岳家军接连大捷之后,就准备放弃河南,退守黄河去了——能否直捣黄龙我不敢断言,但是收复中原却是指日可待!

                        再说你顺口没有几句,又犯了几个错误——

                        谁告诉你岳飞打的“只是小胜”?要不要一条条列出来看看?

                        谁告诉你岳飞有“几十万大军”?是你看书看来的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还是那句话,对自己有信心,对史实有底,还怕别人围攻么?舌战群儒那还来不及呢~

                        • 家园 学习学习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这么多字,怎么也得给点稿费吧:)

                        • 家园 岳飞不可测也

                          立太子古来是大忌,尤以武将为甚,如唐之侯君集,虽太宗将太子属意与他,但一向太子凑近,也就是个死字。

                          • 家园 脱离当时现实的泛泛而论都是没有意义的

                            岳飞结交了太子么?岳飞结交太子干什么?——岳飞建议立储的对象赵伯琮,当时还是十几岁的孩子,况且还是太祖一系的没落宗室。他有什么资本能让岳飞抛掉当时看来还不错的靠山老九,转而支持他这个有名无实的娃娃宗室?靠着一个武将几千里外的支持,这个没有任何根基的娃娃就能翻天么?——显然,任何有脑子的都不会相信这个可能,老九同样也不会。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岳飞建议立储的目的是什么?侯君集那是为了取而代之,考虑的是太子或者自己的利益。而岳飞恰恰相反,不是为了太子,而是为了巩固老九的地位!——老九他当时有两个软肋,一个是他哥哥正牌皇帝钦宗还活着,另一个是自己无后,而且由于阳痿,现在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如果不尽快指定继承人,万一金人配合朝中某些人借此趁机发难,他的皇位既有可能就要不保。

                            这个事情他自己看不清、满朝文武也没有看清,所以岳飞这个时候站出来带头表态,才显得尤为重要——岳飞自己是自引为老九心腹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才有胆量、有资格不避嫌疑直言上书。可以说老九在一开始肯定有不痛快,因为毕竟涉及到武将干政。但是以他的聪明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也不可能不明白岳飞的用心。所以表面上只是申斥了岳飞的干政,既没有实质惩罚也没有驳斥建议本身;而实际上更是积极开始立储准备,而最后选定的对象,恰恰就是岳飞建议的人选!

                            而这个不是老九亲生的孩子,在早早被确认为皇位继承人之后,也使得老九有足够的时间对他进行教育。这就是以孝顺老九闻名后世的南宋第一名君“宋孝宗”。

                            ——为什么不怎么看得起武将的朱熹谈到这个时,也不得不感叹岳飞“有大见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你也脱离了现实

                              看百度“宋高宗”词条中:

                              绍兴七年三月,宋廷解除了“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的兵权,高宗本来答应将刘光世率领的淮西军队拨给岳飞指挥,岳飞信以为真,以为这样一来,自己兵力大增,兴奋之余,立即提出要带兵10万,出师北伐,这正犯了高宗的大忌。高宗临时变卦,拒绝将淮西军队交给岳飞。对高宗的出尔反尔,岳飞十分愤慨,一怒之下,他竟然离开本军驻地鄂州,以为母守孝为名上了庐山。在高宗看来,这种行为分明是要挟君主,但当时金兵的威胁尚在,解除岳飞兵权的时机并不成熟,因此高宗不得不再三下诏,对岳飞好言抚慰,敦促其下山。六月,岳飞返朝,向高宗请罪,高宗表示对其宽恕的同时,引用太祖“犯吾法者,惟有剑耳”的话以示警告,言语之中已经暗藏杀机。

                              第二件事发生在同年(绍兴七年)八月。返朝不久的岳飞好心建议高宗早立太子。高宗的独子赵旉8年前夭亡,他又在扬州溃退时受了惊吓,失去了生育能力,但高宗时年才30岁,内心仍抱有生育的希望,此时立太子,在他看来无疑是向天下暴露其难言之隐。宋朝的祖宗家法也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所以,岳飞的建议一下又触犯了两大忌讳,更加深了高宗对他的忌恨。你认为其不能生育是事后的诸葛亮,就是今日也不能立即下定论的。若事后高宗有了嫡子时废立太子会祸起萧墙的。

                              绍兴十一年正月,兀术统领近10万大军卷土重来,直攻淮西。高宗命驻守鄂州的岳飞率军增援淮西,但岳飞援军尚未赶到战场,杨存中与刘锜、王德等已在柘皋大败金兵。张俊准备独吞战功,便打发岳飞等回军,不料兀术命孔彦舟回师攻陷亳州,并重创前来救援的杨存中和王德军,当岳飞率领的援军赶到时,金兵已安然渡淮北上。岳飞两次赴援淮西,行动似乎都了一些,他向以用兵神速著称,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反常。究其原因,第一次据说是当时岳飞正患感冒,第二次则是军队乏粮,其中是否夹杂着对高宗阻挠他北伐的不满情绪,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实际情况如何,这件事还是成了后来秦桧陷害他的口实。——这是授人以柄。

                              • 家园 记得再加一条岳翻死于杨再兴之手

                                而岳飞不为弟报仇来证明岳飞冷血

                              • 家园 拿百度来说别人“脱离现实”真是很有喜感啊

                                果然接下来就要提淮西之辨了……

                                不过,在指责别人之前,是不是先了解一下自己的论据有没有问题呢?——当然,不是靠抽风的百度

                                我这可是为了你好,不想看你自己给自己挖坑哦

                              • 家园 两个问题

                                第一,援淮西这件事情上,岳飞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岳飞援淮西共三次,除了兄台说的绍兴十一年的这次,还有绍兴四年(由襄汉到庐州)、绍兴六年(由襄汉到江州)两次。前两次路途均较第三次为短,用的时间却都比第三次长。例如第一次援淮西,路上即耗时几乎两月。所以岳飞最后一次援淮西的行动根本谈不上慢,更谈不上反常。

                                而且,由于有赵构的诏书在,万俟禼等罗织罪名时的重点也完全不在这一项上,审问时力图坐实的都是其他两项罪名:谋反和指斥乘舆。看过岳飞诏狱“全案”的宋人王明清在《挥麈录·余话》中也说过,此案最终判词中所坐罪行,与王俊的原首状“了无干涉”,这才有“锻炼虽极而不见实情,的见诬罔!孰所为据?而遽皆处极典,览之拂膺!”的感慨。

                                归根结底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岳飞本人没有授人以柄,但如果上面决定了要你的命,有没有把柄那实在是末事了~

                                第二,关于绍兴七年的事情,岳飞弃职并非因为赵构的反复,而是为张浚的乱命以及这种乱命势必造成的后果。再就是他当时的辞职是真心实意的,后来重新就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宗拿他部属的性命相逼。后来由于张宗元的作用,这种矛盾有所缓和,如不是岳飞后来坚持反对和议,不至于因此致死。

                            • 家园 所谓结交太子不是说一定要有实质的

                              红茶兄太过于纠缠这个“实据”,其实说开来,赵构怀恨岳飞要置诸死地,具体成因众说纷纭,后人的分析只是按照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来猜度……岳飞相中的“太子”的确是继位者,但只能说明岳飞是“有见识”而已,最大的问题是,你相中了老大的接班人,你就暗暗巴结、靠拢就是了,上表显摆你有识人之明么?

                              赵构本来就有被逼宫的“青年阴影”,可说是杯弓蛇影,造反者可不是明晃晃的说:老大,椅子让出来吧。总得有个堂皇的借口,苗刘之叛,借口就是册立储君,进一步请老大禅位,然后才能XXOO,这次同样是实权武将来说这个事,就算明摆着是忠臣,心里总有疙瘩的,伴君如伴虎,君臣之间一旦出现裂痕,发展下来的结果是很可怕的,丁点的谗言都如同透骨钢钉啊!

                              “岳飞这个时候站出来带头表态,才显得尤为重要——岳飞自己是自引为老九心腹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才有胆量、有资格不避嫌疑直言上书。可以说老九在一开始肯定有不痛快,因为毕竟涉及到武将干政。但是以他的聪明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利害、也不可能不明白岳飞的用心。”

                              这个就可以看出猫腻了,明面上,君臣相得,实际上,怀疑和猜忌的种子就种下了。再有大奸臣秦相的推波助澜,岳爷爷功劳再大也架不住啊!

                              为什么说迎二帝的影响不大呢?老子可以忽略,就算还不死也差不多了,哥哥?这个哥哥在朝中做过几天皇帝?任命过几个大臣?认识他的人有几个?你觉得有多少异见份子会铤而走险担这杆大旗?赵构也干得不算差,朝中的不稳定因素比较少,甚至比“9王夺位”那时都少!一个俘虏皇帝作傀儡,还不如找别的宗室呢。

                              牛哥口口声声说咱们不会打仗,要这样说,把关键的数据和因素都列出来,不要想当然地说供养几十万大军什么的……南宋是弱,但经济可没什么影响,粮油副食可劲地造,有影响的只是兵员素质和战马,要支持全国大规模的正规军是不大可能,但是一两只岳家军、韩家军还是养得起的,反而金兵的后勤补给更成问题,本身的粮产量就低,连续跟辽宋两个超级大国作战多年,赢都已经是奇迹加运气,中间要是有些许意外,就轮不到他家坐江山了,所以占据中原之后,也无力向南了,要是宋军真的那么弱,金兵早就象蒙古佬一样打过来了(实际上蒙古军也打得很辛苦,连大汗都挂了一个……)所以实际情况是,将领素质占优的宋军,在重整旗鼓后,对上疲惫的金军是有一定优势的。可以说,战略大反攻是迟早的事……不过,后来有有许多因素影响了就是了……反正皇帝老儿日子过的蛮滋润,“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就不是军人可以左右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