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南京!南京!》:离悲剧只差一步 -- 梦秋

共:💬251 🌺53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需要敏锐洞察“南京!南京!”

        现在,中日友好对双方都有利。

          现在日本和当年不一样。他们被束缚住,很难重新军国化;他们技术发达,人民勤劳,社会平和,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这些不意味着忘记历史。历史上他们欠我们累累血债,南京只是其中之一。不忘记历史是要防止悲剧重演,防止我们再次被伤害。而陆川的这部电影恰恰是在历史伤口上炒作,借口“反思历史”来消费历史。网友不是当年的愚民,陆川也已经不是当年的陆川了。网友们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部影片首先虚构一个另类日军,事实上容易造成日军“有人性”的印象。陆川的辩解纯粹是扯淡。其次,这部影片避重就轻,用三分之一篇幅来描写另类日军的“反思”,事实上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淡化了日军的残暴。

          这是一部为了名声和金钱不惜炒作民族伤痛的影片,任何借口都是扯淡!

        • 家园 说得很好

          借口“反思历史”来消费历史,这就是很多人在这个伤口上撒盐的思路。

          南京的问题是历史考证功课不足,当然也是因为有历史原因,但是七七八八的文艺炒作稀里哗啦的,把严肃的历史课堂变成了文艺的骗眼泪和金钱。

          南京大屠杀如此,整个抗日战争的历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已经虚妄到了要通过类似穿越的方式来描写缅甸远征军的历史,在八杆子打不着的地方还要放一个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这样一方面消费严肃的历史,一方面淡忘真实的伤痕,是要被子孙后代骂的。

      • 家园 需要敏锐洞察“南京!南京!”

        现在,中日友好对双方都有利。

          现在日本和当年不一样。他们被束缚住,很难重新军国化;他们技术发达,人民勤劳,社会平和,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但是,这些不意味着忘记历史。历史上他们欠我们累累血债,南京只是其中之一。不忘记历史是要防止悲剧重演,防止我们再次被伤害。而陆川的这部电影恰恰是在历史伤口上炒作,借口“反思历史”来消费历史。网友不是当年的愚民,陆川也已经不是当年的陆川了。网友们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部影片首先虚构一个另类日军,事实上容易造成日军“有人性”的印象。陆川的辩解纯粹是扯淡。其次,这部影片避重就轻,用三分之一篇幅来描写另类日军的“反思”,事实上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淡化了日军的残暴。

          这是一部为了名声和金钱不惜炒作民族伤痛的影片,任何借口都是扯淡!

    • 家园 电影不敢看

      不过从影评来看,我觉得电影最后角川演变成伊东的同类是更合适的结局。

      • 家园 我也这样想

        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是这样以为得。但是导演没这样拍。

      • 家园 您的这个想法比较合乎逻辑

        角川自杀?战败的时候再说吧。最好像《望乡》里的女人那样,连脸都背着日本方向。

    • 家园 这个电影里还有象那些残忍之类的镜头吗?

      我每看到日军镜头都马上毫不迟疑地转换频道……

      没看过这类的电影,但终于想在五一看这部电影了,但还是想问一句:这个电影里,有那些残忍、刑具、拷打的镜头吗?

      我是挺害怕这样的镜头的。

      • 家园 您看过《辛德勒的名单》吗?

        《南京!南京!》的血腥以及残忍的镜头没有《辛德勒名单》那么多,也没那么明显,特别两者都是用黑白色来呈现现场的情况下,《南京!南京!》的恐怖程度会低一些。不过照样还是有许多触目惊心的场面,而且会特别的压抑。您如果去的话,还是建议在中午去吧,出来之后看见一个灿烂的世界,就能够从电影当中脱身出来。

        • 家园 如果导演选择一个典型日军的视角切入

          当然就符合了"统计学规律",这不难.

          侧翼:“南京!南京!”一片违反统计学规律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除了杀戮还是杀戮,除了强奸还是强奸,又有多少人会去反思我们为何沦落到此等田地,因为仇恨可以掩盖一切.如果让我选择是看一部NR片还是Rated R or PG-13,我会选择后者.如果只有NR看,那我宁可放弃,因为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防止民族悲剧重演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做好份内的事,自强不息.

          • 家园 事实是

            您说的这“不难的”、“符合统计学规律的”事情,偏偏就没看见谁去做或者有谁做成过.......

            这不能不让我怀疑其实这看起来“不难”的事其实才是最难的.......谁叫我们觉悟这么低,某些文化精英水平有那么高涅。

            后半段完全同意。

          • 家园 同感

            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我关注每一个场景下中国人的表现,心里在思考如果当下的人们是否有同样的表现,以及如何才是更好的应对...

            我喜欢影片对日本人的描述,是居高临下的蔑视,而不是狰狞的残暴,中国人的生命,尊严不曾在他们脑中闪过一刹啦...

            这才是我们应该警惕和反思的,而且尤其有现实意义 -- 对中国人的居高临下的蔑视今天依然存在,也不仅限于日本人,虽然他们不再能以屠杀的方式。

            我们是怎么应对的呢?比70年前的同胞们更好吗?和外国人有过接触经验的人,不妨观察一下?

          • 家园 您说得有道理

            我觉得陆川的这部电影正面的地方不是角川,而是下面三个地方:

            1.国军有英勇抵抗,但是指挥机构的无能和混乱导致了南京惨剧。为什么会指挥无能?

            2.妇女在电影中虽然还是牺牲者,但是她们拯救了许多人,包括许多男人,她们是拯救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3.有人苟且偷生,甘当汉奸,这是南京惨剧,也是中国八年抗战遭到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会出现汉奸?

            这就是反思。如果还要拍一部让大家都觉得触目惊心,出门之后只会声讨刽子手控诉残暴行径的片子,这只表明了我们20年来在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认识是在原地踏步。除了追问敌人的责任,也到了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的时候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