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麻黄素与三位会长 -- Silvia

共:💬12 🌺6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麻黄素与三位会长

    麻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印度、埃及等国,具有发汗解表、止咳平喘、利尿祛风的作用,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历史。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用麻黄汤治疗伤寒。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麻黄引气汤,用以治肺劳实、气喘鼻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可被麻黄治疗的疾病达30多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麻黄草

    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麻黄素,属于生物碱类物质,故又被称为麻黄碱,麻黄素是拟肾上腺素药,但药效较肾上腺素持久,口服有效。它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感冒、过敏反应、鼻粘膜充血、水肿及低血压等疾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麻黄素

    麻黄素是西方药典收录的第一种来源于中国中药的药物,因此它的的提取和药理研究被誉为中药现代化的开端。三位做出重要贡献的研究者后来都担任过所在国家的药学会会长。

    稍微令人遗憾的是,麻黄素的故事并不是从中国开始的。我们要首先从同样深受中医影响的日本说起。

    长井长义1845年出生于日本阿波藩国名东郡(现德岛县)的旧医世家,是长井琳章的长子。自阿波国第一代藩主起,长井家即世代作为典医(医官)而深得信赖。对于妻子的早逝,琳章常怀有自责之心,在埋首于医生职业的同时,也希望长义将来能继承祖业。长义因此自幼即接触到各种医药知识。琳章每发现能做药物的草木,即将其效能教给长义。更难能可贵的是,琳章既让长义入汉学塾,接受东方的教育,还让他入兰学塾,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之前的幕府时代末期,西方的影响已经登陆日本。兰学就是当时日本对来自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统称。兰学塾就是传授这些先进文明的学校。西医教育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于日本。作为早期西方人到达日本的登陆点,长崎成为了当时日本新医的中心,通过开办西医院和西医学校,为日本医学的近现代化造就了成体系的人才。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1864年长井长义入学长崎精得馆(医学校)。他本来是预定攻读医学的,却因为想追究“草根树皮于病有效与否、效力如何、为何有效”等问题转学了化学。长崎精得馆的教师中有当时在日本很有名的荷兰医生波特万。波特万不仅培育了很多著名日本医生,而且是大阪医学校和大学东校(现东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的创始人之一,东京上野公园就有他的雕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长井长义

    1871年长井长义作为日本政府的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前往德国柏林大学进一步深造。他先学习了两年植物学后,决定还是学习有机化学和药学。以在von Hofmann的实验室进行的药物化学研究工作,长井长义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德国留学期间,长井长义还抱得美人归,娶了当地富商的女儿。长井夫人后来成为日本女子大学的德语教授。1923年爱因斯坦访问日本时,曾受到长井夫妇的接待。

    1883年长井长义回到了东京帝国大学,开始对产自日本和中国的草药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两年后,长井长义从麻黄草中分离提纯出了结晶麻黄素,并且确认它就是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麻黄素的洋名ephedrine也来自于长井长义。

    长井长义后来成为东大的化学和药学教授,并当选为日本药学会(PSJ)的首任会长,被誉为日本近代药学的“开祖”。他最主要的科学成就是麻黄素的提取、合成和衍生物研究。如今日本药学会设有他的纪念馆和以他命名的讲座及奖金。

    在结晶麻黄素被发现和提取后的头四十年里,其主要的应用仅限于眼科检查,因为当时已知麻黄素滴入眼内能引起瞳孔放大。但早期的研究并没有更深入地揭示产生这种效果的本质原因,以至于麻黄素的其他更重要的药理作用被长期忽略。长井长义和其他日本学者的工作也湮没于故纸堆中,在日本以外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事实上,日本学者在1917年就已经知道麻黄素是一种拟交感神经药。

    而也正是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西医在中国逐渐生根发芽。一些如今声名远扬的名字,如“协和”、“同济”和“湘雅”都是这一时期西方人在中国各地开办的西医学校。其中最具盛名的协和医学院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21年在北京正式开办的。它是抗战前中国西医教育和研究的旗舰,汇聚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西医人才。许多著名的老一辈西医学家都有在协和念书或进修的经历。麻黄素就是在这里开始走向世界的。

    陈克恢1898年出生于上海郊区农村,幼年丧父,5岁时由当中医的舅父周寿南教他读书写字,学习四书五经,10岁时才进入公立学校。1916年他考入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两年后毕业,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插班于药学系三年级,于1920年毕业。因舅父是中医,陈克恢幼年时常在中药房里读书玩耍,因而对中药感兴趣,去美国时即立志要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他的学士论文就是研究肉桂中的桂皮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陈克恢

    1923年获得生理学博士学位后,陈克恢回到北京,受聘于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任助教。当时的系主任,美国药物学家Schmidt来北京时,就有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从中药中提取真正有用的成分。Schmidt是1918年从宾州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完成了两年住院医师训练之后,在药学系任讲师。1922年受洛克菲勒基金会聘请,从宾州大学来协和执教两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arl Schmidt

    Schmidt与陈克恢一拍既合。他们从最常用的草药开始着手,但最初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在咨询舅父后,陈克恢决定试一试麻黄。初步的结果令人振奋,给麻醉了的狗或毁脑脊髓的猫静脉注射麻黄的粗提取物后,观察到持续的血压升高和心跳加速。由于不知道长井长义的工作,陈克恢从头开始,从麻黄中分离提纯出了麻黄素。随后他和Schmidt详细研究了麻黄素的药理作用,发现麻黄素可使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特别是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并能使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滴入眼内引起瞳孔散大。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1924年陈克恢和Schmidt在美国实验生物与医学学会北京分会上作了初步报告,并发表了关于麻黄素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麻黄素从此开始受到西方医药学界的注意。

    Schmidt和陈克恢还将提取的麻黄素提供给宾州大学医学院和Mayo诊所做进一步的研究。当时的美国尚无严格的药政管理法,麻黄素的药理研究因此能很快进入临床观察,证明它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干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口服麻黄素25-50毫克能对抗巴比妥类安眠药引起的余醉。1926年麻黄素获得许可,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

    Schmidt1924年回到宾州大学,一直执教到1959年退休。麻黄素是他的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Schmidt在1931年成为药学系的教授和系主任,1948-50年任美国药理与实验冶疗学会(ASPET)第19任会长,194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理科学联合会(IUPS)1959年成立药学分会(SEPHAR)时,Schmidt当选为首任会长。1965年药学分会独立出来成立国际药学联合会(IUPHAR),已经退休的Schmidt又被推选为名誉会长。

    1925年陈克恢也离开协和回到美国。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完成医学博士教育,并自1929年起,供职于礼来药厂(Eli Lilly and Company),直到1963年退休。在美国,陈克恢继续与Schmidt合作,进一步研究了很多结构与麻黄素类似的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从而推动了许多交感胺类化合物的合成。这些研究不仅发现了很多新药,分别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疲劳、肥胖病和发作性睡症等的治疗,也为后来α-及β-阻断剂的研究和开发打下了基础。1930年陈克恢和Schmidt出版了专著《麻黄素及类似的化合物》,详细阐述了麻黄素的用法用量和毒副作用,为他们的麻黄素研究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陈克恢的成名始于麻黄素的研究,这也是他最为著名的工作。在陈克恢和Schmidt阐明了其药理作用和临床药效后,麻黄素才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应用,成为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药物。更重要的是,麻黄素的研究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开发新药的一个典范。五十年后的青蒿素研究,尽管更加艰辛,但仍然还是这一思路(见链接出处)。陈克恢因此被尊为“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

    陈克恢在1952-53年任美国药理与实验冶疗学会第21任会长,1953-54年任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FASEB)主席。1987年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为表彰他在科学研究和学会工作中所作的贡献,将新建的会议中心命名为陈克恢会堂(K.K. Chen Auditorium)。

    在为这世界贡献了三位药学先驱的同时,麻黄素也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大门。由于麻黄素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经进一步处理,就能变为毒品和兴奋剂:

    用碘化氢及黄磷处理麻黄素生成的脱氧麻黄素,也即甲基苯丙胺,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远大于麻黄素。它的右旋体盐酸盐是一种无色片状晶体,俗称“冰毒”。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吸食成瘾者还会造成精神障碍。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

    当脱氧麻黄素再失去N-甲基后,生成苯基氨基丙烷,又叫安非他明,曾是体育界滥用最严重的一种兴奋剂。

    安非他明的另一种衍生物是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最近几年报道了大量急性中毒和死亡的病例。

    是药三分毒。切记!

    关键词(Tags): #药的故事(爱莲)#麻黄素元宝推荐:黄河故人,爱莲,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