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再扔一亿块砖头)跨越高清晰电视产业的数字鸿沟 -- 邦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再扔一亿块砖头)跨越高清晰电视产业的数字鸿沟

    跨越高清晰电视产业的数字鸿沟

    日前进行的一项针对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的非常有趣的市场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个时尚消费人群他们在家中会花费最多时间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分别为:看电视、欣赏音乐和使用电脑。其消费行为特征恰好也支持这三种结果。这些年纪在25至45岁的消费生力军,对新兴技术的执著和偏爱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在这点上,从新加坡、香港、到台北和旧金山体现出惊人的相似。然而资深专家预测,五年以后,虽然同样的询问结果会相同,但却会招来许多似是而非的答案,因为很多人已经熟练使用基于数字技术的多媒体家庭网络,电视机和电脑,电视网和互联网的界限将变得非常模糊。

    目前进行的高清晰电视(HDTV)升级是推动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动力之一。高清晰电视的最主要特色就是其令模拟图像所无以伦比的宽屏幕、高画质(16:9)和环绕立体音响效果,这能够给人以等同于电影剧场的“发烧级”切身体验。因此高清晰度电视技术被认为是自七十年代以来发生在彩色电视产业最具长远影响的技术进步之一。然而随着广电和电信网络的进一步融合,在数字电视的平台上运营的不仅仅是广电部门的一驾马车,电信运营商、家电和硬件制造企业、媒体和娱乐机构等等已经窥视市场很久,只待政府监管部门的号令下发,他们便会驷马驰骋,横向与纵向上的购并和整合已成离弦之势。

    中国自开始九十年代初酝酿发展数字电视产业,宏观经济的多冲利好(国内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和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会)和政策拉动的效果清晰可见,目前仅存的南北标准之争-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项建议标准将,随着国家数字电视标准的即将出台而不复存在,在统一的国家标准的约束下,各家电和硬件制造企业的主流数字终端产品可以得到快速普及,实现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然而企业和政府的推动仅仅是成功的一半,终端消费者的取舍将最终决定这些企业成败命运的另一半。虽然业界完全可以预测到位未来两道三年市场井喷式发展的趋势,但是如何为自己的市场决策计时却相当不容易。

    这是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技术鸿沟,要实现从模拟时代向数字时代的过渡,企业间更多进行的是在竞争基础上的战略合作。当然,要这些从前纠缠着满是恩怨是非的对手们坐在一起谈何容易,政府部门完全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和中间人的角色,协助在企业间建立互信机制和与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这种良性互动在数字标准的建立上得到充分体现。

    阻碍数字电视发展的另一因素是如何跨越数字产品的鸿沟, 也就是目前令众多家电企业迷惑的是目前电脑和电视的替代之争。一种说法是电脑将完全取代电视的信息和娱乐功能,电视将不复存在。这种判断是基于目前很多电脑制造企业开始开发高清晰电市场品的片面架设;另一种说法是电视的功能将被无限放大,配有大容量硬盘的电视将体改电脑在家庭中的位置。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其合理性,但笔者认为,二者发挥的作用彼此独立,很难完全替代,因此不存在你死我活的角逐和厮杀,倒是彼此在未来多媒体家庭网络上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以高性能电脑为中枢和大屏幕显示器为辅的智能家庭网络经能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信息和娱乐服务。融合给硬件企业带来的第一大挑战就是家庭网络产品的兼容性问题。如何实现突围,这无疑成为企业决策者们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之一。

    其次,价格鸿沟:虽然价格因素不会成为市场成长的管家因素,少部分人群对此也不会过于敏感。但是数字机顶盒与家庭网络产品的高昂定价却严重阻碍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这也是电视机顶盒在推广中最大的困难。高昂定价的基础是其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导入初期的同时由于观众对于数字电视缺乏了解,也使数字电视“收费”的收费更难实现。

    再次,内容鸿沟: 高清晰电视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视听革命,同时也将给传媒和娱乐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缺少的仅仅是创造和创新能力,从来不缺少投资者的青睐和眷顾。对于整个多媒体广播产业的价值链而言,民营内容制作企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主体结构的建立奠定了文化初步繁荣的基础。然而要形成市场的良性循环和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智力资源和机制,似乎还需更多时间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