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发表一下对于简体繁体的意见! -- 南海小鱼

共:💬19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发表一下对于简体繁体的意见!

    这几天看见联合报网的一篇文章谈及小马哥的文字论,接着坛子里就出现了谈论,不过在我看来立论都有点大炮打蚊子的嫌疑;

    文字的用途就在于传播和交流,要容易传播和交流必须使掌握文字的人越多越好,这想必没有人否认!

    剩下的就好办了:简体字明显使我们更容易学习、书写以及阅读,这就是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这就是简体字的意义,就连不少学繁体字出身的人也在用简体字就可以看出来了。

    而简体字不少来自于古文决没有那种所谓失去传统的问题(由于国内书比香港便宜,不少港人都在深圳买简体的书籍,可以看出他们是容易看懂简体字)。

    • 家园 简繁都是相对的,生活中便利就好
    • 家园 用简识繁

      繁体字至少是要认识的,几千年的浩瀚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都是繁体字,不认识繁体字,今后有可能出现文化断裂。

      日常书写还是简体字方便,笔画少,快呀!

      • 家园 赞同,一些基本的的繁体字还是要掌握的。

        日常印刷,数码字体,简体绝对比繁体好看。还省油呢!

      • 家园 明确地说,不必

        对了,简化字横排印刷的《二十四史》是有的,估计只会装点大款大官的书柜,没人会看。这个跟简繁没关系。

        本来读古籍也不是大众的事,研究者另当别论。

      • 家园 论语,诗经等等先秦古籍有哪个是用繁体字的?

        都是用篆书写的,估计还是用鲁篆写的。

        也没有看到后来用繁体字的人不识古籍。

        难道弄成简体就不认识了吗?对我们理解就有问题了吗?

        比方说众,从这两个字才是甲骨文的正宗,繁体里面的这两个字不知道是谁画蛇添足改的。

      • 家园 认识是一个简单问题

        不需要大家都把繁体字作为学习对象一样,这仿佛西方人除了少数人以外没有人学拉丁文一样,没有必要!

    • 家园 逝者虽然逝去,可他的血仍在后人身上流淌着,万物皆然

      没落的东西自然有它没落的道理。

      光从文化传承上来考量简繁字,恐怕也难有公论。

      文化传承不代表照搬不动,它是要有结合现实的接受传统文化。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 家园 这倒用不上时间证明

        繁体字想复辟是不可能的

        简体字用户数摆在那里

        就算都用电脑不用手写了之后,繁体字难写的缺点不复存在,但是重新普及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为零

        时间只会告诉你,简体字也会变的,网络会加快他的改变。

        至于文化与否,繁体字很多年前或许承载着文化,现在可未必了。用繁体字的族群也就那几类,香港人的文化水平上面有人说了,台湾人又何尝不是注音文和颜文字的铁杆粉丝。

    • 家园 认识简体的,多半能读繁体吧

      我就能读,不知道繁体的读简体如何

    • 家园 用繁体字和文化传统无关

      我在香港几年了,香港人用繁体字,所接触的香港本地人的中文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我公司的那些香港同事(都是香港名牌大学毕业的)能把一篇文章用中文写通顺就算不错了。对中中国历史、地理的了解连国内的初中生都不如,没几个看过中国的几大古典名著,更别提古文了。

    • 家园 繁体字总体来说是合法的吧

      就理论上来说

      很多法律规定要标示中文的地方,貌似不一定用简体

      或者说至少你用繁体没人告你

      至于大陆人读繁体和港台人读简体

      应该还是前者更容易一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