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若兰,酒馆闲谈之东北民风 -- 淡紫若兰

共:💬98 🌺1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有意思,送花。

      杨子荣应该是牺牲在横道河子吧?俺当年特地在那疙瘩下车,凭吊来着,那雪下得贼拉厚呢。

      呵呵,不过您没错,那地儿是归牡丹江地区管。

      俺到牡丹江市的中心变电站实习。晚上下班,几位老师傅拉上俺一起喝酒。65度的老白干,倒一些在盘子里,火柴点上,温酒。一圈蓝蓝的火苗,和上“哥儿俩好呀,三匹马呀,四喜财啊,五魁首啊,。。。”,匪乎,民乎,管它干啥?一起吆喝大口喝准没错。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才够哥们。若是一味推脱,既没人再和你喝酒,也没人搭理你了。

      为啥温酒?热酒醉酒不伤人。东北人,其实不傻。

      当年的大学食堂,不如今日的丰盛。好饭菜经常“脱销”,也就因此造成午饭排队常见的紧张,夹塞,剑拔弩张的局面。东北同学,讲哥们儿义气。

      有位同学打饭回来,没进门就喊“XXX,你哥儿们在食堂被人揍了。”

      这位东北同学二话不说,拔腿就直奔食堂。见着一帮人正在撕扯,上去抡拳便打。打完了,才发觉争执的两边,他都不认识。一问,他哥儿们那起纠纷早已落幕,这是另外一拨。

      • 家园 今天好运气,老乡请吃鸡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花一下。

        东北的白山黑水,曾出现过不少英雄。

        日本鬼子也曾经提到过:在东北不怕正规军,就怕老百姓和当地土匪。

        作为率先沦陷的土地,东北人很悲哀,但并没有放弃抵抗。

        • 家园 回花。

          俺那疙瘩有个地方叫“炮手营”,就是猎手们冬天进山前歇脚的地界。

          直到小鬼子投降,还是拿炮手营没法子。

    • 家园 【原创】若兰 酒馆闲谈之东北民俗

      上篇里面,提到那位南方朋友和若兰聊起东北民风,聊民风,自然而然地就聊起了东北民俗。

      一点也不意外地,这位朋友提到了东北三大怪:

      窗纸糊在外,大姑娘叼个旱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

      这位朋友说:我没有亲见。

      若兰笑起来,朋友啊,您说的这些,首先,是早年的习俗了,其次,那都是农村才能见到的东西,您一个住星级宾馆的人上哪儿看去啊?

      你见过么?朋友问。

      见过的,若兰点点头,我家就是农村的,从小在农村长大。

      除了大姑娘叼个旱烟袋基本少见,那两样可是若兰小时候很常见的,而若兰,那就是在吊起来的时候学会的认数字的呢。

      养个孩子吊起来,指的是摇车,也有地方称为悠车。

      所谓摇车,其实就是一个大篮子或者像大箱子之类的东西,吊在房梁上,里面铺着小褥子放着小枕头,睡着小孩子盖着小被子,而家里做活的老太太们,做活之余就去推一把,让孩子在上面晃晃悠悠地睡着(zhe)。

      其实说穿了就是个摇篮。

      那为什么不放在地下呢?这位朋友好奇。

      那是因为在农村啊,家里有猫有狗,还有保不齐的蛇虫蚁鼠,摇篮放在地下,并不安全,相对来说,吊在空中,更稳妥。

      但也不是完全的安全。

      若兰小时候经常被邻居的哥哥姐姐们带着出去玩,其中一个哥哥就因为家里一个没看住,被耗子爬进摇车,咬掉了一个耳垂。

      那个时候,谁家的媳妇有了孩子,做摇车是很常见的事儿,还有不少,尤其是老婆生了儿子的,就大张旗鼓地在院子里制作摇车,等院外经过的看到,问起:有儿子啦?

      啊!这不做摇车呢么!

      一份自豪溢于言表。

      那吊在上面,就不怕孩子爬出来摔到?朋友问。

      摇车的四周一般都有一尺多高,不容易爬出来的,再说摇车都是有人看着,一旦家里没有人,也会央邻居帮忙看着,更何况,那摇车不是婴儿床,在里面翻个身那倒可以,要是孩子能直接自己挺起腰坐起来爬出来,那个时候一般孩子也就不睡摇车了。

      说起来若兰忽然有些走神:若兰从不晕车,这个,是不是也和从小睡摇车有关系呢?

      呵呵。

      东北民居,窗户纸糊在外,那纯属无奈了,为了防止由于屋内外的温差导致窗纸凝露流到炕上,窗纸只能糊在外面,让凝露水沿着略为下倾的窗台流到院子里。自从玻璃窗开始普及,窗户纸就很少见了。

      若兰小时候,村子里还有不少不富裕的人家,住的传统土坯房,他们就是糊窗户纸的,若兰小时候也没少在他们家里玩,这窗户纸,并不陌生。

      至于大姑娘叼烟袋,若兰见的不多,大多倒是老太太们叼着。

      记得小时候若兰的奶奶曾说过:那时候,儿媳妇也好,家里的姑娘也好,都是八九岁开始就要起早贪黑干活的,疲累之余,就会抽颗烟解乏。所以这抽烟的习惯,自十几岁开始落下,那不是什么新鲜事。

      而当时晚上没有电灯,或者供电也很不正常,所以到了晚上吃完晚饭,一群东北老娘们聚在一个屋子里点着油灯,边抽烟边唠家常,直到夜深散去,那也是消夜的一种方式。

      不过老太太坐炕头抽烟袋,若兰后来感觉更多的倒是老太太们在表现婆婆的地位和尊严了。

      关于东北这三大怪,你可以上网查查,基本上也就是这样了。

      这位南方朋友还是有些遗憾:我还是觉得亲眼看看有意思啊。

      这若兰就没什么办法了。若兰说:您有机会的话,去著名的雪村旅游,多到农村去转转,兴许可能见到的。

      只好如此咯。

      遗憾之余话题一转,这朋友说,你们东北的女孩子敢穿,这个,我倒是有点感触了,呵呵,牡丹江也好,哈尔滨也好,穿着比较有个性的衣服,浓妆艳抹招摇过市,确实很多。

      若兰说这算什么,哈尔滨本来就有东方小巴黎的称呼,西化的时间不算晚,论起来的话,咱就说西餐厅,北京著名的老莫未必就比哈尔滨的西餐厅早。还有电影院,啤酒,这些东西哈尔滨也是非常早就有。因此由于接触的多,东北的女孩子打扮洋气,那没什么奇怪的,何况咱们当时说了,东北民风彪悍,大姑娘们也很大大咧咧很有闯劲,敢穿别人之不敢穿,实在不是什么另类。

      要说比较有特色,您冬天来看看哈尔滨姑娘穿裙子估计会更觉得有特色。

      啊?真的啊?

      若兰说您查查新闻去,今年过年之后不长时间,还有哈尔滨新娘在街头拍婚纱照呢。

      添加图片总是失败,链接好了。

      哈尔滨三九天室外拍婚纱照美丽“冻”人

      这位朋友绝倒,笑称厉害。

      不过东北的服装没什么特色。他说。

      若兰就笑:东北最有特色的服装你早就看习惯了,自然不觉得奇怪。

      什么服装,我怎么没有印象?这位朋友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说出来的话,估计很少人会说自己没见过。

      那就是旗袍。

      旗袍,旗人,满清旗人的袍子。

      满清自东北入关之后,也将这民族服装带入了中原。

      有朋友会说:这种大开叉的衣服,东北人适合么?

      呃,您看的是现代旗袍,尤其应该是女式旗袍,大概看到露大腿,就觉得这不可能是东北服饰了。

      不过,当时的旗袍可不是为了象现在的样式这样为了显腰身的,这么说:您看那些清朝历史剧也会发现,当时宫廷贵族女的旗袍也是很宽大的,不是电影花样年华里那样的显腰显曲线的样式,那种旗袍,女士们多穿条内裤都会有曲线。

      而老式旗袍,在旗袍里套个大棉裤都显得很正常,外面看不出来什么。

      那也是东北寒冷天气逼出来的呢。

      这旗袍,前挡前胸后掩后背,下面盖两腿。全身武装啊。

      至于左右开衩那就更容易解释了——行动方便啊,满族人是狩猎民族,擅长骑射,一蹁腿就上马,左右不开衩,那怎么上马啊?

      估计有朋友会挑刺:若兰,你刚才曾说过一句,“尤其是女式旗袍”,难道还有男式旗袍?

      这个,真有,您以为若兰刚才那些方便上马的说法,能是只针对女性么?

      很多人看过电影黄飞鸿,其中比较经典的画面就是黄飞鸿一撩下摆,掖到腰带,摆个战斗姿势准备应敌,那动作,不知多少人效仿。

      其实那袍子就是旗袍。

      还有鲁迅先生的照片,李大钊先生的相片,那一身长衫。

      还有相声,传统相声里,侯宝林先生,直到现在的郭德刚先生,那传统相声的服装,也是旗袍的变种。

      旗人入关之后,这种服饰传入了关内。当时政府的强制政策是一方面,再加上它某些方面的确要比明朝的服式适合,因此,很快就被民众接受了。这么说也许没什么说服力,不过,您如果查查看明朝以及之前的服装样式,和清朝平民百姓的服式有什么不同,就明白若兰不是在夸张。

      女式旗袍为什么是民国之后才开始流行,其实,那也是因为满清的政策:普通女性不许穿……

      等清朝政府垮台,普通人可以穿了,也就开始流行了,有些照相馆开始提供旗袍照相业务,慢慢地自然旗袍也逐渐变成了时尚服装,开始迅速被改变,以让它适合中原地带的气候,以及更能凸现女性的身材等,当然改完之后,这样的时尚服装可就不适合冬天的东北人穿了。

      但这是历史变迁的必然。

      至于东北的翻皮棉袄狐皮帽子,由于现代服饰的发展和入侵,再加上现在东北基本再也不用象从前那样大冬天的进山打猎,也就逐渐很少有人穿了。

      如果您在东北城市街道上,突然看到赵本山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那种翻毛大棉袄大帽子的形象出现,那估计若兰比您更感觉新鲜。

      东北传统的民俗服装,也就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临走的时候,若兰问那位南方朋友吃的如何,他摇摇头:东北菜,太咸了。

      哎?这个,难道也跟东北这个民俗什么的有关系么?他突然问若兰。

      若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后来想想,突然觉得,其实真的可能有关系的。

      大家都知道,天冷的时候,人的味觉,会变得相当迟钝。

      而当年,东北的猎人们,渔人们等,顶着一脑袋冰碴进屋,脸都冻得发白,如果不在那些咕嘟嘟冒泡的炖酸菜、炖肉里多放点子盐,桌上面不多烫一碗白酒,那恐怕真的是尝不出什么滋味的。

      既然这样,也许,多放盐多加辣,以好好刺激味觉,也就成为东北食品的特色了吧?

      完。

      其实当时还聊起了东北二人转等等话题,被若兰带过了,改天若兰写写。

    • 家园 H市是近代新兴的大城市,建那算那,建筑方向感很乱

      近代新兴的城市可能多少都有点这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