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关于葡萄长文的一些理解和断想 -- 潜水员的马甲

共:💬212 🌺79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关于葡萄长文的一些理解和断想

    20个小时不眠不休,终于看完了这篇108页的长文和讨论

    开始是不屑,后来是不耐烦,接着是懵懂和悚然而惊,然后看到了被删的原文,沉思,醍醐灌顶,东方既白。

    葡萄已走,无法直接向他求教,不过还是想把看这篇帖子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各位批评和讨论。如果我对葡萄的理解是对的,而葡萄所说的那些迹象又是确实的。那么,今天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里程碑,是开启我曾苦苦思索的一系列问题的钥匙。

    不要问我被删的原文是从哪里看到的,如果你仔细拜读过那个帖子的话,你会知道从哪可以看到。

    为了方便查看,做几个链接放在这

    上次做的链接有误,感谢 邓侃 的指出,这次应该没问题了吧。

    同样,根据他的建议,我把帖子合并了一下,便于大家查看和拍砖。

    首先总结一下葡萄长文的核心思想

    其次说说葡萄的论证过程

    然后说说剩下的问题

    顺便夹带点自己的私货

    有些还没有写完,先放在这。

    扩展一下:无病呻吟(1)

    又多呻吟了两下

    扩展一下:无病呻吟(2)

    扩展一下:无病呻吟(3)

    通宝推:邓侃,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本正文里的讨论有了新的延续

      你看看这个新回复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3159306

      其实回复就在这个楼最新的回复里。

    • 家园 对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结合最近看的一些资料,谈谈对金融危机的再认识。

      这次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大家都明白,但是它为什么会涉及如此多的资金,对世界造成如此高的冲击,却发生在资本主义危机大大被“熨平”的时候,我想可归入葡萄说的悖论,也就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问题发生自然在金融业本身,一批超前掌握了新技术、新工具的金融权贵在利益的驱动下,成功拉开了自身与社会的距离,愚弄了监管当局,这是一个浅显的原因。这个问题反映的政府组织对于新金融的不适应。

      其次,忽悠局能成功,除了复杂的公式,精巧的模型,严密的“信用”链条,完美的风险“分散”之外,失败成本的低廉,即便宜的美元,是重要因素,但这一因素同样对25年来全球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这次金融危机与全球化发生联系的地方,但还不是最重要的联系,更重要的联系见以下两条。

      第三,忽悠局能卷入如此多的资金,直接得益于全球化,得益于全球化所创造的大量新财富,以及财富的金融化、金融的国际化。如果说以前的国际金融是条曲折的溪流,暗流甚多,但是由于溪流缓慢,仍有足够的时间和力量来扼杀危机于摇篮之中的话。那么裹挟着巨大新财富的国际金融现在已经是条湍急的大江,更借助新技术、新工具的力量加速翻腾,即使发现危险,在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危机已经酿成。

      第四,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还在于金融创新的革命性应用以及交易成本的降低,在各参与方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买卖、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大大妨碍了事后的补救与事前的防范。

      第五,危机巨大的破坏性除毁坏直接参与方外,在这个一体化的世界里,借助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资金传导,瞬间动摇了整个世界的信心,导致世界信用链条的崩溃,酿成最大的灾难。

      从这几个角度看,奥巴马在6月份提交的金融改革方案,主要针对第一个问题,涉及第三/四的部分问题。主要内容实际上是加大美联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促进金融交易的透明化。主要还是针对国内问题。

      那么对于这个日益紧密联系的全球金融市场,某个别国的金融暗流,或者说逃离美国本土的金融势力,该如何监管呢,媒体上的总结是这样的:

      建立国际监管标准,促进国际合作。为此,白皮书建议,改革企业资本框架,强化对国际金融市场监管,对跨国企业加强合作监管,并且强化国际危机应对能力。

      美国金融改革的种种做法,对中国当然是很好的借鉴,但是与中国最利益相关的,我想在于引文的内容。

      如果这项内容可以视为美国改造国际金融体系的开端的话,自然少不了中国的参与,而如何与中国合作,中国是否借此加入“新国际金融体系”,估计又会有一番利益的交换了。

    • 家园 学习与思考笔记——中美的战略转型(1)

      战略转型,是葡萄帖子里的核心问题,该怎么转,转向哪里去?葡萄在那个长贴里没有直接回答,但是零零散散说了很多,在别的帖子里也说了很多,偶尔还说的很直接。

      我这里把葡萄的一些说法重新组织一下,使之条理化、清晰化。因为是重新组织,所以难免会夹杂一些我自己的想法,甚至可能扭曲葡萄的愿意。不过这倒无妨,因为解读本身就反映着解读者自己的认识,我把它贴出来,目的还是在于讨论、学习。

      美国战略转型无论其最初的原点在哪里,这次金融危机总是一个重要的诱因,因为危机把一切问题都放大了。对于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我非常认同河友 投入 的一段话

      金融业却如30年的工业般,是高增值产业,虽然之前有若干次危机做调整,但到2008年却依然是极大的超过了阶段性的消费需求。

      从资本的本性来看,金融业的日益扩张和强大是无法阻止的趋势。从历史上看,以美英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加速金融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金融化虽然符合资本的本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那就是工业的空心化,或者说制造业优势地位的流失。英国是典型的例子,更难堪的是美国,80年代日本的强势崛起,以及它对参与金融游戏毫不掩饰的愿望,已经把美国推向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摆在美国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往后走,积聚力量与小弟在制造业展开竞争,收复失地;另一条是往前走,摸索出一条“升级”的道路,避实击虚。历史证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偶然还是必然,美国选择了第二条路。这条解救美国的道路是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借助这一机遇,不仅垄断了一个新产业(信息制造业),而且充分利用技术革命的成果打造了全球化的生产和分配体系,重回巅峰。事实上通过这一轮转型和变革,美国的地位更加领先,这就是葡萄的朋友所说的:美国已经到了剥削发达国家的地步。回顾美国之所以抓住了这个机遇,固然有其科技领先的原因,但是新型金融手段大规模的应用,无疑是美国如此迅速恢复元气并一骑绝尘的重要基础。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对于美国来说,金融创新就是第一推动力。

      反过来,信息技术革命进一步加速了金融力量的积聚与扩张,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到2008年却依然是极大的超过了阶段性的消费需求”,因此,金融危机爆发了。

      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说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为了说明我们能从这次危机看到什么?

      美国能看到什么?中国能看到什么?

      这样方能给出美国转型与中国转型的线索。

      • 家园 国内新能源的开发与布局

        正好有个链接,给大家看一下:【文摘】温家宝三开座谈会 布局新兴战略性产业

      • 家园 当前是技术革命还是信息技术扩展?不同的美中形势判断

          辨明当前是技术革命还是信息技术扩展,与对美中形势的判断有很大关系。

          如果是技术革命,那么技术的作用会很大,美国有75%的可能会恢复经济,霸业至少会延续100年。中国只能再韬光养晦100年。

          如果是信息技术扩展,那么美国没有可能恢复经济,美国势力会不断被挤压,最后只能靠战争最后一搏,但也挽救不了自己。中国则不能再三心二意,韬光养晦没用了,全力准备反击吧。

          我判断是信息技术扩展。到底走势如何,也许2-5年就见分晓。

          燃料电池会引发一场技术革命?就算成功了无非是能源替换。美国现在本来就控制着能源,替换以后不过是仍然控制能源,没有增加太多好处,反而增加了其他国家超越的风险。替换以后它的石油利益集团怎么办,恐怕没有替换之前总统就被暗杀了。

          更何况燃料电池还没有成功,离实用八字还没一瞥呢。对于技术革命,有趣的是,多数新技术研发人员自身没多少信心,而围观的人信心充足的较多。

        • 家园 这个有点偏颇

          燃料电池研发最起劲的石油利益集团,他们在想着怎么用新的能源来取代他们的现在的石油能源,何况燃料电池还不能完全的跟石油能源切割开。一旦燃料电池技术上有重大突破,这些石油利益集团就是燃料电池的大鳄,石油管道,可以被用来输送燃料电池用的燃料,称霸武林的还是他们,你说他们会去暗杀总统吗?

          我们常常会想错了,以为新技术就是一个老头,带几个小弟,躲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拿试管和电极一个个的试,A配方不行,来B配方。B配方不行,来C配方。一旦成功了,马上登报发表,脱下脏脏的白大褂,换上兰格衬衫,鲜红领带,去硅谷的风投里忽悠10亿资金,招兵买马,设立硅谷新科技MacroHard达康。其实,这个20世纪末期的模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生物科技和新能源都是产业大鳄在搞,没有个百八十亿的,你玩都不要玩,正是因为跟硅谷模式不同,所以大家视而不见。

          • 家园 新能源这块

            看了井底望天的博客,学习到很多东西.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他的新浪博客看看,讲的很全面.

            • 家园 感谢你推荐的链接

              不过,在我还是新兵,除了新兵版之外,不能发言的时候,我就因为徽帮抗日的话题,骂过他,他理屈词穷,就把我写的,需要他允许才能回复的帖子,不敢允许给大家看了。所以,他的帖子我基本不看。

          • 家园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呵呵。

            可见所谓科学论证有时候也是扯淡。

            燃料电池的燃料不是石油。只用一下石油输送管道,石油利益集团的利益能否持平是个问题。

            关键还是,若技术革命按乐观派方向发展,则中国不需要做特别准备,只需要常规准备。我估计实际上可能也是常规准备的成分多一些,直到战争突然降临,才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地进行战争准备,最后惊险万分地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也许这就是所谓凤凰涅磐吧,不死一次就活不过来,不碰一次壁就转不过弯。

            这么早就叫嚣防备战争,其实是比较讨人厌的,还有那么多钱没赚,耽误了赚钱谁负责?

            后面一部分不是针对btest,有感而发而已。呵呵。

            • 家园 有些东西一直在做吧

              像军事方面的,思路和以前已经有比较大的转变了,从新闻报道里面可以看出来

            • 家园 呵呵,我认为为了转移危机而进行的战争还早着呢。

              可能在这一个100年里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为了转移危机而发生的战争。转移危机而发生的战争只有在大家都觉得活不下去了,才会发生。现在大家喝美酒,吃美食,泡美眉,活的非常之滋润,何来战争呢?如果在旧的能源,资源匮乏,而没有来得及找到新的替代能源和资源之时,才有可能发生战争。

              石油利益集团在燃料电池里的利润点不仅仅是他们拥有管道,这个不过是废物利用。真正的利润点就是燃料电池技术就是石油利益集团发展出来的。现在在很多国家已经有小型的可以实用的燃料电池技术了,正在商用中。

              中国的移动通信是从原来的邮电部门扩展开的。美国也是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扩展开的。燃料电池也将从石油利益集团扩展开。这就是我说的垄断和财阀。

              • 家园 不能太乐观

                拥有制海权的一方如果在全球化中让最大块的利益被不拥有制海权的一方拿走,那最后他总会有动用海军的念头的。

                美食美酒的生活可能只是一部分人的生活,在中国有大批生活艰辛的人,美国也一样。当他们的情绪主导政治的时候热战未必不可能。毕竟,对垄断财阀来说,内部革命远比低烈度外战的失败更可怕。2强正面pk可能性不大,但对付小弟们的战斗可未必不会打响。

                • 家园 呵呵,对付小弟的低烈度战争,在我们看来就是看戏。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多来几起这样的战争,我们的生活岂不是更精彩。欢迎得很呐。

        • 家园 即使只是信息技术的扩展

          似乎也不能低估美国的力量,它仅仅解决现存的问题,例如组织和体制中与信息化不相匹配的地方,就还会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一个国家跑在前面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它还要不断改变,不断成神。所以感觉中国的追赶也不那么容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