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陈郢客

共:💬671 🌺9534 🌵1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文!觉得海归,海不归要好好体会一下太祖的思想;土鳖更应

        该细细研读,并付诸实践。

      • 家园 文章好是不一样啊~~~!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 家园 太祖牛人,先生牛文,哈哈
      • 家园 大顶一下!
      • 家园 说的真深刻

        主席对少数海龟“糊涂”的批判,到今天仍然说得在理,尤其是少数装“糊涂”,带着“屠龙术”回来天天指点江山的大龟们,既不肯放下架子来切实的为国培养人才,切实的积累基础研究和技术;又做不来产业升级过程中急需的各种工业技术;整天就是时髦的名词挂嘴边,跟在西人的屁股后面用着国家的钱做点炫而无用的文章,并以此为资本去呼吁整个学术界不看本国的问题,不考虑本国的事情,不体谅留在国内辛勤工作的大多数人,以自由探索为幌子,将学术界改造成不为本国工农业服务和提供真正长远支持的“自由科学研究”。

      • 家园 哇!今天给陈mm送花的第三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那话怎么说来着:

        “主席的气场,不是一般的强大”

      • 家园 关于“用教育的方法”

        在互联网兴起之后,“钱、人、机关”三者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人”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在通过陈君的这个帖子知道萧子升之前,我就有和他类似的想法--大概是因为我也受罗素影响颇深的原因。毛公当时的判断我同意,但是在技术进步之后的今天,尤其是互联网兴起之后,我觉得单就教育而言,萧子升的道路或许能够行得通。

        不过完成“教育”之后,还有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如何“学以致用”--也就是让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能够在正确的位置上发挥作用,为国家民族做实事。即使我们这些寒门子弟个个都成了“哲人王”,如果当权的官僚权贵仍然不肯打开人才向上流动的空间(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一场革命仍然无法避免。中国现在要命的一点就是“官商社会”的结构窒息了很多生机,当然民间资本也是干了不少离谱的事情,正如葡萄所言,“没有培养出和国家民族利益一致的资本家”。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改造问题。

        我认为在毛公心中的社会改造大图景之中,当时必须用暴力革命才能贯通的某些环节,现在能够用比较温和的手段贯通。但是在一些至关重要的大环节上,能否一定避免一场革命(无论什么形式的),在对国内的情况了解更多之后,我持怀疑态度。

        我对西式的民主形式持谨慎态度,也是因为我觉得有些小环节还没有贯通。这些小环节是海外华人能够帮忙疏通的,河里老马丁做的事情意义就在于此,MIT开放课程的意义也在于此。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借势”的问题:怎么直击大家当下最关心的问题,怎么影响最大范围内的人群,怎么“以利诱之”?

        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关键是每个人都要去尝试,然后比较试验结果。毛公当年有农民讲习所,今天我们也有南方系。后者掌握的资源远超前者,本来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的,可惜后者的心胸和见识距离前者实在太远,云泥之别。

        靠一小撮精英,尤其是文人精英,风险实在太大。

      • 家园 这一节读得感慨万千。

        当日的林林总总,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应该算是和萧子升有近似的想法。。。

      • 家园 静等下文

        ,【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好些人只是一种“迷”。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名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之和黎邵西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执迷于“洋”呢,尽管这种执迷可能换了一个新鲜的词汇作帽子而已。

      • 家园 迪克推多 dictator, 独裁

        迪克推多 dictator, 独裁

      • 家园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QSO1Cs7gyQ

      • 家园 当年读毛翁

        是从李锐一本关于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书开始的。当时以为是最好的。(想不到李锐晚年竟然变成那样。)然后开始涉及毛翁早年书信,新民学会会员通信录,等等。毛泽东蔡和森的通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深以为只有蔡和森才是与毛精神上相通的真正的同志,是在同一个高度思考问题的真正知己,而蔡和森的牺牲为共党早期人物中最大的损失。

        湖南学界秉承顾炎武王夫之一派经世致用的学术宗旨,曾国藩之后,还有一个蔡锷,揉合中外,承前启后,虽然英雄短命,但对国共两党都有重要影响。毛翁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并非首创,而是来自蔡锷。杨怀中为湖南学子进一步带来外来文化的思考,至马翁理论西风东渐,列宁赤旗飘扬于俄,中国学界终于成就了毛泽东这样的巨人,于艰苦卓绝之中创建了前无古人的不朽奇勋!中华民族幸甚!

        所憾者,d某无眼,颠覆过甚。若无后手,吾恐毛翁事业,半付东流。

        • 家园 可惜蔡死的太早也太惨

          蔡的曾外祖父就是曾国藩,毛蔡都是顶大梁人物,可惜蔡死的太早也太惨。一师这所特殊的学校真是不得了,毛那几届出的人物也多,牺牲比例也大得惊人,这些人里面让我感动最深的是何叔衡。

          仅仅从理想和立场角度来谈,就凭那一长串牺牲的师友同学与家人名单,毛这个人不可能仅为了满足私欲去做事的。

          教育理念上今人重的是知识,而从古人的传统来说,常识第一,知识辅之,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做圣人的道理,毛蔡他们最后归宿是革命者的归宿,但在一师阶段在理学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反观今日教育,主义信仰教育已失根基,理学传统又荡然无存,只好孔方兄挂帅,应试教育当道了!

          那部反映毛在一师生活的连续剧《恰同学少年》相当不错,下面这个贴里有些很有意思的线索,大熊不妨一看。

          -------------------------------------------------------

          亲身经历!我所知道的《恰同学少年》的故事 2007-5-3 9:32:21

          作者:东方博客 vivian vivian 的个人首页 【大 中 小】

            标题:亲身经历!我所知道的《恰同学少年》的故事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dededada 于 2007-04-25 23:42:45.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本人是湖南醴陵人,祖辈13代人都教书,《恰同学少年》的情节,同我的先祖讲的故事大同小异,可见这部电视剧的内容是真实的,客观的。下文将我所知道的故事背景交待一遍,以供网友参考:

          这个沉重的故事还得从1912年讲起:当时长沙一名世家子弟朱剑凡,怀着教育救国的雄心大志,毁家办学,在长沙北正街风风火火办起了周南女子中学,同黄兴办的民德中学唱对台戏。当时我的先祖易芳名刚刚从武昌高等师范毕业,先祖有个铁哥们,名叫徐特立。徐先生找到我先祖说:“朱剑凡在北正街办了周南女中,办得蛮不错,我也在那里上课。你就到那里教书去吧。”于是我先祖易芳名就到周南当上了语文教师,月薪60大洋,在当时的长沙算是比较高的。由于工资高,我先祖请了一个保姆,一个黄包车夫。因为周南女中不提供住房,我们家住在南门口的早稻田,也就是当年陶渊明的先祖陶侃曾经住过的地方。由于沾了陶渊明的光,所以长沙许多教书匠都住在那里。我先祖教的是一班,陶斯詠和向警予都是那个班的,她们都是1896年生,时年都到了17岁。所以她们肯定没有《恰同学少年》那样老,那样成熟。其中向警予还拜我的先祖当干爹,所以同我们家的来往非常密切。向警予的才华是当时最有名的,但向小姐比较内向,不活泼,所以活泼可爱的陶斯詠才占尽了风头。这一点与《恰同学少年》内容有所出入。这个故事还必须提到一个人物,却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她就是马英九的母亲秦厚修。秦女士也是周南女中的同学,但是比陶斯詠要低好多个班,我可以肯定,陶斯詠在周南教书的时候,秦女士正是那所学校的学生,但我不能肯定马英九的母亲是陶斯詠的学生。因为年代已经久远,很多事情也无从查考。当然,我可以肯定秦厚修同朱剑凡的女儿,也就是《江青传》的作者朱仲丽是同学关系,这个故事也就成为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我先祖同毛泽东的交往也完全出于偶然,当时我先祖喜欢到船山学社、就是湖南省立图书馆看书,恰好毛泽东也是一个书迷,于是两人就在书声朗朗中相识了。先祖说:“润之先生是个了不起的人,当时润之在一师附小当主事(校长),月薪40大洋,相当于5个派出所长的收入,所以《毛泽东传》称润之一天只吃两个烧饼,这肯定是误传。润之个子极高,有1 米86,是当时第一师范五百多个师生中最高的人物。”先祖喜欢八卦,说,“南人北像者贵,润之恰恰是南人北像,实乃大富大贵之人也!润之走路特别奇怪,他不走马路中间,专走侧边,而且低着头,一副极为恭谦的样子。他早晨五点起床,先在井边用冷水洗澡,然后再晨读。润之时常在茶馆里读书,越是吵闹的地方,他读得越起劲,为的是煅炼自己的意志。润之在女生面前极为羞涩,遇到女生就回避。蔡和森也一样,也不喜欢同女生打交道。蔡和森可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曾外祖交就是曾国藩!由于结交了蔡和森,毛泽东在第一师范特别尊敬曾国藩,还在日记中说:曾文正公实乃吾生平敬重之第一人。你可能不知道,湖南第一师范的校规极为严格,男生是不允许同外面的女生交往的。连他们同女生说句话都会受到训斥,所以毛泽东不可能在学校交女朋友。还有一点,毛泽东原本并不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而是衡阳湖南第四师范的学生,他的班主任姓夏,是个脾气温和的好好先生,特别喜爱毛泽东。夏先生上课平平,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人。因为1914 年湖南省政府遇到财政危机,裁掉了衡阳的湖南第四师范,所以毛泽东随学校才转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后来,夏先生养了一个好女儿,嫁给了湖南省长赵恒惕,所以地位很高。正是由于夏先生的鼎力举荐,毛泽东才当上了一师附小的主事。”这一部分内容在《恰同学少年》中没有反映,实为一大遗憾。

          先祖讲的故事还有一点与《恰同学少年》有出入。20年代的徐特立是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的书记,当时国民党在湖南的据点就是周南女中,正是徐特立介绍我先祖和朱剑凡加入了国民党,徐老的目标是发展党员,准备北伐,打倒军阀。当时长沙的进步人士和激进的革命党人,统统加入了国民党。当时湖南的共产党,不敢说百分之百,至少也有很大很大一批是国民党员,正因为湖南的国民党势力大,所以毛泽东才当上了国民党的宣传部代部长,北伐8个军就有三个军是湖南人组成的。1926年 8月,北伐军打到长沙,急需要党代表,在徐特立的组织下,长沙很大一批中学教师跑到国民革命军第二,第六和第八军担任党代表,我先祖就是在那个时候去当的党代表。可是好景不长,第六军打到南京以后,1927年4月15日,南京国民党发动了清党运动,主要目标就是清除掉同江浙派对立的湘军,所以我先祖同湘军其他军官一样,被江浙军队关进了南京陆军监狱,总共关了三个月,后来莫名其妙地释放,重新返回长沙周南女中教书。这件事让我先祖非常生气,痛斥说:“参加北伐,打倒军阀,结果自己让人当军阀打倒了。所以我们家子子孙孙不能再当军阀,还是当教书匠好,落个清贫也落个清闲。”

          可是,三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情况很快又发生变化。1930年7月30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打进长沙,彭德怀的司令部就设在小吴门的新民大旅社(现在完全拆迁,变成了一个大超市),当时陶斯詠就在周南女中教书。彭德怀派兵在周南门口站岗,进行了保护,所以周南没有受到战火毁灭。当然这些逸事已经同《恰同学少年》并无多大相干性了。

          还有一句尾声:1950年搞土改,因为我先祖当过国民革命军的党代表,尽管家里只有6亩地,结果也划成了地主,这就搞得我先祖很恼火,于是写了一封自首书,说:“我当国民党是徐老介绍的,又不是我自愿想当的。当时没饭吃,所以去当兵。”结果这封自首书很快转到了北京。徐老看了,哈哈大笑说:“这是什么信哟,易先生没饭吃,找我借米来了。”于是,徐老立刻打电话给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找黄书记借十担米。黄克诚特别敬爱徐老,于是立刻派一个警卫班,担着十担米到醴陵救急。由于徐老送米,所以我先祖的成份立刻改换成了小土地出租,而且在醴陵县政府的保护下,历次运动都没有受到冲击。毫无疑问,徐老不仅保护过我的先祖,同时也保护过周南女中和湖南第一师范许多教师,举个例说吧,毛泽东闹学潮,驱逐过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张茨农。由于这层关系,解放后,没有一家中学敢聘张茨农教书,搞得他全家失业,没有饭吃。张先生只好写信给徐老求助,因为徐老在长沙教育界称为“及时雨”,德高望重,肯定有戏。果不其然,徐老立刻找长沙市人民政府协调,把张茨农安排到长郡中学教书,以解燃眉之急,这当然是后话。毛泽东也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知道张茨农失业的事以后,非常焦急,拍着黄克诚的肩膀说:“对我的张校长不要搞处罚,当年闹学潮是我年轻气盛,现在回想起来也后悔得很呢。校长大人要把我们这些学生伢子延期一年毕业,当时我们很生气。其实回过头来想一想,多读一年书,也没有什么不好嘛!”

          谨以此文纪念徐特立先生,向警予女士,陶斯詠女士!

          通宝推:树袋熊毛毛熊,joomla,shyukyo,光头佬,愚弟,玉垒关2,wage,liy41,吃土的蚯蚓,吴用,独立寒秋HK,红军迷,老惰,方天化几,王铁墩,脊梁硬,梓童,纳米小洞儿,薄荷糖家族,西门飘飘,黄河清,李根,平淡是真,回旋镖,brentpyz,燕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