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新闻:56根民族团结柱将永远矗立天安门 -- GPRS

共:💬148 🌺14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先在记事本上写,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 家园 花慰

                          改版之后我也不太适应,弹出的页面还在原窗口,复制黏贴比较麻烦。。

                          • 花慰
                            家园 昨天吃掉的部分

                            把前天被吃掉的吐出来。

                            对长城兄第一段的看法,我基本同意,原因在上文中也讲了,不再赘述。但这里我还是有些个人看法,说出来看看是否有道理。

                            “一个政策的成败取决于其实施的效果”,这话没错,但是具体到这里,我认为得细看一下。我们说这个政策失败了,到底是缘于哪种原因?第一,总的政策制定,从基本面上即政策原则就错了;第二,政策细节错了,即具体针对某方面的政策措施有失误;第三,落实不力,或执行时给钻政策空子的人或团体以可乘之机,而后续监管力度不足。

                            总的政策面上,要知道民族政策并非可以脱离时代背景独立发挥作用,牵扯了许多其他因素,这个我不愿多谈,也可以想见很难谈得透彻和形成共识,以后可以详谈。但总的来看,若以国家民委的兴废分为几个阶段的话,民委存在的时间1970年撤销前和1978年恢复后,总的政策其实没有显著变化,前者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后者是民族平等、团结、区域自治和共同繁荣,基本是沿用和恢复的前者的政策原则。如果像朋友们说的那样,前段时期民族关系就很好,后段时期就很差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是总的原则方面的问题。

                            具体措施方面,我的态度是一贯的,对诸如两少一宽等细节方面的政策规定,我是明确不赞成的。想必类似观点也是网上普遍看法。第三条则可以合到这里一起说,即便两少一宽的出发点再好,也可以跟俺这里说的 神仙驴:少年犯 比较来看一下。造成部分少年嫌犯“不到18岁,杀人也没啥”错误观念原因的,到底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呢。

                            这几条说破天,其实也未必就要单盯着民族政策看。俺刚才说,“民族政策并非可以脱离时代背景独立发挥作用,牵扯了许多其他因素”,不过就不谈了。

                            那么再一点,要注意到,民族问题为什么现在显得如此严重?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大背景。这个背景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贫富差距的拉大构成了鲜明的矛盾,各种原先因各种原因被掩盖的矛盾就突出来了,而且可能在放大。民族矛盾只是其中之一。现在这个社会转型期,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淡,对人的不信任感加重。原先四合院筒子楼街坊邻里关系不错吧,都搬进高楼后也是铁窗铁门、许多年对门都难得见过面了。人员流动性的加大,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跨地区交流日益频繁,少数民族去闯大城市的也多了。但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感的加深,也更容易刚到新环境的人“抱团”以寻求安全感。反映在地域上,可能是各种老乡会;反映在其他方面,可能是校友会、各种活动俱乐部等等;而反映在民族上,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同族人会格外亲近了。而在这里,与老乡、校友和那些与汉族外貌区分不大的少数民族不同,其中一些少数民族具有十分鲜明的外貌特征,而更容易被当作另外的群体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这时可能更会发挥的淋漓尽致。比较敏感的人容易将自己遇到的挫折理解为对自己的歧视。这样又反过来促使他们更要抱团。这只是转型期间的一个常见的消极的循环而已。

                            另外一点,多少就是我自己的主观看法了。“改革前关系就那么融洽”吗?我看也未必。这里不说改革前可能大家都基于比较同一档次的生活水平,没有利益冲突的原因,单说一条,现代日新月异的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过去信息封闭在当今成为几乎不可能或难度大大提高。也可能是这样:过去未必好到哪里去,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我这里想到前几年云南大山里的毛老师的故事。这位年轻人用数码相机和电脑,将自己执教的大山里的学校和学生的样子如实拍了出来和传到网上,结果引出很大轰动。我就注意到很多网友留言是,惊讶于那里的生活条件,没想到还有那么落后的地方。其实奇怪吗,不奇怪。只是太多的朋友生长于繁华都市,不晓得除此之外的环境罢了。

                            最后小结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我还是认为,民族方面目前出现的问题,要放在大环境下看。长远看是要发展经济、减小贫富差距、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则是要严格执法不能敷衍了事、纠正政策措施中失误的地方和堵上钻空子漏洞的问题。其他方面,有些是可做不可说的,有些则是连做都不太现实的,公开讨论意义不大。

                            • 家园 回驴兄讨论

                              驴兄看法很精彩,我只谈谈意见不同的部分。

                              首先:我认为改革开放后的民族政策存在着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这就是从依靠少数民族的中下层翻身革命干部到依靠原贵族上层阶级,而这个过程,则是由邓胡的平反及打击文革干部完成的。喇嘛、阿訇、或其他宗教势力发挥了改革前未曾发挥的作用,这是现在民族问题上最致命的所在。为什么藏维乃至回族问题较多,而满蒙壮其他民族问题较少?恰恰就在这儿。当胡耀邦连59年暴动的藏族贵族也要平反,被农奴们戏称连贵族家门口的狮子也给平反的时候,他应该会预料到今天的这个局面。

                              总的政策面上,要知道民族政策并非可以脱离时代背景独立发挥作用,牵扯了许多其他因素,这个我不愿多谈,也可以想见很难谈得透彻和形成共识,以后可以详谈。但总的来看,若以国家民委的兴废分为几个阶段的话,民委存在的时间1970年撤销前和1978年恢复后,总的政策其实没有显著变化,前者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后者是民族平等、团结、区域自治和共同繁荣,基本是沿用和恢复的前者的政策原则

                              其次,改革前的民族关系融洽,这并不是我的家乡可以作为孤证,这次新疆事件众多的帖子无一例外的证实了当年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以及今日已经形成并逐渐加深的隔阂。

                              另外一点,多少就是我自己的主观看法了。“改革前关系就那么融洽”吗?我看也未必。这里不说改革前可能大家都基于比较同一档次的生活水平,没有利益冲突的原因,单说一条,现代日新月异的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过去信息封闭在当今成为几乎不可能或难度大大提高。也可能是这样:过去未必好到哪里去,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我这里想到前几年云南大山里的毛老师的故事

                              最后,关于社会背景,我同意驴兄看法,还要补充一句。政府在这三十年内,不如以前注重对中下层群体的利益保护,导致民富差距日渐增大,这也是民族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中下层的汉族你不争取,他们也基本不会跑到民运或宗教势力那儿去(虽然一度影响不小),但少数民族的独立或宗教人物,以本民族的名义争取,很容易拉近和少数民族贫困阶层的感情。这个我在75事件爆发后就重点提过了。

                              那么再一点,要注意到,民族问题为什么现在显得如此严重?也要看到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大背景。

                              • 家园 当年老邦面对蒙独得态度还是很爷们的

                                “既要照顾二百万蒙族的利益,也要照顾一千六百万汉族的利益”

            • 家园 死鸭子嘴真硬
        • 家园 每根柱子都能不依靠相互的支撑屹立在那里,

          是不是预示着56个民族都可以独立呢?

          俺不喜欢这个预兆,非要搞这么个玩意儿,也应该搞成一面墙,把56个民族刻上去,至少还让人觉得每个民族之间是有联系的,搞那么多独立的柱子,设计者不会是个中国56块论的支持者吧。

        • 家园 今天的新闻里,只提到了撤走彩车

          柱子的事没有提。是上面自己现在也没谱还是想就这么糊弄过去?按理说不应该啊。不过,官方也总该有个说法吧。

        • 家园 这56根柱子矗在广场上,要多土有多土
    • 家园 不会是大庆总指挥给自己留政绩吧

      那每10年的大庆都留点东西下来,天安门成什么地方了。

      我看到那几个柱子这几天挪了位置给安检门让路,这玩意挪来挪去的,一点都不庄重。

      另外说这几个大家伙哪个博物馆都放不下,是不是要安排在奥运公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